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文郎编著的《感恩力》是一本教人学会感恩的书,但视角很独特,从通过报恩实现自我幸福和成功的角度来讲述,告诉我们如何将自己的感谢之情付诸于行动,又如何通过感恩实现自我的幸福和成功,让读者感受到“报恩”给人们带来的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恩力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日)西田文郎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田文郎编著的《感恩力》是一本教人学会感恩的书,但视角很独特,从通过报恩实现自我幸福和成功的角度来讲述,告诉我们如何将自己的感谢之情付诸于行动,又如何通过感恩实现自我的幸福和成功,让读者感受到“报恩”给人们带来的力量。 内容推荐 《感恩力》由西田文郎编著。 《感恩力》简介:在人生中有许许多多帮助、关怀过自己的人,其中有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以及其他在无形之中给予自己恩惠的人。 很多著名的哲学家都说过、人这一生就是一个报恩的过程。 如果想要自己的命运得以改变,君子坦荡荡么就从学会报恩开始。 目录 前言 仅是向10个人表达谢意就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 1 当成为“可以获得成功的自己”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成功 / 4 实践“报恩法则”就可以肯定自己的一切 / 6 拥有原谅并接受他人的心灵,会令自己变得更强大 / 9 从此时此刻开始获得成功和幸福 / 12 第1章 “报恩法则”改变一切! 愉悦他人的能力关系着自己的幸福 / 3 因富裕而失去的能力——“悦他力” / 3 只有“愉悦自己所带来的幸福”的话,会产生“负面情感” / 5 不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的人不能得到成功和幸福 / 7 之所以成为尼特族是因为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 7 怀有“想要让妈妈幸福”的心情 / 8 如果对自己的父母怀有感恩之情的话,这种情感不要仅仅只停留在心头,给父母送份礼物吧 / 10 母亲会一辈子都珍藏孩子送的礼物 / 10 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请给母亲买份礼物 / 13 越是憎恨自己父母的人,在成功之后,就越是“孝顺” / 15 I君曾想过要杀了自己的父亲 / 15 即使是对自己曾经动过杀念的父亲也可以感谢 / 17 感谢之情比血缘纽带更为牢固 / 19 向“生母”和“养母”表达感谢之情的N君 / 19 第2章 感谢之情只有用行动表达出来之后才有意义 通过表达自己的谢意去除内心的精神创伤,使心灵得到净化 / 25 向那些自己曾经亏欠的人表达谢意 / 25 免遭退学命运,不负恩师所望的E君 / 27 人在想法和行动中成长 / 31 能力的开发就是不断重复输入和输出 / 31 人的大脑是通过想法(输入)和行动(输出)被不断强化的 / 31 因为醉酒造成路人残疾的D君 / 33 道歉这一行为能够产生“悦他力” / 35 去扫墓会令自己充满正面能量 / 37 行动能够让你明白那些你以为已经明白的事情 / 37 在已经过世的上司墓前表达感谢的H君 / 39 只要相信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即使身处逆境也会感到快乐 / 42 来回于快乐和不快乐之间的钟摆法则 / 42 不幸的人的三个特点 / 45 只是嘴里说着“谢谢”算不上是报恩 / 45 第3章 吸引成功的“感恩力”的秘密 成功分为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和做人的成功 / 51 即使在竞争中获胜也不一定是成功者 / 51 只被允许见10秒钟的J君 / 53 传达出感谢之情之后,受伤的心理就会得到修复 / 56 没有获得人格意义上的成功的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者 / 58 人格意义上的成功就是追求“愚蠢” / 58 真正的成功者是同时获得两种成功 / 60 失去了父亲朋友的信任的U女士 / 62 “收割”社长是有才的人,“播种”社长是有德的人 / 67 真正的成功者不会刻意去追求金钱但是却会赚到很多钱 / 67 行为的动机可以是不纯的 / 70 臭骂师兄,把他从店里赶出去的B君 / 72 能够获得人格意义上的成功的人都具有三种感知能力 / 76 “感运力”“感喜力”“感恩力” / 76 从军队式教育中逃离出来的M君 / 79 要成为真正的成功者需要感恩力 / 82 真正的成功者,比起自己的利益更愿意守护别人的利益 / 82 要增强感恩力,就要把想法化为行动 / 85 真正的成功者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众人的支持下”的人 / 87 要提高感恩力,只需要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 87 硬是和妻子离婚的原小混混K君 / 90 为别人所做的努力是永远都不会令人感到厌倦的 / 94 人总有一天会厌倦社会意义上的成功 / 94 “收割”社长是很寂寞的 / 96 学会“积极的自我牺牲”,为他人尽力 / 98 学会为了别人而奉献自己的伟大 / 98 去见抛弃了自己的母亲的Y君 / 100 真正的爱是伴随着行动的爱 / 104 如果爱,就请付诸行动 / 104 爱情是一种投资,恋爱是一种浪费 / 106 第4章 好的运气=受命运眷顾的活法 没有感恩力的人是不知道生活的意义的 / 111 天运就是所有运气中最好的运气 / 111 感恩之心可以让痛苦的经验也变得值得肯定 / 115 人应当生时受人欢迎,死后被人怀念 / 117 “单纯”很容易变成“单蠢” / 117 人应当像死得像一个“人” / 119 善良的心灵会被狡猾世故所污染 / 121 感恩的人可以压制住自我和怒气 / 122 人具有三种集中力 / 122 用感恩力抑制怒气和自我 / 124 即使是能够与出生和死亡相匹敌的痛苦,也能够通过感恩力克服 / 126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天都要塌下来了,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糟糕 / 126 要从人生的低谷中爬出来,就需要提高感恩力 / 128 人生的低谷是了解感恩意义的机会 / 129 终章 妻子是我想要报恩的对象 感恩之心会带给我们积极面对明天的能量 / 135 人越快乐就越容易感恩,越感恩就越容易快乐 / 138 人生就是在感恩报恩的过程中慢慢走向死亡 / 141 致东日本大地震 复兴东北,是对创造了今天的日本的先祖们的报恩 / 144 试读章节 只有“愉悦自己所带来的幸福”的话,会产生“负面情感” 人能够感受到“使他人快乐所带来的幸福”,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我在结束工作后回家的路上给妻子买花是因为看到妻子快乐的神情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也就是说“使别人感到幸福”,同时也会“令自己感到幸福”。 看到妻子幸福的脸庞,我也会感到快乐。人和别的动物不同,具有“分享别人幸福的能力”。 如果人只在乎“愉悦自己所带来的幸福”的话,就会产生“负面情感”。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是无法生活在一个不和别人产生关系的环境中的。 那些只追求“愉悦自己所带来的幸福”的人,是无法爱他人的。所以他们会感到孤独,并最终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反,追求“使他人快乐所带来的幸福”的人则会获得如下感受: ·喜欢自己 ·相信自已 ·不再那么在意自己的辛苦 ·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目标 ·过程本身就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付出必有回报 ·努力变成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出现帮助自己的人 如果只是为自己而努力,那么当出现不顺心的事情时,人就会陷入“负面情感”。会出现情绪低落,觉得“做不到了”“不行了”。 但是如果有“支撑自己心灵的人”,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负面情感了。而会觉得“为了那个人,我能够继续努力”。这种心灵的支撑(即想要使其感到幸福的某个人)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不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的人不能得到成功和幸福 之所以成为尼特族是因为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近来日本人尤其缺乏对父母亲的感恩之心,想要令父母感到快乐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少。 我从小就觉得“感谢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运动上,都是为了“让妈妈开心”“让妈妈夸奖自己”,所以才努力去做的。 但是现在的孩子却不是这样的。 他们不再把父母当做父母来尊敬,甚至觉得“父母照顾孩子是天经地义的”。 那么多尼特族的出现,就是现代人缺乏对父母感恩之情的明证。如果想着“使自己的母亲幸福”的话,就不可能变成尼特族。他们会希望尽早出去工作,希望“尽量减少父母的负担”。 怀有“想要让妈妈幸福”的心情 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在人脑的第二层(大脑边缘系)中,存在着一个判断“快乐·不快乐”的叫做“扁桃核”的部分。 如果尼特族真的发自内心地希望“让妈妈感到幸福”,那么“扁桃核”就会处于“快乐”的状态,会想要“付诸行动”“t积极工作”。 长期处于尼特族的状态是因为“扁桃核”长期处于“不快乐”的状态,也就是“想要让妈妈幸福”的意识很薄弱。 我们一听到“妈妈控”这个词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联想,但是事实上“妈妈控”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非常依赖母亲的叫做“依赖型妈妈控”。 另一种则是想要令生下自己的妈妈感到幸福,想要让妈妈觉得“没有白生你”这样的“自立型妈妈控”(不仅是母子关系,对于父子关系同样适用)。 在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中,我们会吃惊地发现有很多人都是“妈妈控”,他们拥有强烈的“想让妈妈幸福”“想让妈妈开心”这样的愿望。“想要获得妈妈的认可”这种愿望会成为“专注于某个事物的能量”。 “西田塾”的学员中有很多经营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社会意义上或是个人意义上都属于成功人士,都符合“自立型妈妈控”的类型。当然,我也属于“自立型妈妈控”(笑)。 对自己的父母都不抱有感恩之情的人是不可能对他人抱有感恩之心的。而无法对他人抱有感恩之心的人(没有悦他力的人)不可能得到自己的幸福。P5-9 序言 现在请容许我向你提几个问题。 对于你来说,你的报恩对象是谁呢? “请举出10个你应当感谢的人的名字。然后在1年之内向这10个人表达你的谢意。” 请把你应当感谢的人的名字写在卷头附录的“报恩法则,实践列表”,然后在1年之内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意。 一是要做到。 实践“报恩法则”将会切切实实地给你带来某种改变。 在哪些方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相信你只要读了这本书.就可以了解到“报恩法则”将会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报恩”“表达谢意”为什么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内心呢?关于其原因,我还从脑科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不需要做什么困难的事情,也不问年龄和性别,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技术。“报恩法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是每个人去做都可以得到效果的法则。 我在近30年间,通过学习会、演讲以及各种书籍介绍了这一“报恩法则”“10人法则”。很多实践了这一法则的人欣喜地告诉我“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改变!”“意识到了真正的感恩之心!”“充满了生活的力量!”等等,而且还有很多人表示想要听听实践者的经验。 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诞生的。本书中记录了很多实践“报恩法则”并改变了人生的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源于真人真事,但是考虑到隐私等问题,在一些细节上作了修改)。希望大家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报恩法则”的效果。 实践“报恩法则”,从此刻开始你就可以获得“发自内心的幸福”。 你想要报恩的人是谁呢? 书评(媒体评论) 若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十分的恩惠,那么在报恩时就应当以十一分来返给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繁荣起来。 ——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 不知父母恩的人,身边是不会有朋友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苏格拉底 人这一生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别人的恩惠。 ——日本著名食物疗法专家 樱泽如一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辩论家 西塞罗 神明只会加护懂得感恩报德之人。 ——日本近代著名小说家、诗人 岛崎藤村《破晓之前》 艺术家的目的就是用自己的作品带给别人快乐。只有喜欢让别人感受到快乐的人,他才会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感到满足。 ——迪斯尼创始人 华特·迪士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