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艰难的时刻
一直挖一直挖,终于要挖穿了曹操坚固的城墙。
他又在等待曹操自焚的那一幕。
可惜,曹操不是公孙瓒,公孙瓒只能感叹袁绍用兵如神鬼,坐以待毙,而曹操,就自己宛若神鬼。
袁绍挖地道,曹操没有在一旁看热闹,他也不甘示弱,谁怕谁,一起挖!
他不是挖到城外去,而是往地下狠狠地挖。在城内,他依城墙,挖了一圈深过袁绍地道的壕沟,然后派兵把守。
这个绝活,不画个图,还比较难解释清楚,说简单点,就是袁绍往里面挖,而曹操就垂直往下面挖。等你开开心心、满头大汗地挖穿了,看到的,不是光明的未来,而是一条深不可测的壕沟,并且迎接你的,是无情的刀箭和愤怒的口水。
现在明白了吧,无论你怎么挖,都进不了城,最终都要到达壕沟。所以,无论你多努力、多辛苦,最多只能是多增加几具尸体而已。
这就是曹操的可怕之处,说他用兵如神鬼,那才叫一点都不冤枉。
能想出这种绝招的,只有天才。
虽然破了袁绍的空袭和地道战,但曹操的处境,比袁绍还惨。
主要是军需物资严重匮乏,尤其是军粮不足。为了节约,曹操把原本当垃圾处理,仅仅几寸长的竹片都拿来做盾牌,可见已经是山穷水尽。
据史料记载,曹操在官渡前线,不足一万人,还有一部分是伤兵。不足一万,虽不可信,但兵力远少于袁绍是肯定的,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人又少,自然不堪重负,战斗力大为减弱。
不堪重负,但还是要撑,不撑就是死,可是再这么撑,也会撑死。
由于兵少粮尽,百姓也不堪忍受沉重的战争负担,纷纷叛逃袁绍,连军中的将领与后方许都的官员,都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投降。
形势异常艰巨!
曹操也顶不住了,他想撤回许都,诱敌深入。
这个想法十分危险,今天看来,如果放弃官渡,就基本等于放弃这场战争,自寻死路。
曹操写了一封信给大管家荀彧,征询他的意见,很快,就收到了荀彧的回信。
在信中,荀彧告诉曹操,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
曹操豁然开朗,为了慎重起见,他又征询贾诩的意见。
贾诩也告诉他,你胜过袁绍,但总想万无一失,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所以必须寻找战机,当机立断,才能迎来伟大的胜利。
贾诩的话,让他更有信心了,曹操决定,继续撑,就是撑死,也要撑。 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拿破仑
成功,就在于最后一刻的坚持。
曹操命令部队继续坚守,并及时捕捉战机。
终于苦苦撑到十月,绝境逢生,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改变战局。
面对困境,很多人选择放弃,最后他们得到的,只有失败;但有一些人,不抛弃、不放弃,愈挫愈勇,坦然面对,坚强、坚定、坚持!最后他们得到的,是难得的胜利。
虽然艰苦,但很满足。
在此之前,曹操还盯上了袁绍的后勤补给线。
荀攸献计,说袁绍运送后勤物资的车队马上就要到了,押送的大将韩猛锐而轻敌,击之可破。
曹操问,派谁去好呢?
荀攸说,徐晃。
于是,曹操速派徐晃与史涣半路截击韩猛,把他打跑,将其辎重粮草全部烧毁。
你烧,我也烧!袁绍同样派兵袭击曹操的后勤部队,但负责后勤运输的任峻太牛,防守极为严密,根本没有机会。
袁绍只好放弃,也向曹操学习,重点保护粮草。
失败了不可怕,怕的是不再运粮了。袁绍又开始运粮,一万余车,这次,他决定加派重兵,由淳于琼等五个将领,率一万多人护送。
果然奏效,半路没出事,粮草就要安全到达,袁绍将这些宝贝集中屯放在距离官渡大营北四十里处的乌巢和故市两个地方。
万事无忧,就等着曹操饿死。
P198-200
读汤浩方的文字及故事,无疑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不经意间,信手拈来,轻松而不刻意,宛如茶余饭后可口的小甜点,一路读来亦有收获。
——著名作家、剧作家和资深文学评论家:王斌
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诚地希望汤浩方能够以年轻人的智慧,透过历史的迷雾,找寻往事之真相。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军
时光流淌,人性永恒。汤浩方的大作意在从人性化的角度去阐释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为历史的写作探寻一个新方向,这种尝试值得赞赏。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明君
有志者事竟成,汤浩方能在逆境中奋斗并取得如此成就,令人敬佩!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绪山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三国,很有哲理和内涵,不单单写了历史,还写了人性与人生,不但让我对三国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还能学习成就事业与待人处世的秘诀,简直就是一本人生奋斗的百科全书,太棒了!
——网友:豌豆哲学
三国颂
徐刚
徐刚,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语言文字、经学和思想史,著有《古文源流考》、《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等。
今人之好三国者,大多津津乐道其谋略。但我以为,说三国,有更值得注意者在。
三国绝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军阀割据,战乱不休,人民流离失所,百不遗一,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实在是生无可恋。用“千村薜荔人绝迹,万户萧疏鬼唱歌”来形容,并不夸张。曹操在征战的途中,就曾写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自古就是苦难深重,动乱的年代,能够苟全性命,已经是奢望,好不容易熬到太平盛世,又免不了成为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鱼肉。乱世人固已悲惨,即便是太平年代,也多只有做鸡犬的资格,想要获得做人的尊严,实在是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又能侈谈什么“幸福感”?
然而三国却又是一个英雄的时代。
数风流人物,还看三国。我常想,为什么这样痛苦的时代,却又让人如此心驰神往呢?如果人的生命时刻面临生与死的抉择,人的尊严被压抑到极点,那么,死亡便不再可怕,反而是获得尊严与自由的唯一途径。那些生活在痛苦时代的可敬的人们,没有选择苟且偷生,而是挟着全部的勇气和智慧,笑向刀锋,在刀光火影的刹那间,绽放出最灿烂的生命之花。于是,生死悬于一线的紧张,刀剑穿裂肉体的痛苦,血流汇聚成大江东去的惨烈,都可以化作“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澹定从容。遂使后世闻之者,鄙夫宽,薄夫敦,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正是这种超脱痛苦,笑对死亡,在刀尖上争得自由与尊严的精神,成就了我们中国民族;千百年来,虽屡遭内忧外侮,而总能奋起抗争,虽不绝如缕,而迄今犹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于此亦可见我民族,虽常以温柔敦厚为风尚,而灵魂深处,实含有刚健不屈之韧性,视死如归之真性情。此慷慨赴死之豪情,于近代抗日战争最艰苦之日,臻于极致。明乎此,然后可以论我儒门千百年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真精神。
汤君浩方,有志于赓续我民族之传统文化,发愤探研三国历史之真相。历经艰辛,斐然成章,而命我为之作序。不才一介书生,百无一用,实不足以耻论此英雄之时代。顾念我国人文历史之精华,固多精粹于斯,而历来之谈三国者,又多沉迷于帝王将相之权谋,而遗忘此民族之精义,故不揣浅陋,聊记数语,欲为古人表出之,以就教于汤君及方家读者,亦庶几有望于将来。
徐刚
2011年2月28日书于客旅
作者自幼酷爱历史,潜心研究历史多年,虽历经磨难,然愈挫愈勇,始终不曾放弃!《三国是怎样炼成的(1)》是作者汤浩方三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史记》、《后汉纪》、《晋书》、《华阳国志》、《三国志裴注》、《三国志集解》、《三国志考证》、《三国会要》、《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通鉴考异》、《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晋书斠注》、《建康实录》等百余种相关文献典籍,作者以极其严谨的态度,极具特色的语言和有目共睹的诚意,终将这部大作呈现于世。
在《三国是怎样炼成的(1)》中,你将看到黄巾大起义、血战兖州、官渡之战、火烧赤壁、夷陵之战、水淹七军、大战逍遥津、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北伐、高平陵事变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真相与内幕;同时你也将看到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郭嘉、荀彧、吕布、司马懿、汉献帝、鲁肃、吕蒙、陆逊、张辽、马超、姜维、孙策等人的真实、残忍与睿智。打开这本书,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与《三国演义》绝不相同的世界,也是一个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世界。书中人性化的描写,一针见血的评点,引人深思的感慨,无不让人叹为观止;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性格鲜明,跌宕起伏,让你如临其境。概而言之,作者对三国进行全景式的讲述,惊心动魄、高潮迭起、悬念丛生,让你欲罢不能。
这本书将告诉你难以置信的惊人秘密它是作者历时十年的心血之作它,不单单写了历史还写了智慧、人生、哲理、人性与人心读过后你将深有感触……
机密、真相、内幕,疑云重重的三国,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汤浩方所著的《三国是怎样炼成的(1)》层层讲透三国的战争、权谋与智慧,三国的百科全书。
人性写史的巅峰之作,告诉你事业成功的秘密和职场奋斗的真谛。
超越《品三国》,迄今为止最好看的三国!
三国,你还有多少不知道的秘密?高希希、吴宇森的三国,是真实的三国吗?汤浩方说三国,人性写史的巅峰之作。
几千万网友都在看,你一定要看!比《三国演义》更真实,比《三国志》更好玩,幽默、风趣、麻辣,让你乐翻天。
北大、清华多位知名教授与博导一致称赞。
国内众多名家鼎力推荐,快乐读三国,全国热卖中!
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三国历史,百度首页连续推荐,点击总量已突破3亿6000万,百度第一神贴。
荣膺百度官方权威评定百度搜索风云榜2010年度百度贴吧十大神贴之首,排名第一位。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徐刚、张艺谋资深电影编剧王斌亲自作序,最真实、最时尚、最好看。
随书免费独家赠送神秘曹操精美画像,一起感受三国的奇妙之旅(如果穿越到三国,你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