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全集》汇集了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最震撼人心的思想精华,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
自1937年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58种文字,全球总销量已达九千余万册,成为最持久畅销的人文励志书之一,数十年来,稳居成功励志类图书榜首。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接受卡耐在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千千万万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正如卡耐基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而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只要遵循本书中这些简单实用的人际交往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定能获得成功。
戴尔·卡耐基,美国“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早期,卡耐基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独辟蹊径地开戗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他还通过讲述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而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接受过卡耐基教育的有社会各界人士,其中不乏军政要员,甚至包括几位美国总统。至今卡耐基的教育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推崇,且越来越多的人从卡耐基的教育中获益匪浅。
原著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出版后立即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西方世界最持久的人文畅销书。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走出了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只要不断研读《人性的弱点全集》,并学以致用,相信你也可以发掘出自己的无穷潜力,创造出辉煌的人生。
第一节 如果要采蜜,就不要弄翻蜂房
1931年的5月7日,在纽约的大街上发生了一桩从未见到过的,骇人听闻的围捕格斗!凶手是一个烟酒不沾,外号叫“双枪”的罪犯,他的真名叫克洛雷。经过警方的周密部署,他被围困在西末街——他情人的公寓里。
150名警察和侦探把克洛雷包围在他公寓顶层的藏身处。他们在屋顶凿了个洞,试图用催泪毒气熏出凶手克洛雷。警方人员已把机枪安置在附近四周的建筑物上,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这个纽约市里原本清静的住宅区,一直响着惊心刺耳的机枪、手枪声。克洛雷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不断地向警察开枪。上万名群众,惊心动魄地观看着这幕警匪搏斗的场面。这是以前纽约市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最后,克洛雷终于被成功抓获了。警察总监E.P.马洛里说:“这暴徒是纽约治安史上最危险的一个罪犯。”警察总监又说,“他杀人时,就像切葱一样——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他被会判处死刑!”
可是,“双枪”克洛雷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当警方人员搜查他藏身的公寓时,发现了一封克洛雷写的公开信。他在信上写道:“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仁慈的,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信纸上还残留着他鲜红的血迹。
然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在事发不久前,克洛雷驾着汽车在长岛一条公路上,跟一个女伴调情。那时有一个警察来到他停着的汽车旁边,说:“让我看看你的驾驶执照。”
克洛雷一言不发,拔出他的手枪朝那警察连开数枪,那警察最终倒地而死。接着,克洛雷又从汽车里跳了出来,捡起警察的手枪,朝地上那具尸体又放了一枪。这就是克洛雷所说:“在我衣服里面,是一颗疲惫的心——那是仁慈的,一颗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
后来,克洛雷被判死刑,当他走进受刑室要被执行电椅处死时,你想他会认为“这是我杀人作恶的下场”?不,他说的是:“我是因为要保卫我自己才这样做的。”
从这段故事我们看到,“双枪”克洛雷对自己没有一丝的责备,他觉得自己一点都没有错,他丝毫不为自己的行为忏悔!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你不妨再听听下面这些话:
“我将一生中最好的岁月给了人们,使他们获得幸福愉快,过着舒服的日子,而我所得到的只是侮辱,一个遭人搜捕的人。”
这是横行于芝加哥一带,美国的第一号公敌,最凶恶的匪首阿尔·卡庞所说的话。他从来不会责怪自己,他总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益于群众的大好人——“一个没有受到赞许,反而被人误会的大好人”。
在纽约,一个令人发指的罪犯达奇·舒尔茨在被另一名罪犯的枪弹击倒前,也有过这样的表示。他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是一位有益于群众的人。
针对这一问题,我曾经和星星监狱负责人罗斯有过一次有趣的通信。他说:“在星星监狱中,很少有罪犯会承认自己是个坏人,他们就跟你、我一样,对人性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会告诉你,为什么要撬开保险箱,或是接连地放枪伤害人,甚至辩护自己的反社会现实的行为,他们总会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辩护,并且一直坚持他们不应该被囚禁起来。”
如果像卡庞、克洛雷和那些在监狱中的暴徒,都完全不自责,那我们又怎么能强求一般人呢?
已故的“百货大王”华纳梅格有一次这样承认说:“我在30年前就明白,责备人是一件愚蠢的事,我从不会抱怨上帝没有将智能均匀地分配,因为我对克制自己的缺陷已感到非常吃力了。”
华纳梅格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我自己在世界上盲目行走了三十多年,然后才豁然悟出这个道理:一个人无论做错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也不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批评他自己。
批评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它只会使人更增加一层防御,而且竭力地替自己的错误辩护。并且,批评也是危险的,它会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觉,并激起他的反抗。
德国军队里的士兵们都受到约束,在发生某一件事后,不准许立即申诉、批评。他们被迫怀着满肚的怨气睡去,直到这股怨气消失。如果他们立即申诉,就会受到处罚。
生活中,由批评所引起的记恨,只会降低员工、家人以及朋友的士气并影响其情感,同时,你所批评的事情也不会得到任何改善。因为批评丝毫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这种情况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经司空见惯。
比如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那场著名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分裂了共和党,而使威尔逊进了白宫,从而让他在世界大战中留下了勇敢、光荣的史迹,而且还改变了历史的趋势。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
1908年,罗斯福离开白宫的时候,塔夫脱继承他的位置做了总统,而罗斯福自己则去非洲狩猎狮子。当他回来的时候,情形就发生了改变。他指责塔夫脱守旧,公然抨击塔夫脱,想要自己连任第三任总统,并且组织了“勃尔摩斯党”。这一举动几乎毁灭了共和党。就在那次选举的时候,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获得佛蒙特和犹他两个州的赞成,这是共和党最大的一次失败。
罗斯福责备了塔夫脱,可是塔夫脱对自己有没有责备呢?塔夫脱曾两眼含着泪水,说:“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究竟是谁做错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也不想去关心。不过我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罗斯福所有的批评并没有使塔夫脱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而只是让塔夫脱尽力替自己辩护。
我们再看看“茶壶盖油田”舞弊案吧!大家还记得这件案子吗?它使舆论愤怒了好几年,震荡了整个国家!在任何人的记忆里,美国的公务生活中从没有发生过这类情形。
这桩舞弊案的事实经过是这样的:
阿尔伯特·福尔是哈丁总统任上的内政部长,当时被委派负责政府在阿尔克山和茶壶盖地区油田保留地出租的事。那块油田是政府预备未来海军用油的保留地。
那么,福尔部长是不是公开投标了呢?不,完全没有。福尔把这份丰厚的合约直接给了他的朋友杜黑尼。杜黑尼又是怎么做的呢?他则给了这位部长十万美金的“债款”。
接着,福尔用他高压的手段,命令美国海军进驻那块地区,把附近那些竞争的油商赶走。保留地上的那些竞争者,在枪杆、刀光下全都被赶走了,可是他们不甘心,于是告上了法庭,揭发了这桩一亿美金的舞弊案。这件事发生后,影响之恶劣,几乎毁灭了哈丁总统整个的政权,举国一片哗然,一致痛恨;共和党也几乎垮台,而福尔也被判下狱。
P2-4
这本书的完成
戴尔·卡耐基
35年来,美国出版商出版了20多万部各种不同的书,其中大部分都很枯燥乏味,许多是亏本买卖。有一位被列入世界上第一流的出版公司的负责人,最近告诉我,说他的公司拥有75年的出版经验,可是每出版8本书,有7本书是亏本的。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敢冒险再写这本书呢?而且在我写好后,读者又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读它呢?是的,这两个都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为了能解释清楚我写这本书的经过,我需要简略地重复罗威尔·托马斯在本书的前言上所写的几桩事实。
从1912年开始,我就在纽约为商界的男女举办一项教育课程。最初我只举办了演讲的课程,这种课程的目的是运用实践的经验训练成年人,让他们在商业洽谈和团体中敢于依照自己的思想,更清晰、更有效、更镇静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我发觉这些人虽然需要接受有效的讲话训练,但他们更迫切地需要日常生活及交际上与人相处的能力的训练。
我自己也逐渐觉察到,我本人也非常需要这种训练。如今,回想那些年来的情形时,我总会对自己所缺乏的知识感到惶恐不安。20年前我手里如果有这本书,提高自己的技能,那它的价值将是无法估计了。
如果你是个商人,那如何与人相处将会是你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不过,即使你是会计师、家庭主妇、建筑师,或是工程师,也会遇到相同的情形。数年前,在卡耐基基金会资助下的一次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即使一个人在经济上获得成功,也只有15%是因为本人的技术和知识,而剩余的85%都是出于人际交往,也就是人格和领导人的能力的发挥。
数年前,我每个季度都在费城工程师协会举办课程,同时也在美国电机工程协会分会开班。总计约有1500位以上的工程师去过我举办的讲习班上课。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总结我发现,到我这里的工程师中,获得最高酬劳的人往往不是懂得专业知识最多的人。
我们可以付出每周25美元到50美元的代价,雇用工程、会计、建筑或其他专业的技术人才,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市场上非常多见。因此,除了技术、知识之外,具备善于表达自我想法、能担任领袖、能激发他人能力的人收入自然更高。
约翰·洛克菲勒在他事业鼎盛的时候曾经这样说过:“如何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就像糖和咖啡一样。我愿意对那种能力付出任何代价!”
芝加哥大学和青年会联合学校曾经进行过一次调查,以考察成人究竟要研究些什么!
那次花费了许多时间和金钱的调查是在康涅狄格州的米利顿进行的。那里被认为是典型的美国城镇,镇上的每一个成年人都作为被访问的对象,他们分别回答了156个问题。例如:你的职业或专业是哪一行?你的教育程度如何?你的志愿是什么?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你如何利用暇余的时间?你的收入是多少?你的嗜好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是成年人最关注的;其次就是如何了解别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使人喜欢你,如何使他人同意你的想法,等等。
于是,这项调查的委员会决定专门替米利顿的成年人开办一门这样的课程,以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虽然他们努力地寻求相关的书籍作为教材,但是却一无所得。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位世界著名的权威的成人教育家,问他是否有合乎这些成年人需求的书。那位权威教育家回答:“没有,我虽然知道那些成人需要些什么,可是他们所需要的这类书却从未有人写过。”
据我所知,他的话是对的,因为我自己也已经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寻求一本实用有效、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书籍。由于这种书籍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我才尝试着写了一本,也就是这本书。希望你也会喜欢它。
为了撰写这本书,我曾经读过所有我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包括家庭问题专家迪克斯的报纸信箱回答、离婚法庭的记录、双亲杂志,以及多种著名的著述等。同时,我还雇用了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速记员去研究、探索。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各图书馆中阅读我遗漏了的资料,研究各种心理学论著的专集,翻阅了多种杂志,并且查看了无数的伟人传记以找出各时代大人物是如何应对各类人的。
我们读过各时代的伟人传记,其中包括那些领袖人物的生平,从凯撒到爱迪生。有关罗斯福的传记,我就收集了上百本。我们决定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要找出自古以来人们所用过的关于交友和影响他人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我曾经亲自访问过世界著名的成功人士,尽量从他们身上了解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我还准备了一篇简短的演讲稿,题目就叫《如何交友和影响他人》。说这篇演讲稿很短,是因为起初这篇讲稿确实是短的,后来将里面的内容不断扩充,现在已经是一篇需要用l小时30分钟时间讲完的演讲稿了。这些年来,我每一个季度都会在纽约卡耐基研究院为人们演讲这篇演讲稿。
我演讲给他们听,并且鼓励他们在工作和社交上加以实验,然后回到讲习班讲述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所得到的成就。这是一门多么有趣的课程啊!这些男女学员都被这种新式的实验室工作的想法迷住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为成人所设的,也是唯一的一所人类关系研究的实验室。
这本书并不是在一般的写作情形下完成的,而是像孩子那样成长起来的。它是从实验室中生长发育,集合了数千成年人的经验、智慧才产生的。
许多年前,我只是把一套规则印在各种明信片的卡片上;到了下一个季度时,我又将它印在一张比过去大些的卡片上;然后是印在一本小册子上;再后来就成了一本小书。它每次的尺寸、范围都在扩大和充实,直到目前,经过15年的实践和研究之后,终于出现了这本书。
我在这本书里所定的规则,并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揣测,而是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效力。听起来似乎无法采信,可是我的这些定例、原则,确实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和习惯。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上一次,有一位学员,他是个拥有314名员工的老板。很多年来,他总是不加限制、毫无顾虑地驱使、批评、斥责他的员工,从来没有赞扬和鼓励过他们。当他研究这部书中所讨论的原则以后,终于改变了他的人生观。现在,他的公司里到处呈现出一种忠诚、热忱、合作的精神;原来的那314个“仇敌”,变成了314个“朋友”。
他在讲习班的一次演讲中得意地说:“从前我在公司巡视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向我打招呼,我的那些员工一看到我走近,都会马上把脸转向一边,可是现在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了,甚至连门卫看到我都叫着我的名字向我打招呼!”
这位老板现在获得了更多的盈利,也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在工作和家庭中都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有很多推销员都采用了我书中说的那些原则,他们的销售业绩也因此骤然提高。例如,许多过去无法获得的客户,现在都成了他们的新客户。一些公司机构的高级职员,也通过采用这些规则而获得了更大的职权,增加了他们的薪水。有一位在讲习班提交报告的高级职员说,由于实行了这些原则,他的年薪增加了5000美元。另外,费城一家煤气公司的一位高级职员,由于不能巧妙地引导别人,公司已经决定降他的职,但是经过这项训练后,不但解除了他65岁还要面临降职的危机,同时还使他得到晋升而提高待遇。
那些参加课程结束时的聚餐会的太太们也常对我说,自从她们的丈夫参加这项训练后,她们的家庭生活更美满、更快乐了。
哈佛大学一位名教授威利姆·贾姆士曾这样说过:“如果跟我们应有的成就作个比较,我们只是处于半醒的状态,我们现在只是利用了身心一小部分的能源。我们在极限之内尚有更多的能源,但是我们却习惯地不加以开发利用。”
这部书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你发现、拓展、利用那些孕育在身心、尚未被利用的巨大财富!
这是一本教人行动的书!
好了,这篇序言已经太长了。现在我们言归正传,请看下面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