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构建与畅想中国人的幸福社会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王海林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什么是幸福社会?幸福社会离我们有多远?疾病为什么钟情于穷人?医改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就业为什么难了?为什么出不了杰出大师?钱为什么老是不够用?收入分配该怎么改?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什么是好的住房制度?老了谁养着?生还是不生?心灵是否安详?……

为什么我们生活的还不幸福?《构建与畅想中国人的幸福社会》点评民生问题,畅想幸福生活。作者王海林为我们营造这样一个梦想:我的小孩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地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有机会再出国留学,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疾病不要再偏爱穷人,人人都很健康。攒钱的速度能赶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房价不再发飙。……

内容推荐

幸福社会同个人的幸福感觉不一样,大多数人能感觉到幸福的社会才能叫做幸福社会,少数人感觉到幸福的社会不能叫做幸福社会。

怎样才能体现大多数人的幸福感觉呢?幸福社会包括一些最基本的要素:体面、健康和公平,也就是大多数人能体面地活着、健康地活着和公平地活着,这才叫做幸福社会,否则,很难说是幸福社会了。

什么是幸福社会?幸福社会离我们有多远?疾病为什么钟情于穷人?医改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就业为什么难了?……为什么我们生活的还不幸福?《构建与畅想中国人的幸福社会》点评民生问题,畅想幸福生活。

《构建与畅想中国人的幸福社会》作者王海林为我们营造这样一个梦想:我的小孩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地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有机会再出国留学,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疾病不要再偏爱穷人,人人都很健康。攒钱的速度能赶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房价不再发飙。……

目录

序言 幸福有多远

第一章 生病要看医生

 一、祸害人类的疾病

 二、疾病钟情于穷人

 三、医改之路

 四、病人这个商品

 五、医生这个职业

 六、医药这个行业

第二章 瞭望医改

 一、有没有医保不一样

 二、医疗模式

 三、新的医改方案

 四、由谁出钱

 五、找谁看病

 六、用谁的药

第三章 教育成就未来

 一、升学容易就业难

 二、就业难的原因

 三、疾奔快跑的大学

 四、博士群现象

第四章 破解钱学森之问

 一、钱学森之问

 二、应试教育

 三、形式多样的高考

 四、行政化的大学

 五、教育体制改革

 六、公平教育

第五章 收入的多与少

 一、钱,这东西

 二、民工“荒”了

 三、富人越来越多

 四、仇富情结

 五、藏富于民

第六章 分配制度改革

 一、富士康和本田事件

 二、垄断企业收人分配

 三、收费制度

 四、二次分配

 五、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六、资产性收入

 七、打破垄断

第七章 高房价时代

 一、全民话房

 二、发飙的房价

 三、房价中的泡沫

 四、三次著名的房地产危机

 五、几多欢喜几多愁

 六、房价为什么会涨

第八章 住房制度参考

 一、保障房政策

 二、不穷不富的中间层

 三、公积金制度

 四、抑制房产投机

第九章 再来一次房改

 一、话说保障房

 二、房地产新政

 三、房价还会涨吗

 四、第二次房改

第十章 老了就要养着

 一、能领到多少养老金

 二、老龄化社会

 三、老龄化与低生育率

第十一章 “出生入死”的关怀

 一、从“摇篮”到“坟墓”

 二、高福利社会

第十二章 幸福是种感觉

 一、关注心灵

 二、心灵的迷失

 三、“信”还是“不信”

后语 我有一个梦想

试读章节

我有一个梦想。人人都能“晒”着幸福开着轿跑。

我还有一个梦想……

别说我没有梦想,我有很多梦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都是我的梦想,我的梦想也许就是你的梦想,我的梦想加上你的梦想,就是我们老百姓共同的梦想,这本书想讲述的就是老百姓的梦想。

相信那句话:“有梦想就有希望。”

在人类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面对疾病,大部分人都只能听天由命。可是时间到了1883年,一个伟大的人物,改变了这一切,他在全球首先创立了医疗保险制度,这个伟大的人物就是德国首相俾斯麦。

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统一了德国,使德国变得强大起来。从他开始,才有了现代政府的概念,现代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做好服务是第一要务,而在他之前的政府都是君主的政府,政府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政府,可是俾斯麦改变了这一切。

俾斯麦上台以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次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了全民保障制度,让全体国民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享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失业救济等保障服务。这种服务叫做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发明人和实践者,正是俾斯麦。

公共服务有两个特征,一是公共性,它的资源是由政府提供的,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你有我有大家都有。比方说义务教育就是这种服务,所有适龄的小孩都可以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费用是由政府提供的。

第二个特征是非排他性,你的小孩可以享受义务教育,别人的小孩也可以享受义务教育,你不能剥夺别人小孩上学的权利,这叫做非排他性。

有这两个特征就叫做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责,也是现代政府的主要特征。

这个制度的创立是从德国开始的。1881年11月17日,在俾斯麦的建议下,德国皇帝威廉一世颁布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的皇帝诏书,从此以后,“社会保险”一词才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并且沿用至今。

诏书宣布,工人在患病、发生事故、伤残和老年经济困难的时候应该有保障。1883年德国颁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上述三项法律被汇总为《帝国保险条例》。这是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社会保险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保险的法律文件。

正是因为德国实行了全世界最早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打下了德意志人民团结的坚实基础,使得德意志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

在欧洲,德国不是最早进行工业化的国家,但却后来居上,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即使是遭遇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败,仍然动摇不了德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这同它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不无关系。

直至今日,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他所有国家都参考过它的社会保险制度。

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以后,德国穷人结束了无依无靠无人管的历史,德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市场经济的时代。

德国也为别的国家开启了一扇洞察现代文明的窗口,它的保险制度成了现代国家争相仿效的模板,有没有健全完善的保险制度成了现代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保险制度?保险制度是为遇到风险的人提供的保障制度。

一个人的一生难免有不测风云,小灾小祸自己扛一下也就过去了,可是当大祸临头的时候,却不是个人力量所能抗拒的,人们最希望的是有神来之手给予援助,那么保险制度就是这只神来之手。  保险制度遵循的是大数法则。大数法则是统计学上的一个规律,是制定保险制度的基础。比方说,你统计发病率,你观察一个人,他一辈子也许都不会生病;你观察十个人,也许他们也不会生病,可是你观察一万个人,必定会有几个人生病。假如有5个人生病,发病率就是万分之五,你观察的人群越多,你统计的发病率就越准确。

保险制度就是根据这个规律制定的,因为一万个人里面总有5个人要生病,而且不知道是谁会生病,那么保险制度规定,大家都必须存一笔钱,防止生病。这笔钱不需要太多,够这5个人看病就行了,存钱的人越多,这5个人越有保险,保险公司就是根据这个规则来收取保险费的。

在没有保险制度之前,一个人生大病了,完全靠自己掏腰包。如果这个人是个有钱人,他也许还能看得起病,如果是穷人就只有等死了,即使是个中产阶级,面对大病,也是一筹莫展。

德国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医疗行业有三个特点,一是生大病的人是少数人,二是人人都害怕生大病,三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生大病,有了这三个特点就可以建立保险制度的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规则的核心是,人人都出一笔看病的钱,这笔钱不需要太多,只要很少的钱,由保险公司代管着。当一个人生大病的时候,把这笔钱给生病的人用,大家都交钱,积少成多,钱就够用了,这就是保险制度。

俾斯麦创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很快就成为全世界效仿的对象。1905年,法国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11年,英国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17年,前苏联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到了今天,全世界有1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也包括中国。

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了看病出钱的问题,保证了看病有人出钱。紧接着就要解决如何花钱的问题,出钱的问题是医疗保险问题,花钱的问题是医疗体制问题,

不同的出钱和花钱方法产生了不同的医疗模式,世界上主要流行着三种医疗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它们的区别在两个方面,一是医疗保险体制的不同,二是医疗管理体制的不同。医疗保险体制是由谁来买单的问题,也就是看病的钱由谁出;医疗管理体制是找谁看病的问题,也就是医院的管理问题。

德国的医疗保险费由老板和职工共同负担,医疗保险费一般平均为税前工资额的13.6%左右,老板和职工各出一半。这个钱老板和职工都必须出,是强制性的,谁不出谁就是违法。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办?也没关系,政府帮你出,这样就保证了全体国民都有保险。

德国政府不参与医疗保险的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设计制度和制定相关法律,担当中介和进行仲裁。

德国的医疗保险走的是一条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道路,这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用我们的话说,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德国模式也叫做社会保险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法国、韩国、日本、芬兰等国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全世界建立医保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中,有10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是德国模式。

除此之外,还有英国模式。英国医疗保险的钱基本上都由政府出,老板和职工出的很少,老板只要交纳职工工资总额的0.6%,职工只要交纳工资的0.75%,独立劳动者和农民只要交纳收入的1.35%。由于英国的医疗保险费基本上是由国家出,所以英国模式也叫做国家卫生服务模式。P17-20

序言

2010年,有个词汇开始变得热门起来,叫做“晒”幸福,所谓“晒”幸福是把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放在网络上,让大家随便看。

比方说,你找到了梦中情人,把两个人的故事和浪漫的合影放在网上让大家看一看,这叫做“晒”幸福;房子装修得很漂亮,经济实惠又很大方,把装修的心得和房间的照片放在网上让大家看一看,这也叫做“晒”幸福:年终发的奖金很多,把奖金的数目告诉大家,然后公布一下你的旅游、买车、买房计划,这还是“晒”幸福。

有幸福可“晒”,这是一件好事情,说明大家比以前幸福了,你已经迈过了生存型阶段和温饱型阶段,到了享受型阶段,甚至有的人到了奢侈型阶段。在享受型阶段,吃饭穿衣不再是问题,心情是否愉悦才是最大的问题,于是追求幸福成了一种时尚。

你盼望幸福,渴望幸福,也更加在乎幸福、重视幸福。有幸福的事情,大家也不愿意藏着拽着,而是把幸福公布于众,随便观赏。

“晒”幸福其实是一种分享,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心胸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说的是快乐不要一个人独享,要与人分享。用“晒”的形式,记录下每一个快乐的瞬间,为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记忆,为别人传递一份幸福的气息,把幸福的种子播撒在网络上,让它生根发芽。

每年的春节,“幸福”成了最给力的拜年词汇,幸福的短信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什么“祝合家幸福”、“祝幸福安康”、“祝幸福快乐”,这些是最基本的祝福语,每个人都会发。2011年春节,还多了一句:“让幸福再飞一会。”

在短信的一来一往之中,大家都感受到了幸福。被人惦记着是一种幸福,惦记别人也是一种幸福。通过短信的形式,祝愿我惦记的人和惦记我的人都很幸福,短信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在传递着幸福,表达着幸福。

电视剧也不甘落后,你一打开电视,马上映入你眼帘的都是幸福一片,有《老大的幸福》、《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还有《我很幸福》、《幸福最晴天》、《幸福像花儿一样》、《幸福来敲门》等等,有个电视剧干脆就叫做《晒幸福》。

还有《幸福有多远》、《幸福在哪里》,对于这些提问,有的电视剧直接就回答了。幸福在哪里?有个电视剧叫做《幸福在路上》:幸福有多远?有个电视剧叫做《下一站幸福》;你到底幸福不幸福?有个电视剧叫做《幸福你就拍拍手》。

为了赶上幸福的潮流,即使是不幸福的事情也要变个法子,取个幸福的名字。有个电视剧叫做《幸福的眼泪》,说的是一个小姑娘因为一场车祸得了小脑脊椎突变症,这本来是件不幸福的事情,小姑娘流下了眼泪,可是电视剧不叫痛苦的眼泪,而叫《幸福的眼泪》。

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别人“晒”幸福,一看到别人“晒”幸福,自己就有气,说别人幸福了我就不幸福,别人越幸福我就越不幸福,这种心态就不怎么阳光了。网上晒晒幸福没什么不好,幸福着想让别人看见,也是人之常情。

这年头,不幸福的事情也很多,人世间总有阴暗,再不把幸福拿出来晒一晒,日子都快过得发霉了。有幸福就应该拿出来晒一晒,晒的人越多说明生活越好、心情越快乐。

你实在没有幸福可晒,也没有关系,敞开你的胸怀,沐浴一下别人幸福的阳光雨露,也许你在别人的幸福之中还可以幸福着别人的幸福,快乐着别人的快乐。

幸福可以晒,也应该晒,可惜现在“晒”幸福的人还不是太多,“晒”幸福还没有成为普遍的现象。当人人都在“晒”幸福,也就说明我们进入了一个幸福美好的新时代。  不过,我们在“晒”幸福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两条原则:第一,你要有幸福可“晒”,没有幸福硬要去“晒”幸福,那就是假幸福和伪幸福,既然“晒”了幸福就要“晒”得货真价实;第二,别“晒”过了头,把“晒”幸福变成炫耀幸福就不好。有人用百元钞票去点香烟,用豪华车队去接~条藏獒,那就是炫耀了,你幸福了别人就可能不幸福。

到底什么是幸福?据说网络上关于幸福的解释有330万个网页,要想解释好什么是幸福还真的不容易,解释得越多越让人糊涂,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感觉不一样,幸福的标准也不一样。其实幸福是一种心理的体验,是一种快乐的感觉,人的一生都在追求那种快乐的感觉。

快乐的感觉因人而异,幸福与不幸福都在于你的感觉之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之下,你会有不同的感觉。70年代能吃饱肚子是一种幸福,80年代能提着录音机、听着邓丽君的歌是一种幸福,90年代能腰挎BB机、手拿大哥大是一种幸福。

现在进入21世纪,这些都不能算幸福,你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追求,这时候的你也许要开着宝马车、住着小洋房才是幸福。

即使是同一件事情,也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福。同样是一片天空,有人看到了层层的乌云,也有人透过云层感受到了阳光。一个人完成了一项工作,他心里充满着成功的喜悦,他可能是幸福的。可是换一个角度,他想到后面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他可能就不幸福。

一个人在田里劳动,满头大汗,当他想到硕果累累,他可能是幸福的。可是换一个角度,他想到种田太辛苦,他也可能不幸福。所以,幸福没有模式,全在于你的感觉。

要我说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在平淡中活出精彩就是幸福。一般老百姓过日子,既不能飞黄腾达,也不可以张牙舞爪,在平平淡淡之中能出那么一点精彩就是幸福。如果在平平淡淡之中连一点精彩都没有,那就是生活的乏味。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了每一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饮入了生活。”生活就好比一杯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生活。有人喜欢丰富刺激的生活,把水勾兑成了酒精;有人喜欢苦中作乐的生活,把水搅成了咖啡;有人喜欢甜甜蜜蜜的生活,把水拌一拌成了糖水;有人喜欢清香回味的生活,把水沏成了茶;还有人喜欢平平淡淡的生活,只喜欢原汁原味的白开水;也有人一不小心把水搅成了苦药,甚至是毒药,亲手把自己的前程毁掉,他就不会再有幸福。

不仅老百姓喜欢“晒”幸福,各级政府也喜欢“晒”幸福。每年的春节前后是全国各地召开人代会的黄金时间,在人代会上,政府首脑要向人大代表报告工作,每年的工作报告都要罗列几件幸福的事情,让人大代表们也幸福幸福,人大代表们幸福了,老百姓就幸福了,因为他们代表着老百姓。

幸福的事情年年都有,2010年也不少,比方说成功举办了世博会,高速铁路越来越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城市变得越来越大,马路变得越来越宽敞等等,这些都是幸福的事情。

每当听到这些,人大代表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他们的掌声中可以听出来,他们对政府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说明政府在为民办实事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与往年人代会不同的是,2011年召开的人代会,幸福的氛围特别浓烈,各地把“幸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晒”了幸福,还对未来的幸福进行了展望和描述,提出了“幸福社会”概念。

各地都庄重地向人大代表宣布,要建设幸福社会,建设幸福省、幸福市、幸福县和幸福区,要提高幸福水准和幸福指数。

通过人代会的形式,政府报告工作,向人大代表晒晒幸福,让老百姓知道政府过去的一年做了些什么,在新的一年准备做什么,这是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开人代会的目的就是要让代表们检视一下政府的工作,以便在第二年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但是我们在“晒”幸福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很多不幸福。

我们的经济总量排在了世界第二位,可是人均收入水平在全世界还排在靠后的位置上;我们的大学数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可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却很难找到工作;我们的医疗保障正在实现全覆盖,可是还是低水平的保障,生了大病还是看不起:我们有养老金制度,可是只覆盖到了城镇职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养老金:我们有社会救济制度,可是在全国各个城市,我们还能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乞丐,等等。说明我们一边在幸福着,一边还有些不幸福,所以要建设幸福社会。

在各地建设幸福社会的热潮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广东和重庆。广东提出要建设幸福广东,并且对什么是幸福广东作了明确的界定,幸福广东主要包括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宜居城乡、社会治安、人民权益、诉求表达、文化需求等方面。比较具体的有一条是老百姓的收入要跑过经济增长速度。

这一条确实很重要,过去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很快,可是老百姓感觉不到,他们的收入增长得很慢甚至不增长。

广东提出这一条,在全国具有标杆意义,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了,老百姓的收入也要同步增长,这才是发展的目的。

重庆提出要建设幸福重庆,建设幸福重庆办法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提高幸福指数,另一个是降低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贫富差距的专业名词,降低基尼系数就是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这一条也很好,其实就是让大家都富起来,少数人富了不是幸福社会,大多数人富了才是幸福社会。

幸福指数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安全状况、人际关系、市民气质、精神状态、主人翁感觉等。

新华社《嘹望东方周刊》和中国市长协会每年都要评选一次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采取专家打分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打分有12项指标,包括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

社会调查是通过网络、报纸、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的随机调查,由被调查人推荐心目,中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在2010年的评选中,重庆和广州双双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其他几个城市是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通化和无锡。

评选结果出来后,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些城市入选了呢?

有人说,重庆的入选,是它进行了“唱红打黑”;有人说,广州入选是因为办了亚运会,想想也不完全有道理。

“唱红打黑”是重庆开展的重要活动,主要内容是打击黑恶势力,唱红歌、读经典、发红色短信、讲革命故事等等。

亚运会只不过是一次体育运动会,如果办个运动会,广州人就很幸福,那么广州人也太容易满足了,以后年年让他们办运动会好了。

其实在准备亚运会期间,广州人付出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在长达4年的大建设期间,整个城市尘土飞扬、交通拥堵。在举办亚运会期间还要实行交通管制,广州市民出行非常不方便。

亚运会上我国选手一共获得199枚金牌,其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加起来只有200多枚金牌,这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这种幸福不只是广州人的幸福,而是全国人民的幸福。所以,仅仅看亚运会也不能说明就是幸福城市。

其实幸福与不幸福都是相对而言,这些入选的城市是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的,相比较之下,重庆和广州的幸福感更强一些。

重庆和广州之所以能成为最具幸福感城市,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两个城市都有鲜明的个性,二是经济发展得都很快。

这几年,重庆和广州都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城市大建设,城市范围扩大了,马路变宽了,外立面变漂亮了,城市更有现代化的质感,短短的几年老百姓能感受到城市的巨大变化,所以幸福感就明显一些。

有人说上海和北京变化更大,为什么没有入选呢?因为上海和北京的变化是在大家预料之中,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两个大城市,它们的变化是渐渐地在变,而不是突然起了变化,渐变的感觉与突变的感觉不一样,突变的感觉让人印象更加深刻,所以专家和网民愿意把选票投给重庆和广州,而不投给上海和北京。

重庆在捉拿贪官和打击黑恶势力方面,在参评城市中力度是最大的,重庆一共抓了100多名县处级干部和1500多名黑社会成员,这些成员中有很多是亿万富翁,这正好迎合了老百姓“仇富仇官”的心理,获得了他们的认同。但需要说明的是,老百姓并不是见官就仇,见富就个艮,在这里他们仇的是发不义之财的富人,个艮的是贪官。

在参评城市中,广州是全国吸纳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城市。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广州能找到工作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在很长时间里,大家有这样的共识:要找工作,就去广州,所以对广州的印象比较好。

广州还是全国最富裕的城市。2010年,广州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0658元,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9109元,广州要高出60%,所以广州入选幸福城市也就不足为怪了。

即使重庆和广州的入围有这么多理由,但还是有许多人感到理由不充足。

为什么对幸福城市评选争议太多?是因为指标太多。指标太多了,就容易把人搞糊涂,什么都重要,什么就都不重要。

幸福社会的概念提出来了,如何体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的说幸福社会是“风清气爽、宜居宜业”,有的说幸福社会是“安居乐业、和谐美满”,这些都没有错,错的是比较模糊,没有说到问题的实质。

幸福社会同个人的幸福感觉不一样,大多数人能感觉到幸福的社会才能叫做幸福社会,少数人感觉到幸福的社会不能叫做幸福社会。

怎样才能体现大多数人的幸福感觉呢?幸福社会包括一些最基本的要素:体面、健康和公平,也就是大多数人能体面地活着、健康地活着和公平地活着,这才叫做幸福社会,否则,很难说是幸福社会了。

体面、健康和公平是幸福社会三个基本要素,是我们需要着力构建的。

一个人如何才能算是体面地活着?首先要有较高的收入,这是第一位的,没有收入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二要有住房,这个住房不管是你自己买的,还是父母给的,还是国家提供的,你总得有一套,安居才能乐业,很难想象一个居无定所、到处流浪的人,会有多大的幸福;

第三要能接受很好的教育,教育是一个人走出贫穷,改变命运的最主要渠道,你只有获得与别人同等的教育机会,你才有可能获得与别人同等的成功机会:

第四要有生活保障,失业了要有生活费,退休了要有生活费,遇到车祸残疾了也要有生活费,有生活费才能保证一个人最基本的体面,如果连肚皮都撑不饱就谈不上体面了;

第五要有尊严,“站着把钱赚了”,又风光,又体面。  健康地活着是说要有一个好的身体,“什么都可以有,千万别有病”。有病了,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生活质量、精神面貌都会下降。可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小病小灾,生了病以后病人最希望的是能及时看病、有钱看病,一个没有钱看病的人,他的心态是冰凉的,不可能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社会要有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的免费医疗保障体系。

公平地活着也很重要,公平不是平均,而是要为每个人提供大致相同的机会,你有机会,我也有机会,大家都有机会,整个社会才显得朝气蓬勃。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利益阶层越来越强势的话,就是不公平,不公平会让人的幸福感下降。

对照幸福社会三要素,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否认,我们有很大的进步,总体来说幸福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还称不上幸福社会,所以各地提出要建设幸福社会,这是非常正确的。

后记

我有一个梦想。当我小孩长大的时候,我不用为他上不上学而苦恼。我小学上希望小学,中学上民工中学,大学上自费大学,都没有问题,但是我的小孩不能再这样,我要他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地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有机会再出国留学,与别的小孩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希望最漂亮的建筑都是学校,学费不要再涨。

我有一个梦想。当我一不小心生了病的时候,我不用担心家里的房子会卖掉。我有病可以扛着、可以曳着、可以忍着,痛一点苦一点,都没有问题,但是千万不要把我外出经商的钱、进城务工的钱、种菜养鱼的钱、烧炭打柴的钱、准备娶媳妇的钱、盖新房的钱、给孩子读书的钱,都在医院里用掉。希望疾病不要再偏爱穷人,人人都很健康。

我有一个梦想。当我忙碌了一天想找个地方休息的时候,我能有个属于自己的住处。我可以不吃山珍海味,可以不买LV包,可以每天去挤公交车,都没有问题,但是千万不要让我找不到自己的住处,不管是大房小房、新房二手房,我总得有一个地方。希望我攒钱的速度能赶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房价不再发飙。

我有一个梦想。当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我能得到体面的回报。我可以干费力气的活,可以干加班的活,可以干脏点的活,都没有问题,但是我得把干活的钱挣了,我要付电费、付水费、付交通费、付通讯费、付恋爱的费,我总得有钱把费付了。希望老总们的年薪涨我也能涨,收入不再不涨。

我有一个梦想。当我老了再也干不动活的时候,我有一份收入可以养老,我寂寞一点、枯燥一点,没有地方去玩,都没有问题,但是千万不要让我无依无靠,希望人人老有所养,让夕阳也美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