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一个体育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体育博士文丛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李树旺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特别是在中国,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从学术史上看,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仍然是众说纷纭,凸显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基于这样一种研究状况,本书拟以大学体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化为经验研究对象,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显然,无论是从体育史上看还是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一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书试图从一种综合的角度解读体育中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及结果。

内容推荐

社会化是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对社会而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再生产出能够适应社会的社会成员,而对于个体来讲,人要适应社会生活,也需要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养成独特的人格和个性,并内化社会文化,学习角色知识,培养角色技能。可见,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建立联系的中介,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桥梁,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都非常重要,对社会化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一个经典的研究主题。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社会化研究以来,社会化概念的内涵、研究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内涵来说,社会化先是单纯被理解为一个个性养成的过程,然后被理解为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最后被理解为一个社会角色承担、从而维续社会结构的过程。这三种内涵最终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当前社会关于社会化概念的基本理解。从内容上说,在现代化过程的驱动之下,关于社会化的研究从单纯关注少年儿童转向关注成人,这一转变同时导致社会化研究的焦点从个体内部和微观社会过程转向个体外部和客观社会过程、研究单位从个体向群体的转变。

体育是人们关注社会化的一个独特的视角。西方社会学家从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批判理论、互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体育中的社会化进行解释:功能主义理论者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将社会结构视为人们必须接受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体系,他们关注的是参与体育活动如何使年轻人的态度、价值和技能在他们长大后适应社会,如何使个人对社会具有功能。冲突理论强调社会冲突对社会的巩固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们主要关注个人的社会背景对运动参与和运动选择的影响,个人社会背景与个体在体育过程中的权利与利益的关系,以及体育过程中权利与利益的不同对个体不同的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理论和互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这种研究趋向于定性研究,研究者需要对发生在更大背景中的运动体验进行详尽的描述;他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的运动参与的意义。在国内,虽然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得到大家的共识,体育社会学也进行了一些描述性的探索,但真正的经验社会学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所以,研究体育与社会化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本书在对社会化基本理论进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形成了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功能主义理论为核心研究取向,结合冲突理论、互动论和批判理论的解释视角,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体育中的社会化进行研究。研究围绕两个基本假设展开:其一,体育能够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积极影响;其二,体育参与并非一个简单的参与或不参与的个体的行为选择,其背后内含了特定的社会背景。

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标是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大学生获得完善的自我同一性。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本书将以自我意识作为社会化的核心概念,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探讨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定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求证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关系,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在定量研究中,因变量为社会化,自变量为体育。在对社会化和体育两个概念进行操作化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体育和社会化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测量,应用SPSS(16.0版本)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借助模型的方法推导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其一,体育与社会化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参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化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标准化负荷为0.22,说明影响直接而又显著。这个结果验证了本书的第一个假设。  其二,在体育参与影响因素模型中,性别、家庭体育消费、学校的体育环境对大学生是否参与体育和如何参与体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揭示了影响体育参与的社会因素。这个结果也验证了本书的第二个假设。

其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化7个维度的不同影响,从更深层次,更加细致地解释了体育与社会化的关系。

在本书的定性研究中,应用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研究三种方法,收集体育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和逻辑推导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定量研究的相关数据,以使两种研究方法能够得到互补。研究形成了以下结论:体育中频繁的互动扩展了大学生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产生了秩序、规范、权威、控制,以及由这些所融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社会世界”。在这个社会世界中,社会比较和社会评价机制对完善自我意识产生了影响,使大学生能够从他人的眼中看到社会自我,从而在“自我”与“他我”的不断协调中达到两个“我”的同一。在体育的社会世界中,还存在以“位置”、“身份”所确定的社会角色,大学生在选择某个“位置”,具有某种“身份”的同时,也在扮演某种社会角色,并体验与此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内化于自身。体育所营造的是一种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有组织的社会世界,社会将自身一系列价值和道德体系融入运动的“规则”之中,大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学会了约束身体表达,实现了与社会规范体系的沟通。

目录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的意义

 0.3 研究方案

第1章 体育与社会化:研究综述

 1.1 社会化研究的社会学历程

 1.2 体育及其功能

 1.3 国内外关于体育与社会化的研究

 1.4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2章 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化

 2.1 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内容及社会主体

 2.2 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问题及意义

 2.3 学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一个体育史的考察

第3章 概念的操作化及调查方案

 3.1 概念的操作化

 3.2 定量研究的调查方案

第4章 问卷调查及其数据分析

 4.1 问卷调查:抽样、样本特征及变量的赋值

 4.2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因果关系模型

 4.3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第5章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化的定性研究

 5.1 研究方案

 5.2 体育与大学生的社会化——定性研究的结果

第6章 研究结论及体育改革的对策

 6.1 研究结论

 6.2 高校体育改革的对策——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件二:访谈提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