“零吼叫”启发式教养是一种从尊重孩子出发的教养理念,相信每一位家长在读完这本书后都能够有所“顿悟”。
成墨初的“零吼叫”启发式教养理念其实与崔华芳的“懒妈妈”理念有异曲同工之效。启发给予孩子的是尊重、理解和赏识,努力引导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零吼叫成功教子的66个秘笈/智慧父母自修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成墨初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零吼叫”启发式教养是一种从尊重孩子出发的教养理念,相信每一位家长在读完这本书后都能够有所“顿悟”。 成墨初的“零吼叫”启发式教养理念其实与崔华芳的“懒妈妈”理念有异曲同工之效。启发给予孩子的是尊重、理解和赏识,努力引导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内容推荐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而“零吼叫”则是智慧父母的教育智慧。 “零吼叫”启发式教养是一种从尊重孩子出发的教养理念,相信每一位家长在读完这本书后都能够有所“顿悟”。 内容扎实厚重,故事生动精彩,成墨初老师提倡的“零吼叫”启发教养观念具有深度和穿透力。 目录 第一章 做个不一样的父母 秘笈1 “我要是当上妈妈就好了!”——放下父母架子 秘笈1 “小鬼,你这样想的啊”——了解孩子 秘笈2 一块肉引发的“家庭大战”——创造成长的好环境 秘笈3 “问题孩子”不再有“问题”——用深沉的爱“拥抱”孩子 秘笈4 我对女儿的承诺——让孩子信任你 秘笈5 有其父,必有其子——做好孩子的“偶像” 秘笈6 三代共赢——不要推卸抚养孩子的责任 秘笈7 一颗苦话梅——莫用爱的名义扼杀孩子 秘笈8 不吃小亏,吃大亏——对孩子,千万别护短 秘笈9 合格的“养马人”——给孩子快乐的童年 第二章 教育从尊重开始 秘笈10 “让你跳个舞,你没听见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秘笈11 等长大了再养狗——学会和孩子商量 秘笈12 向“左”走,向“右”走——别和孩子较劲儿 秘笈13 你不是警察——别扮演孩子的“监工” 秘笈14 “我就是想当司机”——点燃孩子的梦想 秘笈15 模仿别人,却模糊了自己——塑造孩子的独特个性 秘笈16 “你要那样做”——尊重孩子的选择 秘笈17 孩子的抽屉上锁了——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 秘笈18 “你根本就不懂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 第三章 和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 秘笈19 国和孩子建立“朋友式关系” 秘笈20 和孩子“称兄道弟”——做孩子的好朋友 秘笈21 “你的心和我的是一样的啊”——与孩子保持心灵互动 秘笈22 灵柩里的礼物——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 秘笈23 “大耳朵,小嘴巴”——跟孩子交流多听少说 秘笈24 “我怕妈妈不要我了”——注意跟孩子说话的语气 秘笈25 “狠心”的爸爸——直接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 秘笈26 给金鱼喂牛奶——给责备加点“糖” 秘笈27 “问号”还是“叹号”——不用命令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秘笈28 “你怎么那么笨啊?”——警惕,不说伤害孩子的话 第四章 给孩子松松绑 秘笈29 “你是最棒的”——帮孩子树立自信 秘笈30 1元5角钱——宽容孩子的过失 秘笈31 “爸爸,我是不是很笨?”——呵护孩子的失意 秘笈32 用热水给花加温——不要嘲笑孩子 秘笈33 高期望=高忧患——不要把“高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秘笈34 “先生,这应该由我决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秘笈35 游戏是一扇窗——让孩子在玩儿中释放天性 秘笈36 “我不快乐”——给孩子自由的时间 秘笈37 不一样的“急转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第五章 当好孩子的“拉拉队员” 秘笈38 “你能不能支持我一次?”——做孩子永远的支持者 秘笈39 “1%”和“99%”的差距——当好孩子的“伯乐” 秘笈40 最好的礼物是掌声——为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鼓掌 秘笈41 “你很优秀,写得很好”——用鼓励改变孩子的人生 秘笈42 “妈妈,你别说了”——别揭孩子的短 秘笈43 白纸黑点和黑纸白点——放大孩子的优点 秘笈44 “我不是神射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l 秘笈45 “横比”和“竖比”——比出孩子的优点 秘笈46 惩罚是一门艺术——对孩子进行合理奖惩 秘笈47 “妈妈,你今天没发烧吧?”——真诚地赞美孩子 第六章 不吼叫,孩子照样能教好 秘笈48 “你把实情告诉我”——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秘笈49 “爸爸骂我是笨孩子”——批评不等于责骂 秘笈50 “疏”和“堵”——对孩子多引导,少控制 秘笈51 “妈妈为什么生气啊?”——让孩子明白受批评的原因 秘笈52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用说服改变孩子 秘笈53 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用“暗示法”教育孩子 秘笈54 “你可以打我的手心吗?”——寻找孩子乐于接受的惩罚方式 秘笈55 “冷处理”和“热加工”——学会“冷处理”孩子的错误 秘笈56 不翻孩子的“旧账”——批评要只对事不对人 秘笈57 批评话,悄悄说——不要公开批评孩子 第七章 这样教子最无效 秘笈58 “小迪不那样”——不要严教子、宽待己 秘笈59 快乐大于辛苦——不把教子当成苦差事 秘笈60 自己的孩子才是最好的——别老觉得别人的孩子好 秘笈61 放下你手中的鞭子——不体罚孩子 秘笈62 “我还管不了你了”——不要过严或过松 秘笈63 “拿钱来”——切忌滥用奖励 秘笈64 黑色的草地——不对孩子一味指责 秘笈65 “妈妈,你简直是苍蝇!”——别总在孩子耳边唠叨 秘笈66 孩子的成绩不是父母的面子——别把分数当成命根 试读章节 桐桐抽噎着对我说:“我们班上一个同学没有去上学,昕老师说他爸爸妈妈总是吵架,最近要闹离婚呢!老师还说他是可怜的孩子,没人要。爸爸,我很害怕,你和妈妈以后不会不要我了吧?我想着想着就哭了。” 难怪孩子会这样说,前几天我和妻子还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当时没考虑孩子的感受。 现在听孩子说完,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我摸着桐桐的头说:“傻孩子,不会的,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爱你。爸爸妈妈再也不吵架了。” 桐桐这才停止哭泣,破涕为笑。 曾经收到一封妈妈的来信: 老公的生意越做越好,给我们母子俩买了大房子,还给儿子配备了最好的书房。但是他总是不回家,孩子的事情,他也没时间管。为此,我和他吵过很多次,甚至拿“离婚”威胁他。谁知越吵情况越糟糕。后来他干脆不回家了。 孩子整天问我怎么不见爸爸,我都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 我现在很怀念在小房子里,我们两个人安静地陪孩子学习的日子…… 现在生活中,像上述例子中的爸爸越来越多。请父母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权”的时候,考虑一下你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婚姻的牺牲品,毕竟他们是无辜的。 我回复这位妈妈: 对于教育孩子的问题,好好和丈夫沟通,为了孩子,最好还是和孩子的爸爸和好。即使真的和你的另一半无法继续,也要对孩子说:“我们爱你,我们分开,和你没有关系。”尽量将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后来,这位妈妈给我回信说,她和她的丈夫已经和好了,家里又充满了笑声。 这位妈妈不仅赢得了自己的婚姻,更为孩子赢得了心灵上的安全和健康。 我想起朋友曾谈过的一件事: 王女士和丈夫、女儿一起吃饭,吃饭的时候,王女士将那盘红烧肉放得离孩子远远的。因为女儿很胖,她不想女儿再吃那么多肉了。 女儿没吱声。气氛貌似很和谐,一家人吃得很愉快。 吃完饭,收拾餐桌的时候,女儿趁王女士不注意,伸手在盘子里抓起一块肉塞进嘴里。王女士拿起筷子,重重地打在女儿手上。女儿痛得哭起来。一旁的爸爸看不下去了,对王女士说: “不就一块肉吗,孩子吃了还能多胖啊?” 女儿趁机冲着王女士说:“爸爸就是比你好,爸爸没有你管得那么严。”女儿的话立即让王女士火冒三丈,她将怒火发泄到了孩子爸爸身上。 夫妻两个开始争吵,女儿在一边看着,王女士在气头上也对女儿发了火,女儿哭着回到自己的屋子。 王女士和丈夫冷战两天,女儿也变得很乖,小心翼翼的,怕惹爸爸妈妈不开心。 没想到从那次父母吵架开始,女儿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得整天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 在家庭中,吵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孩子的心思敏感而细腻,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不仅对夫妻关系有影响,对孩子也有恶劣的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世界观,甚至伤害孩子的心灵。 父母应该避免吵架,即使非吵不可,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 你不要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谐,不离婚、不吵架,孩子的成长环境就是良好的了。关系和谐只是其中一部分。此外,还要重视给孩子足够温馨、可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软环境。 如果你常常在家里和朋友彻夜打麻将、唱歌喝酒,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不会快乐的。你要尽力给孩子一片安静的空间,让孩子能够在其中静心思考、不断进步。 如果家只是流于一个形式,身在其中的人就很难感受到它的内在意义和力量。但是经过倾力打造,它就会变得和谐而温暖。而这种和谐和温暖,正是每个人成长中所必需的“养料”。 这样的家庭,会成为孩子心灵上的依靠和港湾,孩子身在其中,会终身受益,成为一个有安全感、健康、热爱家庭、积极向上的人。这正是我和你所共同期望的。 朋友和我聊起了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故事》。我已经看过很多时日了。 记忆中零零散散的全是马修对“问题少年”的爱,那种爱不是简单的师长对孩子的爱,那是人性中最善良部分的体现。 这是部从头至尾让人保持微笑,却又使人因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片子。特别是那些“问题少年”,在马修的教育下,展露出可爱纯真的一面,从心底焕发出某种“本真”天性,变得生机勃勃,跳动着春天的气息和脉搏,使人更觉温馨。 这部电影也契合了我的教育原则:用自己最深的爱去拥抱孩子。像马修爱他的学生一样去爱你的孩子,孩子生命的潜能也会被激活。’ 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在现在家庭中,“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你的家里,现在或许就有一位为了玩游戏忘记睡觉、任凭你怎么苦口婆心劝慰,仍然不奏效的孩子;或许有一个整天在外面招惹是非的“酷”孩子,你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 你很想知道如何帮助这样的“不听话”孩子“改邪归正”吧! 那么,先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个男孩,妈妈在外地上班,他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是个性情很暴躁的人,对于教育孩子,他认为打骂是最有效的方式。 孩子小的时候,还很听话。可是进入初中之后,他结交了一些不良少年,他渐渐开始将爸爸的教育不放在眼里了,变得极为叛逆。爸爸很伤心,于是使用自己的固有“招式”,可是丝毫没有作用。 后来,学校把男孩开除了,让爸爸将其领回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妈妈专门请假从外地回来“管教”儿子。 妈妈回家后,没有打骂男孩,她采取了和爸爸不一样的方式。她不是阻止孩子,而是每天都去男孩玩游戏的网吧,不是送饭,就是送衣服。 男孩玩完游戏回家后,妈妈还会帮他准备好洗漱用具。那位妈妈一直坚持着,男孩的爸爸很生气,说是想让她来管孩子的,不是让她纵容孩子的。 一个月后的一天,男孩很真诚地站在妈妈身边,说:“妈妈,我服你了。你和老师说说吧,我想好好上学。” 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似乎一个月以来的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重新进人学校之后,那个男孩不但不再是“问题少年”了,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最近还被推举为班长。 是妈妈的爱,让那个男孩重新找回了曾经迷失的自己。 我的朋友罗开说过一个他的故事: 罗开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别的同学都穿新衣服、新鞋子的时候,他还在穿哥哥穿过的衣服和鞋子。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奚落。 在多次经历这样侮辱性的遭遇后,罗开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不再任由同学取笑,只要是取笑他的同学,他都会拳脚相向。有一次,他竟然将一个同学的鼻梁骨打断了。P11-15 序言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蹲下,再温柔地诉说。 我会多将拇指竖起,少用食指指点。 我会拿出更多微笑给孩子。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少用眼睛看分数表,多用眼睛看优点。 我会注意少一点责备,而去多一点关心。 我会将板着的脸收藏,而成为孩子的玩伴, 跟着孩子一起跑到原野去看星星。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早早地将他推出门,尽管我很心疼。 我会多拥抱,少搀扶。 我不再追求对权力的爱,我会效法爱的力量。 如果……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书评(媒体评论) 成墨初的“零吼叫”启发式教养理念其实与我的“懒妈妈”理念有异曲同工之效。启发给予孩子的是尊重、理解和赏识,努力引导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好妈妈不妨“懒”一点》作者 崔华芳 内容扎实厚重,故事生动精彩,墨初提倡的“零吼叫”启发教养观念具有深度和穿透力。 ——现代私塾教育实践者 王福志 没有战争的教育,没有霸道的教育,没有矛盾的教育,以心灵启迪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一部真正走进孩子内心,回到教育本身的教育“心经”。 ——《养不教、父之过》作者 张振华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而“零吼叫”则是智慧父母的教育智慧。 ——家教销书作家 张正鹏 “零吼叫”启发式教养是一种从尊重孩子出发的教养理念,相信每一位家长在读完这本书后都能够有所“顿悟”。 ——优贝乐婴幼儿成长与发展中心首席顾问 肖鑫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