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从农产品终端消费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两个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加工商收益),促进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原理。同时,结合小麦、苹果、原奶等农产品分级案例,对质量分级的经济影响、产生作用的条件及质量分级标准的设计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政府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总体建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原理与实践 |
分类 | |
作者 | 赵卓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从农产品终端消费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两个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加工商收益),促进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原理。同时,结合小麦、苹果、原奶等农产品分级案例,对质量分级的经济影响、产生作用的条件及质量分级标准的设计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政府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总体建议。 内容推荐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分级的重要性,并通过各项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等级化工作。但在我国农产品质量分级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分级目标不明确、分级依据不合理、市场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农产品分级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及市场对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缺乏系统而全面地认识。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一个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分级是农产品市场化的基础,其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于:借助质量分级,质量波动大、生产分散化的农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和加工商的质量需求,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也得以降低;而不同等级农产品的价格信号,可以更加有效地调节市场供需,引导生产者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从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研究农产品质量分级的作用机理,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分级目标、设计分级标准及提供分级服务,加快推进我国的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工作。 本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围绕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运用经济学分析工具,从农产品终端消费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两个方面人手,着重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促进农产品流通,进而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小麦、苹果、原奶等农产品分级案例,对质量分级的经济影响、产生作用的条件及质量分级标准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首先,从农产品消费出发,研究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加工商收益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条件(第三章)。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具有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需求特征,质量分级为消费者增加了选择权,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要提高消费者福利,分级所依据的质量特征必须是市场中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所关注的、消费者偏好存在差异的质量特征。质量分级同样满足了农产品加工商对原材料质量的一致性和多样化要求,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商的收益水平。要提高加工商收益,农产品质量分级必须从加工商的加工要求出发进行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工商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其实反映的是终端消费者的质量需求。以小麦分级为例。小麦按照面粉加工商的质量需求进行分级,能够反映终端消费者的多元化偏好。小麦质量分级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表明,小麦分级越来越考虑市场的质量需求和小麦的最终用途。因此,我国小麦质量分级应该从我国小麦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加工商对小麦的质量要求,进行调整优化。 第二,从农产品流通出发,研究质量分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作用机理及实现条件(第四章)。农产品质量分级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方面,除了减少农产品的多样性,实现流通环节的规模经济外,主要在于有效地较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相对于工业品,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交易双方存在较为严重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农产品交易双方存在较大的交易成本,限制了农产品流通。而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界定了不同等级农产品的质量范围,形成了相对标准化的产品描述,产品质量信息在交易双方进行了有效传递,相应的等级产品价格信号也更能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统一的质量分级体系提供的信息降低了买卖双方的决策不确定性,减少了市场主体的信息搜集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为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分级应强调外观方面的基础分级标准,符合已有的交易习惯,并保持一定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以苹果分级为例。苹果依据外观分级虽然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部分偏好差异,但分级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苹果的流通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苹果收购、包装、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的流通需要。我国的苹果分级虽然在减少多样性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分级标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程度、分级标准的兼容性、分级配套服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在第三章、第四章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质量分级提高市场效率的作用机理,并研究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第五章)。农产品质量分级通过调节市场供需结构、促进市场均衡、降低营销费用,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的效率。台湾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的发展,说明了质量分级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农产品市场效率的提高,使得市场的价格信号能够更好地激励生产者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生产出市场所需的高质量农产品。在质量分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农民增收是关键环节,分级实现农民增收除了受等级价格、分级成本影响外,还取决于农民的生产技术条件。基于某大型乳品公司原奶采购数据的实证分析结论为:质量分级可以明显提高原奶质量;生产者规模是影响原奶质量的关键因素,大规模生产者由于在生产技术上有优势,其原奶质量总体上优于中小规模的生产者,可以获得较高的原奶价格。 在对农产品质量分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后,本文给出了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政府定位及总体政策建议(第六章)。在政府出于促进农产品消费和农产品流通的目的,对农产品质量分级进行干预在理论上是必要的。政府对分级的干预类似于向农产品市场提供公共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等级化的总体水平。美国农业部成功主导牛肉分级的案例说明,政府可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成功干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初期,建议我国农业部重点做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农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实施配套服务、农产品质量分级相关研究三个方面工作,并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明确不同农产品当前阶段质量分级及标准化的目标,吸收多方主体参与分级标准的设计,权衡分级的成本与收益,协调分级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影响。 目录 序 前言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定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外农产品质量分级概况 1.2.2 国内农产品质量分级现状 1.2.3 国内农产品质量分级存在的问题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思路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的思路 1.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学原理 2.2.2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经济影响 2.2.3 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分级中的作用 2.3 小结 第三章 质量分级与农产品消费 3.1 引言 3.1.1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需求特征 3.1.2 农产品质量分级的作用 3.2 质量分级与消费者福利提升 3.2.1 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的原理 3.2.2 质量分级提高消费者福利的条件 3.3 质量分级与加工商收益提升 3.4 对质量分级设计的启示 3.4.1 质量等级数及分级依据的确定 3.4.2 一个生产者分级营销的案例 3.5 案例研究:小麦分级 3.5.1 我国小麦分级的现状 3.5.2 质量分级与小麦消费 3.5.3 结论及政策含义 3.6 小结 第四章 质量分级与农产品流通 4.1 引言 4.1.1 质量分级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两个渠道 4.1.2 不确定性、交易成本与农产品质量分级 4.2 质量分级与买方决策不确定性 4.2.1 买方决策不确定性 4.2.2 质量分级的信息贡献 4.3 质量分级与卖方决策不确定性 4.3.1 卖方决策不确定性 4.3.2 质量分级的信息贡献 4.4 对质量分级设计的启示 4.4.1 质量分级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条件 4.4.2 对农产品质量分级的要求 4.5 案例研究:苹果质量分级 4.5.1 我国苹果分级的现状 4.5.2 质量分级与苹果流通 4.5.3 结论及政策含义 4.6 小结 第五章 质量分级与农业现代化 5.1 引言 5.2 质量分级与农产品市场效率 5.2.1 调节供需结构 5.2.2 促进市场均衡 5.2.3 降低营销费用 5.2.4 案例研究:台湾农产品批发拍卖市场 5.3 质量分级与农业技术进步 5.3.1 质量分级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条件 5.3.2 质量分级与农民增收 5.3.3 实证分析:质量分级、生产者规模及原奶质量提升 5.4 质量分级与农业产业化 5.5 小结 第六章 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的政策建议 6.1 引言 6.2 政府干预农产品质量分级的依据及方式 6.3 美国政府在牛肉分级中的作用及启示 6.3.1 历史及现状 6.3.2 挑战及应对 6.3.3 经验与启示 6.4 我国政府在推动农产品质量分级中的定位 6.4.1 政府角色定位 6.4.2 总体工作建议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及研究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