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说(看三国学说话办事)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张聪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本书不淡其中的政治风云,也不淡其中的尔虞我诈,只谈谈三国人物的语言艺术,以人际交往为视角,通过品读三国经典对话,授人予实用口才。文字活泼轻松,适合大众阅读。

内容推荐

古今中外,无人不把说话当作是一门艺术,因为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的口中说出来就会有不同的含义。能说会道之人讲出来的活,要么让你心情愉悦而且风光无限,要么让你无地自容却又有口难辩;而沉默寡言之人讲出来的话,除非语出惊人,否则只会让人万分扫兴。故而说话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不仅是艺术,而且要讲究技术,一个能够掌握说活技术的人无疑会在各类场合中占得上风。

《三国演义》,这朵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我们不淡其中的政治风云,也不淡其中的尔虞我诈,只谈谈三国人物的语言艺术,进而引申出一些处事的方略,希望大家能够领略一下古人智慧的光芒,从中有所感悟,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事业中。

目录

第一编 话说人情世故

 一、别拿豆腐不当干粮——刘备自报家门得人缘

 二、把鸡蛋放进筐——隆中对,孔明献计得刘备

 三、人不可貌相——曹操煮酒错识人,刘备几误失大贤

 四、先下嘴为强,强占主动权——刘玄德白帝城托孤

第二编 舌战摄敌

 一、变掉面儿为有理,反客为主——孔明智会鲁肃,舌战江东群儒

 二、杀人不见血的功夫——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借刀杀人——王允、貂蝉妙语诛董卓

第三编 理性的诤谏

 一、为公也为己,巧给上司提意见——诸葛亮新野劝刘备

 二、精神可嘉,适可而止,别让正直害自己——曹操、贾诩的诤谏艺术

 三、用远见卓识征服上司——郭嘉进言之道

第三编 侍下的艺术

 一、放下身段,与人为善,以情动人——曹操、刘备、孙权的侍下艺术

 二、宰相肚里能撑船——曹操用人不计前嫌,只言片语感化诸将

 三、以身作则,一视同仁——曹操豪言割发,孔明挥泪斩马谡

 四、变相的激励——诸葛亮激将制胜

试读章节

笔者的—位同学现在天津一家比较知名的报社工作。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当听说我要写一本和三国有关的、反应人际交往技巧的书时,一时兴起的他给我讲了之前他在报社里做实习生时的一段时光:

由于报社准备扩展新栏目,急需做一些市场调研并拉一些广告赞助。而报社又缺人手,所以,我们这些实习生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完成这项任务的主力军。我所在的小组负责联系天津的各大景点,于是整天穿梭于天津各大景点办事处就成了我和同事们的工作。可是半个月下来,我们一份赞助也没有拉到,负责其他方面的小组也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社领导决定开会讨论。

讨论中,我们发现,我们一切都是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进行的,如见到对方的相关负责人时,应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演练。可是一到了实际的见面过程中,对方不是推脱有事或者负责人不在,就是直接把我们拒之门外,为什么?到底哪儿出了问题?

这时,报社市场拓展部经验丰富的杨姐转过头来问我们组长:“你们在和对方见面之前还会遇到别人吗?见面时都怎么自我介绍的啊?”

组长想了想,说:“一般会遇到一些负责人的下属,我们当然直接告诉他们我们是××报社(报社名不宜公布)的,我们现在有一个新项目,希望见一下你们的相关负责人,谈谈合作的事,可以吗?”

“那他们怎么说?”

“他们基本上就是‘负责人不在,你们下回再来吧。”’

杨姐听后,哈哈一乐,说道:“你们这是去谈业务吗?整个一个去求人办事的嘛!”

我们都有些莫名其妙,“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而且从气势上就不值得相信!”杨姐接着说:“口气那么软,一看就不像从报社出来的!咱们是谁?是××报社!咱们的报纸发行量不是天津最大的,但也是前几名的,也算是名报,跟那些地摊小报是有区别的!咱们去和他们谈项目,本身就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咱们并不比他们矮嘛,所以你们要挺起腰杆儿来!他们合作不合作是他们的事,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项目给他们说清楚,他们不做是他们的损失。所以,你们以后再去谈项目时,除了必要的谦虚和谨慎外,腰杆儿一定要硬,要让对方看得起你,然后才会愿意听你把话说下去。不然,人家一看你们这么软,要么以为你是冒牌货,要么以为咱们报社没钱要垮台了,跑他那儿借钱去了!记住,你们的后台是报社!千万不要再问对方‘可以吗’,谁见过报社和电视台的人这么软的。而且,在去之前,一定要先和有关负责人通电话,约时间见面,这样既规范,对咱们也有利。”

杨姐的一番话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错就错在太过于谨慎了,瞻前顾后,而且在自我介绍中表现得也不符合我们的身份,无法令人信服。自此,在后来的半个月里,我们遵循杨姐的意思,大方自然地去与对方交谈,项目从此大有起色,并成功实施。

同学的往事也勾起了笔者记忆中的另外一个案例:

某公司新入职了一位业务员,由于其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出了极高的谈判智商,给人一种非常老道的感觉,其有的想法思路和手段甚至都超过一些老业务员,故而被公司作为人才高价引进。时值公司的财政出现了一些困难,需要向银行进行贷款,而公司里的老业务员们都有各自的任务需要跟进,所以公司领导决定对这位新手委以重任,负责代表公司向各大银行介绍公司的实力,为公司争取更多、更低息的贷款。

这位业务员自信满满,在公司负责人面前拍着胸脯说:“请您放心,不出半个月,我就一定能把银行的贷款协议给您带回来!”公司负责人对他也十分信任,放手让他去干了。谁知一个月都过去了,这位业务员的工作却毫无起色,负责人开始担心起来,于是就问他进度如何。不问不要紧,一问负责人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来这位业务员在几大国有银行面前都吃了闭门羹,最后无奈之下,只好去找一些实力较强的地方银行,至今还处于联系银行相关项目负责人的阶段。说白了,这位仁兄一家银行也没联系上!

这可让公司负责人的心悬了起来,因为金融危机的问题,公司的业绩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勉强维持着公司的生计。如今,危机正在消退,经济正在回暖,现在公司急需一笔资金来作为“强心荆”,为公司各项工作的全面复兴做准备。可是派这位看似实力不俗的新手去,不仅没拉来资金,还白白耽搁了一个月!这怎么可能不让人生气呢!于是负责人很快就意识到,这位业务员的经验还是不足啊!于是,马上叫停了这位业务员的项目,改让他去联系客户,扩展业务。

按理说,这样也就符合这位业务员的能力了,能说会道不正是其强项吗?可谁知这位业务员一上来就丢了好几个客户,把一位原本负责此事的老业务员的辛苦全部付诸东流了!不仅如此,他还丢掉了一位公司的老主顾,直接就激怒了公司的上层,要不是公司老总亲自出马挽回了局面,还不知要给公司造成多大的损失。后来,那位老主顾的老总在谈到为什么要与该公司“断交”时,就提到了这位新业务员,说他傲慢自大、不懂礼数、出言不逊!

公司负责人很是纳闷:这小子当初在录用他时表现的不是挺好吗,怎么一到实际工作中就上不了台面了呢?但对方老总已经指出了他的错误,那就得当回事啊。于是,公司负责人把新业务员找来,狠狠地斥责了他一顿。

谁知,这位新业务员不仅不承认,还狡辩:“他说我不尊重他?我还觉得他看不起我呢!”

负责人一听,很是好奇,于是问道:“他怎么看不起你了?”

“我自我介绍完后,他就开始不理我了。我给他介绍咱们公司的新产品,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我把产品的介绍书递给他,他也就是草草一瞥,就放一边了。不仅如此,我说着话的时候,他还一个劲地接电话,我看他对公司不敬,于是就稍微拿了点架子,口气重了点……”业务员嘟哝着说。

“你是怎么自我介绍的?”

“我一进门就说‘你好,我是××公司的业务员,今后咱们两家的业务就由我来负责和你联系了。’这样有问题吗?”新业务员问道。

“问题大了去了!你就不能把“你”换成“您”吗?什么叫由你负责了,你能做得了这么大的主吗!你一开始的自我介绍都做不好,后边能做好才怪!你必须得明白,这家企业和咱们合作都快十年了,正是它的老总也和咱们公司的关系好,所以人家才可能在百忙之中接见你,要是换了其他公司的业务员,人家连理都不理。他不看你的介绍书,说明对咱们还是信任的,人家接电话,说明人家确实很忙,这时,你就应该长话短说,反正你把介绍书都给他了,以后找机会再聊嘛。可你竟然在他面前端架子,人家不把你轰出来就不错了!看来你以前跑银行的业务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吧!”

新业务员听后,陷入沉思。

后来,公司给他找了一位老业务员当老师,在老业务员的引领下,这位新人才逐渐掌握了真正实用的谈判技能,再也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毛头小子了。

听完同学的故事,笔者又比较了一下后边的故事,细细想来,觉得同学及其同事们之所以能够在最后取得成绩,主要得益于他们后期工作的改进,主要遵循了两个原则:

首先。坚持真诚、谦虚的原则。这是任何一次交谈都必须遵循的,尤其是与重要的陌生人见面进行自我介绍时,这一点尤为重要。若是跟后边的案例中提到的那位新业务员那样,一点不注意自己的身份,尽说出来一些不恭不敬的话,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引起对方的厌恶,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说话时也要保证大方得体的举止,这样才能令对方更加相信你。

其次。适时抬高自己的身价。后期工作中,同学及其同事们在进行自报家门时,对于“我是××报社的”这句话都加重语气,目的就是强调自身背景不一般。还别说,效果真的不错,连原来将其拒之门外的几个单位也接待了他们,与他们进行了沟通。这里,一定要注意,是适时抬高,而不是盲目抬高。就拿那位业务员来说,其实他根本不用抬高身价,因为两家公司是老合作伙伴了,彼此可谓知己知彼,结果这位业务员主观臆断,不合时宜地抬身价,引起了对方的厌烦,差点酿成公司的巨大损失。故而,谈话者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适时抬高身价。P10-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6: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