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等学校教材”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物理化学实验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实验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基本测量技术及仪器设备、设计实验、创新实验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书是针对全日制高等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物理化学实验的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实验测量技术及仪器设备、基础物理化学实验、设计实验、创新实验、附录。结合目前各院校教学设备情况选编了45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关键词、目的、基本原理、药品试剂与仪器、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思考题等。本书力求能够更好地反映物理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培养研究型人才,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上进行更新,注重内容的新颖性、综合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医学、药学、食品、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实验人员和科技人员参考使用。
第1章 绪论
1.1 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2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和规律
1.3 物理化学实验中化学试剂、电器的安全常识
第2章 实验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2.1 误差的分类及特点
2.2 误差分析
2.3 实验结果的正确记录及有效数字
2.4 实验数据处理
2.5 计算机作图与待定参数的非线性拟合
第3章 基本测量技术及仪器设备
3.1 温度的测量
3.2 温度的控制
3.3 大气压计
3.4 真空技术
3.5 气体钢瓶及减压阀
3.6 气体流速的测定及控制
3.7 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
3.8 酸度计的原理及使用
3.9 电导率的测定
3.10 恒电位仪
3.11 电容仪的测定原理及使用
3.12 阿贝折光仪的原理和使用
3.13 旋光仪的原理和使用
3.14 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使用
3.15 CTP-I型古埃磁天平
3.16 金属相图实验装置的使用
3.17 气相色谱工作原理及使用
第4章 基础实验
Ⅰ.化学热力学
实验4.1 溶解焓的测定
实验4.2 燃烧焓的测定
实验4.3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实验4.4 双液系气一液平衡相图
实验4.5 二元金属相图
实验4.6 差热分析
实验4.7 气相色谱法测无限稀释活度系数
实验4.8 凝固点降低法测溶质的摩尔质量
实验4.9 光度法测络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
实验4.10 合成氨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4.11 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
Ⅱ.电化学
实验4.12 界面移动法测离子迁移数
实验4.13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实验4.14 原电池电动势和溶液pH值的测定
实验4.15 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
实验4.16 电势-pH曲线的测定
实验4.17 氢超电势的测定
实验4.18 阴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4.19 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Ⅲ.化学动力学
实验4.20 一级反应——蔗糖的水解
实验4.21 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皂化
实验4.22 丙酮碘化反应动力学
实验4.23 多相催化——甲醇分解
实验4.24 催化剂的制备及微型催化反应器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Ⅳ.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
实验4.25 流动吸附法测定多孔物质的比表面积
实验4.26 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
实验4.27 液膜分离水中的醋酸
实验4.28 沉降法测定粒度分布
实验4.29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摩尔质量
实验4.30 液体黏度和密度的测定
实验4.31 油水界面的自发电位振荡
Ⅴ.结构化学
实验4.32 偶极矩的测定
实验4.33 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4.34 X射线物相分析
实验4.35 核磁共振(NMR)法测定水溶液杂环碱质子化作用的平衡常数
第5章 设计实验
实验5.36 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热力学的电导法研究
实验5.37 胶束催化2,4-二硝基氯苯碱水解反应动力学研究
实验5.38 B-Z振荡反应
实验5.39 自动吸附仪测定固体粉粒的比表面积
实验5.40 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实验5.41 HCl的红外光谱测定及其解析
第6章 创新实验
实验6.42 热导式自动量热计的标定和化学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6.43 CO2加氢甲烷化反应
实验6.44 气态小分子热力学函数的理论计算
实验6.45 振荡反应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和模拟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