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富?
什么是真正的富?
什么是真正的首富?
如何赚得我们致富路上的第一桶金?
如何在你所处的行业中从小老板到“大王”?
如何在商场上以一搏百?
如何将你的对手变朋友再到双赢?
有了成功的产业后你如何守住你的产业,使其基业长青?
《李嘉诚家族全传》由祝春亭、辛磊所著,作者专门对李嘉诚先生及其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的为人为事做了深入的调查与总结。对于上面这些问题,华人首富家族——李嘉诚家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佳答案。《李嘉诚家族全传》将展现给你一个李氏财富帝国的商业传奇,也将是你致富路上的一本“成功圣经”。
《李嘉诚家族全传》由祝春亭、辛磊所著,李嘉诚为华人商界书写了一个神话,一个关于财富的神话。
他出身贫寒,少年丧父,但他抓住了命运给予他的所有机会,并将其转变成自身的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他是名副其实的财富超人,他眼光锐利,既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商机,又能看到别人都忽视掉的危机。他像一个冒险家那样经营着他的事业,又像一个洞察一切的老者,守护着他的基业。
善守的商人才是最聪明的商人。李嘉诚说:“船要怏,更要顶住风浪。”李嘉诚的巨大财富,是他与两个儿子泽钜、泽楷齐心协力的结果,泽钜、泽楷在商界各有精彩表现。“李嘉诚家族”五个字,本身就是财富的代名词。
《李嘉诚家族全传》将展现给你一个李氏财富帝国的商业传奇,也将是你致富路上的一本“成功圣经”。
李嘉诚是世界华人首富,一生赢得荣誉无数;李嘉诚出生贫寒,学历有限,他获得巨大成功的奥秘何在?李嘉诚还将两个儿子泽钜、泽楷培养成商界成功人士。“经商要学李嘉诚”成为商界的共识,李嘉诚的人生经历和经营谋略有什么指导意义?
N0.01
李嘉诚是世界华人的骄傲,是世界华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
李嘉诚代表着财富。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中国首富,世界华人首富。1988年李嘉诚以2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居全球富豪第26位,名列全球华人富豪榜,首;1999年李嘉诚以127亿美元的身家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富豪榜,位居亚洲首富。2006年李嘉诚再次跻身全球十大富豪榜,个人财富高达197美元(1536亿港元)。
2005年至2006财政年度是李嘉诚财富增长最快的一年,《福布斯》指出,李嘉诚旗下公司长和集团提供全面的服务,从移动电话到电力,从集装箱码头到能源,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李嘉诚身家一年内暴涨522亿港元。
李嘉诚同时还是香港首席财阀。股市潮起潮落,经济景气指数周而复始,李嘉诚家族始终控制着香港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据2000年2月底香港股市收盘价计算,李嘉诚家族所控制的长和系,总市值已高达2.7287万亿港元,但若扣除长和系所控有的曼内斯曼及美国声音溪市值,李嘉诚直接控制的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市值为7840亿港元。若加上二儿子李泽楷旗下盈动、电讯及盈科保险之市值5358亿港元,李嘉诚家族所控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3199万亿港元,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约28%。
1999年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达1000多家,正处大牛市,沪深股市年平均总市值为4.6万元人民币。若将李嘉诚家族所控的上市公司移到内地比较,约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三分之一。
李嘉诚的巨大财富,是他与两个儿子泽钜、泽楷齐心协力的结果,泽钜、泽楷在商界各有精彩表现。
长子李泽钜在上世纪80年代,主持李氏家族在北美的投资,他主持开发的加拿大万博豪园一鸣惊人。1993年,李泽钜出任长实副董事总经理,逐步全面主持李氏家族庞大的地产业务。小儿子李泽楷有过一段在家族企业打工的经历,后来独立门户,创办盈科拓展有限公司。1999年,李泽楷创意并实施的香港“数码港”宏伟规划,创造出高科技时代的财富神话。
李嘉诚富可敌国,“李嘉诚家族”五个字本身就是财富的代名词。
N0.02
李嘉诚象征着荣誉。
从1986年香港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法学博士起,先后有加拿大卡加里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授予李嘉诚名誉博士学位。
1989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授予李嘉诚CBE勋爵衔及勋章,由于香港特殊的政治背景,这是当时香港人最仰慕的一项荣誉。此外,李嘉诚先后获授巴拿马国的盛大官员VascoNunezde巴拿马银币勋衔,比利时订购的王冠司令官勋衔,比利时司令官在1eopo1d订购勋衔,英帝国KBE爵级司令勋章,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1994年李嘉诚首次获得《亚洲周刊》颁发的首届“企业家成就奖”。2000年获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年度25位最佳经理人”,李嘉诚为全球唯一入选的华人企业家,名列第115。2005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世界杰出华商大会“华商影响力100强”颁奖盛会上,李嘉诚以名列第一的身份获“杰出华商奖”。2006年李嘉诚在新加坡接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也为父亲争得不少荣光,成为香港年青一代的楷模。
李泽钜1992年出任香港“总督商务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香港青年杰出领袖奖”;2003年被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3年11月,李泽钜入榜美国《时代》杂志(TIME)和美国世界新闻网评出的“200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
李泽楷1994年被《时代》杂志选为全球一百名新领袖之一;1998年被《时代》杂志选为全球30位科技界精英之一;1999年获英文《南华早报》及DH1颁发“商业成就奖”;1999年获“香港最杰出科技大奖”;1999年被英文《亚洲周刊》杂志选为亚洲14位“世纪之交”领袖人物;2000年,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全球信息科技界精英之一。
N0.O3
李嘉诚是成功的典范。
财富和荣誉代表着成功,然而成功的意义绝非财富的数字和荣誉的名称所能囊括。李嘉诚成功的巨大魅力,是他为什么会成功?
李嘉诚出身贫寒,父亲早逝,他尚未念完中学不得不踏入社会,靠自己嫩弱的肩膀担负起全家生计的重任。如果他是个胸无大志的庸常之辈,他将像大多数香港人一样,终身为老板打工,成为草根阶级中的普通一员。
1950年,22岁的李嘉诚拿出省吃俭用的5万港元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
20世纪50年代,香港有300多家塑胶企业,长江不算最大最早的,只能算其中经营较好的。李嘉诚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在于他把握住市场先机,于1957年开发新产品塑胶花。李嘉诚迅速从众多的塑胶企业中脱颖而出,赢得“塑胶花大王”称号,也为李嘉诚赢得平生第一桶金。
纵览香港富豪史,除了李嘉诚一人来自塑胶业,塑胶业竟无一人进入香港历年的富豪榜。回顾历史,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因为李嘉诚转向房地产业,房地产是香港积累财富最快最巨的行业。
然而在当时,商界很少有人看好房地产的巨大潜力,其他行业都曾闪烁过诱人的前景。上世纪70年代前,蓝筹股大型上市公司有汇丰银行、香港电讯、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记黄埔、中华电力、香港电灯、恒生银行、中华煤气、置地公司、国泰航空、九龙仓、永安百货、‘先施百货等,其中只有置地是房地产企业,其他蓝筹股公司均以金融、贸易、航空、航运、电力、电讯、仓储、零售等为主业。香港到80年代中期才有机构开始评选富豪榜,这之前,人们公认的富豪有:控有置地公司与怡和洋行的凯瑟克家族,控有太古洋行与国泰航空的施怀雅家族,控有中华电力的嘉道理家族,坐拥大批祖传房产的华人爵士何东的后裔,享有世界船王称号的华商新贵包玉刚。由此可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房地产的财富效应不明显、也不突出。
李嘉诚于1958年进入房地产业,可谓独具慧眼、目光如炬。事后的香港财富史证明,地产商是香港最富的群体,香港的富豪榜几乎成为地产商的一统天下。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近10多年来入榜的香港富豪,均由以李嘉诚等为代表的地产商占据前三甲。
但是,我们绝不能忽略事物的另一面,并不是任何一名地产商必成富豪。1967年香港政治动荡,绞杀了~批房地产商,也成全了一批房地产商。富人纷纷外逃,地产楼市轰然倒塌,地价楼价一泻千里。这时的李嘉诚,表现出超人的胆识和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人弃我取,人退我进,趁低吃下大批地皮物业。数年后,香港楼市梅开二度,李嘉诚手中的地皮物业身价百倍。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李嘉诚的成功绝不是选对了行业所能界定的,他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智慧、意志、勤奋、责任、信誉、友善等诸多因素。
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已是当之无愧的香港房地产大王。随着香港前景的进一步明朗,房地产被公认为香港最稳妥、聚财最巨的行业。李嘉诚却不满足人们将他定位于房地产商。80年代中期起,李嘉诚开始跨国投资,并利用长和集团的原有平台加大多元化发展的力度。在这个过程中,李嘉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跨国投资到20世纪末才逐步获得巨大的回报。
几乎是同一时期,香港地产界的富豪们,也纷纷跨国投资。他们遭遇挫折便纷纷打道回府,回到香港重操旧业。他们是耐心不够吗?也许“耐心”二字并不能完全诠释李嘉诚与其他地产商的行为。李嘉诚的耐心背后仍以智慧和意志为底蕴。
香港公认的三大地产大王中,郭炳湘兄弟和李兆基仍是传统意义的地产商,他们曾经在富豪榜上超越李嘉诚,但很快又被李嘉诚所超越。李嘉诚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地产商,地产只是他的主业之一。他旗下的企业涉及地产、能源、电讯、零售、港口、建筑等多个领域。近10多年,李嘉诚把地产交给长子李泽钜打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他十分陌生的领域。
李嘉诚跨国投资的成功,打破了香港富豪只会在自己的地盘敛财的定论,他为后一代香港商界人士树立起在国际舞台创建奇勋的榜样。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