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捕捉灵感的黑猫
等待了许久,许久,等待也是一份情缘。当灵感女神飘然而至,对历史而言,仿佛起于一瞬间,而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往往隐匿于时代的深处,幸运的是我们率先觉醒……
一种说不出的亢奋,一种道不明的欣喜,一种迫切不已、跃跃欲试的参战心境。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战略工程,这是一项无比周密的行动计划,这将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战斗!
2010年11月16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新快报》发起“羊城新八景”海选活动。如晴天霹雳,如暴风骤雨,又如大江出峡!引爆广州,全城沸腾!
“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瞬间如旋风席卷羊城,《广州日报》的“百景”长卷再掀风浪,之后,《南方日报》的“十景”评选横扫珠江三角洲……
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广州发生的“羊城新八景”海选风暴,《羊城晚报》、《新快报》各投入版面300多个,推出12位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系列专访,12区(市)“八景”推荐;22场“城市公众论坛”,15场大学生辩论赛,专访100多位国内文化名流。活动辐射整个广东,同时吸引全国各地群众甚至是海外侨胞的热烈参与。公众投票超过860万张,海外130多家华文报纸报道,28个国家的华侨参与评选。国内上百家媒体作了报道,创下自宋代以来“羊城八景”评选规模之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3次作出批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协同战略同盟,通过声频、视频、网络、移动媒体、图像、文字、出版等途径,形成全媒体式的强大传播优势。这场票选广州最美景点的狂欢席卷了整座城市,成为一件有着重大影响的城市文化事件,大幅提升羊城晚报品牌的公信力、影响力。
有识之士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妙的创意!这是一场历史性城市文化的狂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广州媒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这是一场刺刀见红的品牌之战。
羊城处处,众声喧哗,“新八景”推出,家喻户晓……
无论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广州日报》的“新广州好——百米长卷图荐景”活动,还是后来《南方日报》的“幸福美卷——珠三角十大景观评选活动”,活动毫无例外地投入了重兵,酿成一场旷日持久的传媒景观评选大战……
这在广东媒体史上史无前例,世界媒体史上极为罕见。无疑应该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写上一页!
“羊城新八景”活动一开始,直觉就告诉我,有戏!内心产生一丝久违了的强烈的写作冲动。
想不清将要发生的事件过程,但能推测到发展的几种结局。各大媒体参与如此规模的战役,投入如此大的力量,一定会有许多精彩的事件,一定会产生许多的故事,一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矛盾和冲突……
先入为主。也许能写本书。有意义吗?作为案例写?现场历史?还是纪实?“羊城新八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窗。一个透视2011年的广州,城市风貌、百姓心态、文化现状;广州人眼里的新广州,外国人眼里的新广州,华侨眼里的广州,新客家眼里的广州,专家眼里的广州,世界视野中的广州。
文化视角,历史切入,展示新理念、新生活、新广州。这样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显然具有无限的空间。亚运,世界目光聚焦广州,媒体聚焦广州,广州也在放眼看世界。
提起笔,却感到内容不足。
我所期待的戏剧性冲突迟迟没有出现,生动感人的故事没有现形,传奇人物没有登场,写什么呢?基点在哪里?我在探寻,在思考。一次次莫名的冲动,一次次痛苦的放弃。 记得1994年写作《1994:南方的河》的那些日子,每天沉浸在一种强烈的灵感进发与激情冲动之中,生怕漏失一丝一毫!抓住各种机遇,把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从文化的角度,透过所有的采访和体验,探寻广州辐射的感觉,国人和世界看广州的眼光,珠江独特的情韵……
这一回,还是像过去那样,每当战斗发生,先做个有心人。无论多忙,每天还断断续续地记录着琐碎的战事,包括战略构想,策划讨论,具体行动,计划安排。枯燥无味的战术设计,不同标记、代号的作战方案,不断修改的一张张活动线路图,时间表,行动地点,人员配备,战略要点,战略分析,以及呈现文章时间的扼要标记。还有就是点滴分析与思考,现场纪要,行动备忘,电话备忘……
后来,也就是这本《“飓风”行动——战地随笔》,似乎不经意间埋下灵感的种子,在理性和情感的浇灌中,悄悄地生根发芽……
根本没有想到,这本《“飓风”行动——战地随笔》成为后来写作的重要参考,随着时日的推移,那些枯燥无味的目标设计,作战线路图、时间表、行动地点、人员配备、战略要点、战略分析等,会变得那么鲜活、直观,那么连贯,那么有意味,那么有灵性,流动出一个美妙的整体!仿佛一部威武雄壮的交响曲!
那些个点滴分析与思考会变得如此亲切,如此的丰富多彩,充满集体智慧。回头看看,天哪!厚厚的一本《“飓风”行动——战地随笔》,该书框架仿佛大体成型。
原来,在这段冲冲杀杀的战斗间隙,扑不灭的星火,斩不断的泉涌,灵感一直在不安地挣扎,在缓缓燃烧,在悄悄地燎原,在不断壮大。
灵感像那悠悠荡荡的黑猫,总在深夜,在梦里,在路上,或是在开会的时候,尤其是在忙乱的时候闯入我脑海,却又一闪而过!
当我刻意构思的时候,脑子不是一团乱麻,就是一片空白!键盘变成一具僵直的木偶。我发誓,要像猎手一样,捕捉到这个狡猾的黑猫,一定要逮着它!
它是那么狡猾,那么无赖,那么吝啬。我在苦苦等待,追寻。但又不得不打打停停,瞄准一会,休息一会,再瞄准一会……
放弃吧,该死的灵感不要再来骚扰!
那天深夜,写作灵感不期而至,流动之快,远远超过键盘的速度。心手不一!P2-4
周建平博士从学术、战略、战术运作三个层面,用鲜活的细节与翔实的事例,全景展示了这场通过有效调配资源实施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的媒体集团军聚合会战,将整个“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概括为“飓风行动”(包括12项计划)。招招出奇,妙趣横生、扣人心弦,幽默睿智。《“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从品牌的公信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以及精准的策划、强大的执行力等方面分析了“羊城新八景”评选成功的原因。
——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建平博士的这本专著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凸显其价值和意义:一、由点及面,客观展现广东报业竞争最新态势;二、眼光敏锐。洞见传统品牌对全媒体的牵引作用;三、承前启后,留下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
——林如鹏 暨南大学副校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周建平博士的新著《“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即将付梓,嘱我为序。细读之后,大有“意外”之感——作者之激情、文字之优美、学养之深厚,使这本有关羊城报业竞争典型案例分析的专著有别于一般枯燥、晦涩的理论书籍,既引人入胜,又不乏学养;既有细致入微的局部观察,又有高屋建瓴的全局眼光;既有让人津津乐道的内幕披露,又有作者苦心孤诣的理论提升。相信这本书会在传媒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同时,它将在某种程度上、某个时期内,成为传媒竞争的实战指南。
广东是新闻改革的重镇,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催生了广东报业的繁荣,“敢为天下先”的岭南文化精神孕育了广东报人务实求新的办报理念,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广东报业营造了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生态环境。与此相适应,广东报业竞争也尤为激烈。南方、羊城、广州、深圳,四大报业集团奇招迭出、各领风骚,共同营造了欣欣向荣、异彩纷呈的报业景观。究其根本,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质量品牌战略是广东报业制胜的关键。广东报业竞争层次较高,仅仅在新闻策划、版面组织上争一朝一夕之短长,显然不能为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原动力。当全国其他地区的媒体还在大打价格战、发行战的时候,广东报人早已以长远的战略发展眼光,从提升报社总体实力出发,整合并扩展报社的内外部资源,逐渐建立起报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而建立在报纸产品本身质量以及精确的市场定位形成的报纸个性基础上的质量品牌战略,更使广东报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羊城新八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媒体景观评选大战,正是广东报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质量品牌战略的一次大演练,其带给业界的经验财富,从空间上说,已经从广东辐射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从时间上说,它将穿透较长的一个时期,持续体现其影响力。
我以为,周建平博士的这本专著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凸显其价值和意义:
一、由点及面,客观展现广东报业竞争最新态势。“羊城新八景”评选,由新快报发轫,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最终操盘并取得巨大社会效益,品牌影响力得到极大的张扬。与此同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也都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景观评选活动,一时间诸侯纷争、狼烟四起。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身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领导,同时又是“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的前敌指挥官,但作者并没有狭隘的本位观念,全书并无王婆卖瓜之嫌,而是以更高、更全的视角,客观地描述、分析这场广州三大报业集团如火如荼的媒体景观评选大战,呈现羊城报业竞争态势。激情而冷静、亲历而抽离,这一诚意的写作态度使该书的论点、论据都更具说服力。
二、眼光敏锐,洞见传统品牌对全媒体的牵引作用。传媒竞争持续发展,电子媒体方兴未艾,全媒体概念深入人心。在全媒体大势下,纸媒如何在充分认识全媒体的意义和推进全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掘传统品牌的价值,策划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活动,发挥传统品牌传媒牵引机的特殊作用?“羊城新八景”的评选,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其独特的品牌优势,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从普通群众到业内人士,从本地市民到国际友人,都纷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正是传统品牌优势的一次集中展示。用户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是媒体平台最重要的两个优势,是加强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领先地位的最重要基础。虽然目前互联网的出现对平面媒体冲击很大,但平面媒体的优质内容、品牌价值、影响力价值、专业性、公信力等仍然具有很关键的价值。在传媒的新一轮竞争中,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依然是报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 (纸质媒体)报业如何发掘品牌新的增长点,拓展品牌传播渠道,让文化的积淀、品牌的公信力与已有的品牌认同在新闻、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 “羊城新八景”评选可以说是一次正面的优秀范例。
三、承前启后,留下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始于宋代的“羊城八景”,早已是广州城市文化的物化载体。宋、元、明、清、新中国,每一时期的“羊城八景”,都凝固、记录了当时的广州城市形态、城市内涵和城市精神。20世纪60年代(1963年),羊城晚报发起了新中国首次“羊城八景”评选活动,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广州展现出来。从“羊城八景”评选的历史变迁看,“八景”评选的标准从过去的自然意趣、人文内涵过渡到今天的大众性、历史性和创新性。过去都是由官僚士绅和文人墨客来评,发展到今天是广大市民来评,方式也从文人士大夫的一家之言,发展到大众媒体主导下的全民参与,活动的本质已经从文人雅趣转变为城市形象和文化坐标的塑造。该书以“羊城新八景”为切口,间接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广州的巨变,透视广州市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广东文化人的参与方式和思想状态,侧面展示城市管理者、基层干部的素质和风貌,广东官员的开放观念和务实精神。老广州人看广州,新广州人看广州,全国各地看广州,外国朋友看广州,华侨同胞看广州,专家学者看广州……多角度展示广州历史文化的“这一个”。所以,承前启后,内涵丰富。
周建平博士长期执着于学术研究,善于积累与思考,目前担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职务,同时还兼任多所著名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从业经历以及他个人的意趣追求,造就了他深厚的学养及宽阔的视野。作为评选“羊城新八景”的亲历者、指挥者,他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意识到此事大有文章可做,做了大量案头准备、记录工作,同时随着评选活动的深入展开不断探究,最终孕育了《“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这样一部可读性、专业性、学术性兼具的作品——这的确是个有胸怀、有能力的有心人。衷心祝贺周建平博士新著出版!
2012年4月3日于暨南大学
周建平所著的《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将整个活动概括为“飓风行动”,包括“摩天岭”战役、“TNT”爆破、“喀秋莎”火炮、全媒体计划等12项计划,招招出奇,妙趣横生,扣人心弦,幽默睿智。《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从品牌的公信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以及精准的策划、强大的执行力等方面分析了“羊城新八景”评选成功的原因,生动记录了广州城市重大的文化事件,是城市营销政府公关的绝佳范本,媒体界大型策划的实操宝典。
周建平所著的《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从学术、战略、战术运作三个层面,用鲜活的细节和翔实的事例,全景展示了“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这场有效调配资源实施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的媒体集团军聚合会战。而本书的作者,正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