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抑郁是不幸的经历,但同时也是幸运的礼物,就好像生命中其他苦难一样。虽然苦难折磨着我们,但也正因为苦难的存在才教育着我们。如果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那么她的深刻内涵正包含在苦难之中——正是苦难教会了我们要懂得珍惜,正是苦难使我们变得坚韧,正是苦难使我们变得成熟,也正是苦难才使我们发现本来的自己。
王宇编著的《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从曾经的患者和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与角度来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作者 | 王宇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患上抑郁是不幸的经历,但同时也是幸运的礼物,就好像生命中其他苦难一样。虽然苦难折磨着我们,但也正因为苦难的存在才教育着我们。如果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那么她的深刻内涵正包含在苦难之中——正是苦难教会了我们要懂得珍惜,正是苦难使我们变得坚韧,正是苦难使我们变得成熟,也正是苦难才使我们发现本来的自己。 王宇编著的《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从曾经的患者和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与角度来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 内容推荐 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自我。但处于抑郁之中的时候,我的眼前只有绝望,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但也正是这种在绝望中的坚持,才真的让我一点一点地看到了希望。当曙光最终突破了黑夜的壁垒,我看到了因为“爱”而萌生的动力,因为“希望”而产生的坚持。正是爱与希望让我变得坚韧,并重见蓝天!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从曾经的患者及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与角度而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给无助的你一点力量,能做到这一点是我最大的欣慰。 《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由王宇编著。 目录 推荐序一(王学富)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第一篇 抑郁人生 内心的挣扎 滑落的青春 为什么会是我 我在干什么 困兽之斗 “最后的晚餐” 死亡的诱惑 因为有爱 渐见光明 新的生活 勇往直前 真实的生活 尾声:蜕变 第二篇 抑郁的初步治疗 认识抑郁 情绪 思维 行为 想象 生理 抑郁的诊断 抑郁产生的原因 遗传因素 成长经历 生活信念 内在驱力 刺激事件 社会文化 如何治疗抑郁 初步治疗 治疗生活 我们如何做 放松方法之一:走路时的放松术 放松方法之二:冥想放松术 放松方法之三:呼吸放松法 放松方法之四:顺其自然 情绪的ABC理论 我们的思维容易犯哪些错误 “应该”和“必须” 情绪化推理 草率下结论 以偏赅全 非黑即白 自我中心 责任内化 过滤积极评价 贴标签 对未来的消极预期 如何找到负性思维 运用思维记录本 如果情绪可以讲话它将对我说些什么 通过“问题”了解自己 学会感觉 如何挑战负性思维 理性思维 用“心”改变 实践验证 挑战负性思维的其他方法 信息卡技术 敢于冒险 积极的自我暗示 第三篇 抑郁的深入分析 抑郁与完美主义 探究完美主义 创伤性经历导致的“完美主义” 维系优越感导致的“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表现 病态要求:“应该”和“必须” 自卑与自负 放弃:逃避生活 自残与轻生:深深的自恨 迷失自我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 停止战争:摒弃理想化自我 现实:敢于面对不再逃避 不再“表演”,活出真实的自己 纯真之心:不再为荣誉而活 “战略方针”的改变 “知道”不等于“领悟” 真正的治愈:回归真我 案例:一位抑郁患者的心理分析 第四篇 抑郁与人际关系 抑郁与人际关系 别人都看不起我 一切都是我的错 挥之不去的“伪装感” 无法停止的“愤怒” 社会比较:我是一个失败者 我找不到朋友! 爱与性 第五篇 抑郁与工作 抑郁与工作 学校与工作的选择 工作中的完美主义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工作为了什么 第六篇 与抑郁有关的具体问题 伪抑郁患者 亲人可以做点什么 关于药物 关于心理治疗 后记:找回自我的旅程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内心的挣扎 抑郁是一种无形的伤,没有经历过抑郁,就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痛苦与无奈。表面上看起来,抑郁产生于特定的刺激事件,但其根源却是内心中日积月累的矛盾与挣扎。在幻想与现实的冲突下,在无望的、挣扎的困境中,患者所有试图摆脱抑郁的努力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只能眼见自己越陷越深,无力自拔。最后,逃避这一切,他才能得到片刻的喘息…… 我真正陷入抑郁,应该是15岁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恰巧那时父母刚刚离婚,爸爸离开了家。他们分开后,家里就剩下了我和妈妈。一个共同的“敌人”消失后,我反而觉得寂寞了很多。生活中一个关注的主题消失后,自然就会出现下一个,我的问题就慢慢暴露出来。虽然在邻居家的小孩中我比较强势,但在学校里却经常受同学的欺负。 从小学开始我就好像有了两个角色:一个强势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那时每天早上起来我都不想去上学,因为我担心在学校受欺负。那时,我常常有这样的幻想:我是黑社会老大的儿子,被人欺负的时候,就有一群人坐着直升机来学校帮我出气。但幻想终归是幻想,现实中的我依然自卑,只是希望可以快一点升入中学,可以逃离这一切。因此,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虚伪和失败的人,在邻居的小孩中扮演的是一个勇敢者,而在学校里却是一个可怜虫,经常在和别人的冲突中失败。渐渐地,我失去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开始体验到了自卑感,即使我做得好的时候,也没因此找回对自己的信心。 初中一年级是我相对快乐的时期,也是我从小到大受到鼓励最多的一年。因为我学习还算努力,并且在慢班,所以就显得比较突出。我也不再像小时候那么顽皮,努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得好,所以慢慢地就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并且还几乎以全票当选了班长。这让我一时间找回了一些自信和快乐,也因此对初中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初二时,我的情绪就陷入了抑郁之中。也许是因为父亲的离开,也许是器重我的班主任退休了,也许是我的好朋友转学了,也许是我的学习成绩变糟了……总之,当一个人没有在内心中真正接受真实的自己,只是逼着自己表演得完美,只是用成功来包装自己的时候,这种脆弱的“自信”总会在某一天破碎。这一切,也许不是由具体事件所激发,而仅仅是时候到了而已。本就不牢固的自信开始慢慢溃散,似乎再也找不到之前的快乐,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封闭,更加自卑。此时,我的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肩部的肌肉总莫名地紧绷着,放松不下来。越是如此,就越加感觉自己不快乐,对学习、生活及周围的人也毫无兴趣。初一的时候我还期待上学,期待上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期待可以和朋友们在一起玩;期待有一天可以勇敢地对喜欢的女孩表达出自己的爱意……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能做到这一切,也不能给喜欢的人带来快乐。从此,我开始恐惧上学,因为上学只能让我更加压抑。我知道,从那时开始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也找不回过去的感觉和快乐。原来对生活和未来的梦想都变成了一种奢望,最后只希望自己能考上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能有份工作就行了。于是,我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问题少年”。虽然这并非我的本意,但只有如此,才能让我感到一丝丝的安宁;也只有沉迷于电子游戏里,流连在录像厅的时候,我才能暂时忘记痛苦。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我变了,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积极向上的人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颓废的、迷失的、令人失望的家伙。 从此,我已经不再生活在现实中了,生活中的我就好像是一个空壳。只有在幻想的世界中我才成为了我想成为的自己——能言善辩、受人欢迎、勇敢坚强,受到所有人的尊重和肯定。每日的生活就好像是梦游,我不知道自己的喜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现实中的一切离我越来越远,我也越来越不想投入其中,毕竟这一切和我想象中的不同…… 曾经的光环离我越来越远。老师找我谈话,母亲对我失望,我还装作轻松地告诉他们:“我只想成为一个普通的工人,初中毕业能上技校就可以了,所以我不需要学习好。”但这并不是我的心里话,而是一种无奈。 日子就在这种内心中的挣扎与纠结中一天天地过去了。我的初中就在这种想努力却又找不到突破口,想找回自己却又找不到方向,想证明自己却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中度过的。我隐约感觉到自己出了问题,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试图让别人理解我的痛苦,但没有人能够理解。关心我的人只是对我说:“不要想太多,努力学习就行了。”虽然我也想这样,但却做不到。我只感到有股力量在牵扯着我,让我无法安心做事,但我不知道它来自于哪里。再后来我干脆就不去解释,任由别人把我看成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一个只会让家人伤心的坏孩子。然而,我却依旧迷茫,周围的“坏孩子”都很快乐,可是,我的快乐呢? 滑落的青春 人生真的有太多的遗憾,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都已经成了一种无法改变的记忆。当这一切远去,我只是痛恨在本该享受美好的时候我却经历了抑郁,在本该滋润在纯真的友谊与爱情之中的时候,我却深陷痛苦。 青春在指尖一点点地滑落,我的心在慢慢地滴血……上高中前,我还幻想着自己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会有所不同,我可以从头再来。但幻想却不断在现实面前卑微地融化…… 因为我没有考上市重点高中,所以花钱进了县重点。同学有三分之二来自于农村,而三分之一是像我这种在城里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又期望可以上好一点学校的学生。因为我是“城里人”,所以在刚入学的时候还有点小骄傲,但是这一点可怜的优越感在几天之后就荡然无存了。我眼见着同学们一天天地变得熟悉,而我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焦虑了——如果大家都不熟悉,那么我的不善交往、不善言谈的弱点就不会暴露出来,可当大家都打成一片的时候就会凸显出我的“问题”。所以我宁愿待在一个大家永远都不会熟悉的环境中,还可以装得和大家没什么两样,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才能感觉安全一点。P2-4 序言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P.吉尔伯特(Paul Gilbert) 当我陷入抑郁的时候,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这句话。当我走出抑郁的时候才发现:如果抑郁不曾流淌过我的生命,想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 陷入抑郁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绝望感和隔离感。整个人好像处于孤岛之上,我走不近别人,别人也无法真正走进我的心。那时,常出现这样一个梦境:有一天,一个人,一双手,把我从抑郁的旋涡中解救出来,而我愿意用任何条件和他交换。但梦总归是梦,那个人,那双手,终究没有出现。我一次一次的希望变成绝望,无数次在绝望中鼓励自己继续坚持。因为无法放弃相依为命的母亲,因为不想人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所以我继续在黑暗中寻找希望…… 一次次的失败,让我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漫无目的地游荡着,整个世界灰蒙蒙的一片。我像是一个即将要走近终点的旅人,麻木地看着路边的景色和继续远行的人们。时间仿佛停滞了,那些在暗夜中的挣扎与纠结,被折磨得终日无法安宁的灵魂,终于要在这一刻了结。这里,即将成为我的终点,有不舍,却无奈。于是,我买了生平第一包烟,吃过为自己准备的“最后的晚餐”,之后猛然用啤酒灌下早已准备好的药片。终于结束了,我不用再奋力挣扎,不用再被绝望吞噬,我的内心终于平静了…… 抑郁,让死亡离我如此之近。但也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爱与希望。正因为爱没有消融,希望没有泯灭,才让我走出抑郁,找回了自我。但处于抑郁之中的时候,我的眼前只有绝望,试图让自己相信还有未来,但也仅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我似乎只剩下在绝望中坚持的权利,但也正是这种在绝望中的坚持,才让我一点一点看到了希望。当曙光终于穿透黑夜,我看到了因爱而萌生的动力,因希望而产生的坚持。正是爱与希望让我变得坚韧,冲破阴霾,重见蓝天! 本书从曾经的患者和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与角度来写,希望能够给绝望中的你一点希望,给无助的你一点力量,能做到这一点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能够从抑郁中走出来,并完成本书的写作,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我的母亲、已故的外婆、朋友及夫人,正是你们给我的鼓励和爱才能让我走到今天,没有放弃自己!谨以此书表达我真挚的谢意。 同时也要感谢伴我一路走来的患者及已故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正是因为有你们,才让我更加了解抑郁,也才有本书对抑郁深度分析的可能。衷心地希望还没有走出抑郁的朋友能够早日走出抑郁,找回真我。 王 宇 南京,2011年 后记 本书历时近两年的写作,其实已酝酿了许多年。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治疗抑郁的书,希望通过我的经历及经验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抑郁,从抑郁中走出来。由于写作水平有限,本书缺乏应有的修饰与文采,但希望在“平淡”中能与你产生共鸣,也希望本书中的一些内容能对你战胜抑郁提供一些帮助。 患上抑郁是不幸的经历,但同时也是幸运的礼物,就好像生命中其他苦难一样。虽然苦难折磨着我们,但也正因为苦难的存在才教育着我们。如果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无字的书,那么她的深刻内涵正包含在苦难之中——正是苦难教会了我们要懂得珍惜,正是苦难使我们变得坚韧,正是苦难使我们变得成熟,也正是苦难才使我们发现本来的自己。 因为抑郁,所以我们会更早地直面死亡。死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及最后的逃避。正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让我们思考人生及生命的意义。虽然肉体的死亡可以摧毁我们,但是对死亡的观念却可能会挽救我们。如果没有抑郁,想必我永远也无法知道自己为何而活,生命中对我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抑郁让我知道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所以我必须珍惜每一天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及爱我所爱的人。也许,这正是抑郁带给我的最好礼物吧。 其实,正是因为抑郁的存在,我们才有时间停下来反思自己与人生,才有进一步了解自我的动力,也才有可能放弃幻想回归现实。抑郁患者的痛苦大多来自于“幻想”与“现实”的冲突。正因为现实难于面对,幻想遥不可及,才使患者产生了绝望与抑郁,因不能摒弃幻想而迷失了真我。找回真我的旅程,就是一段慢慢放弃幻想回归现实的旅程,当我们不必在幻想中维系完美自我,便可以在现实中真实地生活。 任何不曾杀死我的东西,让我更强壮。 ——尼采 书评(媒体评论)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购买了许多关于抑郁治疗的书,但直到看到了《走出抑郁症: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成功自救》后才发现,这才是我想要的。 ——新浪网友 每次读过的感觉都不一样,最后一次,让我感到了力量。 ——心理师钟琴 处在抑郁中的人甚至会忘记生活本身的样子,但没有经历过抑郁的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孙雅丽 有缘遇到本书的朋友,希望你不仅能认真把书读完,且能把书中的许多策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用心去领悟。 ——一位抑郁康复者 有许多经历和想法似曾相识,原来有人经历过和我一样的痛苦,读这本书好像是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收获很大。并且本书实践性、可行性、指导性都很强。 ——莫匆匆 这本书带给我们一种精神,那就是生命个体在生活的困苦中依然顽强地坚持向前,而这种精神本身已足够成为人生的意义。 ——心理师张海风 希望本书不仅能使痛苦中的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同时也能帮助他们的亲人朋友们更理解他们,接纳他们。 ——心理咨询师曹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