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根立场/广东网络问政南方民间智库系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守洲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广东媒体人黄守洲的新书《草根立场》由国际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作序。该书是作者近年来撰写部分时评、新闻报道文字结集。主要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涉及时政、教育、三农、传媒及法制等领域,所选取文章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所提观点有一定建设性,对时事有着“保鲜”作用。

编写《草根立场》目的有两个,其一,告诉人们80后的孩子同样关注这个社会的变化,并努力试图参与社会进步建设;其二,通过结集梳理相关文章,呈现当前社会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希望给人大、政协等部门参考,建言献策,寻求破解问题症结之方法。

内容推荐

《草根立场》是广东网络问政·南方民间智库系列丛书之一,是黄守洲近年来撰写部分时评、新闻报道文字结集。

《草根立场》所选取文章多是针砭时弊的评论文章,涉及时政、教育、三农、传媒及法制等领域,篇幅不长,公民写作,试图通过草根视角去解读新闻背后的原因。书中所提问题正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部分观点可供读者参考。

目录

第一辑

 麻醉枪口下的社会问题

 慈善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理性对待圣诞节的现实意义

 女大学生陪游富豪的社会隐喻

 从学费猛涨想到“商学勾结”

 六角钱的精神救赎

 日薪五元的“后台”解读

 被冤狱后要求“赔爹”的讽刺

 “被捐款”语境下的公益慈善

 规范信访关键在于解决访民问题

 网络问政关键在于如何“办”

 “市长效率”曝职能部门懒政嘉宾建议要问责

 城市内涝凸显政绩冲动

 政府别急于“救奶”

 闹“零钱荒”,谁之过?

 出租车罢运也不能漠视乘客利益

 到底谁是“吃饱了撑的”?

 “限塑令”与开发票

 “占领华尔街”给中国警示

 沉没的微博期待政府有所作为

第二辑

 现代教育的陷阱

 去教育行政化从根治制度弊病开始

 高校民主选举呼吁“政学分权”

 是什么造成教师职业“高危”?

 师生关系颠覆是教育关系的痛失

 校园官味称谓盛行折射官本位思潮泛滥

 义务教育免费遭遇户籍制度之尴尬

 禁止校外生自习与大学的“围墙文化”

 大学生母语差求职屡受挫谁之过?

 择校费再度挑战教育公平

 大学校长该为语言教育负责吗?

 有权拒缴教育乱收费之困

 高校贪官“狗咬狗”的启示

 高校就业率注水骗谁?

 高校就业办怎能变成“催迁办”

 高校评估是一块“臭豆腐”

 中国一纸文凭值多少钱?

 贫困是隐私应得到尊重

 “停考催债”凸现助学之尴尬

 “灭绝师太”的尴尬

 高校设“网络委员”多此一举

 “死亡作文”并不可怕

 变味的“升学宴”

 高价陪读凸显教育问题

第三辑

 农村基层建设关键在于遏制乱象

 罢免村官程序立法应符合国情民恿

 村官缺位基层农村管理需打补丁

 “车匪路霸”牌背后的农村修路难困局

 “外来村官”反腐不如村民自治

 个人反腐是制度悲哀

 令人担忧的乡村教育

 当户籍与切身利益有了关系

 如何让青壮年回乡种地

第四辑

 破解女陛就业歧视不该纠缠“立法”

 剪发要价万元咋向法律交代?

 别奢望立法就能约束“范跑跑”们

 “奇特民事案件”再审引发讨论

 三聚氰胺索赔不立案的非法治思维

 嫖客低龄化背后的法律空白

 “见死不救罪”应尽早入法

 食品安全并不能全靠法律

第五辑

 记者,这个职业!

 别着急严打“假记者”

 记者从政有感

 网络,不能失去民众对其原始信心

 构建媒介与儿童的和谐关系

 其实你不懂广东电视媒体

 要监督先过采访审核关

 微博问政只不过是一种迎合的态度

 媒体传递温暖重在实践

第六辑

 是是非非陈炯明

 夏楚辉:领跑万人通信诉讼

 纪耀宏:一个囚徒老大的生意经

试读章节

女大学生陪游富豪的社会隐喻

近日,上海都市白领交友俱乐部为吸引所谓的富豪客户,举办了针对男性富豪群体的选美比赛。该俱乐部的网站上“最后获胜者除将获得一枚1克拉钻戒外,还将免费与富豪同游海外度假”、“恋情发生率保证达到90%”。这些诱人的字眼不但吸引了数百名适婚女子,还吸引了不少十八九岁的女大学生。(《新京报》,2007年8月21日)

女大学生通过网络交友,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社会的反对。目前我国对网络交友的管理仍然处于空白。女大学生参加俱乐部选美目的不一。想在网络上出名的有之,网络的确是造就了很多名人,包括很多走红的网络歌手,以及芙蓉姐姐等;出于好奇想娱乐一下的有之;想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大富豪的有之。总之,目前某些大学生都“现实”了很多,“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这个想法已经在不少女大学生的头脑里深深扎根。

女大学生一心想嫁人豪门并不是坏事,但用自己的身体及一生的幸福作为交换条件,那就是悲哀。之前,看了不少女明星嫁入豪门的新闻,那些女明星与某些富豪“门当户对”,一气呵成成婚的也有,将婚姻当成提高知名度的炒作工具的也有,用结婚换利益的不计其数。整体来说,现在豪门招亲结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次利益的联婚。

在利益面前,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千万要小心。最好听报道中引述的专家的话,“尽管选美的猫腻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不能举办类似的活动。如果这纯粹是一种选美活动,则无非是一家企业的炒作,提醒那些参加者,不要图一时的虚名,否则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笔者从目前很多网络选美、大型富豪选美等活动中,看到很多社会问题,深感担忧。

其一,某些女大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选美?个性张扬是青年人的标志,何人少年不疯狂,尤其是80后一代的年轻人,更是走在这个时代潮流的前面。整个社会环境都是相对压抑个性张扬的,特别是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很容易让年轻人“叛逆”。像网络选美,相信很多人都是出于好奇而去参加的,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对网络选美的管理仍然是处于空白。存在监控空白,很容易发生一些伤害女大学生的事情。所以,女大学生在产生好奇心的同时,别忘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常忧思“好奇害死猫”,也许受伤的不是你。

其二,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就业歧视,让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前失去了优势。“找个好工作不如嫁个好老公”的思想早在女大学生刚刚踏进校门的时候就形成了。君不见,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歧视,学历要高,圈定某些名牌高校;身材身高三围要标准,声音要甜美;能干“三陪女”所能干的事情,甚至献身;还有现在的脱衣岗前培训,等等。乌烟瘴气的就业环境,不仅仅是让女大学生对就业失去信心、没有了工作的热情,也是对我国法律的践踏。其实,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应是从政府部门开始。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一天不能解决的话,我国法制社会就还得补课。

其三,目前国民的财富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度崇拜财富者,对富豪一类人崇拜到疯狂的地步,把能与某富豪新贵握手当成人生一大幸事,进一步就是能得到富豪的垂青。像上面报道里某女大学生说的那样,跟那些富豪接触对以后有帮助。为富者很多入喜欢炫耀财富,且不说上面所言的免费与富豪同游海外度假是否真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炫耀,穷人能做到这样吗?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财富“炫耀”,显示着其不同寻常的特殊身份,刺激公众神经。这样的选美其实质就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反讽,是一场赤裸裸的财富“挑衅”。谈及这些,并不是本人带有强烈的“仇富”心态,从慈善事业可见一斑。据了解,中国的富豪很多,但是慈善捐款的主力是平民。换句话说,目前的富豪不怎么想做慈善事业,客气地说是慈善疲劳。

不管交友俱乐部吹得多么天花乱坠,用什么诱人的字眼吸引了多少在校女大学生,不过是个无聊炒作,想骗赚更多的眼球罢了。该交友俱乐部通过网络为富豪选美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此新闻事件凸显了很多社会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凤凰网、央视国际、光明网等,2007年8月22日)

P9-12

序言

当草根有了立场与中国前途

远在广东的青年记者黄守洲发来电子邮件说要出版一本随笔文集,书名定为《草根立场》,请我写序。黄守洲所写的文章,我也读过一些。这次又把发来的数篇文稿看了一遍,发现此书收集的文章多是从草根、底层角度思考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一读。实际上,多年来,我自己也一直在关注这些问题。

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关注草根、弱势群体,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来。黄守洲要求我写个序言,我也就慨然允诺,写此序言,不能算是对于青年的鼓励,且算是自己与当代中国青年的一种思想激荡互动吧。

草根,这个说法产生于19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当时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着黄金。在中国,“草根”这个词语被赋予“基层民众”的内涵。在网络上,在现实社会中,“草根”往往被表述为一种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或日爱好者,甚至纯然出自民间草泽的人所构成的群体,使之区别于那种故步自封、唯我独尊的所谓正统的、主流的声音,所以,“草根”有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和独特的优势。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只有当“草根”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声音的时候,社会的进步才会有希望。

“草根”的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于其独立性、民间独创性以及真实性。在那里,经验和理论是互为一体的,并不像现在所谓的“主流”声音里很难看到经验的影子。“草根”震撼力来自于其本身就是实践。

当今,主流声音往往会被“异化”,容易被“淹没”,或被扭曲理解为“五毛”。主流声音与草根呼声甚至被相互割裂开,彼此之间难以正常沟通、交流,出现互不买账、各说各话的局面。而《草根立场》这本书所收集的文章大部分可在网络上进行阅读,也有作者近年来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新闻报道,既不失专业规范,又嬉笑怒骂,不拘一格,反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在这个草根崛起的时代,草根力量也已成为悄然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力量。根据我的理解,这些年里,草根从来没有在任何重大的政策、事件、发展趋势中缺席。《草根立场》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注释,所有文章都是对政策、事件和发展趋势的反应和思考。坚持讲真话的人本来就不多,能够把时代命运与个人未来联系在一起思考的青年人则更少。事实上,草根声音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声音接近常识、接近真实,中国进步似乎最需要常识和真实。

时下,“立场”是一个带有色彩的词语,尖锐而带有隐晦。草根立场,其所能启发的问题将影响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草根立场,需要倾听和打捞沉没的声音。

 《草根立场》所收集的文章均涉及当前社会上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黄守洲认为,虽然自己在理解社会问题方面能力有限,观点粗浅,但还是企望本书所反映的一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比如农村基层腐败、教育改革乱象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等等。我自己既是草根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对草根抱有批评的态度。当草根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愤怒情绪,草根成为愤怒的代名词的时候,那么草根就没有出路。草根的出路就是化愤怒为理性。这一转型,我在这本文集里面,看到了希望。

80后的青年人,很少有把社会问题当成自己的事情进行观察、愿意思考的。那么,80后青年人,如何成为时代的主人,如何在大时代下把关心自己的前程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我希望当前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思考、关注这个问题。

当草根有了立场,希望能有一片草原成为呐喊的舞台。是以为序。

郑永年

2011年10月于新加坡

(郑永年系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