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华,全名潘寄华,籍贯湖南,家居四川。曾在北京读奋斗小学和实验中学,文化程度中文系大专。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调入宜宾市文化局,1992年受聘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名誉创作员和创作员,现为文化局退休干部。
这本《海的梦(寄华童话作品精选)》收录了由其创作的童话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的梦(寄华童话作品精选)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寄华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寄华,全名潘寄华,籍贯湖南,家居四川。曾在北京读奋斗小学和实验中学,文化程度中文系大专。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调入宜宾市文化局,1992年受聘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名誉创作员和创作员,现为文化局退休干部。 这本《海的梦(寄华童话作品精选)》收录了由其创作的童话作品。 内容推荐 这本《海的梦(寄华童话作品精选)》收录了由寄华创作的童话作品。 《海的梦(寄华童话作品精选)》收录了《妞妞的外星人》、《基座上的梦》、《小警察灵灵》、《潆萌的生日》、《哭鼻子的体育明星波篦》、《一个绿色的梦》、《大猴子咭咭》、《粗心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寻找过去》、《迷藏国轶事》、《白塔和黑塔》、《长脸巫婆和圆耳巫婆》等故事。 目录 小地理学家□萌 不眠的冬季 小凯的天空 海的梦 爸爸+妈妈≠妈妈+爸爸 妞妞的外星人 基座上的梦 小警察灵灵 潆萌的生日 哭鼻子的体育明星波篦 一个绿色的梦 大猴子咭咭 粗心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寻找过去 迷藏国轶事 白塔和黑塔 长脸巫婆和圆耳巫婆 夏日的森林梦 趣多城传奇 花丛下的壁虎 囡囡和小老鼠 拉文先生的扫盲班 天上的故事 袅娜 画家和小鸟 树林里,有个小仙人 凝固的画 小杨师傅和他的鹦鹉 玉皇大帝下凡记 松林路六号 小马买鞋 小矮人 试读章节 爸爸和叔叔们走过碧郁莽莽的原始森林,那里生长着许多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古树和数丈高的藤蔓,还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四季果,爸爸摘了一枚红艳艳的果子给□萌吃,□萌又长大了许多。 走着走着,□萌就长成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了,他从背囊里跳下地,踏着爸爸和叔叔们的大脚印向前奔跑起来。 □萌十岁的时候,正上四年级,一天,他听爸爸说,为了人类的需要,得想办法搬掉一座很大很大的高山。 “要花多长时间你们才能搬掉它呢?”□萌问。 “大约十年吧!”正在进行数据计算的叔叔们说。 □萌心里多想能帮爸爸和叔叔们的忙啊! 刚放暑假,□萌便带着干粮到那座大山去旅行。 他来到山脚下,支好小帐篷,然后坐下来小憩。这时,一只美丽的小鸟从树林里飞了出来,到草地上觅食,□萌便拿出许多可口的食物给小鸟吃,小鸟很高兴,送给□萌两根漂亮的羽毛。 □萌把小鸟的羽毛贴在手臂上,他的手臂上便长出了一对巨大的翅膀,带着他飞上了蓝天。 □萌在云端里看见一个古代装束的人。 “你是谁呀?” “我是古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古代装束的人说,“听到你爸爸他们要搬山,特来助你们一臂之力。”说着,他便解下身上的宝剑送给□萌。 “我能拿得动这把宝剑吗?” “拿得动的,因为你是大自然的儿子。现在我老了,举不动它了。” □萌接过宝剑,古代装束的人便不见了。 □萌佩带着宝剑飞到山顶上,开始呼唤那座大山—— “大山啊大山,你听得见我说话吗?” “听——得——见——”大山瓮声回答。 “你愿意搬家吗?” “我——很——愿——意——我在这里已经呆得太久太久了,已经住腻啦!” “你想搬到什么地方去呢?” “我想搬到海边上去,观看海上的日出,接受海风的吹拂;我又想搬到平原上去,享受突兀平原放眼平川的快乐;我还想搬到北方去,陪伴北国的星辰;搬到南方去,看一看南国的椰林,瞧一瞧杜鹃红似火……” “你的愿望是那么美好,我一定要想法满足你。”□萌感动地说,“我想把你分割成许多块,你同意么?” 大山说:“我同意。” 于是,□萌把宝剑从剑鞘里抽出来,宝剑的锋刃闪着蓝光,在这一瞬间,□萌长成一位高大无比的巨人,大山的峰顶,只达到他的腰际,那把宝剑也变得硕大无比。 □萌举起宝剑,把大山切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并把它一块块移到海边、平原、北方、南国…… 切成块状的山耸立在海边,无比险峻和雄奇。 切成薄片的山突兀隆起在平原,风景独特而俊逸。 □萌又用宝剑在一些山上扎了不少窟窿眼儿,形成许多扑朔迷离的洞穴。 “嗯,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小朋友们勇敢攀登的精神,还可以吸引他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呢!”□萌得意地想。 “大山,你觉得满意吗?”□萌问。 他听见群山呼应:“谢——谢——你——” 于是□萌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钻进那座小帐篷里甜甜地睡熟了。 □萌如何改变沙漠 □萌听爸爸说要去征服沙漠,他便决定去沙漠探险。 临出发前,□萌特意带上他玩沙土的小桶和小铲子。 他从小便爱玩儿沙土,这回进沙漠,可以玩儿个够了。 “□萌,听妈妈的话,别到沙漠去吧!”妈妈很担心□萌的安全。 “妈妈,你就放心吧!我还要给你带一棵沙漠里的仙人掌回来种在花圃里呢!” 就这样,□萌出发了,经过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广袤无垠的沙海之中。 啊,眼前这雄浑壮丽的大漠多美呀!那一个个小山似的神秘莫测的沙丘,多么像大海里起伏的波浪啊!只是,它不像大海那般蔚蓝,而是漫无边际的黄澄澄的颜色。这个神秘而又令人恐惧的庞大怪物啊! □萌在沙海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块绿洲安顿下来,他拿着玩沙土的小桶和小铲子到帐篷外玩耍,发现一个长着绿色头发的男孩,正在一片小树丛中伤心地哭泣。 “朋友,我能帮助你吗?”□萌同情地问。P2-4 序言 寄华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果从1981年她进入这一创作领域算起,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光阴荏苒,而她一直童心未泯,笔耕不辍,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绚丽的儿童文学之花,受到小读者的热烈欢迎。她的作品除集结出版外,还大量入选各种儿童文学精品集,获得了包括冰心儿童文学奖、文化部蒲公英儿童文学奖等众多的奖项。她的作品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 《地球另一面的风景》以其独具的风姿,为我们展示了寄华才情的另一面。我想无论是小读者还是成人读者都会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和阅读的快感。 以上对寄华儿童文学创作三个方面的评述,只是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可能挂一漏万,权作抛砖引玉吧。多年来寄华默默耕耘,勤奋写作,成绩斐然,为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作家。就我所知,她现在正埋头于一部儿童文学长篇的创作,谨致美好祝愿。祝她创作生命常青,为孩子们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08年3月于成都市天涯南苑 后记 我从小喜爱文学,对作家极其景仰和崇敬。记得小时候在北京上卧佛寺小学和奋斗小学时,我的那些稚拙的作文很受老师赞赏,常拿在课堂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弄得我脸绯红,像被人窥见了心事般的害羞。当一名作家对童年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遥不可及、高山仰止的神秘梦幻般的境界。 可是,当我长大后,终于积蓄并鼓足了勇气想把从小便不绝于缕地萦绕在脑际的作家梦幻付诸实践而开始伏案练笔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却突然降临。面对无数文学作家被打成黑帮黑线,世界文学名著成了封资修大毒草的严酷现实,我的心痛楚得颤栗不已,当作家的理想,就这样在莫名其妙的彷徨痛苦中破灭了。 我一直珍藏着的一枚印有绿色文稿格子图案的书签,也被单位造反派当所谓封资修物件抄去了。虽然这只是一枚卡纸做的素雅书签。 那是上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奋斗小学读高小时,同另一名男同学代表全校少先队员和参加全国作代会的作家们联欢的纪念。当时,北京各所小学只选派一至两名作文最佳的少先队员参加联欢。就是在这个温馨难忘的联欢晚会上,到会的少先队员每人得到了一枚这样的书签。而我这个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腼腆文静的女孩,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捧着那枚印有绿色文稿格子的小小书签,敬请茅盾、老舍、叶圣陶、冰心、秦兆阳、赵树理、袁鹰、沙鸥、藏克家等十几位著名作家在那上面留下了潇洒而又郑重的签名。 我为失去这枚珍贵的书签,内心哀痛了许久,我也为此成了文革的保守派。 待漫长的十年浩劫过后,我的韶华岁月已经一去不返,我步入了与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里所描述的情形相类似的中年。 除了每天紧张的上班,我还要在家中“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忙碌地跳“锅边舞”,并料理其他家务。那时候,生活还没怎么好转,我的两个儿子经常打赤脚,穿的衣裤差不多是洗一回就得补一回。我鼓励他们好好读书,殷切地期盼他们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直到两个儿子先后考上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我才得以全身心地伏案练笔。 为了提高文学修养,我每天下班后挤出时间自修了大学中文系课程,并获得文凭。 由于热爱写作,1984年我调入原宜宾市文化局。 那时候我每天除了上班,还孜孜不倦地每晚练笔到深夜,而且长期坚持,乐此不疲。我以古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将“成功是什么?是一分灵感加九十九分血汗”这句名言演绎诠释得淋漓尽致。 确切地说,我的儿童文学创作生涯是从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办的《中学生文艺》和《少年,少年》杂志上起步的,蓦然回首,距今不觉已历二十几度春秋。不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前任的张京社长,何群英、蓝星等副社长,还是现任的王建平社长、杨初副社长,都是我从心底里感激和尊敬的人j他们都是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功劳多多的好领导!在儿童文学创作上,他们也都从领导角度扶持了我。而杜定纪、纪光碧、胡本常、李义兴、汤继湘、徐华等编辑老师,则都是在我创作过程中,给过我诸多鼓励的师友。 是杜定纪老师在《中学生文艺》上给我发了第一篇儿童小说《种子选手的角逐》,并告诉我说,该小说受到了少年儿童的欢迎。是胡本常、李义兴两位老师鼓励我写童话,将我引入了奇思妙想的童话之门。又是杜定纪老师通知我说,我发在《中学生文艺》上的童话《花丛下的壁虎》被陈模、汤锐选中,编入了《中国新时期童话佳作选》。这对于初学写作的我来说,是多么大的鼓励呀! 由于创作,我融入了四川儿童文学界,结识了四川儿童文学界的精英人物蔺瑾、丁隆炎、王泉根、彭思远、邱易东、韩蓁、龙武霖、马及时、郑光中、李华、李开杰、黄一辉、谭小乔、韦玲和她的班马,当然还有现在名气最大的杨红樱……由于儿童文学这棵常青树,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了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 随着向省外的投稿,我又逐渐加入到中国儿童文学界的队伍中来。九寨沟笔会、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讨交流会、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黄山歙县笔会以及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的会议和活动,使我见到了那么多富有才华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才华出众的成人文学作家们。随着发表作品的增多,我还结识了许多喜爱我作品的读者小朋友……以上这一切,连同文学创作本身带给我的精神愉悦,都化作了对我自身的鞭策和激励。 2003年,《儿童文学》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之际,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除了出一本例行的《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十年选》,还编辑出版了一本名为《岁月留香》的纪念文集。我接到约稿信,满怀挚爱的激情和一颗至诚感恩的心,写下一篇我与《儿童文学》的情缘的短文,收入《岁月留香》内,记录下我在创作过程中与这个号称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的杂志,和这本杂志的读者小朋友、编辑老师和儿童文学作家们结下的情谊。同时,这二十年来,我的作品也有幸被选入《儿童文学》的两个十年选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多种精品集中…… 回想二十几年前,我甚至不敢给《儿童文学》这样的国家级杂志投稿,投到《东方少年》就止步了。《东方少年》发了我的童话和小说,其中一篇童话被《童话选刊》转载。新蕾出版社那边,《童话季刊》也在发我的童话,并将我的作品选入《中国当代优秀童话选》。《儿童文学选刊》也发了我的《画家和小乌k一日,我忽然收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来信,通知我参加儿童文学讲习班的学习。我非常高兴他们终于注意到了我。在讲习班学习期间,我的指导老师是刘滢。我从她那手漂亮流畅的字体和中肯严格的评点上,看出她是一位水平很高的老师。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当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遇衍滨社长的夫人。 刘滢老师带出来的学生,除我之外,都是儿童文学界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比如董宏猷、沈石溪他们……都令我望尘莫及。所以我在创作成果方面,确实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诚惶诚恐。 必须提及的是,在我给儿童文学杂志写稿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曾经得到康文信、闰振国、徐德霞、王桂馨、赵霞、汪明含等编辑老师的鼓励支持,我的两篇被《儿童文学》杂志列为文学佳作的散文和童话,康文信和闰振国两位副主编还分别为我写了专题评论,对这一切,我都将永记于心。 尽管在创作上并不懒惰,但作为女性,在生活中确实有许多累赘和羁绊。拿我来说,虽然挚爱文学,但由于文革,使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付诸水流,成了十年蹉跎岁月。拨乱反正以后,本可披星戴月、争分夺秒、奋起直追,但每天除了上班,回家后首先要当好贤妻良母。直到两个儿子考上大学后,我才得以抽出身来,心无旁骛地伏案拼搏了几年。刚写出了点小成绩,又升级当上奶奶了。接着一个儿子在中英互派留学生时考上公费留学英国(学成回国后,成为了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材),一个儿子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考取去联合国的科研中心工作一年后又留学美国。他们知道我责任心强,特别钟爱小孩,又会启蒙教育,便郑重地把儿子托付给我。于是,我的写作只能被迫退居二线。后来,好容易把带两个孙子的任务完成,二儿子在国外又给我生了个孙女,送回来给我带。这又让我忙活了两三年。我在文学道路上本来起步就晚,再带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哪还有多少精力伏案写作呀!虽然写作从未间断过,但成果难丰,因为我时常感到非常的劳累。 尽管如此,我丝毫也不怨孙儿孙女影响了我的写作,相反,我十分珍惜与可爱的孙儿孙女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我非常爱他们,他们也很爱我,是他们的天真烂漫,让我享受到一种与母子间的感情又略有差别的、祖孙问特别温馨的天伦之乐。 周围许多人夸我儿子有出息,还有不少人对我写作不理解,认为我写作已经出了成果,名也有了,奖也得了,电视台也已播了三次专题片……现在该保养身体享清福啦,还淘神费力写个什么劲呀!傻不傻呀!对于此,我一笑置之。因为一辈子尽自己的努力、埋头去做自己喜欢而又有意义的事,为祖国的下一代、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本身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现在我头脑里还有两部长篇的构思,我想把它们写出来,因而现在很少写短篇。原来写的零星散文,也可收一本,看来今后还要出几本书。 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以来,不论是文化局的哪一任领导,对我的创作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了支持。宜宾市委、市政府、宣传部、文联、作协的各级领导乃至文化部、省文化厅、省作协的领导,都对我的创作给予过鼓励或奖励。还有全国的一些文学师友,也在不同层面鼓励帮助过我。所以,在这里我要对亲切关怀过我文学创作的领导们、朋友们恭恭敬敬地鞠一躬,致以我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我还要特别感谢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开四老师对我的作品予以中肯的评价,为我写书序。感谢宜宾老领导袁承禧书记和文化局李力局长为我题写书名。感谢画家喻正元、张华明等老师热情为我的书插图。 我要将这种对祖国和人民感恩的心化作永久的精神动力,继续写下去,直至永恒。 寄华2008年11月于宜宾金沙江畔 书评(媒体评论) 稚趣童心,启迪智慧! ——高占祥 小儿童、大文章! ——杨牧 寄华的童话有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之源,是人类得以不断蜕变更新的动力! ——何开四 寄华天真,满心的友谊,这样天性和情感的人,属于童话! ——梅子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