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东华母亲教育手册(附光盘共3册)
分类
作者 王东华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每一位中国父母必备的“教子完全手册”。

中国首部细节化家庭教育著作,帮您从根上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好不要等到初中以后再来解决。

面对千奇百怪的孩子问题,父母该怎么办?

仅有爱是不够的,细节教育助您孩子健康成长!

本书作者积十余年儿童教育及心理咨询经验,提炼简单有效的方法,帮助困惑中的您!

内容推荐

孩子是上天赐给爸爸妈妈的小精灵。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既给爸爸妈妈带来了喜悦与满足,也让爸爸妈妈时常陷于苦恼与困惑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包括磨蹭、马虎、记不住……而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给孩子的智力或者情感留下小小的阴影,结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亲子间的对立。我们并不要求每一位家长都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每一个孩子的成功必然是来自家长的努力的。本书针对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磨蹭、马虎、记不住等问题,帮助父母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指导父母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头疼问题。本套书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南,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教子急救箱”。

目录

《孩子记不住怎么办》

 [前言]送您踏上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路/001

 [导言]记忆的类型及成因/001

 [第1章]孩子生活中的记忆问题/009

1.孩子记不住幼儿园的事情怎么办/011

2.孩子记不住带学习用具怎么办/015

3.孩子记不住自己放的东西在哪里怎么办/019

4.孩子喜欢的事情也常常会忘怎么办/023

5.孩子事事都要家长提醒怎么办/027

6.孩子记不住父母交代过的事情怎么办/031

7.孩子记不住保证过的事情怎么办/035

8.孩子记吃不记打怎么办/039

9.孩子记不住表扬怎么办/043

10.孩子总记不开心的事情怎么办/047

11.孩子记不住人名怎么办/051

12.孩子记不住人的长相怎么办/055

13.孩子记不住路怎么办/059

 [第2章]孩子学习中的记忆问题/063

1.孩子记住的错字忘不掉怎么办/065

2.孩子总是读了后面忘前面怎么办/069

3.孩子以为记得其实忘了怎么办/073

4.孩子学完就忘怎么办/077

5.孩子应付检查后就忘怎么办/081

6.孩子忘记留的作业怎么办/085

7.孩子贪玩忘记写作业怎么办/089

8.孩子写不全作业怎么办/093

9.孩子总把记住的知识互相混淆怎么办/097

10.孩子总怀疑自己没记住怎么办/101

11.孩子记了很多遍还是记不住怎么办/105

12.孩子自己操作后才能记得住怎么办/109

13.孩子只记学习之外的事情怎么办/113

14.孩子考试时什么都想不起来怎么办/117

 [第3章]孩子知识性的记忆问题/121

1.孩子记不住数字怎么办/123

2.孩子记不住拼音怎么办/127

3.孩子记不住生字怎么办/131

4.孩子记不住课文里的字怎么办/135

5.孩子背不会课文怎么办/149

6.孩子记不住古诗词怎么办/143

7.孩子记不住英语发音怎么办/147

8.孩子记不住英语单词怎么办/151

9.孩子记不住公式怎么办/155

 [附录]教您发现孩子的记忆特点/159

附1听觉记忆能力考查表/160

附2常见健脑食品/166

《孩子马虎怎么办》

 [前言]送您踏上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路/001

 [导言]马虎的类型及成因/001

 [第1章]孩子生活中的马虎问题/009

1.孩子常因马虎弄伤自己怎么办/011

2.孩子马虎忘带东西怎么办/015

3.孩子马虎丢东西怎么办/019

4.孩子做家务马虎怎么办/023

5.孩子总“骑马找马”怎么办/027

6.孩子马虎成习惯怎么办/031

7.孩子马虎却不承认怎么办/035

 [第2章]孩子做作业马虎的问题/039

1.孩子马虎写别字怎么办/041

2.孩子总说没听到老师留作业怎么办/045

3.孩子回家做作业马虎怎么办/049

4.孩子马虎抄错作业怎么办/053

5.孩子作业越往后越马虎怎么办/057

6.孩子总想玩,作业马虎怎么办/061

7.孩子总想看电视,作业马虎怎么办/065

8.孩子担心父母关系即作业马虎怎么办/069

9.孩子心不在焉,作业马虎怎么办/073

10.孩子没有妈妈陪,作业就马虎怎么办/077

 [第3章]孩子学习中的马虎问题/081

1.孩子“b”“d”不分怎么办/083

2.孩子看错数字和符号怎么办/087

3.孩子写字总是左右颠倒怎么办/091

4.孩子读课文跳字、跳行怎么办/095

5.孩子总说自己是马虎出错怎么办/099

6.孩子练习后还马虎怎么办/103

7.孩子马虎,屡教不改怎么办/107

8.孩子爱走神,学习马虎怎么办/111

9.孩子偏科马虎怎么办/115

10.孩子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也马虎怎么办/119

 [第4章]孩子考试中的马虎问题/123

1.孩子考试前变得马虎怎么办/125

2.孩子审题失误丢分怎么办/129

3.孩子马虎漏题怎么办/133

4.孩子做简单题也马虎怎么办/137

5.孩子做题求快而马虎怎么办/141

6.孩子马虎改错答案怎么办/145

7.孩子小马虎不改怎么办/149

8.孩子考试紧张马虎怎么办/153

9.孩子考试放松马虎怎么办/157

 [附录]教您总结孩子的马虎点/161

一、要研究的是马虎点/163

二、要研究马虎的性质/164

三、要强调马虎的危害/165

四、提高心理素质铸就孩子的成功/166

《孩子磨蹭怎么办》

 [前言]送您踏上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路/001

 [导言]磨蹭的类型与成因/001

 [第1章]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磨蹭问题/009

1.孩子早晨起床磨蹭怎么办/011

2.孩子穿衣服磨蹭怎么办/015

3.孩子洗脸刷牙磨蹭怎么办/019

4.孩子吃饭磨蹭怎么办/023

5.孩子收拾物品时磨蹭怎么办/027

6.孩子晚上睡觉磨蹭怎么办/031

7.孩子磨蹭还推卸责任怎么办/035

8.孩子找借口磨蹭怎么办/039

9.孩子离开监督就磨蹭怎么办/043

10.孩子在催促之下还磨蹭怎么办/047

 [第2章]孩子在学习中的磨蹭问题/051

1.孩子做作业时找书本磨蹭怎么办/053

2.孩子答应做作业却还磨蹭怎么办/057

3.孩子边玩边做作业磨蹭怎么办/061

4.孩子作业一多就磨蹭怎么办/065

5.孩子抄写生字时磨蹭怎么办/069

6.孩子为追求“完美”而磨蹭怎么办/073

7.孩子背课文时磨蹭怎么办/077

8.孩子过了“三分钟热情”之后就磨蹭怎么办/081

9.孩子稍一遇到困难就磨蹭怎么办/085

10.孩子以“不会”为理由磨蹭怎么办/089

11.孩子学习时间稍长就磨蹭怎么办/093

12.孩子不想磨蹭却快不起来怎么办/097

13.孩子在考试时磨蹭怎么办/101

14.孩子学习压力大就磨蹭怎么办/105

 [第3章]孩子内心态度导致的磨蹭问题/109

1.孩子因不愿做事而磨蹭怎么办/111

2.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磨蹭怎么办/115

3.孩子稍不如意就磨蹭怎么办/119

4.孩子对事情失去兴趣而磨蹭怎么办/123

5.孩子因缺乏自信而磨蹭怎么办/127

6.孩子因犹豫不决而磨蹭怎么办/131

7.孩子一离开妈妈就磨蹭怎么办/135

8.孩子一见到妈妈就磨蹭怎么办/139

9.孩子在妈妈发火时还磨蹭怎么办/143

10.孩子因为看不惯父母的行为而磨蹭怎么办/147

11.孩子被“表扬”之后还磨蹭怎么办/151

12.孩子故意“耍滑头”磨蹭怎么办/155

 [附录]测试孩子的磨蹭类型/159

一、由妈妈填写的问卷/160

二、由孩子填写的问卷/162

试读章节

“孩子平时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一直提醒却没什么效果,怎么办?”

“孩子学习上特别马虎,方法用尽了,他还是马虎,怎么办?”

调查显示,多数妈妈都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马虎束手无策,可谓谈“虎”色变。

“马虎”一词缘何而来,至今未有确切的结论。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宋朝的一位画师画了一幅似马又似虎的画,大儿子问是何物,他未及深思就说是马;二儿子问之,他又说是虎。结果大儿子看到虎误以为是马而死于虎口,二儿子看到马误以为是虎而将其击毙,被送至官府。这位“马虎”画家悔之晚矣。“马虎”由此广为传播。

诸位妈妈看过这个典故之后,想必也注意到了两点:一、将马画成马,或者将虎画成虎,本是画师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画师草率的态度造成了马虎。这两点正是马虎的内涵之所在。妈妈要验证自己的孩子是否马虎的时候应该就这两点进行考察,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孩子才是真的马虎;否则,可能是妈妈错怪了孩子。

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孩子的多数马虎表现是因为某些能力发展失衡所致,非孩子力所能及,并非真马虎。比如孩子“b”“d”不分就有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所致。所以父母一定要进行辨识,否则会造成对孩子的误解;同时,孩子也会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能力训练而不能使自己达到同龄人的水平、跟上同龄人的节拍。更为严重的是,孩子还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责骂等不当的纠正方式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本书从家长们常念叨的具体问题入手,在对孩子的真马虎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帮助父母分辨孩子的假马虎,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式,将孩子的“真”“假”马虎一网打尽。

一、探究孩子的马虎根源

马虎的出现与认知方式、情绪和能力有关。

一个孩子的认识方式和外界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吻合的时候,孩子接受信息就会出现偏差。也会出现马虎的现象;当一个孩子情绪波动大,消极懈怠或情绪高涨、激昂的时候,马虎一样会如影相随。当一个孩子的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务,就会有马虎的假象。孩子存在的个性差异使得马虎呈现出了不同的类型。探究孩子马虎的成因,就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

1.认知方式是导致马虎的内在因素

认知方式说起来并不深奥,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孩子认识、理解和接受事物的方式。阿德勒在《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中写道: “孩子到了6岁左右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套牢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采取这套固有的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所以说,无论您的孩子现在多大,他的认知方式早在6岁左右已经基本定型了。首先,孩子如何判断事物。有的孩子可以在很多信息中筛选、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对它们进行判断,不易受外来信息的影响和干扰,思维缜密且独立性相对较强,使马虎出现的机会大为减少。而有的孩子不善于独立思考,总是希望从外部选择参照物来帮助他加工信息,这样就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评价的影响和干扰(在此过程中他们需要“察言观色”),分散了注意力,造成遗漏或偏差,也就形成了马虎。这就是不同类型的孩子认知方式的不同之处。

其次,我们来看看。孩子对事物反应的速度和精确程度也存在差异。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情境时,有的孩子倾向于深思熟虑,反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有的孩子倾向于快速思考,缺乏认知策略,考虑问题粗糙、急躁,易草率地下结论,不愿按步骤做事,经常跳过一些看似简单的环节,急于求成,常常马虎出错。这就是沉思型和冲动型孩子认知方式的不同特征。

最后,孩子寻找问题答案的途径不同。一些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喜欢逐步缩小解答的范围,在综合信息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规律找到正确的答案;而另一些孩子在解决问题时,思维会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使观念发散到各个关联点,甚至产生多种答案,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也有一些孩子会因为头绪过多而混乱迷惑,也就找不到答案了,于是造成马虎的假象。

2.思维定式是形成马虎的条件

思维定式是孩子心中已有的心理活动模式,如同说到“1”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想到“2”,说到“天”的时候就会想到“地”,这就是我们在心里已经形成的定式。有些思维定式会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而另一些思维定式会起负面作用,使人出现错觉,妨碍问题的解决。我们说孩子马虎了,有时可能是孩子思维定式影响了他的思维和判断,使他得出错误的结果。

思维定式又可细分为传统定式、书本定式、经验定式、名言定式、从众定式和麻木定式等,它们都会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打破思维定式。使孩子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

3.不良情绪是马虎的帮凶

人有很多弱点,它们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环节上表现出来。此时一旦情绪失控,马虎问题就会更加突出。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在生活和学习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情绪是非智力因素,积极的情绪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妨碍学习。孩子在学习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厌学、消极、紧张、逃避、懒散等。比如,孩子在学习中情绪低落,就会因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导致大脑混乱,记忆能力降低和知识点的遗忘,容易看错、听错、写错。马虎的问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即使是智商很高的孩子也一样会出错,会马虎。

二、探讨孩子的心理状态

孩子的马虎是和心理活动分不开的。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会让孩子马虎呢?

1.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发孩子持续不断地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动力。人有身体内部生理的需要,如吃喝、保暖、安全的需要,还有内心的需要。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心理就会不平衡。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就会想方设法采取某种行为,实现目标,获得满足,消除内心的不平衡状态。所以,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对学习没有产生内在需求的孩子没有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如同拨浪鼓,拨一拨动一动,推一推晃一晃,等待别人安排,听从别人的指令,消极被动。自己没有主动性,就会心不在焉,马马虎虎。好在这样的孩子不多,解决他们的学习动机问题也不是很难。

有动机的孩子因为心理需求的不同,动机也不同。孩子的动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本能动机,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比如要吃要穿,以及安全需要,不被打、不被批评、没有危险,这是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一种是成就动机,是指孩子要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比如在学习上孩子想要超过他人,比别人更聪明,实现自身的价值,想要成为家长所期望的人,想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愿意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虽然这样的孩子也会一时疏忽造成马虎,但是一经发现,他们就愿意向马虎宣战,并能很快解决马虎问题。

2.性格惯性

我们总是把孩子的性格分为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其实,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并没有好坏之分。内向的孩子,善于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思想的干扰,经常沉醉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不轻易相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不愿意别人知道他的想法,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马虎,并且能够改正自己的马虎,必须是他们自己真正找到问题根源和解决方法,否则,即使家长告诉他们的方法是捷径,他们也不会轻易使用,还是要亲自去验证。  外向的孩子。比较关注环境和周围的人。他们健谈、开朗、大胆,引人注目,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们观察力偏低,不太留意别人的感受,更容易和他人产生隔阂。他们遇到事情往往没有主意,喜欢听取别人的建议,总会因为听到或看到什么而影响自己的判断。他们很容易马虎。当别人说他们马虎的时候,他们即使不相信也会参考别人的意见,比较缺少主见。也正因如此,他们的注意力比较分散,行动往往滞后,马虎的状况会不断发生。

3.习惯所致

很多孩子习惯不好,家长或老师一催促,拖拖拉拉的孩子才会忙忙叨叨地赶着做事情,容易出错;一边做作业一边玩的孩子,往往一心多用,就会马虎出错;玩世不恭喜欢挑刺的孩子,不看重任何事情,漫不经心,做作业随手涂鸦,心里想到的是老师或同学不公,自然会马马虎虎能交差就行;应付差事的孩子,不求甚解,也没有审美观念,字迹潦草,随心所欲,不会专心;习惯偷懒逃避的孩子,往往有侥幸心理,有时老师对作业检查不严或要求不高,他们就会总想偷懒,蒙混过关,不愿意认真做事;做事情没有规律的孩子,总是变换自己的行为方式。偶然的因素就会造成他们做事情更加离谱,效果自然不好,马虎的现象也会常见……

总之,孩子生活习惯不好,就会把坏习惯带入学习中,影响学习质量,造成马虎。

三、假马虎的来源

人的各种感觉系统是经由大脑分工后协调工作的。也就是说,“大脑”是一个车流密集的十字路口的交通指挥员,如果协调得好,道路自然是畅通无阻的。当“大脑”协调能力差,道路就会混乱,塞车、走错路等情况就会发生,即感觉统合失调了。

感觉统合失调包括触觉统合失调、运动觉统合失调、本体觉统合失调、视觉统合失调、听觉统合失调等。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感觉统合是在婴幼儿时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发展的。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发展迟缓或者未得到充足的发展,就会在学习上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家长常说的孩子难以纠正的马虎——看错字、读错行等。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的“马虎”,并不是孩子努力不马虎就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家长耐心地帮助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统合训练活动,那时,孩子的马虎问题就会自然消失。至于怎样分辨和怎样解决,在相应的问题中,本书会一一给予指导。

(摘自《孩子马虎怎么办》P3-8)

序言

一位年轻的妈妈对我说:“我的女儿8个月大。一天,她在睡午觉,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悄悄地推开门,看看女儿是否睡得安稳。当我再一次看女儿,她下半身悬在床下,两只小手使劲地揪着床单不让自己掉下来,一只脚悬空,另一只脚奋力地往床上攀。看着她就要成功地爬上床去,我没有伸手帮她,而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她憋红的小脸、握紧的小手、乱蹬的小脚,真是可爱极了。”

您的孩子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您还记得吗?类似的场景一定有吧?聪明的妈妈知道,孩子在婴儿期就有很强的主动意识,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像个小探索家一样,虽然他们不会去想可能遭遇的危险。他们总喜欢到处乱爬,对,即使是遇到一粒豆子,也会兴致勃勃、一丝不苟地拣啊拣。在您饶有兴趣地观察孩子的细心与执着的时候,自然想不到,就是这个孩子将来竟然会出现磨蹭、拖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等问题,让您头痛不已。

您知道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这种主动性的吗?他的坏习惯又是什么时候养成的?科学研究证明,婴儿与生俱来的这种出自本能的主动探索与学习和其他一些优秀品质,往往在家长的教育中被慢慢地抹杀掉了。可以说,孩子现在的问题其实是作为妈妈的您一手造成的。

您感到很惊讶吧:这是真的吗?我那么爱我的孩子!往下看,我们一起去找答案。

我们修改一下前面的故事,这样的场景您或许更熟悉:

一位年轻的妈妈说:“我的女儿8个月大。一天,她在睡午觉,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悄悄地推开门,看她是否睡得安稳。当我再一次看女儿,她下半身悬在床下,两只小手使劲地揪着床单不让自己掉下来,一只脚悬空,另一只脚奋力地往床上攀。我见状,急忙冲到女儿身旁,抱起女儿,嘴里还不停地说:‘噢,宝宝,没有事情吧?没有吓到吧?都是妈妈不好。有妈妈,不怕不怕……”’

看到孩子要掉下床的样子,多数妈妈会义无反顾地冲过去帮助孩子。而妈妈这个原本善意的动作却阻止了孩子的主动意识和主动行为。孩子多次得到帮助后,就会产生等待妈妈帮助的意识,主动意识和主动行为就会越来越少,依赖心理渐渐萌发。孩子被帮助得越多,会越安心地等待别人的帮助。长大后,当被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孩子自然会从心里不习惯、不接受。即使自己做完了事情,也还是牢骚满腹、心情不悦。但他们不敢公然反抗,就用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等行为向家长抗议。

也许造成孩子形成这些坏习惯,您是无意的,不过幸运的是,作为妈妈的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迫切地想要帮助孩子改掉这些坏习惯。那么,妈妈如何做才能成功?

妈妈们需要做好准备!仅仅是做好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是不够的,这只是让我们鼓足了推开通往成功大门的勇气;要想推开通往成功的大门,教育者还需要知道问题的根源,知道问题的性质。如果把孩子的问题比喻成一块冰,就要知道它是三尺厚,还是一尺深,从而知道改变孩子坏习惯需要下多大功夫,知道了这些,您才算推开了大门。推开大门后,很多条路展现在您面前,走哪条路呢?需要教育者知道什么方法适合您和孩子。只有做完这些研究,您才可以上路,而解决问题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丛书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帮助您踏上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路。

书评(媒体评论)

母亲教育工程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系统工程。认真搞好此项工程,于国、于民、于家都十分有益,可以讲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摘自顾秀莲同志在天津市妇联母亲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上的批示

一个国家母亲教育的成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产生重要影响。母亲教育是一个民族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原始性、长久性基础。所以我郑重建议:把母亲教育作为一个基本国策。

——摘自韦穗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建议

他(王东华——编者注)写下了第一本关于母亲教育的著作《发现母亲》,他组建了第一家母亲教育研究所;在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突出的中国,他的母教理论和实践对家庭教育及社会化的学校教育都具有启示意义。

——摘自《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

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我读过这几本书后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更加体会到了做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发现母亲》书中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母亲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它让我们深感提高广大妇女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河北省原省长 季允石

做了妈妈后,我逢人就会推荐的书是《发现母亲》,女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第一身份。

——著名主持人 沈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