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莽主编的《一本书搞懂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名著的精缩版。其特点是“精缩”与“原汁原味”兼顾:既不是介绍性的。也不是摘录式的,而是保持原著结构的完整,并遵照原著的叙述角度和人称,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原貌。每部名著精缩为1万字左右,这个篇幅既减小了阅读压力,也使原汁原味成为可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本书搞懂俄罗斯文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高莽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莽主编的《一本书搞懂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名著的精缩版。其特点是“精缩”与“原汁原味”兼顾:既不是介绍性的。也不是摘录式的,而是保持原著结构的完整,并遵照原著的叙述角度和人称,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原貌。每部名著精缩为1万字左右,这个篇幅既减小了阅读压力,也使原汁原味成为可能。 内容推荐 高莽主编的《一本书搞懂俄罗斯文学》内容简介:“粗犷”,“厚重”,混杂着“生猛的动物性与优雅的文化感”,这是俄罗斯人以及俄罗斯文化——包括文学——给人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俄罗斯文学深深扎根于现实,从中挖掘人性,并把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弥漫着野性的气息。《一本书搞懂俄罗斯文学》中野性与文明,世俗与超越,隐忍与爆发,融合成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 目录 绪论 上尉的女儿 钦差大臣 死魂灵 奥勃洛莫夫 罗亭 贵族之家 罪与罚 白痴 怎么办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第六病室 母亲 乡村 日瓦戈医生 青年近卫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静静的顿河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试读章节 厚重俄罗斯 “俄罗斯”这个词,带给人的想象是比较固定的——广阔厚实的土地、寒冷而漫长的冬天、高大的建筑、强壮的男女、憨态可掬的熊、浑厚的音乐,还有如春天冰河解冻般清新的水彩画。 在中国东北,有很多俄式建筑,大多给人一种石头城堡的感觉,近看粗糙,远看笨拙,但仔细体会,则会感受到深藏着的优雅;如果在严寒冬季进入这类建筑,则会惊诧于里面的宽敞、温暖和舒适。 建筑是凝固的诗歌,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性格。也许。俄罗斯民族的个性,还可以在一个特定建筑中得到形象化的说明,那就是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复杂、里程数最长的地铁,里面采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陶瓷、玻璃等,镶嵌出各种浮雕和壁画,再加上别致的照明。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不过,要说莫斯科地铁最独特之处,应该是它的深度。莫斯科地铁距离地面大多在一百米左右,最深处达二百米,俄国人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工。地铁是地下的莫斯科,是莫斯科的心脏和灵魂。当地面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地铁还在运行,如同沉睡者的心跳,如同沉静背后的绮丽梦境…… 俄国人粗大的外表下,掩藏着令人耳目一新的丰富、深刻与高贵。 画家陈丹青在《重归俄罗斯——通往文学故乡的旅程》一文中,谈到自己对俄罗斯人的感受: 特征显著的俄罗斯相貌占据人群十之六七:粗大,厚重。缘自北方的草原种族,混杂鲜卑与蒙古的原型,与精致优雅的西欧南欧人相比,那么土,土得十二分触目而坦然。……我所惊动的俄罗斯美人,大致奇异地混杂着生猛的动物性与优雅的文化感,……而俄罗斯式的若有所思(有时,相貌就是表情)会使寻常的脸显得高贵起来。 艺术家的感觉是敏锐的:“粗大” “厚重”,混杂着“生猛的动物性与优雅的文化感”,这是俄罗斯人以及俄罗斯文化——包括文学——给人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印象。从中可以看到独特的民族性。简单地说,英国人文质彬彬,英国文学颇有绅士风度;法国人自由奔放,文学上更擅长描画人的欲望;德国文学中理性的思考太多,往往稍嫌艰涩;而俄罗斯文学则扎根于现实,从中挖掘人性,并把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弥漫着野性的气息。 俄国文学是丰饶厚重的。野性与文明、世俗与超越、隐忍与爆发,融和成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俄国文学史的几乎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发现这一点。古代文学 俄国文学泛指产生于俄语文化环境中、以俄语写成的文学作品。从地域上讲,不仅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 俄国文学起源于公元10世纪与11世纪之交。初期作品多为简单的历史记录。充溢着神秘的宗教气息。这种特征,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初期,是十分常见的,不具备独特性。带有俄罗斯民族独特性的作品,产生于12世纪末,代表作是《伊戈尔远征记》。这是一部史诗,讲述了民族英雄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蛮族,兵败被俘,最后历经千难万险返回祖国的故事。史诗采用民歌体,感情激荡,色彩浓烈,文风雄浑。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技巧上,《伊戈尔远征记》都堪称俄罗斯的民族史诗,可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驾齐驱。 13世纪之后的两百年,俄罗斯被蒙古人占据,经济凋敝,动荡不安。在此期间,文学发展停滞不前,鲜有值得一提的作品。1480年,伊凡三世赶走了蒙古侵略者,并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俄罗斯国,逐渐实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一。这一时期的文学,带有过重的政治色彩,艺术成就不大。 早期俄国文学,在语言上以斯拉夫语为主,还没有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俄语。直到17世纪中叶,才出现第一部以现代俄语写成的文学作品,那就是神学家阿瓦库姆的《行传》。作品讲述他同大教长之间的冲突,以及受到迫害、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经过。行文朴素,情节生动,强烈的反抗精神贯穿始终。在俄国文学史上,《行传》是第一部以个人为中心展开情节的作品:同时,又通过个人的视角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作品中出现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 17世纪下半叶,俄国文学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在语言、文学形式、题材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变,摆脱了之前浓厚的宗教色彩。出现了大量描述世俗生活的作品,反映出对僵化的传统的反思,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即使是宗教文学,也或多或少地染上了新时代的特色。18世纪古典主义 18世纪之前,俄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是,俄国地处欧亚大陆深处,与西欧发达国家缺乏交流,文化和经济上非常闭塞;原因之二是,俄国长期以来遭受外族的侵略和占领。政局混乱,整个民族缺乏向心力。 18世纪初,彼得一世厉行改革,俄国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得按照欧洲发达国家的方式建设军队,军事实力大增,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从瑞典人手中夺回波罗的海出海口,加强了与西欧发达国家的交往。彼得改革使俄国迅速成为欧洲强国。 彼得是俄国有史以来最杰出的沙皇,史称彼得大帝。1697年,二十多岁的彼得——当时他已经成为俄国沙皇——来到荷兰,化名进入一家著名的造船厂,当了一名普通木匠。在荷兰人看来,这位青年身体强壮,干活卖力,虚心学习;他们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怀负着振兴俄国的梦想。仅仅过了六年,即1703年,彼得就为自己的国家造了四十三艘大型战舰,成立了波罗的海舰队。 在彼得之前,俄国与欧洲先进国家相比,至少落后半个世纪。大部分俄国人还生活在中世纪的愚昧之中。彼得一世提倡科学,简化俄文。出版报纸和图书,推广文艺,效果显著。而彼得对当时欧洲强国法国的推崇,则使法国古典主义直接影响了俄国文学,使俄国文学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P1-3 序言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书,是世界文学名著的精缩版。其特点是“精缩”与“原汁原味”兼顾:既不是介绍性的。也不是摘录式的,而是保持原著结构的完整,并遵照原著的叙述角度和人称,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原貌。每部名著精缩为1万字左右,这个篇幅既减小了阅读压力,也使原汁原味成为可能。 这套书的另一特点是权威性。编委会由当前西方文学研究界的顶级专家组成,以确保选目的精度和成文的质量。可以说,这套书体现了目前国内同类书的最高水准。 丛书总计8册,每册涵盖该国(区域)的经典作品。选目兼顾“代表性”和“可读性”,亦即综合了学术标准和通俗标准。体裁上以小说为主,以诗歌、戏剧为辅。 每册第一部分,是五千字左右的绪论,对该地区的文学史做梳理。以使读者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把握。文风以学术准确性为基础,尽量做到轻松愉快、可读性强。 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人年平均阅读量是4本书,即使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线城市。每人每年读书量也不超过10本,如此算来,普通人要想了解世界文学名著,即使只读其中的200本左右,也需要20年时间。另外,某些名著的篇幅是很长的,比如《悲惨世界》有一百多万字,部分内容对于中国人来说很是晦涩、无趣,即使硬着头皮读完,也往往因为篇幅过大、阅读周期过长。而无法把握故事情节。 为了让普通读者更切实可行地阅读世界文学名著.我们制作了这套书。如果能实现这个愿望,我们会非常欣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