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所著、云亭山人评点的《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据康熙原刻本整理出版。剧中的评点多数能画龙点睛地指出剧情的关键所在,透露作者隐含的深刻寓意,很少空洞浮泛之词。有针对性的评论,有助于读者对全剧的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 |
分类 | |
作者 | (清)孔尚任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孔尚任所著、云亭山人评点的《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据康熙原刻本整理出版。剧中的评点多数能画龙点睛地指出剧情的关键所在,透露作者隐含的深刻寓意,很少空洞浮泛之词。有针对性的评论,有助于读者对全剧的理解。 内容推荐 《桃花扇》,是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一部优秀剧作。 孔尚任所著、云亭山人评点的《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为云亭山人评点本《桃花扇》,现据康熙原刻本整理出版。该评点多切中剧情的关键所在,透露作者隐含的深刻的寓意,很少空洞浮泛之词。每一出结束,或从情节的结构安排上,或从艺术的表现上,或从史实的取舍运用上,有针对性的评论,有助于读者对全剧的理解。 目录 出版说明 序 桃花扇题辞 桃花扇小引 桃花扇小识 桃花扇本末 凡例 纲领 卷一 第一出 先声 第一出 听稗 第二出 传歌 第三出 哄丁 第四出 侦戏 第五出 访翠 第六出 眠香 第七出 却奁 第八出 闹榭 第九出 抚兵 卷二 第十出 修札 第十一出 投辕 第十二出 辞院 第十三出 哭主 第十四出 阻奸 第十五出 迎驾 第十六出 设朝 第十七出 拒媒 第十八出 争位 第十九出 和战 第二十出 移防 第二十出 闲话 卷三 第二十一出 孤吟 第二十一出 媚座 第二十二出 守楼 第二十三出 寄扇 第二十四出 骂筵 第二十五出 选优 第二十六出 赚将 第二十七出 逢舟 第二十八出 题画 第二十九出 逮社 卷四 第三十出 归山 第三十一出 草檄 第三十二出 拜坛 第三十三出 会狱 第三十四出 截矶 第三十五出 誓师 第三十六出 逃难 第三十七出 劫宝 第三十八出 沉江 第三十九出 栖真 第四十出 入道 续四十出 馀韵 [附录] 桃花扇考据 跋语 桃花扇后序 试读章节 桃花扇本末 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留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盖实录也。独香姬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此则龙友小史言于方训公者。虽不见诸别籍,其事则新奇可传,《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 予未仕时,每拟作此传奇,恐闻见未广,有乖信史,寤歌之馀,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然独好夸于密友日:“吾有《桃花扇》传奇,尚秘之枕中。”及索米长安,与僚辈饮宴,亦往往及之。又十馀年,兴已阑矣。少司农田纶霞先生来京,每见必握手索览。予不得已,乃挑灯填词,以塞其求。凡三易稿而书成,盖己卯之六月也。 前有《小忽雷》传奇一种,皆顾子天石代予填词。予虽稍谙宫调,恐不谐于歌者之口,及作《桃花扇》时,天石已出都矣。适吴人王寿熙者,丁继之友也,赴红兰主人招,留滞京邸。朝夕过从,示予以曲本套数,时优熟解者,遂依谱填之。每一曲成,必按节而歌,稍有拗字,即为改制,故通本无聱牙之病。 《桃花扇》本成,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时有纸贵之誉。己卯秋夕,内侍索《桃花扇》本甚急。予之缮本莫知流传何所,乃于张平州中丞家,觅得一本,午夜进之直邸,遂入内府。 己卯除夜,李木庵总宪遣使送岁金,即索《桃花扇》为围炉下酒之物。开岁灯节,已买优扮演矣。其班名“金斗”,出之李相国湘北先生宅,名噪时流,唱《题画》一折,尤得神解也。 庚辰四月,予已解组,木庵先生招观《桃花扇》。一时翰部台垣,群公成集。让予独居上座,命诸伶更番进觞,邀予品题。座客啧啧指顾,颇有凌云之气。 长安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独寄园一席,最为繁盛。名公巨卿,墨客骚人,骈集者座不容膝。张施则锦天绣地,胪列则珠海珍山。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杂脚。凡砌抹诸物,莫不应手裕如。优人感其厚赐,亦极力描写,声情俱妙。盖园主人乃高阳相公之文孙,诗酒风流,今时王谢也。故不惜物力,为此豪举。然笙歌靡丽之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她酒阑,唏嘘而散。 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其洞主田舜年,颇嗜诗书。予友顾天石有刘子骥之愿,竟入洞访之,盘桓数月,甚被崇礼。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亦复旖旎可赏,盖不知何人传入。或有鸡林之贾耶? 岁丙戌,予驱车恒山,遇旧寅长刘两峰为郡太守。时群僚高宴,留予观演《桃花扇》,凡两日,缠绵尽致。僚友知出予手也,争以杯酒为寿。予意有未惬者,呼其部头,即席指点焉。 顾子天石,读予《桃花扇》,引而申之,改为《南桃花扇》。令生、旦当场团因,以快观者之目;其词华精警,追步临川。虽补予之不逮,未免形予伧父,予敢不避席乎。 读《桃花扇》者,有题辞,有跋语,今已录于前后。又有批评,有诗歌,其每折之句批在顶,总批在尾,忖度予心,百不失一,皆借读者信笔书之,纵横满纸,已不记出自谁手。今皆存之,以重知己之爱。至于投诗赠歌,充盈箧笥,美且不胜收矣,俟录专集。 《桃花扇》抄本久而漫灭,几不可识。津门佟蔗村者,诗人也。与粤东屈翁山善。翁山之遗孤,育于其家,佟为谋婚产,无异己子,世多义之。薄游东鲁,过予舍,索抄本读之,才数行,击节叫绝!倾囊橐五十金,付之梓人。计其竣工也,尚难于百里之半,灾梨真非易事也。 云亭山人漫题P9-10 序言 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芒的一部优秀剧作。它诞生于清初,深刻地反映了南明兴亡、改朝换代给士人遗民所带来心灵上的巨大创痛。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饱蘸着血和泪的惨痛的时代,清兵的铁骑肆无忌惮地一路由北向南推进,血腥的杀戮斩伐,搀和着威逼利诱,终于摧毁大明王朝最后一丝重生的希望,俘获福王,建立起新的封建政权。随后而来的是采取一系列旨在加强封建统治的措施,一方面开馆取士,分化笼络遗民志士,为统治者服务;一方面从思想上和文化上加紧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摧残,大兴文字狱,无数的仁人志士遭到迫害,忍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熬煎。《桃花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写成的。 剧中以名士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恋爱故事为主线,突出描写了李香君不畏强暴、坚贞勇敢、心系社稷、忠于爱情的光辉形象,刻画塑造了众多历史人物的不同面貌,史诗般地再现了明末社会各种重大的历史事件,诸如崇祯死难、福王即位、阉党专权、江北四镇自相残杀、东林复社活动、史可法壮烈殉国等历史故实,堪称是一部名副其实、可歌可泣的明亡痛史。 《桃花扇》在当时和后世都拥有广大的读者,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是因为它所反映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关联,同时作者巧妙地将沉痛的历史情景和离奇的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爱恨分明,感情强烈,情节曲折,文采斐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以至于“王公荐绅,莫不借抄,时有纸贵之誉”。自问世以来,它不断地以各种形式传播于民间,成为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 时至今日,《桃花扇》剧本仍然受到大众的欢迎。为满足读者对此剧更深入赏读的需求,并为专业工作者提供内容更为丰富的相关研究文本,我社特推出据康熙原刻本及清光绪兰雪堂刻本最新整理的《云亭山人评点桃花扇》。 云亭山人,孔尚任号。本书中《小引》、《小识》、《本末》、《凡例》、《纲领》,皆为孔尚任自撰。至于评点,《桃花扇本末》云谓“借读者”所作,“句批在顶,总批在尾,忖度予心,百不失一…·已不记出自谁手”,则当属多人所为。当然,也不排除孔尚任故作狡狯、自我点评的可能。 剧中的评点多数能画龙点睛地指出剧情的关键所在,透露作者隐含的深刻寓意,很少空洞浮泛之词。每一出结束,或从情节的结构安排上,或从艺术的表现上,或从史实的取舍运用上,都有针对性的精彩具体的评论。希望它的出版能受到读者的喜爱,有助于促进当今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上海古籍出版社 后记 有明三百年结局,君臣将相,奸佞忠良,其间可褒可诛、可歌可泣者,虽百千万言,亦不能尽。兹独借管弦拍板,写其悲感缠绵之致。又从最不要紧几辈老名士、老白相、老青楼,饮啸谈谐祸患离合终始之迹,而寄国家兴亡、君子小人成败死生之大故,贯穿往覆,挥洒淋漓。大旨要归,眼如注矢;凄音楚调,声似回澜。纪事处,忽尔钟情;情尽处,忽尔见道。战争付之流水,儿女归诸空花。作史传观可,作内典观亦可。宁徒慷慨悲歌,听者堕泪而已乎? 桃源逸史黄元治跋 —部传奇,描写五十年前遗事,君臣将相,儿女友朋,无不人人活现,遂成天地间最有关系文章。往昔之汤临川,近今之李笠翁,皆非敌手。 料错道人刘中柱跋 先生胸中眼中,光明洞达,其是非褒贬,虽自成一家言,实天下后世之公言。所谓游夏不能赞一辞也。列国贤士大夫,谁无意见?若听其笔削《春秋》一书,今已粉碎矣。观《桃花扇》者,如睹祥麟瑞凤,当平恕其心,欢喜赞叹。即感慨亦多事,况议论乎? 淮南李楠跋 纨扇而日桃花,其名艳;桃花而血色染,其情惨。以《桃花扇》而写梨溶杏冶,以《桃花扇》而发嬉笑怒骂,以《桃花扇》而诛乱臣贼子,以《桃花扇》而正世道人心。至于出下之编年纪月,句末之搜才系士,不书隐公即位之笔,得再见矣。噫,《桃花扇》之义大矣哉! 关中陈四如跋 奇而真,趣而正,谐而雅,丽而清,密而淡,词家能事毕矣。前後作者,未有盛于此本,可为名世一宝。 颖上刘凡跋 慷慨悲歌,凄凉苦语,是何种文章?读之而不堕泪者,其心必石,其眼必肉。 娄东叶藩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