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Ⅱ)(第2版)》的取材,仍以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教学需要为主线,兼顾其他相近专业的教学需要;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采用“模块”式结构,并按照认识发展规律,先易后难、从一维到三维、从流体力学的基本内容到专题论述的顺序,将教材内容分编为三册,以供不同类型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选用。其中:
流体力学Ⅱ:多维流动基础和一维非定常流。内容包括:理想流体多维流动基础,粘性流体多维流动基础,气体的二维定常流,气体的一维非定常流。本册教材可以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及其相近专业流体力学课程(Ⅱ)的教材。本书由孔珑主编。
本套教材第1版是昔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为了适应众多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将教材的内容分编为以下三册。本次修订出版的是流体力学(Ⅰ)和流体力学(Ⅱ)两册。 流体力学(Ⅰ)(第2版):基础理论和一维定常流动。内容包括:绪论,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管流损失和水力计算,气体的一维定常流动。本册教材可以作为能源动力类、机械类专业以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基础流体力学课程的教材。 流体力学(Ⅱ)(第2版):多维流动基础和气体的一维非定常流动。内容包括:理想流体多维流动基础,粘性流体多维流动基础,气体的二维定常流动,气体的一维非定常流动。本册教材可以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及需要上述教学内容的相近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教材。 两相流体力学:两相流动基础。内容包括:气(汽)体—液体混合物在管内的流动,气体—固体颗粒混合物在管内的流动。本册教材可以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以及需要上述教学内容的相近专业两相流体力学课程的教材。 这三册教材又都可以作为与上述专业对应的设计部门、工厂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流体力学(Ⅱ)(第2版)》由孔珑主编。
第7章 理想流体多维流动基础
7.1 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
7.2 流体微团运动分解
7.3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7.4 起始条件边界条件
7.5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
7.6 涡线 涡管 涡束 涡通量
7.7 速度环量斯托克斯定理
7.8 汤姆孙定理女姆霍兹定理
7.9 二维涡流
7.10 速度势 流函数 流网
7.11 简单的平面势流
7.12 简单平面势流的叠加
7.13 均匀等速流绕过圆柱体的平面流动
7.14 均匀等速流绕过圆柱体有环流的平面流动
7.15 叶栅的库塔—茹可夫斯基公式
7.16 库塔条件
习题
第8章 粘性流体多维流动基础
8.1 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8.2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层流流动
8.3 边界层概念和特征
8.4 层流边界层的微分方程
8.5 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
8.6 边界层的位移厚度和动量损失厚度
8.7 平板边界层流动的近似计算
8.8 边界层流动的分离 卡门涡街
8.9 物体的阻力 自由沉降速度
8.10 自由淹没射流
习题
第9章 气体的二维定常流动
9.1 微弱压强波在空间的传播马赫锥
9.2 驻止微弱压强波气流折转角速端曲线图
9.3 驻止微弱压强波的反射和相交
9.4 驻止斜激波驻止激波速度极曲线
9.5 驻止激波的反射和相交
9.6 驻止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干扰
习题
第10章 气体的一维非定常流动
10.1 运动微弱压强波前后气流参数的关系状态平面特征线网图
10.2 运动微弱压强波的反射和相交
10.3 运动的有限强度压强波特征线法
10.4 运动激波前后气流参数的关系运动激波极曲线
10.5 运动激波的反射和相交
10.6 激波管
习题
附录C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连续方程和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
附录D 可压缩流函数表
表D1 标准大气表
表D2 二维超声速气流等熵变化数值表(γ=1.4)
表D3 驻止斜激波前后气流参数表(γ=1.4)
参考文献
索引
Synopsis
Contents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