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的江南,冬季偏是晴朗的日子居多。此刻,皇家猎场暖阳普照,漫过高高的树梢,阳光斜斜地落在一干皇家人马身上,落在早已枯萎了的干草之上。
马蹄杂沓,马儿狂嘶,一面绣着金龙的黄色大旗猎猎飘扬。大旗下,朱元璋骑在一匹骏马上,一身戎装,头顶鎏金盔,手持震天弓,身旁护有众多御前侍卫。虽然他已是花甲之年,却仍有当年英姿,气宇轩昂。魏廷伦、徐硕、马荻以及其他官员驱马立于一侧,众皇子、太子立于另一侧。今天参与比赛的有太子朱标、秦王朱校、晋王朱□、燕王朱棣、周王朱棉、楚王朱桢、齐王朱樽和沐英、徐司马等数位义子。
朱元璋一到皇家猎场,就显得意兴盎然,他挥挥手,让皇子、义子围拢到他的跟前,说道:“朕昔日栉风沐雨,戎马半生,经过二十年征战,一举荡平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等群雄,赶走元顺帝,推翻元朝,大明基业由此开创,那是何等的潇洒畅快、意气风发。然创业难,守业更难,后世子孙生长深宫,富贵有余,武风不足,看看你们,一个个太过文弱,独缺为父当年横刀立马、气吞河山的气概。”然后,他手指朱标:“太子,你说为父讲得有无道理?敢不敢和为父比上一比?”
朱标温和儒雅,满脸书卷之气,诺诺道:“父皇南征北战,横刀立马,指点江山,儿臣只是一介书生,岂敢与父皇相比?”
燕王朱棣一拍马股,趋前几步,铿锵有力地说道:“皇兄谨慎了。父皇抚治天下,日理万机,难得有此成命,尤其封建一方的各位儿臣,今日伴驾更是机遇难得,吾等尽快策马弯弓,鏖兵猎场,一展龙骨雄姿吧!”
这四皇子朱棣,中等偏上身材,精明干练。朱元璋一生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太子,以及小儿子朱楠早天外,其余二十四个儿子先后封王就藩。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当若干年后朱棣夺朱允炆位成为皇帝,他出生时的情景被描绘成“云气满室,光彩五色,照映宫闼,连日不散”。这当然是虚妄的杜撰,真正伴随那啼哭之声的,只有硝烟战火。这个第四子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的告急文书。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对新生儿子来不及看上一眼,就匆匆走上了前线。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基了,才祭告太庙,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日标,次曰[木爽]、曰□、曰棣、曰[木肃]、曰桢、曰樽……这时,朱棣已经八岁了。洪武十三年,年仅二十岁的朱棣带着亲兵爱将、眷属幕僚就藩北平,自那时起就难得回京一次。
此次,看到父皇、皇兄皇弟集聚得这么齐全,他心神不宁,当年,据说父皇曾有意立征讨安邦、威伏四夷,才识、风姿都强过长子的自己为太子,但朝臣十之八九反对,无奈父皇拘泥古制成法,立嫡不立贤。从此,他与帝梦失之交臂。每念及此,朱棣的心便隐隐作痛。
“哈哈哈哈……”朱元璋哈哈大笑,举着一把弓箭说:“好!棣儿说得好,有为父风范!咱大明朝的天下是父皇和前辈们在马背上打下来的,你们今天就在马背上,射杀金毛鹿。只是,今天只有一只金毛鹿,猎场草深林密,故而不仅要有好的骑技、射术,还要有好的眼力、心术。各位皇儿,朕宣布,谁射得此鹿,这把唐朝薛仁贵征东时用过的震天弓,就赏赐于谁。”
“儿臣遵旨!”一干皇子、义子拱手相应,他们跃跃欲试,都想独占鳌头。
“释放金毛鹿!”徐硕大声命令道。几个御前侍卫将一只体型硕大的金毛鹿从鹿笼中放出。金毛鹿拔腿便跑。
秦王朱[木爽]道:“皇弟,快看,那鹿斑艳丽得像金色云朵,那鹿角高耸得像腾空彩虹,谁射到,今年一定会鸿运高照的!”
晋王朱榈说:“对,皇兄,宁舍百锭金,不舍一年春,春天要来了,射到它,会讨个好彩头呢!”
周王朱[木肃]摆摆手:“两位皇兄,别争了,它是我的。”
说话间,金毛鹿跑得只剩下一点影子。
“朕命令,出发——”朱元璋令声才落,早已列队排好的皇子、义子如箭般飞出。
只见朱棣双腿一磕马肚,纵马急驰而去。飞奔中,他豪气干云地大喊道:“且看今日猎场,是孰人天下?”
长号劲吹,战鼓猛擂。场上诸子奋力驰骋,场内一众宦官和侍卫也没有闲着,他们把竞争的声势造得十足。冬日暖阳下的皇家猎场,顿时充满了腾腾杀机。
诸子的坐骑都是千中选一的好马,一时难分高下。
金毛鹿像一束跳跃的火焰,没命地奔跑,那火焰在猎场里一蹿一跳,像一块红绸在快速抖动。但它再快,却也快不过疾驰的骏马,一会儿工夫,它就要被十几人的马队追上。正当有射手搭弓,待射出手中之箭时,它机敏地在一片草丛中一个急停,拐弯,便向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众皇子、义子失去了目标,纷纷停下马匹,在草丛中四处观望。只有朱标、朱棣始终盯准目标,他两人策马向金毛鹿追去。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