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银行职员的职场病
疾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质量,职场病影响个人的事业发展和职场的生存质量。
银行职员的个人发展要受到银行业规律的制约,职场病常常与银行职员的发展相抵触,因而,有了职场病就一定会影响个人的发展。
银行存在一个进入壁垒,除了社会声誉、收入待遇等原因外,银行对职员学历的要求较高,这使得很多人很难进入这个行业,银行的岗位逐渐变成了充满竞争的岗位。可是很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了银行,却很快发现银行与自己原来想的不一样,这便容易诱发职场病。
而在银行工作的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职业转换的成本很高。出了银行你会发觉自己除了银行业务之外,别的事情都不会做,这会让你备受打击。
银行的工作确实让人羡慕,然而,每一个银行从业者的个人经历都是一段短暂而又漫长、快乐而又疲惫、荣耀而又辛酸的故事,有的人甚至被职场病折磨得死去活来。
你有职场病吗
张女士是北京一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银行工作将近三年,一直在一线做柜员。
刚进银行的时候,面对人们羡慕的眼光,她确实激动、骄傲了好一阵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天面对单调的工作,她曾经燃烧的激情渐渐冷却下来,甚至接近熄灭。她常常感叹:“整天点钱,啥时候能点出个头啊!”
她曾经想要干一番事业,要把自己的知识用到工作实践中,要做银行的管理者,要用自己的努力打造一个最优秀的银行网点……可是三年过去了。她觉得领导一直没有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
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工作经常出错,为此她不止一次被领导批评。她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偏偏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事也接踵而来,渐渐地,她觉得在银行工作下去已经看不到希望和未来。这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跳槽。
在没有为下一步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她再次被领导批评,一怒之下.就递交了辞职报告,对领导的挽留也不屑一顾,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
此后,她先是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销售员,与银行柜员相比,这是一个轻松自在的工作。可是没过两个月,她还是辞职了。问她辞职原因,她说:“挣得少不说,工作技术含量比银行柜员还低。”
后来她又去了几家公司,都没有坚持下去,最后被逼得没办法,读研去了。
三年后,她又来到曾经工作过的这家银行应聘,几轮下来,她还是被淘汰了。
这时她有些后悔,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是典型的“职场多动症”在银行职员中的反映。
类似张女士这种受职场病困扰的现象,在银行里经常发生。
银行从业群体圈子很小,但是职场病症却与社会上其他职业群体一样,几乎每个人都有,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银行职员要自觉地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状态,及时发现职业行为中的问题,做出准确的诊断,以免自己被职场病所误。记住,只有及时确认、治疗和缓解自己的职场病,才能实现职业发展预期。
银行是经济的枢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银行发展也日新月异。人在银行,各种环境和条件在不断地变化,各种各样的问题随时发生,由此带来的职场病也就在所难免。如果能够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设计路线,自觉经营岗位,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去修正自己的发展路径,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就可以有效避免职场病带来的许多麻烦。
我们研究发现,职场病有很多种,直接反映到银行职员身上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多动症。
这种病症多发生在年轻职员身上。特别是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所引发的人才竞争,加剧了岗位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一是盲目羡慕别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二是不懂得珍惜和利用自己已经得到的工作和岗位;三是职业价值观错位,导致自我迷失。
跳槽是一件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事,应该发生在有能力控制风险和把握机会的时候。而那些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将无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表演的职业舞台。
银行职员请记住一点:若是频繁跳槽,无论你有什么理由、计划多么周密,都是有害的。P4-6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有着浓厚的人性化色彩,始终洋溢着亲和力,没有空洞的思想说教,没有硬性的理论灌输,符合银行职员成长、成才的需要,丰富了银行的培训教材体系,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培训读本。
——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行长 益虎
古剑是中国率先推动银行职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先行者之一,其在中国当代银行职员职业规划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侯光明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符合目前银行业职员管理的实际,对提高职员素质具有指导意义。
——东营银行董事事长 石子强
行文至此,似乎围绕本书主题的话已经说完,但是和上几本书出版时一样,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便赘言于后。
提起银行,多数人会联想起气派的大楼、优雅的环境、丰厚的收入。然后陷入“羡慕、嫉妒、恨”的纠结之中。银行之外的人纠结,因为他们拿“一般”的行业与银行比,行业性的光芒让他们对银行既向往又痛恨;银行之内的人也纠结,因为他们拿“更好”的岗位或“更好”的行业与自己比,现实的落差让他们面对银行的岗位既不满又不舍。于是很多人在这种不切实际的比较中失落了,纠结了,迷茫了,他们在进与出、走与留之间彷徨着,等待着。机会就这样在他们身边悄悄地溜走,成功也离他们越来越远。
人们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对自己和环境没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舒适的工作环境、丰厚的工作报酬、体面的社会地位,谁都想要,但这些并非只有银行能提供,无论你在哪个行业和单位,只要你做得够好,自然就会拥有这些。但是,做好、做得完美,显然不是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如同登山一般,初时有“登山不愁峻,涉海不愁深”的豪情,途中有“登山怨迢递,临水惜芳菲”的劳累,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不满,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困惑,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茫,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无奈,但当你爬到山巅时,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然。也只有站在山巅,你才会拥有这一切,而登上高峰的人不会只有一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本身的差异不能决定生活的好坏,进入银行并不代表生活就是一片坦途,银行本身的风光也不能说明银行工作的简单与轻松,更不能掩盖银行职员的痛苦与辛酸。进入“差”的行业也不代表人生再无起色,只要你做得好,一样可以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将工作做好,说易行难,这需要我们有饱满的激情,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要做得好,不能只靠激情、努力和积累,若是你一味地死干、蛮干,即使再努力、再辛苦、用再长的时间,一样难以取得成功。成功一定有方法,工作的内容千差万别,工作的方法却大同小异,成功的方法更是少之又少。本书虽然讲的是银行职场的成功之道,却是所有职场的普遍规律,银行之外的朋友一样可以参考。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在案例中,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这一次次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更是一个又一个的经验和教训,大家可以借鉴和吸取。只有这样,才能让你成为最好的职员。
说到这里,想引用一首歌的歌词作为本书的结束语: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
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
我们到底重不重要
我们是不是很渺小
深藏心中的那一套
人家会不会觉得可笑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
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
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 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
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
最后,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侯光明先生为本书作序,感谢汪涛、司江伟、胡金焱、刘新民、益虎、石子强、王国强、汪健豪、梁林、陈崇正等专家力荐本书,感谢宋士平等同事为完善本书所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刘慧、任红波老师为本书的孕育和催生所做的努力。
我国学者对于职业规划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已三十余年。图书市场关于职业规划的书籍,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然而多为国外职业发展理论的概括总结,至于银行职员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书籍,尚不多见。古剑结合自身从业经验,潜心钻研十余年,几易其稿,终与邢晓理著成此书,其在中国当代银行职员职业规划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在信息化的今天,著书已非难事,但要写出好书,或者降低些要求,要写出开卷有益的书,却要下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工夫。
古剑勤思敏学的态度、执著追求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自身实践的发展,古剑围绕银行职员职业生涯管理做了更具针对性和时代感的探索,而这本书是他和邢晓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有人评价说,古剑是中国率先推动银行职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先行者之一,先行者与否姑且不论,只其精神,足慰吾心。
职业规划是当下银行从业者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银行业从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变,银行组织结构不断发生缩减和重组,组织提供给职员的岗位与以前相比,短暂性和不确定性更大,并且银行业裁员现象更为频繁。这就促使银行职员思考如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应对危机和挑战。对银行管理人员来说,这一问题同样重要。2006年年底,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国外金融机构大批涌入,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形势下,银行不得不认真审视原有的人力资源体系,以应对金融全球化下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但近年来银行的人才流失现象不断加剧,为了留住有才干的员工,银行不得不改变以前以升迁为主的职业管理模式,重新思考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法,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对职员进行职业生涯的开发和管理,不再只是帮助个人成长的单一手段,而逐渐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关键性的战略资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紧密围绕影响银行职员职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以系统的思维、独特的视角展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阐述,提出了成为优秀银行职员的途径和方法。本书兼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采用由浅入深、直观和严谨相结合等较易被读者理解的方式,全面展开论述,可读性强。对于初涉银行业的新人来说,本书可以作为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南;对于银行管理人员来说,本书是其实施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银行竞争力的有力助手;对于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规划研究来说,本书又是一本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创新之作。
古人讲,“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做最好的银行职员》不属奇文,但属用心、用力之作。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所认可,也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同时,甚盼古剑及邢晓理再接再厉,潜心研究,再出更多佳作!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侯光明
许多银行职员活没少干,班没少加,累没少受,可是离优秀却越来越远,如无头苍蝇,在职场中撞得满头是血,最终身心疲惫却两手空空……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针对困扰银行职员的“职业疾病”问题,展开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实践的讨论,为银行职员开出“治疗药方”。让银行职员能够跳出思想束缚、热情拥抱理想、努力拼搏事业、尽力挖掘资源、巧妙筑起阶梯,描绘自己的银行蓝图,成为不多事、会做事、能成事、领导倚重的优秀员工。
《做最好的银行职员》由古剑等编著。
古剑等编著的《做最好的银行职员》的第一作者古剑,为银行资深管理人士,深谙银行规则,是中国率先推动银行职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先行者之一,被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评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咨询专家”,受邀担任“银行业社会化培训服务体系”专家团成员。《做最好的银行职员》列举了42个银行职员的真实案例,对当前的银行职员来说,非常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