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人墨客诗生活(宋代篇)
分类
作者 黄为之//杨廷治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月亮,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吟咏过,又有多少名篇佳作。单是唐代,单是大诗人李白,就有不少千古绝唱、常吟常新的优美诗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不胜枚举。诗人望月思乡,邀月起舞,对月浩歌,与月徘徊。明月不是无情物,它伴人孤独,解人忧愁,照人安眠,随人万里。明月给诗人洒下一片清辉,留下一片深情!它是诗人抒怀的对象,理想的象征,难得的知音。月与诗人,诗人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于初唐诗人张若虚那首《春江花月夜》,更是传唱千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些优美动人的诗句,伴随着化此诗而作的民族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旋律,真是诗情画意、诗境琴韵,至今让我们如痴如醉,让人无限神往!

但在无数的咏月诗中,有一首很特别的诗,它不是抒写性情,缘情而发,而是应命之作。作这种诗,不仅限时、限字、限韵,而且是面对如狼似虎的君王,稍一不慎,“龙颜”大怒,反手之间,便会大难临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写作,就很难有好诗。但是,在封建社会,艺术上的失败并不妨碍,甚至还可能导致仕途功名上的极大成功。宋初的卢多逊,就有过这种经历。

一天夜晚,太祖赵匡胤批阅奏章,劳累困倦,信步来到御花园,见新月初升,清辉铺地,后苑花草,在微风中摇曳,影影绰绰,别有一番风姿。他一时兴起,一边命太监在太液池边摆上酒宴,一边命近侍传呼翰林学士卢多逊。

太祖饮酒赏月,为什么偏要传呼卢多逊呢?卢多逊原是后周时的进士,官至集贤殿修撰,宋灭后周,他留任旧职。赵匡胤虽是一员武夫,却好读书。卢多逊博涉经史,聪明强记,文辞敏捷,颇有心术谋略。他十分注意研究太祖为人。他见太祖常派太监去史馆取书,便灵机一动,买通史馆小吏,不论太祖取走了什么书,都去告诉他。这样,太祖每次取走什么书,他立即通宵潜心阅读研究,等到太祖遇到疑难,问起书中什么事时,他便能有问必答,不稍迟疑。一次又一次,卢多逊使自己的左右同僚惊叹而折服,太祖也越来越倚重他,他也因此而不断晋升。所以,这天晚上,太祖单传卢多逊奉诏。

这一次,卢多逊事先没有听到风声,也无从准备,不免有几分紧张。他走进御花园,见到酒宴,躬身上前,诚惶诚恐地拜见了皇上。

太祖说:“今晚君臣后苑相聚,同赏新月,不必拘礼。”

卢多逊这才落座,与太祖相对饮酒闲话。

赵匡胤说:“爱卿,你看新月初升,夜浓月淡,不同皓月万里,你可否就此光景赋新诗一首?”

卢多逊说:“臣遵命,请皇上赐韵。”

赵匡胤有心要试卢多逊的才华,想了想,便出了一个刁钻古怪的韵,说:“就以‘些子儿’为韵吧!”

这“些子儿”,用今天的白话说,就是“丁点儿”。卢多逊毕竟是满腹现成文章,只见他抬头望月,低头沉思,在月下花丛间踱了几个来回,使说“有了”:

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

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赵匡胤听了,先是哈哈大笑,接着又大加赞赏,说:“好,好,确是咏新月,很对景!”一边邀卢多逊就座,一边命太监记录下来。君臣痛饮,尽欢方散。宴罢,太祖把宴席间所用金银器皿,尽数赐给卢多逊。第二天,《新月应制》诗便传遍禁中。

卢多逊这首《新月应制》诗中,“新镜”说的是刚打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卢诗用以比喻新月,说谁家把装着新镜的玉匣子打开了,但又没有全开,所以只“露出清光些子儿’。弄懂了比喻,这两句诗就如大白话,淡而无味了。所以《锦绣万花谷》独载其诗的后两句云:…谁家镜匣参差盖,露出楞边些子儿’,尤觉善状。”就是说这两句更含蓄一些,更善于描绘,多了点诗昧。但是,即使这样,这首诗的艺术性仍然很差,没有新意,更无意境。“玉匣”、“新镜”的比喻,都是前辈诗人用烂熟了的。南北朝庾信有“玉匣聊开镜”(《镜诗》),杜甫有“尘匣元开镜”(《月》),李白有“皎如飞镜临丹阙”(《把酒问月》)。卢多逊这类蹈袭前人、一时应景的诗作,虽得皇帝的赏识,却难传播人口。

卢多逊把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讨好皇帝上。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挖空心思,把历代帝王年历,各朝功臣事迹,天下州郡图志,理体事务,沿革典故,概括成一百二十首绝句,熟记于心,以备应对。太祖每有所问,他必对答如流,终于位至丞相。但这一百余首绝句,也都如《新月应制》诗一样,因没有可读性而被人们遗忘。P15-17

目录

太祖咏日

依样葫芦

花蕊夫人

新月应制

元之三黜

风流处士

梅妻鹤子

佳对难求

主客相赏

红杏闹春

三影三中

蓑衣钓客

荷艳桂香

奉旨填词

醉翁之乐

永叔近视

落英可餐

试院风波

酒助夜读

神会之祸

穷而后工

河豚诗话

太白后身

玉关人老

笔扫寒梢

乌台诗案

赤壁情思

江海余生

不赋海棠

风流太守

填词判案

蒋山说字

诗法禅机

弈棋赌诗

一字精警

苏家小妹

山抹微云

二遣朝华

春愁如海

贺梅子赞

画屏诗祸

灵香一瓣

催租败兴

夺胎换骨

诗眼贵亮

伊边少人

月上柳梢

词比秦黄

瘦比黄花

愁字难了

桃源仙乡

京华倦客

徽宗绝艺

米癫诗书

赋梅见赏

诗指权贵

满江红颂

梦断沈园

沈园寻梦

梅花知己

示儿绝笔

使金纪行

诚斋之死

挑灯看剑

京口怀古

宝钗分词

暗香疏影

荒诞诗解

道学先生

妓中义侠

血染苍山

汗青丹心

无土墨兰

魂销故园

宋亡诗史

序言

中华民族历来是最具诗意的民族,论及中国文化,诗歌一定是皇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是灿烂中华文明的精神制高点。徜徉在祖国文化的百花园里,你会发现,诗歌这块园地,最厚重也最丰饶——溯本求源,可说中国文化有多悠久,中国诗歌史便有多悠久;说数量,谁能历数,我们民族究竞创作了多少千古传诵的诗篇;再论及世代流芳的诗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民族能望及项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一代有一代的高峰,历史又把一代代的高峰留在后面。今天,当我们俯瞰历史,才能纵览春兰秋菊,夏荷冬梅,百花斗艳的胜景,膜拜那万峰簇拥的奇观。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识。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稷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几乎无不成“诗”。“诗”生活亦生活,本书便是一套有关“诗”生活的丛书。

《文人墨客诗生活》,荟萃了历代诗苑故事、佳话和诗歌赏析,是一套内涵厚重却浅白易懂的文学通俗读物。在那些脍炙人口、光照千古的名篇背后,其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曾产生过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佳话。如果诗歌本体如浑雄交响中的主旋律,那环绕于诗人、诗歌的佳话轶闻便是“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多层次合音与背景音乐。人们在诵读诗歌名篇时,也一定会被这些故事和佳话所吸引,可更立体、多方位地理解与感悟诗歌关的内涵。但这些故事、佳话,往往散见于大量史书、诗集、诗话、笔记、类书之中,不易查找,亦难遍览;而原始资料的文字,也大都简古深奥,晦涩难读。选编这套丛书,便是通过广采博取,去芜存菁,将散见的故事、佳话、诗话荟萃于一集,并在表达上力求寓意显豁,清新可读。使读者能一目了然,享受到体悟“诗生活”的快乐,也可省去翻检古籍之劳。

《文人墨客诗生活》不同于一般的名人轶事集,也不同于常见的诗歌欣赏集,简言之,并非名篇的故事、佳话与未见故事、佳话流传的名篇,都未收入书中。一文一题,每一篇都有一至数首诗作和与之相连的故事佳话,行文浅白但神韵隽永。对所引诗篇也作了赏析。但这种赏析是与叙述有机结合的,或是交代故事背景,或是人物衷肠的倾诉,或是诗歌内涵的揭示和艺术鉴赏。不拘泥就事论事,就诗论诗,而是把其放在诗歌发展史和诗人生平际遇的大背景下,启迪读者对诗人、诗歌史的总体把握,几十题合起来,便几乎可见一代诗歌大观。

本书原名为《历代诗苑揽胜》,由首都经贸大学黄为之、杨廷治教授伉俪呕心沥血十年精心打造,先后重印几次,曾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版权输出台湾。本次重版修订,二位作者对每篇文字都重新进行了精心润色在叙事部分,根据史料丰富了情节,故事更加生动婉曲;诗评部分,也根据历代诗话,作了更准确简明的评述。此外,还新增写了一些篇章,弥补了一些缺漏,从而更全面反映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风貌。

没有华人不读诗。由此,说诗歌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血脉一点不为过。如果说目前构建公民社会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那么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诗教育”与体悟“诗生活”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希望,这套融古典诗词、典故加传奇的隽永作品,能成为全国中小学文史老师的最佳指导手册,成为全国青少年朋友所喜爱的课外读物。

内容推荐

《文人墨客诗生活》,荟萃了历代诗苑故事、佳话和诗歌赏析,是一套内涵厚重却浅白易懂的文学通俗读物。在那些脍炙人口、光照千古的名篇背后,其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曾产生过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佳话。如果诗歌本体如浑雄交响中的主旋律,那环绕于诗人、诗歌的佳话轶闻便是“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多层次合音与背景音乐。人们在诵读诗歌名篇时,也一定会被这些故事和佳话所吸引,可更立体、多方位地理解与感悟诗歌关的内涵。

这本《文人墨客诗生活(宋代篇)》(作者黄为之、杨廷治)是其中一册。

《文人墨客诗生活(宋代篇)》包括“愁字难了”、“示儿绝笔”、“汗青丹心”等。

编辑推荐

“诗言志”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可以说诗歌历来便住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识。对一个诗歌大国来说,诗歌便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大至忧国忧民的社樱之慨,小至抒怀感悟,迎来送往,起居作息的生活常态,儿乎无不成“诗”。

“诗”生活亦生活,《文人墨客诗生活(宋代篇)》(作者黄为之、杨廷治)便是一套有关“诗”生活丛书中的一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