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对于豆蔻年华的少女来说,刚好也步入了春光明媚的花季,作为深圳特区同龄人,她们在自己生命的花季里迎来了一个城市的花季,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里,她们以明净纯洁的心灵与他们的父辈一起谱写着青春生命的律动。长篇小说《花季雨季》的作者郁秀正是特区同龄人的代表,她以特区少年纯净的心灵和青春音符描绘出这片神奇热土上的青春画卷。
小说描写了特区中学生斑斓多彩的生活,同时对社会生活进行多视角思索,用少年的意识思考着师长,并以轻盈的笔触加以勾勒和描画,字里行间流泻出理想的光彩,呈现出青少年阳光沐浴下的绚丽世界。小说中写的是一群在改革开放前沿的青少年,他们虽然与我们同处一个时代,却极鲜明地表现出这一代人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小说《花季雨季》真切地折射出这一代入的心绪情感、思想轨迹和理想追求。
小说描写了特区中学生,斑谰多彩的生活,犹如清风扑面,读来让人愉快又让人清醒。
故事清丽妙曼,语言平实敏锐,在孩子、家长和老师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上课的预备铃刚刚响过,教语文的陈老师就走进了高一(4)班。她摇晃着手里的一叠考卷说:“开学到现在已有两个星期了,今天进行一次单元考,桌面除了笔和涂改液,其他东西都收起来!”“又搞突然袭击!”“完了完了,死定了!”有人习惯性地嘟囔着。但是卷子一接到手,便只有春蚕进食声了。陈老师出的卷子总是满满当当,不抓紧时间很难做完,埋头作答是正道。
不过,半个小时后,有些人像化学反应中不安分的原子,开始活动了。余发首先想到的救兵是王笑天。他瞄了老师一眼,老师望着窗外,好像在欣赏什么。余发放心了,将问题写在小纸条上,揉成一团扔给最后一排的王笑天。就在这时老师转过身来,巧的是纸团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后面的垃圾桶里。老师皱了一下眉,没有言语,低头改作业。余发连忙又扔了团纸过去。老师走下去拾起来,一看是张白纸,说“上课不要乱扔垃圾”,又回到讲台。
作弊虽然未遂,但是也没被老师抓获,余发暗自得意:“老师怎么斗得过学生!”
五六十年代的学生视作弊为“大逆不道”,到了八九十年代,学生则视之为“值得同情的行为”。本来嘛,平时不读书的想捞个及格,成绩不差的想考好,成绩好的想得第一。作弊在他们看来,并不怎么可耻,相反,作为考试的一种“对策”成了公开的秘密。所以考试前,同学之间常有半真半假的玩笑:“兄弟,这次考试全靠你了。”“通点水来。”“你要会do才是。”……
不过现在余发不敢轻举妄动了。陈老师看起来在改作业,实际上是一心两用。她不时用眼睛余光扫描全班。递条子、翻书、窥测左邻右舍均无从下手,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做了。
先易后难,这个最基本的考试技巧余发当然懂,但是找来找去!居然找不到一题容易的!看来只能撞运气了——用拈阄儿办法来对付选择题。弄几个纸团拈来拈去肯定是不行的,老师看见你手上有纸团,准把它当作。是别人传递过来的“情报”。只能是“点指兵”了。余发坐直身子,右手扶着笔,煞有介事地停在卷子上;左手握成拳,那凸起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关节依次编成ABCD,然后默念儿歌并用眼光点指。儿歌结束时停止在哪个指头上,就把它的编号填到选择题上。老师从高处往下看,看到的是余发用心思考认真书写的情景。
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给多张纸。”
一听这话,便知道是广东人,广东人讲话才如此,“你先走”说“你走先”,“多给张纸”说“给多张纸”。
他叫陈明,头发有点乱,不知是独特的发式造型,还是不梳头的结果。他是这个班的学习委员,是个……用现今校园里最流行的话叫“好窜好cool”,班上的王笑天曾经想以他为素材写篇小说什么的,题目起得怪怪的:《他真是个人物》。
老师拿了张白纸从讲台上下来,看看陈明的卷子,又看看其他同学的卷子,有比较然后知高低,老师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所有的人都不由得拾起眼睛盯着陈明,那目光有赞叹,有妒忌:这家伙又要“独领风骚”了!
一直往头上擦万金油的戴眼镜的女孩是林晓旭,无论大考小考她都抹万金油,一上考场,她就觉得头昏昏的,哪怕是最拿手的语文。
谢欣然坐在一个不前不后的位置上,她正对着几位作家寻思:《长江三日》的作者A李健吾,B刘自羽,C吴伯箫,D郑振铎。好像是刘白羽,李健吾也对吧。欣然犹豫着,考前明明还翻过这一课,怎么这会儿全糊涂了呢?我这是怎么啦?
慌乱中欣然扭头去看萧遥。他正奋笔疾书。考试前,谁都说“我没看书啊”,“我没背啊”,“我什么都记不住”,“我肯定考不好”,可是真考起来,一个比一个答得快,答得多。看来,中学生也够虚伪的。
下课了。
“收卷吧,到时问了。”
“老师,等会儿吧,没做完呢!”几位同学嚷嚷道,仿佛是老师把表拨快了。
“到时间了,好了好了,交吧!”
“老师延长点时间吧!”
“不行。各组长收卷!”
怨声四起:“这次题目怎么这么难!”“好多都超纲了!”
“谢欣然,”老师在讲台上拿着一摞卷子大叫,“快点,别的小组都交了。别写了,把你们组的卷子收上来!”
欣然把笔一丢,站起来,把他们组的卷子交上去。老师一边整理卷子,一边对欣然说:“这次考得怎么样?上次小测你就明显退步了。怎么,好像有什么心事?”
“没……没有。”欣然跟老师站在一块,足足高出一个头。
“没有就好,女孩子大了心容易散,不要认为自己基础不错就放松。女孩子就担忧没心机,千万别放松。”
欣然心想,我哪敢放松啊,一天恨不得有32小时才好。因为她知道自己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生。
“回去坐好,同学们都坐好了!和大家说一件事,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考试,我要住院开刀去了,以后出院也不能再带你们了。从下星期起,有位从西安调来的老师教你们,他姓江,教学经验十分丰富。我还是那句老话,任何时候对自己都不要放松。特区条件好,养人也害人。想想自己在内地的同学是怎么努力的,再看看郑新那届,百分之九十考上大学,郑新就更不用说了,你们都知道,全省理科‘状元’。你们千万别放松……”
九中上上下下无人不知,去年高三的郑新在高考中荣摘了全省理科“状元”桂冠,登了报纸,上了电视,出尽风头,连同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也风光了一阵。
“这回考试,题目是难了点,就是想给一些同学敲一下警钟,不要松劲。萧遥,你把班上的情况写份总结报告,明天下午交给我。林晓旭,你跟我到办公室一下。下课!”
同学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不可待地冲出教室。大家或站或坐,不约而同地打量起这位早该注意的班主任,一个矮矮瘦瘦黑黑的小干巴老太婆。
“老师,您得什么病啊?”一位长得很出众的女孩子站了起来,她叫刘夏。
“老师,您在哪家医院治病?是市人民医院还是联合医院?”
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
陈老师显然很激动:“同学们,听你们这么说,老师很感动。也没什么大病,年纪大了病也多了。你们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安慰。”
同学们这才零零散散地离开教室。
“小老太真要开刀?”
“真可怜。原来也没听说有什么病啊。”
余发心里也挺不好受的。别看他凡事大大咧咧,毛毛躁躁,满不在乎。平日里偷看作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这次——余发觉得说不清。
语文科代表林晓旭走近谢欣然:“你等我一下,一会儿就回来,咱们一起走。”
欣然站在走廊上等晓旭,心里虚得要命。她总自信临场的心理状态很好,无论什么样的考试都能冷静应对。但是这回……难道是因为他?欣然倒吸几口冷气。
这时,她看见王笑天、萧遥在打篮球,心一下热了起来。p1-5
呈现在各位读者朋友面前的是一套荟萃了十几年来我国出版界推出的众多优秀少儿作品的精选书系,共三个系列:一是少儿文学系列,二是少儿科普系列,三是少儿图本系列。这些作品都是从历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的获奖作品中采撷出来的。
由中宣部组织评选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从1992年开始,已评选了10届,历时16年。每次评选中,少儿读物都是评选组织者和评委们关注的重点。入选的作品,本着让少儿读者爱看、读了受益的原则,注重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许多作品发行量很大,许多艺术形象为孩子们耳熟能详,有些作品虽然已经出版了许多年,今天读来,仍让人感动、让人爱不释手。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离不开阅读活动,需要从众多优秀作品中汲取智慧、汲取营养。为了给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作家和出版工作者在辛勤劳动。收入这套书系的作品虽然只是他们无数成果中的一部分,但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珍惜。今天,我们征得图书作者和出版单位的同意,把这些优秀作品汇集起来,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所属的江苏人民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特别是今天的少年儿童读者朋友。我们相信,优秀作品的生命力可以穿透时光的隧道,不断给人们带来快乐,带来力量,带来美的享受。
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
编辑委员会
2008年4月
听说我的处女作《花季雨季》就要出版了,心里非常兴奋和不安。
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当然十分兴奋。首先我要感谢。感谢培养我成长的深圳特区;感谢赋予我知识和思想的深圳南头小学、红岭中学、育才学校和深圳大学;感谢给了我种种鼓励与帮助的领导、老师和同学。当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母亲,她为这部书稿默默地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同时,我也深感不安。这部习作开始于高一,到高三时草成。上深大后,因忙于功课,未能及时修改,直到我赴美前夕,才匆忙改出。可想而知,这样一部作品中的错误、疏漏、不妥,一定很多很多。现在,我只身在美求学,十分忙碌,手头又没有稿子,想再认真修改一遍,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向大家道歉,请大家谅解。如果这部习作能给读者们一点点什么的话,就是我莫大的愉快。
来美近一年,对世界有了新的体认,也积累了不少新的素材。希望将来有机会,将这些素材写成新的作品,比现在这部成熟一点,奉献给大家,弥补这部处女作的不足。
中国是伟大的,中国文化是伟大的。这是我来美之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的感受。我衷心祝福祖国越来越富强,深圳越来越美好。
正如我在作品中写的那样,目前我国还有不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地区,还有不少失学儿童。所以,我想用稿费的一部分,买书捐赠给“希望工程”,以尽绵薄之力。
郁秀
1996年6月9日
美国西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