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倾尽毕生积蓄购买了711号园,在这里度过三年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奢靡的诗栖生活”,他打算在这里终老。
2011年底,书中的711号园被强拆,作者公开上书总书记总理,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国内外媒体整版报道,发出“中国之富,拆迁之痛”的呼声。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约取桃花源的宁静与美好,兼收瓦尔登湖的思想与智慧,直抵现代都市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
这本书,是牧歌,也是挽歌。书写的,是我们的梦想,纪念的,是我们的幻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窝藏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阎连科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阎连科倾尽毕生积蓄购买了711号园,在这里度过三年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说:“这是我一生最奢靡的诗栖生活”,他打算在这里终老。 2011年底,书中的711号园被强拆,作者公开上书总书记总理,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国内外媒体整版报道,发出“中国之富,拆迁之痛”的呼声。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约取桃花源的宁静与美好,兼收瓦尔登湖的思想与智慧,直抵现代都市人内心深处的田园梦。 这本书,是牧歌,也是挽歌。书写的,是我们的梦想,纪念的,是我们的幻灭。 内容推荐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是窝藏书系之一,由阎连科编著。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简介:一块自己的土地,几件顺心的农具,种白菜,种丝瓜,种茄子……采摘下来带着露水,做几样可口的小菜。 雨后去附近的森林里采蘑菇,像小时候一样观察蚂蚁,捉几只蜻蜓和蝴蝶,听听蝉和蟋蟀的歌声。 而且,还有一面湖水,乘坐自己建造的木筏,在湖面上野餐,看鱼儿跃出水面,静静享受时光流年。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农具 农具 农具在超市的尴尬 一把铁锨的命运 一张锄的新生命 第二章 耕作与菜蔬 我的菜园 常食菜蔬的故乡 日记之一--一畦芹菜的生长史 日记之二--一棵丝瓜的前缘今生 日记之三--榆树的小白菜 菜园外的菜蔬们 第三章 花草 寂梅 迎春 桃红李白 丁香 路野草族的生长权 路野花盆 一棵月季树 一柳吊兰树 白蒿 草秋悲喜 第四章 林木 对一棵失去的槐树的追忆 杂树林 林中的蘑菇 柳树的义情与语言 美国椿地下根须的争夺战 楝与槐的生死恋 刺探植物私生活的癖好 落叶 第五章 昆虫们 王国园 蚂蚁军 黄裙马蜂 臭斑虫 蝴蝶的舞殇 关于蜻蜓 螳螂 蝉、蝽、螵虫和蟋蟀 第六章 鹿背上的鸟 麻雀的欢歌笑语与悲伤 啄木鸟 留鸟与迁徙鸟 鹿背上的鸟 刺猬 难产的羊 一条找不到家的土著狗 园子里的流浪猫 第七章 庭院照相册 葫芦 西瓜 樱花与茄子 木槿 指甲花 竹 吊兰与鸦鸟 庭院碎记 第八章 冬天 无名湖 铁路 冬园 雪 塌陷的山包 冬后 试读章节 农具 土地的出生问世,大约就是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野荒的生命,树木、河流、草芥、昆虫,都是它的后代子女。二是为了人的耕种。耕种使人类存活,土地升华。让土地的意义从自然到被赋予和强加。人类从来不管土地需不需要那些意义,因为人类需要,就赋予它那些疲劳的使命和空洞的赞歌。人类和土地的联系,最初是居住和耕作,可现在,还有附加了挖掘后的无限开采与无尽污染。土地孕育了人,可人又反过来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就是儿子做了母亲的皇帝,还要娶她为妻,奸于妾室。世界如此,时间从来没有能力修正这伦理的颠倒。 而人类和土地最为恒久的联系,是从耕作开始,也必将在某一天终于耕作。耕作的桥梁——农具,这个给人类带来文明、温饱和丰衣足食的物体,被人类创造出来,不断更新、复制;再更新、再复制,最后终被抛弃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出生、成长、疾病、康复、劳动、思考、闲待;再疾病、医治,直至衰老、死亡过程的一个写照。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和科技时代,农具的生命,当今天可用计算机和数据操纵左右时,其血脉气势,看似到了最为旺盛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人的生命从如日中天滑向夕阳陨落的开始。 农具被从房檐下和田头的锈蚀中尊敬出来,被那些读书人和考古学家挂在博物馆的墙上时,它的悲剧就已经开始。锄、锨、镐头和镰刀,从被封闭在博物馆大厅或侧室的木架上和玻璃框中后,它的呼吸已经停止。样貌还在,生命已去。我们看到的那些都已不再是有生命的农具,而是农具的尸体,是农具千百年来的木乃伊。这是人类对农具创造后对其人类自身记忆的保存,并不是为了农具本身生命的挽留。一张锄的方头被厚土砂石及草根磨损成为圆头后,终于有了三个自己的归宿:一是被扔在田头化为黄土;二是被领提回家里,取下木柄,让木柄继续服役和新的锄头成家立业,而那不再是农具的废铁,就再次走入了炼铁的火炉;三是被偶然间发现送到博物馆中。表面看,对于农具,第三种去处是最好的命运,而实则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衰老的农具被丢弃在田头的土里,被风化,被雨淋,而最终被遗落在无人之处化为黄土,这一过程虽然忧伤,但却是寿终正寝最为宁静的归宿,一如人在年老之后,归为墓室的宁静。第二种去处是回炉化铁,成为新的农具或他物,这一过程残忍激烈,如同成千上万精子在跑道上奔向卵子的无奈,但新生的希望,会如黎明举着卵子样散发着爱情的光芒。第三归宿是走向博物馆的富贵,这貌似通向神灵的座位,其实是一条最为悲哀的路途与去处。因为在那儿,它们将再也不是自己,再也没有安宁,再也没有新生的可能。它们成了人类自傲的记忆,成为人类向时间的炫耀和历史法庭上的物证,成为时间中历史的死尸,而被那些无知的人引以自豪和浮夸。 农具的命运,如果和土地与回炉新生被人为所割断,就成为跳崖、跃楼死亡的人在崖头、楼顶那瞬间的站立。博物馆是农具的囚室,是农具之木乃伊齐整排列的库房,是人类以文明的名誉,给农具的最为虚伪无情的残忍。 农具在超市的尴尬 在7ll号园,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种便像睡醒后记忆犹新的梦,翩翩地舞着,走进了我的新生。 我开始了耕种。耕种如奢靡的生活需要钱币样需要农具。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超大繁华的城市里,有钱可以信手买到尊严、爱情、别墅、汽车等等一切现代生活的标签,但不一定可以买到种地的农具。那些开阔、宽敞如沃尔玛、欧尚和等外资超市和中国的所有传统、现代的商店里,货架齐整,物品丰饶,但没有给千百年来供养人们吃穿的农具留下一席之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所谓莘莘学子,在被十几亿双目光的尊崇中,分不出韭菜与小麦的差别是一种体面的荣誉。农具一词已经非常古老,在城市里说出农具二字,颇有了唐诗宋词的味道,而和日常间的种地、穿衣没有什么关系。倘若把农具摆在超市出售,无人问津是一种必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农具占据了货架的空间,还为超市的主人挣来了拙于经营和脑子注水的骂名。我跑了许多大店小铺,问有没有卖农具时,所有的目光都在向我说着同一句话: “你是从神经病院出来的吗?” 但是,有一天我在北五环外远郊的“绿色家园”中看到了农具。那家专卖地板、瓷砖、灯具、炊具的家装商场中,明亮灯光下一角的货柜上,摆着涂了绿漆的铁锨,上了油彩的锄头,还有包着油纸的十字镐、农家剪、斧子、锤子、镰刀和专供盆景使用的抓勾和枝剪。这些生来就是为了与土地、草木结为亲友的农具现在被人们割断了它与土地的血缘,被当做工艺品涂漆包纸,摆放在那儿与火炉和烤漆等现代工艺加工过的木质地板邻居着。人们从它身边走来走去,一掠而过的目光,都如寻找金币时看到了路边的冥钱样,使人沮丧而略带着晦气的好奇。P4-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