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文化建设、计划制定、组织架构、贯彻执行、训练考核、协调沟通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即使再优秀的企业,也存在着管理的弊端。尤其是中国企业,任何一个微小的地方出现问题,都会产生连锁反应。这是由于中国人的特性决定的,因为中国人是世上最难管的。
《变动时代中国企业怎么管》是曾仕强教授首次将中国式管理的理念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使中国式管理渗透至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的管理参考书,还能帮助企业管理者修炼一套管理的功夫。
《变动时代中国企业怎么管》共分十章,包括:内外兼修才能做好企业;合理计划促进企业发展;组织架构决定企业实力;圆通领导才能激发组织力;有效执行产生最佳效益;适时培训帮助员工成长;考核激励提升工作绩效;协调沟通消除内外矛盾;知人善任发挥最大人力;时常自省才能成就未来。
《变动时代中国企业怎么管》由曾仕强编著。
第一节 理念正确才能谈企业形象 中国人有一个观点叫作“命由我造”,即我的命是由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们中国人对命运的看法常常受到误解,一般人认为中国人非常相信命运,就说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很认命。其实我们是知命而不认命。 所谓知命,是说我们知道有命的存在,如果一个人连命都没有还活得下去吗?但是有了命,不一定要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叫作不认命。不认命的人喜欢自己创造自己的命,所以叫作造命。造命就是改变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命运有新的突破。 换句话说,我们要塑造自己的形象来求得性格改变,再求得命运改变。 好理念表现企业良好形象 塑造自己的形象,不仅对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对企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企业理念,其具体的表现就是企业的形象良好。 重视企业形象,是从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以前是生产导向,那个时候,企业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就有顾客来买,所以称为卖方市场。后来,从事生产的企业多了,顾客就开始挑剔,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卖得出去,因此开始转为营销导向,按顾客的需求来设计我们的产品。再后来,我们又感觉到在企业的经营中,财务的调度是最困难的,所以大家就采取财务导向。财务慢慢地稳定下来以后,企业慢慢摸索到了很多经验,感觉到经营理念最要紧,因此大家拼命追求经营理念,这一时期就是理念导向。时至今日,差不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有一套理念,但是这套理念能不能落实,情况各不相同。理念的落实体现在企业的形象上。每个生产企业,当技术水准都差不多时,它们生产出来的商品很难分出优劣,市场上同类产品太多,消费者就会依据企业的形象来选购。所以企业形象是在我们都有了很好的产品,又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之后,用来突出自身特色的方式。 企业要在行业竞争中出人头地或者争得一席之地,一定要把良好的经营理念表现出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社会公众的印象深刻,而且还要长期保持下去,这样才能得到普遍的支持。 我们为什么喜欢到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地方消费?就是因为它们的形象吸引我们。服务型企业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比有形的产品更不容易辨别好坏,所以一定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来让消费者感觉自己的特色。 不但服务型企业要注意形象,制造型企业也应该注意形象。在制造型企业里,干净整洁的生产环境、自动化的设备也是吸引订单的有利因素之一。很多人会来参观我们的工厂,看看我们的环境、设备以及员工的士气情况,然后才决定是不是要下订单。制造型企业流行“5S”运动,“5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 “5S”的流行,就是因为顾客已经开始注意到工厂内部的运作,这是制造型企业的形象管理。 今后的趋势是什么呢?产品的寿命会越来越短,顾客对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顾客慢慢地不喜欢企业制造出来的统一模式,而是喜欢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制造型企业要提升自己,就得把自己看成服务型企业。如果所有企业都把自己看成服务型企业,都希望给顾客留下好印象,顾客就会对我们的企业产生无比的信心,同时配合我们的生产弹性自动化,这就是各行各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我们要争取社会认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做好营销。以前有东西买大家就很高兴,即使有要求,也不会太高;现在消费意识抬头,特别是当顾客有很强的购买能力以后,他们一定是很挑剔的。企业的营销要注意到顾客导向,换句话说,要研究如何吸引顾客,让顾客对我们有好印象,对我们有信心,进而买我们的东西。这就需要发挥企业形象的作用。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社会大众认识自己,并且产生良好的印象呢?企业必须有一套形之于外的符号,这套符号得是具体的,让大家一眼就能识别出来,而且要符合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企业文化,光弄一套企业形象系统,那等于只注意到装饰,而没有注意到设计。设计得不好,装饰得再好,也是虚有其表,跟品质不能配合。所以一方面要有内在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要有外在的符号,这样可以增强社会大众的认同感,使大家对我们产生好印象。
P31-33
经三十余载改革开放,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已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从管理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的问世,对中国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管理界文化自信的提升,确有不可低估的贡献。就个人而言,中国式管理理论,对于中国人实现中国梦,乃是不可多得的裨助。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术,并具多年管理实务与管理顾问经验,学问渊深,世情洞达,自20世纪80年代首倡中国式管理,主张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以达成持续有效的管理。三十年来他不辞艰辛,奔走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通过咨询、培训、讲座、著作及电视节目,逐步丰富、完善了中国式管理理论并广为传播,在海内外政、商、学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二十四卷《中国式管理全集》首次面世,正是曾仕强先生中国式管理系统理论与系列方法的集中展示,是中国管理界与企业界的一大盛事,也是众多热心读者、学员翘首以盼的幸事。
我们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中国思维方式、伦理传统与西方管理科学融合的结晶,是一种基于传统和现实实践的理论创新。于国人而言,它是获得事业成就与圆满人生的一种利器,于国家而言,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一种可资有效运用的理论资源。我们期待,明道进德,持经达变,修己安人,和合群伦,会成为每一位中国管理者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素养。倘能如此,则事业兴旺有日,家国梦想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