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书情书色(2集)(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洪侠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本书牵涉到有名有姓的人物349位,涉及了328部书籍,每则书话仅200余字,均属短简断章。这些书话多写一些从书里书外撷来的典故,中西兼备、古今通吃。关键在于,作者把每个故事都变成了段子,有悬疑、有包袱,叙述的节奏掌握极佳,让那些书的故事意趣横生。读之,一定能让读者大呼过瘾。

内容推荐

本书是“准笔记体”的书话短章。作者东采西撷,忽中忽外,有人有己,亦正亦邪,试图营造出一点小趣味,温暖那些或痴或狂的读书爱书藏书之人。全书笔调轻松诙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本书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书话文体,即“准笔记体”书话。

目录

小序

辑一

辑二

辑三

试读章节

四一0 郑逸梅丧书之痛

丧书之痛最令爱书人动容。“掌故大王”郑逸梅的家藏文物、书籍、字画一九六六年八月被抄,分装七车运走。一九七七年平反后,人家告诉他,以前的诬词全都不算数,可是抄走的东西已被偷盗殆尽,归还无望了。“我毕生节俭,”郑逸梅多年后回忆说,“所珍藏之字画书籍……均掠夺一空,无从归回。计书札万余通,扇子近四百件,字画五百余件,珍本书籍数十种(一般书籍数万册),以及各类铜瓷玉石、文物古玩,损失之巨,言之犹有巨痛。”【0六、十一、十三】

四一一 “读书无禁区”

提起《读书》创刊号,人们都会提到那篇著名文章《读书无禁区》。如要评选近几十年问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句话,这五个字的标题绝对应该入选吧。据当时亲历者董秀玉回忆:最早是陈原提出约人写《读书无禁区》,而作者应约写来的文章叫《打破读书禁区》,范用和史枚觉得“读书无禁区’’更为明确和响亮,就改回了原题目。陈子善曾说:“《读书》第一期我看过。你要谈文章的内容我记不清了,但对那五个字记忆犹新。五个字足以说明所有问题了。”【0七、七、一】

四一二 《读书无禁区》纷争四起

《读书无禁区》一文当年曾掀起“狂风巨浪”,一时间纷争四起。这其中有一现象至今令人感叹,即批评者并不曾读完全文,看见了标题就已经怒火中烧,提笔即挥“大棒”。有一人“夫子自道”:“《读书》第一期的《读书无禁区》一文,我看了题目就有气,很别扭,认为是不能接受的。”另一人则厉声质问:“反动书刊难道是精神粮食么?不,它们是毒药!”还有一人忧心忡忡:“小学生能看《金瓶梅》吗?”其实,文章中早有宣示:“不封锁也不等于放任自流……对于那种玷污人类尊严、败坏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身心的书籍,必须严加取缔。”据董秀玉回忆,范用被主管机关找去谈话,他拿出《读书无禁区》,希望他们全面看看,说明此文目的是批判“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并未主张放任自流。“后来有同志说,领导同志事忙,没有时间看文章,只看标题,或者光听汇报。以后标题多加注意。”【0七、七、一】

四一三 孤本《金云翘传》在福州

《福州日报》的消息说,如今福州市收藏线装书最多的人是已过花甲之年的官桂铨。官先生原为福州林则徐纪念馆副馆长,他收藏图书近两万册,其中线装书多达五千册。记者在官桂铨珍藏的线装书中看到了下列“宝贝”:列入中国古籍善本的明版《礼记》、明代刻本《昭明文选》、清代刻本《金瓶梅》、清代抄本《水浒》等。最值一提的是,官先生还藏有贯华堂刻本《金云翘传》。据说此书全世界难以找出第二本,日本学者曾认为已经散佚。【0七、七、八】

四一四 丽江书缘

二00七年春天我去丽江,一心想找个旧书摊逛逛,惜不摸门径,书缘迷离,于石板旧巷中乱转多时,空手而回。我不明白“福州线装书收藏第一人”官桂铨先生怎么会有那么好的机缘:他不去看纳西古乐,却找到了一处冷清的书摊,见到一本《重镌神峰张先生通考辟谬命理正宗大全》。再三翻阅之下,他确认此书出自他的故乡,是四百年前的福建建阳麻沙刻本,存世极少,于是压抑狂喜,讨价还价,要价一百八十元的这套古籍最终让他以二十五元买下了。【0七、七、八】

四一五董桥喜藏真皮封面西书

董先生在二00七年七月八日的“小风景”专栏里说,他近年使劲收藏品相端秀的西洋真皮封面经典旧藏,“小本经营,小家碧玉,灯下添香,激励用功”。几个星期前,他托朋友买回一套亚当·斯密《国富论》四卷本,一八二八年爱丁堡版,小牛皮装帧,扉页钤十九世纪藏书家印记。董先生说,这样的老经典老装帧一旦摆上拍卖会他肯定买不起,“那是阶级斗争的殿堂”。他文章里没说他靠朋友和藏家交易买这套书花了多少钱,我实在太想知道了,因此那天见了他我急着要打听底细,董先生笑笑说,也就一万多港币吧。【0七、七、十六】

P8-11

序言

写“准笔记体”书话,于我而言既是无奈之举,又是有意为之。说“无奈”,是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情感、精力、时间、阅读与信息等等都成碎片,浮游其中,身难由己,不克逆流而上,唯顺水漂泊而已。“而已”之馀又不甘心,于是打捞些光影,每以了了数语,裁成匆匆断章。无暇于长篇大论的苦衷,日子一久就成了无力于鸿篇巨制的借口。说“有意”,则另有可说的几分道理,或自己的一点追求。古来笔记一体,佳作如林:或志怪,或琐闻,或忆往,或考证,长长短短,散散杂杂,虚虚实实,潇潇洒洒。而贯通其中的,是求实求博求鲜的真趣味和散淡自由的真精神。此一种趣味与精神虽消歇已久,今日却正可借来做“碎片江湖”中安心寄情的扁舟。我笔力阅历两不济,笔记的神韵百不能得其一,所以有“准笔记体”一说;心向往之,读不敢废,笔不愿停,所以《书情书色》之后,乃有《书情书色二集》。

《二集》仍如“初集”一般的杂乱无序。不是不能分类,是不愿,想借此留下些许岁月痕迹。应书友要求,给每则文字加了小标题,另加注写作时间。据说“初集”卖得不错,希望《二集》也有其“兄长”的幸运。

胡洪侠,庚寅初夏,深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