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上的铁腕女性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翘楚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她们,运用自己的权谋智慧,在政治的舞台上演绎着女性的传奇,或对或错,她们都在古朴的史籍中留下一抹神话。

“中国历史上的传奇故事”丛书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正面、客观的视角,生动地重现了过往岁月中的一些传奇故事。

翘楚编著的《中国历史上的铁腕女性》中讲述的经典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讲,犹如一坛陈年老酒,让我们回味无穷。

请诸君拂开书卷,细细品来……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上的铁腕女性》由翘楚编著。

女人向来是以温柔贤惠和通情达理而著称于世的,但也有二些女人,由于历史的风云际会,穿梭于政治舞台,动用女性的铁腕演绎了一幕幕让男人也自叹弗如的传奇故事,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尽管有些事情虚虚实实,多少有些后人杜撰的成分,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些女性非同常人的“铁腕”,才让她们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中国历史上的铁腕女性》通过梳理历史,上起西汉,下至清朝,精选了二十二位铁腕女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正面的、客观的方式,把这些女人内心中最真实的瞳憬、彷徨、喜乐、哀伤,还原出来,供大众读者品评!

目录

1.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吕雉

 吕家有女初露锋芒

 被作人质又遇情敌

 诚聘高人保太子位

 杀异姓诸侯树威风

 弒戚氏母子泄私恨

 积极构建吕氏政权

 临朝听政无为而治

2.汉朝强盛的女推手——窦猗房

 发迹:孤女因祸得福

 皇后:树立国母形象

 太后:频频涉及朝政

 太皇太后:道儒之争

3.促成外戚当政的女人——王政君

 保太子之位

 重用王氏外戚

 外戚势力受挫

 促成王莽新政

4.当之无愧的后宫楷模——阴丽华

 娶妻当得阴丽华

 天涯阔别苦相逢

 隐忍多年登后位

 母仪天下显其德

 娶妻当得阴丽华

 天涯阔别苦相逢

 隐忍多年登后位

 母仪天下显其德

5.东汉第一女主——邓绥

 善有善报,以德行登上后位

 以身作则,获朝廷上下称赞

 临朝称制,施展治国之才能

 功绩显赫,人人皆称之圣明

6.机关算尽太聪明——阎姬

 抱养皇子毒死生母

 诛杀邓氏废立太子

 重用外戚幽死离宫

7.东汉最大外戚集团的缔造者——梁妠

 梁氏一族初露端倪

 巧演双簧毒杀新王

 不得人心盛极则衰

8.不是红颜也祸水——贾南风

 初为太妃,血腥东宫

 险些被废,多方弥缝

 借刀杀人,紧握朝权

 众叛亲离,咎由自取

9.千古第一“文明太后”——冯有

 早年丧夫,力保北魏政局

 害死献文帝,再次垂帘听政

 镇压政敌,组建政治集团

 除旧布新,大力改革朝政

 慈育孝文,推事业继承人

10.成也独孤,败也独孤——独孤伽罗

 名门女助佳婿为帝

 并称“二圣”治国

 驭夫有方寸步不离

 废长立幼种下祸因

11.只为挑起两国战争——千金公主

 远走异域,挑拨离间图报仇

 明争暗斗,复国梦付诸东流

12.保家安国的文德皇后——长孙无垢

 随夫君饱尝征战之苦

 玄武门兵变中的巾帼

 发挥“润滑剂”作用

 辅佐千古一帝创伟业

13.千古中华第一女帝——武则天

 得宠失宠两重天

 屡施毒计诬皇后

 残暴戮杀诸政敌

 杀害亲子冲皇位

 君临天下建大周

14.巾帼宰相第一人——上官婉儿

 忍辱负重称量天下

 被封昭容服务中宗

 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15.贪恋权力的女人——太平公主

 婚姻败给政治

 诛杀张氏兄弟

 铲除韦氏集团

 与李隆基较量

16.铁马红颜,辽宫雄后——萧绰

 人后宫,代替夫君理朝政

 善机谋,培植亲信平内乱

 上战场,运筹帷幄定江山

 灭亲人,保住皇权造太平

17.坐镇大辽国的断腕女人——述律平

 辅君平诸弟叛乱

 治国参谋和帮手

 狠断腕独揽大权

 与孙子争夺帝位

 不肯服输遭幽禁

18.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

 苦熬数载终人皇宫

 借腹生子入主中宫

 参与政事铲除异己

 把持朝政效力宋廷

 不做女皇良后寿终

19.家之贤妻,国之良相——马秀英

 军阀养女巧结良缘

 屡助丈夫终成帝业

 勤于内治造福后宫

 匡正君王母仪天下

20.颇有野心的女阴谋家——客氏

 倍受隆恩有恃无恐

 排除政敌掌控朝政

 迫害嫔妃淫威后宫

21.大清的幕后开创者——孝庄太后

 满蒙联姻辅君大业

 迫害姐妹推立福临

 劝服明将献力清廷

 一马当先扶立幼子

 多尔衮王辅政顺治

 引导康熙成就霸业

22.大清帝国首脑,晚清第一女人——慈禧

 觊觎皇权,干政初露锋芒

 辛酉政变,抵达权力高峰

 支持改革,撑持大清帝国

 为揽大权,显尽铁腕本色

 扼杀戊戌,剿义和团运动

 实施新政,挽救清室覆亡

试读章节

发迹:孤女因祸得福

有人说,吕雉苦心经营的战果都是让窦猗房来享受的,这种说法并不为过。因为是吕雉亲手将自己身边的这个小侍女送到了代国,坐上了王侯夫人的位置,进而坐上了东汉皇后的宝座。

不过,刚进宫的时候,窦猗房对人生从来没有抱过什么奢望。对于她来说,在宫中能吃饱穿暖就足够了,她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如何,她像一个随波逐流的稻草,漂到哪里就是哪里。

秦末汉初,兵荒马乱,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因父母早逝,已经沦为孤儿的窦猗房和哥哥窦长君、弟弟窦广国,相依为命,流离失所,生活过得十分悲惨,几乎不能自存。

痛苦贫穷的日子,没有磨灭窦猗房天生的丽质,她长成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而且谦恭贤淑,操持着兄弟们的衣食起居。时值朝廷在民间四处征选美女进宫,选美官见窦猗房透露着天资聪明的贵人之相,便令其进宫。

哥哥体弱多病,弟弟尚不能生活自理,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窦猗房有多重要可想而知。然而,选美官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就这样,抱着生死两茫茫的绝望,窦猗房无奈地应召人宫,并成为了吕雉的侍女。

对于皇宫,窦猗房从来就没有任何感觉,甚至还有些委屈,别人都是为沾皇气,走荣华富贵之路来的,而自己只想和兄弟们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却被硬生生地拆散。因此,她对宫廷生活采取了一种不对抗不合作的态度,默默无名地打发着每一天。

不过,由于每日要侍奉吕雉的日常起居,窦猗房比宫中的其他女子离吕雉更近,也更清楚地看到了吕雉的手腕和野心,她深为这名女主子的计谋所折服,这对她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影响。

公元前195年,高祖驾崩,吕雉垂帘称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吕雉把高祖的庶子全部放逐封地。为了安抚这些庶子,吕雉将皇帝未曾御兴过的宫女分赐给诸王,每个诸侯王可以分得五人,窦猗房也在选中之列。

窦猗房无时无刻不挂念宫中之外的兄弟,他们现在还活着吗?吃的饱、穿的暖吗?于是,她盼望最好能被遣送到赵国,因为赵国都城离她的老家河北清河县最近,方便打听兄弟的下落。

于是,窦猗房将自己所有微薄的私蓄都送给负责分配宫人的宦官,恳求他格外开恩,一定要将自己列入遣赵的名单中去。但名单一公布,窦猗房的期望被击了个粉碎,她被送到边远的代国(今属山西),望故乡,山高水长,皇命难违,一路长哭。

窦猗房哪里知道,这宦官的一次有意或无意的失误,使自己上错花轿嫁对郎,反倒成就了自己日后无上的荣华,当然她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刀光血影的政治斗争中。代王刘恒初见这五个姿色出众的宫女时,没有看上那四位争奇斗艳的宫女,偏偏对神情落寞的窦猗房一见钟情,宠爱有加。

窦猗房小小年纪就能选为宫女,想必是天生丽质。不过,刘恒会单单宠幸她一个人除了的确喜欢她外,但更多的成分是受当时的政局所控。吕雉赏赐宫女的目的是为了笼络、控制诸侯王,刘恒早已得知窦猗房是吕雉的侍女,“独幸窦姬”是在告诉吕雉,自己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

当时,代王刘恒的后宫并不简单,他的母亲薄太后是后宫的主人,他还有一个貌美的王后,育有四个王子。由于是吕后派来的侍女,窦猗房明白大家对自己心存戒心,她安安分分地伺候起代王、薄太后、王后甚至嫡出的王子们,并接连为代王生下一女两男,以示忠心。

过了没几年,王后因病去世,王后所生的四个王子竟然也相继夭折。儿子是血脉的继承人,凭借着两个儿子和自己贤惠的表现,窦猗房被扶成正室做了王侯夫人,顺理成章地站到了历史的台前。

皇后:树立国母形象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窦猗房既然成为了王侯夫人自然就不能像在东汉皇宫中那样打发日子了,她不仅要照顾代王以及薄太后、诸王子王女们的衣食住行,而且还得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手腕。这时候,她在吕雉身边的那段经历派上了用场。

公元前195年,刘友死后,吕雉下旨把代王刘恒徙封到条件更为优越的赵地做赵王。窦猗房了解到吕雉杀刘友就是为了给自己的族人夺得封地,这一举动很显然是对刘恒的一次试探。

经过窦猗房的分析,代王很机警地表示自己愿意待在代国,为朝廷镇守边疆。这个回答让吕雉很满意,要是代王真的把代地这个穷山僻壤的地方留给吕雉,她必定会找出各种理由将其灭之。

保住了全家性命后不久,东汉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这更令窦猗房意想不到:公元前180年吕雉死后,掌握朝政的诸吕被周勃、陈平设计诛灭,小皇帝刘弘也被弑杀,朝中大臣民主推荐代王继承皇位。

为了躲避吕雉的毒手,刘恒一直韬光养晦、小心翼翼。接到朝中拥立自己为帝的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怀疑事情的真假。他立即召集僚属商议,郎中令张武说,朝廷的大臣都是高祖的大将,擅长兵法权术,不能轻信,需探听好虚实再作决定。中尉宋昌则认为,吕氏不得人心,入主为帝乃民心所向,不必过于忧虑。议来议去,刘恒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经过一番调查取证,窦猗房发现这事情是真的,她给刘恒分析说:“妾当年服侍宫中,吕后当权之时,虽大权在握,朝中大臣无不思念刘氏旧主,如今吕氏已被铲除,我想众人是真心拥护你继位的。”

听了窦猗房的话,刘恒才把心放在肚子里,大胆地赴长安,正式宣布继皇帝位,接受大臣们的拜贺,史称汉文帝。随后,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的窦猗房自然成了万众瞩目的皇后,母仪天下。

再次回到熟悉的未央宫,窦猗房不再是当初那个无依无靠、无足轻重的宫女,而是后宫身份显赫的女主人,前后天壤之别,命运已经完全改变。为了实现角色转变,窦猗房要重新给自己定位,树立国母形象了。

由于有过孤女的生活经历,窦猗房身居高位后,不仅恪守妇德,谦恭贤淑,提倡节俭,而且经常劝谏汉文帝不要忘记民间疾苦,请求汉文帝颁下旨意,赐给天下所有鳏寡孤独之人、生活穷困之人布匹米面肉食,百姓们无不对这位新皇后感激涕零。

汉朝是个忠孝的朝代,汉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以孝治天下”,认为孝是做人之本,礼之始。窦猗房双亲早亡,葬在观津,为后后她下令追封父为安成侯,母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人人皆言窦后孝娣。

不仅如此,窦猗房还派人多方查找到离散多年的兄弟。文帝要赏赐窦氏兄弟时,窦猗房以礼相辞,说自己的兄弟都是乡下粗俗之人恐怕会辱没皇家外戚之名,她将兄弟两人安置在京师居住,请有德行的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窦氏兄弟本来就是老实忠厚之人,经过熏陶成为了谦让有礼的君子,史称窦氏兄弟为“退让君子”。

见此,窦猗房这才同意文帝给窦氏一族封侯的要求,于是其兄封为南皮侯,其弟封为章武侯,其侄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为避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之复辙,窦猗房多次告诫兄弟既不要过问朝政,也不能以富贵权势欺人。如此一来,窦猗房颇受文帝和众官的拥戴。

窦猗房成为朝中上下一致拥戴的皇后后,她的好运气似乎也快用完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双眼,她在女人三十一枝花的年纪变成了瞎子。后宫三千佳丽,美女成群,文帝独幸窦姬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他移情别恋,有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宠姬邯郸慎夫人。史称慎夫人,有美色,能歌舞,擅鼓瑟。

慎夫人仗着受宠,总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在宫中经常与窦猗房平起平坐,甚至想与窦猗房一争高下。窦猗房深知自己现在处于劣势,遇事谦退,并不计较,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一次,文帝与窦皇后、慎夫人同游皇家林苑,上林郎官按照惯例让慎夫人和窦猗房分坐汉文帝左右,岂料有位叫袁盎的大臣却引慎夫人坐到下首,侍坐在皇后一旁。慎夫人大怒,不肯人下席就坐,竟然要文帝打道回宫。这次上林之行,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袁盎是刚正不阿的直臣,他乘文帝稍息怒气,便进谏说:“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慎夫人乃妾怎么能和皇后平起平坐呢?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还记得‘人彘’的事情吗?”

文帝一听“人彘”二字,想起吕雉对待戚夫人的毒辣之术,心惊胆跳,便把袁盎的话告诉慎夫人,慎夫人也觉得袁盎那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怒气全消,还赐金五十斤,自此也懂得了韬光养晦、自保之策。

吕雉因为毒辣嚣张不得人心,难以自保,窦猗房深知这一点,为了在政治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她不仅没有对后宫其他嫔妃大肆迫害,反而倍加关照,最终以贤淑恭顺的美德得到了后妃们的一致尊重和拥戴,也赢得了朝臣们的赞美和敬佩,这也是她日后辅佐幼帝的政治资本。

P17-21

序言

女人向来是以温柔贤惠和通情达理而著称于世的,但也有一些女人,由于历史的风云际会,借助某种外力,穿梭于政治舞台,动用手腕,演绎了一幕幕让男人也自叹弗如的传奇故事,做出了一番惊动历史的大事情。

尽管有些事情虚虚实实,民间野史中代代风韵流传,不敢说含有多少后人杜撰的成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些女人非同常人的“铁腕”性格,才让她们成为大众感兴趣的话题。

吕雉,刚毅多谋,心狠手辣,在未央宫害死韩信,下圈套诬告彭越谋反,发明“人彘”之酷刑,灭刘氏宗族……一步步打破了男权的传统观念,成为中国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

北魏冯太后,身处动乱不止的南北朝时代,历侍三个皇帝,曾二次垂帘听政,主宰朝政二十多年,她足智多谋,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手腕,使自己成为北魏政权的核心人物,同时又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从一个落后的游牧生产方式过渡到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千古中华第一女帝武则天、铁马红颜辽宫雄后萧绰、大清帝国首脑、晚清第一女人慈禧……在刀剑争鸣、血火丛生,充斥着阴谋与背叛的中国历史中,这些铁腕女人运用权谋智慧,以斑斓的传奇活在古朴的史籍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