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著的《文化的传承与担当(重建社会理性与价值燕京论坛2011)》收录了首都师范大学所办的“燕京论坛”2011年所聘专家学者20多人的演讲稿,内容主要涉及“国学”在当下的文化担当、重建“好生活”理念、语言变异和演变的限制及路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西文学交流等。
“国学”之由来及其当下之文化担当 /党圣元
鲁迅的思维特征 /孙 郁
事实与价值 /陈嘉映
文艺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姚文放
概念空间和语义地图:语言变异和演变的限制和路径 /郭 锐
《梁祝》故事之发展及其昆剧之示范 /曾永义
重建我们的“好生活”理念 /陶东风
西班牙语文学翻译与中西文学交流 /赵振江
Expanding Soft Power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chievements and Weaknesses of China’s
Approach for 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Junhao Hong
重读《伤逝》:从反讽的角度看 /李 今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忧郁问题 /顾 彬
汉语方言的演变整阶与内外层次 /王洪君
俗文学中的影子人物 /曾永义
《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 /朱双一
清末民初在华法国青年的经验与对中国现代认同的贡献 /巴斯蒂夫人
在接受与理解之间:中国当代小说在意大利的翻译和传播 /裴尼柯
旧学与新知的复杂交汇——20世纪前期的汉魏六朝诗歌史研究 /钱志熙
谈谈我关于电影创作的一些感受 /苏小卫
重写中国文学革命史的可能 /程 巍
后 记 /张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