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正阳门南约四华里的东侧,有大片古松柏,神秘而幽静。其间有一座宏伟的庙坛,高耸的圆顶宫殿,覆盖着蓝色琉璃瓦,远望与天连成一体,庄重而不失和谐,这就是北京最不可忽视的地标之一,被称为“人间天庭”的天坛。
北京天坛始建于1420年,是中国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的地方,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式和整体规划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中国历代皇帝自称“天子”,虽然在人间拥有无上的权利,但也很敬畏“天命”。因此,祭天在古代就被列为和保卫国家疆土同等重要的大事。历朝历代皇帝都很勤勉地举行祭天仪式,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曾这样评价天坛: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天坛建筑群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郭光主编的《天坛》以中、英、法、德、俄对照的形式图文并茂的介绍了天坛的概况,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天坛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