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不偏谓中)/巅峰阅读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于永玉//胡雪虎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称为“后主”。为了协助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精简官僚机构,制定法规,以软硬两手辅助后主刘禅治国。

为了稳定蜀汉政权,诸葛亮决定出兵云南、贵州和四川交界地区,讨伐南中叛乱。出发前,参军马谡对诸葛亮说:“那个地方的人凭仗地势险要,早就有叛逆之心。哪怕今天被征服,明天又会翻脸……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心为上策、攻城为下策,心战为上策、兵战为下策。只愿您能使他们心服。”

诸葛亮接受了这个正确的建议,以柔克刚、恩威并重,用强硬手段七次抓住孟获,又以仁慈之心七次释放孟获,最终让孟获甘心臣服,从而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稳定蜀汉政权奠定基础。

此后,诸葛亮继续用宽猛相济的政策治理蜀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叙述“七擒孟获”故事之前,必须介绍南中叛乱的由来。

在蜀汉管辖的南中地区(辖境包括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一带),自古以来被称之为“夷越之地”,居住着叟、青羌等多种少数民族。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对人民横征暴敛,南中各民族也深受这种暴虐统治之害。

东汉统治者对西南各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激起了各族民众的多次反抗。虽然每一次起义和反抗最终都被统治者残酷镇压下去,但斗争却总是此起彼伏,从未间断过。

面对东汉时期这种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情况,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民族和睦方针,认为这是刘备集团占据益州后巩固内部、求得发展重要前提之一。

刘备入主益州之后,先后“轻财果毅”的邓方和处事干练的李恢为南中地区主政长官。由于他们很好地执行了诸葛亮的“和抚”政策,不过重剥削压迫少数民族,并且约束地方官吏和豪强的霸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南中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缓和了民族矛盾,蜀汉政府对南中地区的控制也得到了加强。

但是,蜀汉政府的“和抚”政策却遭到一部分蓄意制造分裂的汉族豪强地主和少数民族“夷帅”抵制和反对,他们蠢蠢欲动,伺机发动叛乱。

就在刘备去世不久,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豪强地主雍闽便乘蜀汉力量削弱之机,发动大规模的武装叛乱,杀死了焦璜,又抓了继任太守张裔,把他押送给东吴。此时,东吴也公开声援这股叛乱势力,任命雍阎为永昌太守。东吴的插手,使南中的局势更趋复杂化。

接着,越隽(治所在今四川省西昌东南)的少数民族贵族高定、□□(今贵州省西部)太守朱褒也跟从雍□,起兵反叛。雍闽又拉拢当地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并制造谣言挑拨民族关系,使不少人受欺骗而参加叛军。这样一来,除永昌郡以外,叛乱几乎席卷了整个南中地区。

雍□等人的叛乱,给蜀汉政权造成严重的威胁。面对这一局面,诸葛亮冷静地处理,他一方面对南中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积极做说服争取的工作;一方面着手恢复和加强吴蜀联盟。虽然在刘备病死之前,吴蜀两国已经基本讲和,但相互之间仍然不信任;东吴向魏国称臣,而且又公然支持雍闽的叛乱,更是表示了不友好的态度。

为了避免蜀国两面受敌,诸葛亮认为与东吴恢复和好是当务之急。只有恢复和加强吴蜀之间的联盟关系,解除来自东边的威胁,才能有利于蜀国的南征平叛和以后的北伐曹魏。

就在刘禅即位当年(223),诸葛亮派出具有卓越外交才能的邓芝出使东吴。经过邓芝的不懈努力,孙权终于断绝了与魏国的关系,重新与蜀国结盟,同时又派遣使臣回报蜀国,从此吴蜀正式言归于好。

蜀汉建兴三年(225)春天,诸葛亮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中进发。

蜀军分成三路前进:东路军由马忠率领,进攻□□郡;中路由李恢率领,进攻益州郡;诸葛亮率领西路军,直扑越□。蜀军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叛军根本不是对手。不久,西路军一举消灭高定的叛军,收复越□。与此同时,东路军也打败了朱褒,攻进了□□郡。东西两翼叛乱武装被肃清之后,三路大军在诸葛亮指挥下,分别直捣叛乱的最后据点益州郡。

225年5月,诸葛亮率军渡过泸水(今金沙江),进入益州郡。此时,前来与高定会合的雍闽在内江中已被高定部下袭杀,孟获做了叛军的主帅。孟获在益州地区很有威望,那里的少数民族和汉人都很听他的话。于是,诸葛亮决心对这位少数民族首领采用“攻心”战术,使他心悦诚服,以改变南中时常“叛乱”的局面。于是,他命令将士生擒孟获,不准杀害。

当孟获在盘江上游(今云南省曲靖市地区一段)要和诸葛亮决一雌雄时,第一仗就被生擒活捉。诸葛亮好言抚慰他,还布列营阵带他参观,然后问他:“你看我们的军队怎么样?”

孟获虽然被擒,但内心还是很不服气,他傲慢地回答说:“原本不知你们的虚实,所以打了败仗。今天承蒙赐观营阵,看起来也不外如此。若是能放我回去整兵再战,我是一定能够打败你们的。”

诸葛亮听了孟获的话,知道他不服,就笑着把他释放,并叫他整顿兵马,再来决战。

孟获回去集合部众,又来战斗,结果还是兵败被捉。

就这样,诸葛亮对孟获纵擒达七次之多,最后第七次诸葛亮释放孟获时,孟获既钦佩又感动地说:“丞相天威,我们南人决不再造反了。”

诸葛亮降服了孟获,继续统兵南下,不久蜀军六路大军在滇池会师。至此,叛乱全部平定,南中战事基本胜利结束。诸葛亮“纵擒”孟获是“攻心”政策的具体体现,是诸葛亮用军事和政治相结合方针的胜利。

在此次南征中,诸葛亮的军队纪律严明,禁止烧杀抢掠,注意搞好同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坚决打击叛军主要头目中的死硬分子的同时,争取次要而有影响的头目。正因为如此,蜀军从春天三月出兵至秋天“遂平四郡”,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把叛乱长达两三年之久的反叛势力剪除。

平叛胜利结束,蜀军全部撤回成都。为了争取少数民族首领和蜀汉政府合作,诸葛亮尽量录用当地各方面有影响的上层人物,让他们担任南中地区各级政府官吏。对于其中威信较高、实力较强的首领,诸葛亮还把他们带回成都,给他们很高的官职,如孟获就在蜀汉朝廷中担任负责监察的御史中丞。诸葛亮这样做,就是为了增强民族团结,以便更好地治理南中,无疑也是对东汉以来汉人统治少数民族、实行残酷压迫的弊政的改革,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

为了便于蜀汉政府管理和控制这些地区,诸葛亮把原来叛乱地区的四个郡改为六个郡,并派一些当地人或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担任郡守。郡数增加、郡区缩小,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过大搞分裂割据,这也是诸葛亮加强蜀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为了改变南中地区的落后面貌,发展南中地区的农业生产,诸葛亮还派内地人到那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那里的少数民族本来采用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法,诸葛亮帮助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牛耕,并学会了织锦和其他手工技艺。诸葛亮还注意在这一地区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一来,那些原来居住在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狩猎生活的少数民族也逐渐迁居到平地、建立村落、从事农桑生产。

南中地区开发之后,给蜀汉政权带来很大好处。当地生产的金、银等矿物,以及耕牛、战马等,都源源不绝地运到蜀中,增强了蜀汉的经济力量。此外,诸葛亮还从当地少数民族中选取一批强壮男子编成军队,连同他们的家属一万多户迁到蜀中,以补充蜀汉兵源的不足。这支军队骁勇善战,号称“飞军”,成为蜀军中的精锐。P26-29

目录

第一篇 治世以中

周公旦一改商风

子产治国宽猛相济

陆贾提倡宽严适度

曹参持中治国

丙吉不究细行

龚太守息盗有方

刘秀威而不猛

宽猛相济,“和抚”南中

王浚怀中止谗言

顺宗守拙

上官均断狱持平

王衣用刑不刻

董文忠为国平刑

江忠源施威赈灾

第二篇 处世以中

中庸之人处事慎密

孔子教导曾子

淳于髡的智慧

范雎的智慧

张良以中道安抚韩信

青统军宽严相济

马皇后守善持中

鲁肃动静合宜不吃亏

长孙氏守中律己

唐太宗恩威并施

“龙须汤”与贬谪令

郭子仪处世有道

宋太祖选愚对智

上不陵下,下不援上

吕蒙正比中而行

王旦的处事艺术

程母教子严慈相济

马皇后固善守正

孙嘉淦为官“八约”

胡母教子严慈相济

第三篇 修身以中

狼□怒而不乱

魏颗孝而不愚

子产、医和论“近女”

孔子论“过犹不及”

孟子宠辱不惊

陈轸巧劝昭阳

苟攸善谋不奸诈

司马懿怒而不发

梁实秋持中自制修身

序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关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内容推荐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

这本《中(不偏谓中)》(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

《中(不偏谓中)》收录了《孔子教导曾子》、《马皇后固善守正》、《梁实秋持中自制修身》等故事。

编辑推荐

“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孔子教导曾子》、《马皇后固善守正》……这本《中(不偏谓中)》(作者于永玉、胡雪虎)是其中一册,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