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谚语俗语一本通(图文升级版)/开心词语一本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作者 开心词语一本通编写小组
出版社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谚语和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科学知识和生活态度。它们或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或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是人们喜闻乐用的语言形式。学习和掌握这些词语,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满足读者需要,《开心词语一本通》编写小组汲取前人及同行的经验,集各家之所长,精心编纂了这部《谚语俗语一本通(图文升级版)》,现奉献给广大中小学读者。内设注解、故事、彩图、例句,具有准确、全面、实用、有趣的特点。

内容推荐

《开心词语一本通》编写小组编写的《谚语俗语一本通(图文升级版)》在手,通晓谚语俗语不愁!

《谚语俗语一本通(图文升级版)》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品牌畅销书《成语一本通》的升级品种。特邀名校名师精心编写文本,补充了一些应用广泛的俗语,由专业漫画作者重新绘制彩图,拼音、注解、故事、彩图、例句,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全方位地理解这些常用词语,更加得心应手地运用它们;还能帮助读者拓宽知识面,启迪人生智慧,是一本既有益、有趣又全面、实用的多功能谚语俗语读物。

愿《谚语俗语一本通(图文升级版)》成为你学习语文的良师益友!

目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001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002

百闻不如一见·003

半部论语治天下·004

饱汉不知饿汉饥·005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006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007

拨开云雾见青天·008

不打不相识·009

不到黄河心不死·010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011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012

不看僧面看佛面·013

不可同日而语·014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015

不为五斗米折腰·016

不许越雷池一步·01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018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019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020

吃不了,兜着走·02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022

初生牛犊不怕虎·023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024

聪明反被聪明误·025

此地无银三百两·026

打蛇不死,反遗其害·027

大意失荆州·028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02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030

得饶人处且饶人·03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032

多行不义必自毙·033

耳闻不如目见·034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035

风马牛不相及·036

扶不起的阿斗·037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038

覆巢之下无完卵·039

覆水不可收·040

恭敬不如从命·041

挂羊头,卖狗肉·042

惯子如杀子·043

观棋不语真君子·044

贵人多忘事·045

过五关,斩六将·046

海水不可斗量·047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048

好男不跟女斗·049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050

画饼不可充饥·051

画虎不成反类狗·05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053

鸡蛋里面挑骨头·054

吉人自有天相·055

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056

既来之,则安之·05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058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059

姜还是老的辣·060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061

解铃还须系铃人·062

今朝有酒今朝醉·063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064

尽信书不如无书·065

近水楼台先得月·066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06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068

君子成人之美·068

君子之交淡如水·070

快刀斩乱麻·071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072

浪子回头金不换·073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074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075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076

柳暗花明又一村·077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078

露出了马脚·079

乱点鸳鸯谱·080

螺蛳壳里做道场·081

满招损,谦受益·082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083

民以食为天·084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085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086

磨刀不误砍柴工·087

拿着鸡毛当令箭·088

哪壶不开提哪壶·089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090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91

赔了夫人又折兵·09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093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094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095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09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097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098

亲者痛,仇者快·099

清官难断家务事·100

请将不如激将·101

求人不如求己·10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0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04

人心不足蛇吞象·105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106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107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08

三句不离本行·109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110

二十六计,走为上计·110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111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112

杀鸡焉用牛刀·113

山雨欲来风满楼·114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115

上梁不正下梁歪·11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17

身在曹营心在汉·11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9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120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121

识时务者为俊杰·122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123

士为知己者死·124

树倒猢狲散·125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26

死马当做活马医·127

四海之内皆兄弟·12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2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30

桃李满天下·131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13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33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134

五十步,笑百步·135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36

小巫见大巫·13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8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139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140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141

一不做,二不休·142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143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144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14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146

一字值千金·147

依样画葫芦·148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149

英雄所见略同·150

樱桃好吃树难栽·151

有钱能使鬼推磨·152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153

有眼不识泰山·154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155

有志者事竞成·156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57

远亲不如近邻·158

远水不救近火·159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160

这山望见那山高·161

知足者常乐·162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163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6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65

置之死地而后生·166

忠言逆耳利于行·167

竹篮打水一场空·168

试读章节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注解

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喻学问、成绩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仍需继续努力。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宋朝时,长沙有位佛学知识非常渊博的和尚,名叫景岑,法号招贤大师。他时常到各地去讲授佛经知识。

一天,招贤大师被邀请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佛经,招贤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大家听得非常认真。讲经结束后,一个年轻的和尚站起来向招贤大师请教。两人一问一答,气氛相当融洽。最后,和尚提出一个问题:“十方世界究竞是怎么一回事?”只见招贤大师当场拿出佛教记载唱词的本子,指着上面的一行文字高声念道:“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这里招贤大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十方世界”就是需要一步一步攀登的高峰。年轻的和尚大受启发,觉得这不仅是佛法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例句

表哥考上了重点大学。亲友们都向他表示祝贺,并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注解

出自《南史·吕僧珍传》。比喻选择好的邻居比购买好的住宅更重要。也作“百万买房,千万买邻”。

南朝时期,平固侯吕僧珍为人正直,对人谦虚诚恳,而且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着卓越的才能,因此深受梁武帝的赏识。

有一次吕僧珍请求回乡扫墓,武帝不但批准了他的请求,而且任命他为南兖州太守。吕僧珍到任后,公平对待属下,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听说吕僧珍当了太守,他的一些亲戚就从乡下赶到城里,想求他在州里安排个官当当。可吕僧珍严辞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向他们说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让他们回到乡下安分守己。

吕僧珍这种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颂。有位名叫宋季雅的官员告老还乡到南兖州后,特地把吕僧珍邻家的一幢房屋买下来居住。

一天,吕僧珍去拜访了这位新邻居,随便问他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回答说:“共花了一千一百万。”

吕僧珍听了大吃一惊,忙问道:“这房子怎么会这么贵?”

宋季雅笑着回答说:“其中一百万是买这幢房屋,一千万是买您这位好邻居呀。”

例句

古人百万买宅,千万买邻,讲究的是住要好邻,现在我们要注意行要好伴,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百闻不如一见

注解

出自汉代班固《汉书·赵充国传》。听到多次不如亲眼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闻:听见。

汉宣帝时,西北羌族统治者常来边境扰掠,攻夺城池,杀死守吏,严重地威胁着汉朝的安全。汉宣帝召集群臣商讨对策,问谁能领兵抵抗羌人的入侵。这时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站出来说,他曾经率军在边疆与羌人周旋过几十年,愿意领兵御敌。

汉宣帝十分高兴,问他:“你需要带多少兵呢?”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打仗用兵很难在遥远的地方作出计划。我想先去金城看一番,研究出抵御外族侵扰的最好策略,再向皇上报告。”汉宣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赵充国领兵渡过汹涌的黄河,遇到了一股入侵的羌人。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他们俘虏了不少羌人。军士们正要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止他们说:“为了完成守边御敌的重任,我们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啊!”赵充国来到金城,仔细地察看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了解了羌人的兵力部署及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最后实行了屯田政策,巩固了汉朝在西北边疆的统治。

例句

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张家界旅游,那里的风景比我想象的美多了,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半部论语治天下

注解

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熟读儒家经典,就能安邦治国。这是旧时对《论语》的推崇。论语: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赵普为人刚毅果断,足智多谋,是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担任了赵匡胤的宰相,辅佐赵匡胤在短短的十五年内统一了中国,但他出身贫寒,读书不多。民间传言,他只读过一部《论语》。

相传赵普白天处理国家大事,晚上回家以后,总是急切地关门闭户,然后从书箱里取出书来读,往往读上一整晚。等到第二天上朝时,头天的难题就有了圆满解决的办法。赵匡胤曾经问赵普:“《论语》是小孩子启蒙时的读物,你怎么现在还在读它?”赵普说:“我读的书确实不多,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部《论语》里。”赵匡胤听了,连连点头。

宋太祖死后,其弟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仍任赵普为宰相。有次宋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诚实地回答:“臣所知道的,确实只是《论语》里讲的道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打算用半部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例句

古时候的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孔子的论述里蕴藏着无穷的人生智慧。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