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理论联系实践,把周易理论、兵法理论、哲学思想、奇门遁甲理论结合到现实案例中进行运用,无论对易学入门爱好者或研究谋略学的进阶学者,本书都算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理论》,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第三部分《兵法奇门案例分析》。本书的最大特色是作者在研究古人设计奇门遁甲原理的基础上,用大量笔墨原创了兵法奇门理论,并且把这些理论成功运用到实践当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兵法奇门 |
分类 | |
作者 | 欧军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理论联系实践,把周易理论、兵法理论、哲学思想、奇门遁甲理论结合到现实案例中进行运用,无论对易学入门爱好者或研究谋略学的进阶学者,本书都算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理论》,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第三部分《兵法奇门案例分析》。本书的最大特色是作者在研究古人设计奇门遁甲原理的基础上,用大量笔墨原创了兵法奇门理论,并且把这些理论成功运用到实践当中。 内容推荐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的“帝王绝学”,是古代将帅军情战事的决策工具,古传“学会奇门遁,能把天下论”。但是关于奇门遁甲和战争的关系,历史上一直没有相关书籍资料进行详细披露。作者习易十多年,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兵法理论融入奇门遁甲的应用中,揭示了奇门遁甲本来的军事模型结构,在诸多易学理论上属学界内的创新。 学易学的最高境界不是看风水而是做决策,本书理论联系实践,把周易理论、兵法理论、哲学思想、奇门遁甲理论结合到现实案例的运用中,无论对易学入门爱好者还是研究谋略学的进阶者,都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部 孙子兵法理论 导读 一、计第一 二、作战第二 三、谋攻第三 四、形第四 五、势第五 六、虚实第六 七、军争第七 八、九变第八 九、行军第九 十、地形第十 十一、九地第十一 十二、火攻第十二 十三、用间第十三 第二部 奇门遁甲理论研究 导读 一、奇门遁甲用局研究 二、三奇得使原理 三、《烟波钓叟歌》部分研究 四、值符研究 五、探索十天干的含义 六、五行浅析 七、中宫寄宫问题的具体处理办法 八、探讨量子力学和周易预测的关系 第三部 兵法奇门案例分析 导读 计第一 案例一:女儿喝药了 案例二:出国 案例三:老师要点名 案例四:为什么奇门会失灵 案例五:上周面试是否成功 案例六:女网友约我晚上去她家 作战第二 案例七:我在吃什么 案例八:哪天搬家比较好 案例九:他现在对我的感情如何? 案例十:恋爱平淡结束 案例十一:测健康 案例十二:键盘坏了 案例十三:我和女朋友生气了 谋攻第三 案例十四: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胜负预测 案例十五:借光驱给同事能要回来吗 案例十六:考试能否通过 案例十七:这个房子能买吗 案例十八:今晚是“金多宝” 案例十九:弟弟的考试结果 案例二十:电话信息 案例二十一:现在我在吃什么 形第四 案例二十二:节省八十万元 案例二十三:目前在处理的事情结果 案例二十四:在网吧丢失U盘 案例二十五:丢了少量现金 势第五 案例二十六:德国入侵丹麦 案例二十七:国足正在对伊朗 案例二十八:想去质量部门 案例二十九:这个选择正确吗 案例三十:明朝皇帝朱由检自缢 虚实第六 案例三十一:德国入侵挪威 案例三十二:工作岗位被拿出来竞聘 案例三十三:求测是否可以及格 案例三十四:一张贫困生资助表 案例三十五:考了两场试 案例三十六:三次考试 案例三十七:我的猫失踪 军争第七 案例三十八:姐夫参加晋升考试 案例三十九:可以发展关系吗 案例四十:单科考试能通过吗 案例四十一:最近身体怎样 案例四十二:占何怪 案例四十三:博士研究生考试 九变第八 案例四十四:最近和男朋友分手了 案例四十五:我的猫失踪二天 案例四十六:不用熬夜了 案例四十七:想出国打工 案例四十八:是不是会被开除 行军第九 案例四十九:女友是死心塌地爱我么 案例五十:李自成伏兵 案例五十一:他会不会给我打电话 案例五十二:一串钥匙的命运 案例五十三:2007年女足世界杯谁主沉浮 地形第十 案例五十四:面试能否通过 案例五十五:今天应试的工作可得否 案例五十六:能否中标 案例五十七:是否会见到心里想的 案例五十八:孟家庄伏击战 九地第十一 案例五十九:学习旅游专业 案例六十:汝宁城攻坚战 案例六十一:篮球比赛 案例六十二:这次我能否去内蒙 案例六十三:面试了两份工作 案例六十四:贷款五万 案例六十五:德国入侵波兰 案例六十六:工作是否变动 火攻第十二 案例六十七: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实习单位呢 案例六十八:求测恋爱是否还能继续 案例六十九:测今年的工作运 案例七十:他对我是怎样的感情 用间第十三 案例七十一:测测我左手拿着什么 案例七十二:路上可否平安顺利 案例七十三:什么时候才能调回单位 案例七十四:mp3音乐播放器 案例七十五:最后是谁去厦门 案例七十六:我想换工作 孟家庄之战分析 汝宁之战分析 德国入侵波兰分析 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分析 附录一:奇门遁甲入门起局方法 附录二: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 附录三:十干克应 附录四:烟波钓叟歌 附录五:九宫八卦、八门、九星、八神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1940年4月5日6时35分,清明,壬午日是上元,立夏清明四一七,用阳遁四局。本例编入本书《案例二十六:德国入侵丹麦》。 在区别值符与白虎之前,我们已经知道此次德国的攻势目标是两个国家:丹麦和挪威。德军侵略丹麦的时候很轻易就完成了计划,侵略挪威的时候也不是很困难。原因是丹麦和挪威对内不修武备,对外又无坚强的防御工事,还有英国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冒着惹怒德国空军的危险出动海军封锁斯卡格拉克海峡,导致德军轻易渡海登陆挪威以及后续的继续增援。 据此看时干壬落离宫,壬加癸,名为幼女奸淫,家有丑事外扬。上见六合、杜门,离宫的这个格局展现了丹麦和挪威两个国家的内部军事足以让国人蒙羞。 这两个国家分别是壬、癸,其中壬在天盘是被入侵的第一个国家丹麦,癸在地盘是随后被侵略的挪威。 壬代表丹麦在艮宫也有所体现,辛加壬,凶蛇入狱,两男争女。其实这是德军从海陆两路进攻丹麦的表现,其中的海路甚至还有空军的掩护。要找出海陆两军,需要理解辛加壬为何是两男争女,因为这两个“男”就是德国的海、陆军队,“女”就是壬——丹麦。两男争一女,这两男会打起来,所以是凶。但是奇门盘局为了表现两男争夺同一个目标,而舍弃了两个男人打架的凶意。 壬是怀孕之意,一个女人怀孕了,但是胎儿的父亲只能有一个,所以两个男人争夺。辛加在壬上,辛已经是其中的一个男人,与壬相合的是丁,即丁是另外一个男人。假如按照一般理解,既然如此,三个人中肯定有一男一女是同一阵营的,此战例中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对,丁与壬合,按道理丁壬是一边的。为了解决此战例的这个矛盾,奇门盘局用了另外一个办法来进一步表示丁不是壬一方的: 辛作为德军的其中一路,辛得休门,加在时干壬水之上,可知辛是海军,休门为水门,天柱星带辛走水路。 丁是德军的陆军,遇到伤门为机械化部队,正如原书中说的:“固然丹麦人的抵抗时间也可以稍微延长一点,不过这个国家本身却是如此易遭蹂躏,根本上无力对抗现代武器的强大攻击。”这点除了伤门外,还有丁加戊青龙转光的含义,太阴神落人空亡说明德军几乎连战术都来不及运用,基本上是架着武器一直走就占领了这个国家,连一点伤亡也没有,除了用伤门空亡来表示这个意思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方式能更好地表达。丁不但加在戊上,还加在地盘己上,这两个干都是土干,代表了陆地。 不要被巽宫中天蓬星迷惑认为是海军,其实这个天蓬星的作用在于把丁奇和丙奇联系起来,最终丙奇和辛联系起来。因为丙辛是相合的,相互配合。辛是海路军,丙是掩护海路军的空军,遇到开门九天就是飞机在天之象。此外,坎宫丙加丁为星奇朱雀,其实两者都是朱雀代表信息,相互配合默契,体现了空军的运动很合时宜。注意不要把丙加丁理解成空军掩护普通陆军,应该认识是丙辛相合的关系,而且要记得一点:所谓的海陆军,本质不是海军,而是通过运输船登陆海港的陆军,用个时髦的词那叫“海军陆战队”。最终丹麦境内的战斗都是发生在陆地上的战斗,基于此,丙奇、九天、开门作为空军加在丁奇之上就不足奇怪了,因为配合得好,丙、丁又都是奇干,所以登陆的部队能很好地发动奇袭。 综合以上战术分析,盘局战略上甲午辛一方即为德国一方,白虎落宫为丹麦和挪威、英国一方。辛加壬两男争一女,值符方发动了侵略,这里两男争一女的意象变成了德国、英国争夺挪威的代表,这个景象是在宏观战略上的,微观战术上德国男方是丙,英国男方是庚,挪威女方是乙。坤宫乙加丙,夫妻反目离别。之所以包括挪威一方,是因为从坤宫展开我们可以发现挪威和英国双方关系互如夫妻,但是挪威被侵略以后,两方的“亲密”关系不得不破裂,即奇门盘局这里取的是离别之象而不是反目之象。 乙加丙为何会夫妻反目离别?因为庚乙相合为夫妻,丙为第三者男插足进来,夫妻俩就要离别了。但是战争绝非如此,因为丙奇作为德国的空军,绝非是柔情蜜意的,而是强行插足的。不过从坤宫也可见,丙奇在地盘——这仅仅是空军的威胁,而不是实际空战。事实也如此,英国海军由于惧怕空军的袭击而不敢封锁斯卡格拉克海峡,致使德国在成功占领丹麦后能够在当天立即登陆挪威。 P496-497 序言 首先我想对读者说一声抱歉:我不得不把这本书写得这么厚。这不但增加了此书的出版难度,也增加了读者们的购买难度,这两个难度都非己愿。最初着手写书的时候,我的计划篇幅只是现在的一半,当时很多理论都存在脑海中,于是我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些理论也存在别人脑海中,后来当我清醒后发现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我手上有好几本关于《孙子兵法》的研究书籍不等于别人手上也有。同理,兵法奇门理论虽然可由书中的数十个案例来展现,但是,读者要明白理论的来源与具体应用方法,还必须把第二部分的研究文章和第一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阅读。鉴于兵法和奇门遁甲的重要关系,两者已无法分开,依照历史惯例,于是这本书的厚度翻了一倍。其中篇幅最长的一篇文章是《奇门遁甲用局研究》,文中凡通用数据、数学计算、数学排列的内容涉及的数字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凡专业术语涉及的数字如“二十四节气”均采用汉字数字。 本书之所以要在此安排这么一个前言,是因为本书和其他书籍不同,历史上的术数古籍一般只谈术数不谈社会生活。兵书古籍把兵法和奇门遁甲一起放在附录中,却不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典型的有唐朝的《太白阴经》、宋朝的《虎钤经》和《武经总要》、明朝的《武备志》、清朝的《戊笈谈兵》等等。千年来一直在传说奇门遁甲和军事战争有密切联系,但是这个联系具体如何却从未有人进行说明。本书将建立一个理论系统把这个传说中的奇门遁甲和军事行动的密切相关性,首次用文字公开发表出来,如果不在前言部分引导读者,可能会有读者只挑案例部分看,最后越看越糊涂,最终把这本书当废纸称斤卖。言归正传,我们先来看看全书的结构。 本书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理论 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 第三部分:兵法奇门案例分析 最后是四个附录。 附录一:奇门遁甲入门起局方法 附录二:平太阳时与真太阳时 附录三:十干克应 附录四:烟波钓叟歌 附录五:九宫八卦、八门、九星、八神简介 然后笔者根据读者的水平,将此书的阅读顺序安排如下。 总体希望读者能抱着这样的兴趣去阅读: 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层哲学思想是什么?简单说是天人合一、阴阳辩证,但是这是如何体现的?这些文化思想、兵法谋略和奇门遁甲有什么具体的关系?我们从哲学、谋略学中学习到这些思想后如何提高我们为人处世的境界? 这些问题本书并未直接给予答案,因为对这些问题思考后的答案,因不同个性的人、不同行业背景的人会得到各具特色的结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同行业的人都能在对自己的事业精熟后理解这些“大道”并有所收获。本书就是通过易学试图探索数千年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道:当他们逐鹿中原的时候,当他们日费千金十万之师并举的时候,当他们躬耕于南阳三分天下的时候,当他们弯弓射大雕的时候,当他们会当凌绝顶的时候,当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当他们依山傍水面阳而居的时候,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候,当他们男耕女织的时候,当他们夫唱妇随的时候……他们或是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应用着什么道理?朋友们,让我们透过周易、奇门术数这些工具的表象,一起去寻找背后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 一、初学者。 1.首先应该阅读附录一:奇门遁甲入门起局方法。如果你没有这个基础,无疑很难进一步深入阅读,可能有的读者觉得阅读这部分也有困难,如果你感觉确是如此,可上本书作者的QQ读者群,或发邮件到本书作者邮箱进行讨论:byot-jun@sohu.com。作者上网答疑,引领初学者从此进入中华文化最神秘的大门。若需邮购或探讨,欢迎致信作者,联系地址: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仁爱完小,邮编530405。 2.然后阅读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理论。这部分之中每段兵法后边都有兵法应用的案例,每阅读完一段,请接着去阅读对应的案例。 3.再读第三部分:兵法奇门案例分析。阅读第三部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某些不能理解的格局,此时可以翻阅附录三:十干克应。 4.当阅读得更加深入的时候,才去深入理解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 二、中级学者。 1.首先通读一次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不求甚解,但求有个印象。 2.然后阅读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理论。按照兵法顺序阅读兵法内容,每阅读完一段,接着去阅读对应的案例,再读第三部分:兵法奇门案例分析。 3.遇到疑问,可反复参考兵法内容和案例分析,前后对比、深入思考必有所获。 三、高级学者。 1.我想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作者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所以不用说,他们必会先通读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 2.然后阅读第一部分:孙子兵法理论。建议是按照《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顺序,每阅读完一篇才去阅读对应的第三部分:兵法奇门案例分析。因为《孙子兵法》的每一篇内容,尽管分成了若干段,但是一篇往往是一个整体,阅读完一整篇,再去理解对应的案例会更加有整体感、系统感,从而把握《兵法奇门》中奇门遁甲是如何利用兵法进行排兵布阵的,甚至还需要在篇章之间进行前后联系,这样才能体会为什么说奇门遁甲是帝王绝学。 3.最后是深入理解第二部分:奇门遁甲理论研究。结合案例研究奇门遁甲中的古代哲学思想和军事谋略思想。深入阅读可以发现本书内容虽然多,但是本书只是掀起了庞大的谋略学系统帷幕的小小一角,还有更多内容需要我们一起发掘。 同时,如果是有心人,有条件的应参看本书最后部分《主要参考书目》中提到的书籍。一本书的思想,是作者阅读完前人的书籍后,进行独自提炼、进一步发挥形成的独到见解。随后作者将这一独到见解公布于众,是要接受人民大众和时间的考验,于是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就在这样的争鸣中逐步提高。但愿笔者能在这样弘扬我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尽一点绵薄之力,能做到此不枉此生矣。 欧 军 2010年2月4日 后记 写完本书,我几乎浑身脱虚,一身松散,恍如隔世。回过头再看看自己的文章,有点不相信是出自本人之手。因为在写作的那段时间,我的精神很亢奋,每每写到金戈铁马处,即使是深夜也不愿去睡觉,往往导致第二天上班很没精神。可以说,有的内容,即使是作者本人,在事后往往都需要反复阅读几次才明白:这真的是我的思想吗?哦,这东西原来是从我头脑里边跑出来的。为了享受这种乐趣,我往往是明白过来以后便把稿件打人冷宫,过段时间又翻出来重新认识自己。 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同时我也心痛地看到,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提升,现代年轻人越来越漠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即使是历史上一直以来研究易学的学者们,大多数也把精力投人到八字、六爻等更传统的术数上,也正是这些东西让不轻易涉足易学的正统学术专家对其表面的随机性误解而一棍子将其打为“封建迷信”。奇门遁甲正是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学术发展非常缓慢,相关研究比起八字、六爻,甚至是六壬都少很多。因此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奇门遁甲深程度研究的著作都非常稀少。一旦有一点进步就秘而不宣,这样很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于是造成了今天人们一提“奇门遁甲”就联想到装神弄鬼的东西,越是神秘化,就越要保守化,年轻人就越来越敬而远之。那么,我们的文化何以继承?有的人说,区区周易,区区奇门遁甲就谈文化继承?殊不知,我们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所不同的是,我们骨子里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的和谐感,我们讲究辩证,我们讲究矛盾,但我们更讲究辩证统一,更讲究矛盾统一。周易及其分支奇门遁甲,讲的就是这种和谐、这种矛盾辩证统一,我们中华民族的和谐美感就是从这些古传精神领域中深厚、浓郁、缓慢地散发出来的。如果我们很无知、很鲁莽地把古代文化遗产当做“封建垃圾”否定掉,那么,我们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就会在历史长河中日渐凋零。 今天的大学教育,对包括中医、水利、考古、音乐等专业的研究生、研究员都要求外语考试得过关,目的是希望他们有能力阅读不同文化视角下的同专业文献。(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外语要求是苛刻了一点,如果是当做修养来要求则不过分)这种现象和古代的奇门遁甲学习几乎一样,古代的为将者都被要求学习奇门遁甲,当然学不学得下去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作为将领的一种素质修养是应该的。所以很多古籍兵书后边都附有奇门遁甲的内容,比如《太白阴经》、《武经总要》等。很典型的当如唐朝《太白阴经》的作者李筌本人不赞成奇门遁甲里那些玄幻的奇门法术,但是出于行业习惯,他还是坚持把奇门遁甲的知识附在这部兵书后边。他们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告诉人们,兵书作为战争谋略书籍,我们除了从普通兵法意义上理解战争谋略以外,我们还应该能运用其他不同的眼光来理解战争谋略。奇门遁甲就像是古代战争谋略的一门“外语”,要求带兵的将军能学会这门“外语”,然后和军师制订军事谋略的时候至少能和军师参谋们搭得上话。 古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外语”,为什么不直接用“国语”写成诸如《孙子兵法》、《六韬三略》这样的兵书来阐明自己的谋略思想?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兵法谋略涉及国家军事利益,不能轻易外传,想当年孙膑就为这种事情吃尽苦头,所以先人们就想办法做成隐晦的术数,写成精练的口诀保存,正如歌日:请观歌里精微诀,非是贤人莫传与。二是先贤们在日常生活、军事生活中总结出了更为本质的谋略思想,这些更本质的谋略思想无法用事先的语言进行阐述,否则后人可能会根据语言文字机械呆板地运用从而背离了设计者的初衷。类似佛教里说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又如何流传?佛教的办法是把道理放入教化故事中、放人六道轮回世界的背景中,让后人阅读这些故事后体验幻想轮回世界从而明白佛祖说的道理。我国古代的先贤们为流传他们的思想则是做成了奇门遁甲的术式这一谋略工具,留由后人自己去体会和运用,从中理解谋略思想、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 所以说,奇门遁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略工具,更是一个认识古代先贤哲学思想的窗口,从这点上说,我们把奇门遁甲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在传承着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经过广西人民出版社编辑们不辞辛劳的努力,《兵法奇门》这本书终于得以去芜存菁,在此感谢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此书才最终得以出版。 欧 军 2010年2月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