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对自己的声音做些什么?
你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个陌生人的声音,你希望能大声点说话吗?
你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有说服力吗?
你所希望的仅仅是人们能侧耳聆听你吗?
你想要能够更加抑扬顿挫地表达自己,让人们对你的演说着迷吗?
你想要知道如何用你的激情鼓舞听众,如何用你的声音影响听众吗?
你想要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怜悯之心,让听众感受到你的关心吗?
你希望让听众不再因受到你声音的阻碍而无法了解真实的你吗?
在朱迪·艾普斯等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声音教练书》中,你不但能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还能学到更多东西。
阅读《我的第一本声音教练书》后,你将发现如下三个重大的秘密:
1.如何提升自己声音的魅力,以便在与他人沟通时有更多的选择,并有能力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且对环境施加影响。
2.如何将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情绪等,用一种外在的方式表达出来。
3.如何让自己在倾听时辨识能力更高,能听出隐藏在他人的语言和口音之外的信息。你将获得“听到别人心里去”的能力,就像有人能“看到别人的心里去”一样。学会分辨声音的细微差别,你将能听出一个人的话语背后所隐含的更全面的信息,能够透彻地了解说话人的心理、他的来历以及所说话语的真实性。这是看穿他人的有效武器,也是防止自己被他人操控的出色防守工具。
《我的第一本声音教练书》由朱迪·艾普斯等编著。
第二章 无处不在的声音
声音,声音,无处不在的声音:广播里,电视上,DVD中,互联网上,商店和酒吧里的人,工作中的人,玩乐的人发出的声音。每个人发出不同的声音。从人类发出的所有这些不同的声音中我们能推断出什么呢?
有的人说话时好像就是说给自己听的,别人从来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有的人说话时就像喊出来的,振聋发聩,并且他们似乎只对单向的沟通感兴趣;有的人说话时小心翼翼,没有错误,好像他们在照着底稿念一般;也有人似乎难以从内心深处发出声音。我们谈论热情的声音,严峻雄壮的声音,冰冷的声音,微弱的声音,富有感情的声音,浑厚的声音,清脆嘹亮的声音,当然交流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
人们听到的不单单是声音,还有这些声音所包含的信息。你的声音就是一幅描述自己的图画。从你的口音可以知道你来自哪里,你曾在哪里生活过。你说话的语调能表明你的态度、信心、感受和情绪。从你的声音还能听出你过去的情感生活的故事,在声音的松弛和紧张中能感受到你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声音会将你的实话和谎言,精力和意图都表现出来。声音泄露你的想法
人类拥有五种感官可进行信息接收和交流。当与人交流时,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种感官将发挥作用。身体语言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众多的书籍讲述这些非语言的视觉线索,包括身体的姿态、说话时的手势、面部表情等。对自己的领导察言观色已是我们都很擅长的事情了:接受媒体采访感觉不适时几乎看不见的迹象,发表自己观点时有些紧张微妙的迹象,以及缺乏诚意要辜负他人时的细微表现。
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在他的一本很有趣的书《眨眼》中,讲述了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是如何从录像带上成功地抓取到人在说谎时最细微的视觉线索的。当间谍金·菲尔比被问到是否犯有叛国罪时,菲尔比脸上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表情,之后又恢复了严肃的神态。艾克曼将这一瞬间的表情描述为:“像吃了金丝雀的猫一样。”我们捕捉到了这名间谍在愚弄其审判者时的那份快感。
对于交流中人们是如何说话,如何发出声音的,却鲜有研究者进行研究。除了那些明显的带有地域或阶层特色的口音,大多数人的声音差别不大:高昂的声音,低沉的声音,短促的尖声,浑厚的声音。对声音的研究仅仅是到这个层次。在上面提到的菲尔比的那个研究中,研究者并没从声音中检测到什么。菲尔比自信地回答时带着一种英国上流社会的腔调。那间谍的声音真的没透漏出什么信息吗?一个人发出的声音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他们自己的事情?声音能像目光一样准确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吗?
嗯,没错,可以的。声音里存在着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如果我们想要对他人施加影响,就需要了解一些信息,然后用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而不是阻碍实施目标的方法使用声音。
辨别声音的微妙差别的艺术历史久远。公元六世纪的中国禅师智頭的著作中提到,声音是一面能反映出我们内心福祉的微妙的镜子,对于那些能读懂这个信号的人来说,可以通过声音体察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他说:“上医听声,中医相色,下医诊脉。”
心理治疗师弗里茨·皮尔斯也谈到,听人说话时不但要听说话的内容,还要注意听那个真实的说话的声音。他认为:“一个好的治疗师不是听病人讲的那些废话的内容,而是听病人的声音,听治疗时播放的音乐,听病人心里的那些犹豫彷徨。” 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不会要求自己拥有如弗里茨·皮尔斯那样敏锐的听觉,但有一些人的聆听技巧已达到了非凡的程度。我曾经在一个小组里展开关于声音的讨论,组里面有一位电视制片人。这位制片人告诉我们小组的人说,她觉得自己的声音太能泄露自己的想法了,说这话时,她用了一种持续的很刺耳的带点金属质感的鼻音。组里人听她说完,不禁面面相觑。这真是个奇怪的自我评论,因为不管她说什么,声音听起来好像都没有什么不同。但制片人解释说,如果她打电话给她女儿,女儿立刻就能知道她母亲是高兴还是沮丧。
后来我发现了,这是她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学到的一个技能。由于是单亲家庭,她的女儿在成长期间跟随母亲过着不安定的生活,多次搬迁,要面对很多不同而复杂的关系。女儿认为自己对于母女二人共同的安全和幸福负有极大责任,因此在很小的年纪就能对母亲的声音有种敏锐的听觉,能够听出母亲的心理状态,判断出情况到底如何。即使音色差别非常小,她也能分辨出不同声音的细微差别。生活经历的需要让她拥有了这种聆听技巧,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永远都不会有这种技巧。
我们的感官当然也可以经过调整,获得更深入的感觉。有些人对于味道和气味的感觉高度灵敏,能准确地说出一瓶葡萄酒的产地。嗅嗅酒杯里的味道,观察下颜色,抿一小口葡萄酒,让它在口腔里绕一圈,停留几分钟,然后宣布:“嗯……这肯定是蒙泰普尔恰诺的。我认为它来自沿着皮恩扎直走,左手边那些葡萄园中的某一块……”剩下我们这些人是目瞪口呆,对他们既惊奇又钦佩。
与品酒的技能相类似,还有人对口音也有高超的灵敏性:“嗯……剑桥……南剑桥……我认为是谢尔福德人。”但这种技能越来越罕见。现在的人频繁搬迁于各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口音,自己的口音也不像过去那样显著,往往变得不那么明显了。P6-9
你打算对自己的声音做些什么?
你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个陌生人的声音,你希望能大声点说话吗?
你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有说服力吗?
你所希望的仅仅是人们能侧耳聆听你吗?
你想要能够更加抑扬顿挫地表达自己,让人们对你的演说着迷吗?
你想要知道如何用你的激情鼓舞听众,如何用你的声音影响听众吗?
你想要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怜悯之心,让听众感受到你的关心吗?
你希望让听众不再因受到你声音的阻碍而无法了解真实的你吗?
在本书中,你不但能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还能学到更多东西。
本书成书于十年来观察和处理客户的声音问题及参与多次培训的基础。多年来,我逐渐学到了如何去诊断人们的说话方式有何错误的专业技术,并成功地帮助他们更为有效地进行演说。但是,用告诉他们什么是错的并帮助他们知道要怎么做的方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奏效。当我与人们一起工作时,我发现当我告诉他们运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提高演讲技术的方法后,有的人会变得更加有自我意识,更尴尬,因此导致他们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对神经语言程序学(简称NLP)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沉浸其中,认识到通过近距离观察各个领域中的成功人士(NLP 称之为“模型”),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NLP 采用一种整体的方法研究成功人士,在对模型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观察模型的认知方式,而不仅是其表面呈现出来的特点。当为某一领域的顶级从业人员建模后就会发现,其成功往往更多的是建立在其内在世界的基础上,包括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等,而不是其技能。在对伟大演讲者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和倾听后,我开始意识到他们声音的技巧并不是成功的起点,而是演讲者内在世界中某些更重要的东西,诸如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演说目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世界创造了声音,而不是声音创造了演讲者的内在世界。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我认定,为了找出如何能更有效地进行演说的方案,还需要对这些内在因素也进行密切关注。
在进行了建模研究后,我还发现,若能在声音教授课程中加入诸如心态、信念等内在因素,人们就会学得更快、更愉快。这并非只是给正常教学添加的一个古怪的内容,它是学生们找到自己的声音、节省发声练习时间的主要手段。
因此,这是一本教授你如何去做的书,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超越了此类书籍通常所教授的内容范围,将演讲者的内在心理与其外在的成功的声音一起进行调查。起初练习时,由于你的意识很容易就能掌握这些非常明显的外在技术,因此会让你感到沮丧,但多琢磨一下,你会发现,这是种高效而迅速的学习方法。其中也会运用到生理实践,但大部分生理活动都是因这种独特的方法而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每个想要学习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沟通和想要学习如何在进行信息传递时能更加真诚和富有魅力的人,都应该将此书列入自己的书单里。
——西莉亚·莫里斯 莫特·麦克唐纳有限责任公司铁路部培训&发展经理
阅读本书是一种纯粹的享受。朱迪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将我们的内心和外部世界连接起来的深刻而令人信服的信息。此信息的讲述以一种轻柔的方式开始,先带我们走进呼吸、声音、情感和意图的世界,其中穿插着优秀的技术信息以及如何实现的窍门等,这真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组合。
——玛丽·麦克菲尔 世界女童军协会首席执行官
本书风格清新亲切,使用了很多实用的练习和故事来告诉大家如何对自己的声音有更好的掌控能力。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消息传输器。当你竖起耳朵听一个人的声音听起来如何时,你会收到关于他的更多的信息:他的内部状态、他的态度等,这些因素能影响你对他人说话的意义的理解。
——彼得·杨 《理解NLP》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