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特蕾莎修女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大道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

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特蕾莎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

内容推荐

特蕾莎修女的本名叫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她1910年8月26日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阿尔巴尼亚裔人的天主教家庭。在家庭的影响下,特蕾莎修女从小就有一颗火热的爱心,她穷其一生都在为贫穷人中的最贫穷、最孤苦的人服务,她不仅给了他们食物、衣服、住所,更重要的是她给了他们纯洁的爱和人的尊严……她的爱心感动了世界上不同阶层的人,影响了数以万计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四亿多美金的资产,但特蕾莎修女在去世的时候却只有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还有一张耶稣受难像。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将特蕾莎修女评选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

本书以生动而细腻的文笔,书写了特蕾莎修女伟大而传奇的一生。就像特蕾莎修女在一生中经常提到的“爱,直到成伤”、“爱是没有界限的”、“我们是为爱而活着的”,她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她的承诺。她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爱心和无限的思索。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萌发爱的种子

 最初的成长之路

 爱的种子悄然萌发

 特营莎苦修和见习

 决定走出修道院

第二章 立志救助穷人

 用心感受神的呼唤

 立志为天下穷人服务

 为服务穷人速学技术

 回到加尔各答贫民窟

第三章 撇向人间的爱

 成立临终关怀院

 成立仁爱传教会

 关爱弃婴反对堕胎

 建立麻风病收容所

 成立仁爱传教兄弟会

 为艾滋病人点亮心灯

 让爱心传遍世界

第四章 灵魂走向天国

 成为世界上获奖最多的人

 她让领袖们大发慈悲

 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

 全世界泪祭特蕾莎

附录

 特蕾莎修女的格言

 特蕾莎修女的箴言

 特蕾莎修女的演讲

 特蕾莎修女的祈祷文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萌发爱的种子

最初的成长之路

亚得里亚海岸有一个叫做斯科普里的小城市,现在属于马其顿共和国(当时的马其顿还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1910年8月21日,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就出生在这个城市一个普通却充满友爱、讲究体面的家庭里。她的父母言行堪称世之楷模。他们是阿尔巴尼亚人,来自科索沃(当时也属于南斯拉夫)的普里斯林。这个家族历史悠久,世代住在城里。

特蕾莎姆姆开创了这条质朴的道路,任何人都可以效仿和追随。如果你用自己的心走在这条路上,你的生命一定会更加灿烂、和平、充满阳光。因此,我们必须要去那里了解一下,看看我们的特蕾莎姆姆儿时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时候,她的家乡仅是马其顿王国的一个小镇,这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但在土耳其入侵这里之后,它便一直在土耳其的管辖之下了。马其顿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央,隔着亚得里亚海与意大利相望。艾格尼斯出生时,巴尔干半岛上居住着各种不同的种族,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格,他们不仅对当权统治者充满敌意,甚至连彼此之间亦处得水火不容。这些不同的种族,包括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和马其顿人,各自在追求独立及民族统合,因此巴尔干半岛不论从政治或社会层面来看,都像是一个“欧洲的火药库”。直至20世纪末,马其顿成为独立王国后,斯科普里才成为马其顿的首都。不幸的是,直到今天,这个小城仍然处在贫穷、混乱和民族矛盾之中。

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从小就在战争的阴影下长大。她出生那年,阿尔巴尼亚人第一次发动反土耳其统治的抗争。在她两岁时,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希腊、门的内哥罗、塞尔维亚联手击溃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掠取了大部分原受土耳其统治的疆域。马其顿在他们的瓜分之下,斯科普里被纳入了塞尔维亚的版图。阿尔巴尼亚在1912年如愿以偿地正式独立,但是尼科拉仍投入与塞尔维亚境内阿尔巴尼亚人占绝大多数的科索沃地区的联合,建立一个新阿尔巴尼亚国的运动。

这场战争终于停歇了,和平笼罩在这个美丽的小城。一天傍晚,一个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建筑营造商尼古拉斯·包雅舒,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尼古拉斯·包雅舒向来以自己是个富商感到自豪。他拥有好几幢房子,同时和—位意大利商人合伙经商。他经常往来欧洲各地买卖商品,每次返家时,总不忘带些礼物给他的孩子。虽然他的管教甚严,但却是个充满爱心且思想前卫的父亲;在当时女子受教育并不普及的情况下,他鼓励两个女儿接受教育。

尼古拉斯·包雅舒的妻子名叫德拉娜法尔,是个温柔漂亮的女性,有着深深的慈爱和崇高的信仰。夫妻两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当时的斯科普里,信奉基督教的阿尔巴尼亚人非常少。清真寺和教堂在这座被奥斯曼帝国统治达500年之久的小城里相互辉映着。不过尼古拉斯一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尼古拉斯·包雅舒常对地方上的教堂慷慨解囊,而且从不拒绝任何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的妻子德拉娜法尔更以提供食物和居所给那些流离失所的贫苦人民,在地方上为人称道。他曾经告诉小女儿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说:“女儿啊,在你还没有准备好把食物和别人分享之前,自己也最好别去动它。”此时,德拉娜法尔正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她的丈夫。

尼古拉斯和德拉娜法尔的第三个孩子在这一年的8月27日出生了。虽然他们已经有一个儿子和女儿了,但这个小女孩的出生仍然让他们感到兴奋无比。他们把这个小小的孩子当成上帝赐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博杰舒出生的第二天就被带到教区教堂受洗,献给了耶稣的圣心。德拉娜法尔怜爱地抱起这个小女孩对大家说:“如果你们没有意见,那就叫她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吧!”她母亲习惯叫她博杰舒,家人都认为这个名字非常贴切。对于艾格尼丝而言,受洗的日子比她的实际生日更重要。这也是在许多档案和记录里,包括护照,她的生日都填写1910年8月27日的原因。

这个在和平和喜悦中降生的孩子,就是日后伟大的修女特蕾莎姆姆。她的全名是: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也有人把她叫成雅妮·龚哈·包雅舒。也有人把她叫成雅妮·龚哈·波雅舒;或者安格尼斯·贡扎·博亚金等等。那她是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呢?在后面的故事中我会慢慢讲述给读者们。

小博杰舒渐渐地长大了。当她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她的身上也没有散发出什么任何特别之处。她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偶尔会有些忧郁。她和城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在一所公立学校上学,虽然她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她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做事认真踏实,从不说空话。这些重要的品质在她日后帮助穷人的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从以后的故事也会看到,她毕生都在反对说空话。

小博杰舒的父母非常坚强,即使是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混乱时期,他们也会用慈爱让三个小孩忘却战争的可怕,使三个孩子生活在阳光般的温暖和安宁里。

这种爱就像著名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赞美神的时候所写的一样:“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我,同时给予我光辉灿烂的自由。”小博杰舒就是被这样的爱包围着。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爱中。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到,那一定是我们感受爱的能力麻木了。

在上学和玩耍之余,小博杰舒还定期和父母去参加教堂的活动。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地的居民都信奉宗教或清真寺,他们还会把这种活动当成是社交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

小博杰舒和姐姐都特别喜欢唱歌,而且她们也是教堂唱诗班的主要成员。小博杰舒天生嗓音清亮,所以经常担任独唱。每当这时,为她伴奏的钢琴师总是连连地夸奖她:“听啊,这声音多美啊!”无论在任何地方,小博杰舒美妙欢快的歌声总是给大家带去欢乐。因此,即便出去游玩,大家也会提醒小博杰舒带上她的手风琴或曼陀铃。

P6-9

序言

1979年12月10日,挪威首都奥斯陆某大礼堂正在进行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典礼。在人们热切的期盼中,一位身材瘦弱矮小的老妇人,激动而安详地走上这个令全世界瞩目的领奖台。她,就是特蕾莎修女。

在授奖仪式上,特蕾莎姆姆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这就是特蕾莎修女——穷其一生为那些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入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

1910年8月26日,一个叫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的女孩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的阿尔巴尼亚裔人的天主教家庭。她就是后来的特蕾莎修女。艾格尼丝·龚霞·博杰舒12岁当修女,19岁进入修道院,后被派往印度,在教会学校里教书将近20年。1946年,特蕾莎决心“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建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1952年建立“垂死者之家”,让穷人找到爱与尊严。

特蕾莎获得很多荣誉:1971年“PopeJohnXXIII”和平奖、肯尼迪奖,1975年AlbertSchweitzer国际奖,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4年美国国会金牌,1996年美国名誉公民,许多大学的名誉学位。最大的荣誉要算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她“代替世界上所有穷人领奖”,当时拒绝了颁奖宴会和奖金。当媒体问她:“我们怎样做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她说:“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阅读此书,我们不能不调动自身的全部经验,与特蕾莎修女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能不在每一阅读时刻,深切感受到爱的召唤与灵魂被提升的喜悦。合上本书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相信,人性原来可以与“天使”相比也毫不逊色。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她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她不曾像摩西那样叫红海分开,两边立起如垒,让以色列人从干地上走过去。

她不曾用食物喂饱5000人,叫许多人跟在她后头拥护她。

她不曾搞过叫天地变色的社会革命,她不是个翻天覆地的伟人。

她所做的,是每一个有手有脚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顾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抹身;当他们被不幸的命运践踏如泥的时候,还给他们一个人的尊严,如此而已。

特蕾莎一生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她去世时,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粗布纱丽。她像黑暗中一盏明灯,将温暖和爱传遍全人类。

特蕾莎修女充分明白到爱的真谛,用她坚毅的精神和信念,一生身体力行,把爱、希望及欢乐带给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50年来,特蕾莎修女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身上只披粗布麻衣,但经仁爱之家照顾及救活的老弱伤残又岂止千万?  特蕾莎修女跨越了宗教和种族的界限,她是道德力量的化身,她见证人性仍然充满美善和希望。

特蕾莎修女说:“不论怎样都好,我们总是要做一些事情的,如果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但不管怎样,你还是要继续做善事;如果诚实和坦率令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和坦率;如果别人需要帮助,你帮助了他们,他们反过来可能批评你,不管怎样,他们总要帮助的;把你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世界,这,就是你可以做的事。”

特蕾莎修女对世人的关怀、宽恕及“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景仰的。特蕾莎修女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因为它已经被人类无数种语言译成一个共同的字眼——爱。当她9月5日在印度去世时,加尔各答街头无家可归的孩子们说:“妈妈离开了我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