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耳边风/知性妈妈丛书
分类
作者 赵锐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十月怀胎似乎还是昨天的事,转眼间,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家伙已经像尾巴一样跟在你的前后左右。

这是一本全面、真诚、坦率、直接的书,它就像妈妈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一样,虽然常常被你视为“耳边风”,却是可以将你慢慢“吹”大的。给孩子吹“耳边风”,这是身为母亲的宿命。也许你今天不当回事,明天不当回事,但终有一天,你会忽然想起这母亲的“耳边风”。

内容推荐

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书,但哪一本属于我和你呢?哪一本能陪伴你成长,给予你切实贴心的帮助呢?你需要一本窃窃私语的书、你需要一本唠唠叨叨的书,你需要一本全面、真诚、坦率、直接的书,它就像妈妈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一样,虽然常常被你视为“耳边风”,却是可以将你慢慢“吹”大的。是啊孩子,母亲给孩子吹“耳边风”,这是身为母亲的宿命。也许你今天不当回事,明天不当回事,但终有一天,你会忽然想起某一句话、某一个场景:咦,这话好像妈妈唠叨过,现在想来好像还蛮有道理的哈。呵呵,信不信由你,这事终有一天会发生,毕竟妈妈也是这么过来的。

目录

序:当风的手指轻轻抚过

自序:愿你成为完整的人

第一封信 让妈妈一次唠叨个够

第二封信 听说你只哭了一次

第三封信 对不起,妈妈没看好蝴蝶

第四封信 你让我别提上学的事

第五封信 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

第六封信 让你做一天妈妈如何

第七封信 为每一个进步喝彩

第八封信 就算给个地球也不换

第九封信 你是什么样的小公主

第十封信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第十一封信 咱们都面临精英教育的严峻考验

第十二封信 谁有道理就听谁的

第十三封信 六十年与五千年

第十四封信 月到中秋分外明

第十五封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十六封信 仅仅快乐是不够的

第十七封信 说千道万不如做一

第十八封信 战争没有胜利者

第十九封信 像乔纳森那样追逐梦想

第二十封信 又是一年新来到

孩子怎样咱才算满意(跋)

试读章节

亲爱的孩子:

2009年9月1日与众不同。从这天起,你不再是个动辄要妈妈抱在怀里哄逗的婴幼儿:呵,真值得骄傲,你——是——小——学——生——了!

8月31日那天,妈妈大老远赶到学校给你铺床。一进宿舍楼,就见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家长,他们有的在撑蚊帐,有的在铺席子,有的在跟生活指导老师交流……一种不安定的气息四处弥漫,让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走进你房间,坐在你的空床上等你。与你相邻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小姑娘,得知你也正常寄宿,孩子妈很高兴:“总算有人作伴了!这个房间走读的多,只是中午睡个午觉,晚上都回家了。人太少,孩子不敢睡觉,害怕!”我笑笑说,我们晚上也住。

不一会儿,你跟在你爸身后,心不在焉地来了。没有兴奋,没有好奇,没有一丝积极的表现,有的只是毫不掩饰的无奈。你不喜欢寄宿,从来没喜欢过。可是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无法讨论,因为将你送进一所优秀的寄宿学校,是我们目前所能做出的最好选择。无论父母如何舍不得,孩子终将一天天走向独立,这是此世界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况且从你一贯的聪明伶俐来看,我们相信你一定能从寄宿生活中得到有益的锻炼,走好人生至关重要的一步。

将床单包住床垫,将被子塞进被套,将蚊帐挂好,将换洗衣物、日常用品放进抽屉,我不停地对你说:“嗨,看一看,袜子和短裤在这个粉红色的收纳盒里,别忘了一天一换。洗手液在这儿,看好了!抽纸也放这儿了,嗨,你看一看嘛……”你不耐烦地抬抬眉毛回答:“知道了,你都说过多少遍了!你现在怎么这么唠叨?”

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嫌妈妈唠叨了。记得不久前第一次听你这么抱怨时,我忽然心里一紧,忍不住认真地看了你一眼。你的小脸肥嘟嘟的,心爱的长发从来不肯扎,只是那么随意披散着,活脱脱一个可爱天使。你专心给芭比换着衣服,对我的话充耳不闻。当时我心想:呵,她可真的长大了,居然已经懂得顶嘴,懂得抱怨,懂得嫌妈妈唠叨了。怎么,岁月轮回了吗?这话若干年前我不是经常抛给我妈妈吗?现在居然轮到我女儿抛给我了!当时我心动了一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从那以后,我努力不重复说话,可你仍然时不时会嫌妈妈唠叨——唉,唠叨就唠叨吧,哪一个妈妈不唠叨呢?不唠叨还叫妈妈吗?

将你送进教室,将你的文具盒、书本、水彩笔、油画棒等放进桌肚,将你的公主书包挂在椅背上。你拉着我不让走,非让我坐在旁边陪着。我刚开始陪,竟忍不住又一次唠叨起来:“别忘了,渴了自己拿杯子打水。饮水机会用吧?蓝色开关是凉水,红色是热水。不管什么季节,千万记住:先打凉水,再加热水!还有,想上厕所就跟老师说,不要忍着,不要害怕!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勇敢地举手报告:老师,我想上厕所!”

尽管这也是老生常谈了,这次你却没有嫌我哕嗦,反而一本正经附和道:“是啊,老师也不能不让人上厕所啊,不然拉到身上臭死了!”

我点点头:“是啊,老师不会的。桌肚里放了什么东西,记住了吧?你老是不长脑子,自己的东西要自己记得,该用的时候拿出来,用完了及时收好。第一周,咱们各自约定一个目标好吗?你的目标是:不哭,行吗?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哭。你爸爸在学校,会帮助你的。咱们慢慢适应,不急。至于妈妈的目标嘛,是要抓紧写作了!知道吗,妈妈要给你再写一本书,一本书信集,把妈妈想对你说的话以及妈妈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全写在信里。等你长大了、认字了,你可以自己看这本书。以后妈妈不能永远陪着你、时刻陪着你,但妈妈的书可以。妈妈抓紧写这样一本书好吗?等你周末回家,咱们互相检查:你完成目标没有?妈妈完成目标没有?”

一听这话你犹豫了,没敢轻易答应,而是不好意思地笑道:“万一我哭了怎么办?”  我搂你在怀疼爱道:“不会的。妈妈相信你,你很勇敢很能干,不会轻易哭鼻子。要知道,你属马的,比大多数属羊的同学年长。要是人家小不点儿不哭,你这么大个子还哭,丢人不丢人?”

你的眼睛扑闪了一下,差点溅出泪花。

还好,没出事故。

我吻了你一下,故意大大咧咧地说:“我也未必能完成任务,写东西不容易,很累人的,不下决心不行!咱们共同努力,看谁做得好,到时候贴颗五角星!”

你忽然望着我的眼睛严肃地说:“有件事你千万要记住!千万要注意休息,不要一写起来就觉也不睡了,饭也不吃了。你要知道,你这么写一两天没关系,但长期下去,肯定要生病的!结果,书没写出来,人又生病了,怎么办呢?”

我目瞪口呆。

我哑口无言。

我无法想象这话是你说的。可的的确确,它是从你的小嘴里冒出来。你一边说一边还煞有介事地指指点点,以示强调。

我又惊又喜地道:“是啊,你说的很有道理。你怎么这么有道理呢?谢谢啊!你放心,我会安排好时间的,我努力每天写,但不会拖得太晚,保证睡眠——不管怎样,咱们都要努力啊!”

正说着,老师要求家长离开了。你依依不舍地看我离开,嘱咐我在窗外再站一会儿。隔着纱窗,我看到你们一班孩子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坐直了身子。小老师很有办法,她指挥着你们一起有节奏地拍掌,掌声如同鼓声,很快集中了你们的注意力,喧闹的教室一下子有了秩序。起初,你还侧头向我张望。不一会儿,你开始被老师吸引。妈妈不敢继续干扰你们,当你又一次转脸时,我给了你一个飞吻,然后挥手表示告别——妈妈终于走了,带着你新发的一包校服,带着对你的深深牵挂,带着对你健康成长的自豪和快乐,脚步轻盈地回家了。

这两天你不在身边,妈妈却仍然为你忙碌着:头天晚上到家即洗晾厚的薄的校服,第二天晚上忙着给每件衣服缝绣你的名字。妈妈不擅女红,笨手笨脚拿着针线,上下15件衣服,嘿哧嘿哧绣到半夜12点!第三天晚上无甚杂事。虽然工作一天身心皆疲,但终于还是说服自己坐在电脑前,开始承诺已久的写作。昨天与你通电话,听说你以为爸爸答应了却不来看你,忍不住哭了。我对你说:“是啊,妈妈也没写作。咱们定的目标都没实现,加油啊!周末见面时咱们再互相检查噢!”今天没给你打电话,我想还是抓紧写作为好,毕竟咱们承诺过,要各自努力的!

是啊孩子,这本书是妈妈答应要给你写的。当你还是襁褓中的小宝宝时,妈妈就算抱在怀里也放不下心来:你是不是饿了?是不是渴了?是不是尿湿了?是不是不舒服?……后来你走路了,出门了,上幼儿园了,妈妈操的心就更多了:衣服穿得合适吗?走在路上安全吗?老师对你照顾周到吗?你与小朋友相处开心吗?……有一天,操心得自己也吃不消了,妈妈自我解嘲道:“啊呀何必呢,莫非你不在了孩子还不活了不成?”这个念头一冒,立刻把妈妈吓坏了:噢天哪,人生在世不容易,如果没有父母庇护,孩子当真能平安长大吗?给你留财富、买保险当然有用,可它们至多保障你衣食无忧,却不能保障你精神富足。曾经,我们遭遇过这样那样的困惑。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因为心结无法解开,因为迷茫矛盾太多,我们曾经伤痕累累。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化为琥珀,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让他们活得轻松些、明白些、方便些?

就在那个时候,我决定再给你写一本书。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书,但哪一本属于我和你呢?哪一本能陪伴你成长,给予你切实贴心的帮助呢?你需要一本窃窃私语的书,你需要一本唠唠叨叨的书,你需要一本全面、真诚、坦率、直接的书,它就像妈妈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一样,虽然常常被你视为“耳边风”,却是可以将你慢慢“吹”大的。是啊孩子,母亲给孩子吹“耳边风”,这是身为母亲的宿命。也许你今天不当回事,明天不当回事,但终有一天,你会忽然想起某一句话、某一个场景:咦,这话好像妈妈唠叨过,现在想来好像还蛮有道理的哈。呵呵,信不信由你,这事终有一天会发生,毕竟妈妈也是这么过来的。这本书将涉及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理解、对性格的培养、对方法的训练等多方面,我希望它能成为你的终身伴侣,因为它试图探讨的都是一些人生基本问题,8岁和80岁读来感受不一样,但都可以读。最起码,有一本妈妈的书陪伴你寄宿,你会觉得温暖些、安全些。

好了,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写这本书了。下面,让妈妈一次唠叨个够。我继续写了哈。

谣吻熟睡中的你!

妈妈

P2-9

序言

时间过得真快!十月怀胎似乎还是昨天的事,转眼间,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家伙已经像尾巴一样跟在我前后左右。孩子,你一直长得很好!出生到现在,你只去过一两次医院,还都是因为意外的感冒。每次体检你都是“中上”,看着你结实的小身体、白皙的小脸蛋,体检医生每次都会忍不住夸上一句:“长得不错!”如果你再伶牙利齿地和医生说上两句,医生就更喜欢了:“这孩子挺聪明!”——噢,感谢上天!这些年咱们虽然过得有风有雨,但总算没有惊涛骇浪。你健康我快乐,来,让我们一起为你曾经和即将拥有的平安感恩、祈祷吧!

呵呵,孩子,这些年听多了各种各样的夸奖,你现在对“漂亮”、“聪明”、“可爱”这样的词语已经没感觉了吧?你4个月听故事,一岁半背《三字经》,两岁背唐诗……还没上学,你已认识上百个汉字,背诵数十首唐诗,会唱十来首英文歌,懂得九大行星和太阳的关系,能够在地球仪上找出若干个你感兴趣的国家,更可以兴之所致地讲故事、编儿歌。你可真是非常能讲!除了睡觉,你的小嘴巴就从来不停。你讲话有条有理、思路清晰,出众的表达能力、独立的思维方式无数次让大人们惊讶不已,连老师也经常夸你:“讲话像小大人似的!”是的,孩子,你资质不错,这是上天的特别恩赐。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21世纪的孩子天生条件优越,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你并不比其他小朋友更出色,虽然你远比妈妈六七岁时要聪明伶俐很多。

知道吗孩子,有你这样的孩子,妈妈一方面感到很自豪,一方面也感到压力重重。因为随着你的年龄增长,把你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何把你培养成这样的人?已越来越成为妈妈操心的问题。说实话,为了做一个称职的母亲,我不仅买回大量书籍事先学习,还经常找有经验的朋友、同事咨询请教,就是想找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方式,让你既快乐又茁壮地成长。知道吗孩子,妈妈深深懂得扭曲个性、压抑思想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所以妈妈一心希望你这辈子不再走妈妈走过的弯路。

孩子,这些年妈妈从来没有强迫你学习什么不是吗?尽管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引导你了解世界、掌握单词、背诵诗词,但只要你说“我们玩别的吧”,我从来都是充分尊重你的意见。看到你平时喜欢蹦蹦跳跳,我特意带你到琴星艺术学校想让你学跳舞,但只要你说“我不想学”,我立刻就带你回家了。妈妈最近拒绝的幼教广告可真不少啊,每每在街头被那些劝说我们上幼儿英语的大男孩大女孩缠住,妈妈总要花费好一番口舌才能摆脱他们。其实,妈妈何尝不希望你也能学一样本事呢?钢琴也好,围棋也罢,唱歌、跳舞、讲故事……哪怕就是偏向游戏的轮滑、踏板呢,只要你愿意学,妈妈都会无条件支持你。为了能及时发现你的兴趣爱好,妈妈现在真快成了百科全书了。妈妈小心观察着你的一言一行,唯恐一不小心错过你求知欲、好奇心萌芽的那一瞬间。知道吗,孩子,妈妈其实并不在乎你现在就成为什么“神童”。多学一点英语、多认几个汉字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妈妈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的,完整的人!

什么是完整的人?妈妈先来讲一个故事吧。你认识的王阿姨不久前告诉我,去年暑假,为祝贺女儿中考成绩不错,王阿姨提议女儿到云南旅游。王阿姨以为云南的风土人情肯定会让女儿十分向往,没想到女儿听了却回答:“大热天的跑来跑去多辛苦!还不如呆在空调房间里舒服。再说现在什么风光片看不到,与其花那么多钱出去受罪,干脆租几张碟片自己看得了,想看什么看什么。”王阿姨听了这话什么也说不出来。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也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假期父母花钱让她前往北京参加“大学夏令营”。在父母心目中,北大、清华是圣殿,置身一流校园,孩子肯定会萌发强烈的上进心。然而结果却让父母大跌眼镜,孩子刚出发就不停地发短信抱怨,一会说乘火车太辛苦,一会说旅游食品太简陋,到了北京更是牢骚满腹:4个人一房间,连单独的卫生都没有;夜里面互相影响,根本睡不好觉;一大早就被吵起来了,头疼得要命……一周旅行回来,孩子对父母说:“以后我才不到北京上大学呢,苦死了!”

孩子,如果你以后成了这个样子,妈妈会多么伤心啊!因为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对生活缺乏感受能力,对未知世界一点都不好奇,对已拥有的一切一点不知道感恩……这真可悲真可怕!其实,这并不是这些孩子的错,妈妈很清楚他们是怎样变成今天这样子的,因为妈妈以前也曾像他们一样接受不合适的教育,妈妈由此也长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什么是完整的人?妈妈说不清,但妈妈相信,一个完整的人,他首先应该有正常的心情,他懂得爱,他会流泪,他会像婴儿一样微笑,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享受生命的美好;一个完整的人,他还应该有正常的心性,他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个世界,谦卑地接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不要求太多也不要求太少,他端端正正地走路,端端正正地吃饭,端端正正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个完整的人,正常的心智也必不可少,因为这可以帮助他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这样的技能也许会让他成功名就,但也许只能让他满足于温饱,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他尽心尽力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孩子,妈妈为什么希望你成为完整的人?因为妈妈希望你幸福啊,除了努力成为完整的人,妈妈到现在还没发现更好的幸福之途。妈妈以前也跟大多数人一样,以为功成名就就是幸福,但后来终于懂得扭曲自我成为孤独的英雄,其实是最最悲惨的一件事!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幸福,就算给他天大的才能、天大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天才疯子还少吗?秦始皇、徐文长、尼采、凡高、希特勒、波尔布特……够了够了!我们要完整的人,不要扭曲的天才,更不要变态狂和疯子!在坦荡踏实的凡人和心理阴暗的名人之间,妈妈情愿你成为前者。

孩子,记得有一天你躺在床上,我拿着奶瓶喂你喝奶,我说:“你看你现在多么幸福!还没起床姑姑就泡好了奶、做好了饭,然后妈妈给你喂奶、穿衣服,然后再帮你洗脸、吃饭,最后亲你一口才送你上幼儿园!”你当时眨着眼睛问我:“这就是幸福吗?”我认真点点头,告诉你:“这就是幸福。”孩子,你现在不懂幸福我并不奇怪,但我愿意从现在就开始经常提醒你,直到你真正惜福为止。所以,你现在不愿意学什么技能我并不着急,因为我觉得这和成为完整的人相比,根本不算事情,等你想学了自然会学。不是吗?放眼数十年漫长人生路,4岁会算术和10岁会算术到底有多大区别?对于大部分健康人来说,真想学点技能并非难事,至多也无非是他学5天你学10天而已。

但你现在已经出现和两个大姐姐类似的毛病:你率性而为,每天晚上不疯到10点以后绝不休息,于是第二天早上赖床、迟到就成了家常便饭;你不爱惜玩具,每每吵着闹着买回家的玩具,两三天后就不知扔哪儿去了,家里玩具成堆,却不知道哪件是你的最爱;你忍耐力极差,稍有不舒服即大呼小叫,几乎没有一次出门能坚持不要人抱的;你悲悯心不足,不喜欢照顾小动物、小植物,为你养的小鱼、小龟死了,你竟然从来是无动于衷,只是每次见到行乞者都要给他们一点零钱还让我欣慰;除了一段时间专注于一部动画片,还没发现你关注过什么事情,我觉得你干什么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这些才真让妈妈心里急啊!

忘不了一个名叫蒂皮的法国小姑娘,由于父母是动物摄影师,她从小生长在非洲大草原,和猩猩、河马、驼鸟这些野生动物成了好朋友。几年前看到蒂皮的图书时,妈妈心里好激动,妈妈好喜欢赤身露体、野味十足的小蒂皮,因为她是那么勇敢、那么健康、那么与自然浑然一体地美丽!妈妈甚至暗自希望你的长发也能像蒂皮一样飘飘洒洒。然而,现在的你却和蒂皮大相径庭,虽然你的头发已经比蒂皮还长了。当然,妈妈也明白,蒂皮那样的孩子只能诞生在非洲大草原里,你的可爱也是独一无二的,你不是蒂皮。

好在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后面还有的是机会。孩子,以你的资质,妈妈不愁你将来没有美好的未来,但妈妈还是祝愿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互相完整,用我们凝视的眼神,用头顶皎洁的月光,用温柔的摇篮曲,用一碗你爱吃的馄饨,用一个亲吻、一个拥抱……用所有这些细节完整我们的心灵!

后记

以不变应万变:“孩子最近怎么样?”

向堕落狂奔:“成绩不行。夏天高考,一本肯定没指望,二本估计也悬。”

以不变应万变:“他情绪怎么样?你们可不能逼他,压力太大会出问题的。”

向堕落狂奔:“他情绪还算稳定。我不敢逼他,只能暗暗着急。他妈妈有时候忍不住,会催他再对学习上点心。说实话,我心里挺失望的。”

以不变应万变:“为什么失望呢?就是因为成绩吗?”

向堕落狂奔:“是啊。想当初儿子刚出生时,我捧着他像捧着初生的太阳。可现在,前途一片渺茫,他还不急不躁的。一说起学习他声音比你还高,简直……唉!”

以不变应万变:“大概是我们父母过于贪心了吧。记得生育孩子时,我们只是希望孩子不缺胳膊不少腿,是个正常健康的孩子就好。后来孩子长大了,我们只要他不挑食不调皮就好。再后来我们又要求他能适应学校,每天平平安安地回家来就好……可不知道哪一天,孩子成绩没那么出色,我们就觉得世界末日到了。”

向堕落狂奔:“你说得没错,可谁能跳出来呢?你孩子还小,还算是‘自然人’,再过几年你就能体会到我的痛苦了。”

——以上对话是我(以不变应万变)不久前与一位朋友(向堕落狂奔)网聊的记录。后来我发现,朋友的这种心态其实在家长中普遍存在,毕竟不用父母烦神的优秀孩子只是少数,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不得不为分数纠结几年甚至十几年。到底是父母太贪心了还是现实太残酷了?孩子到底怎么样咱父母才算满意?如果孩子不优秀咱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我当然承认,朋友的痛苦自有其理由。人口膨胀,资源紧张,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没经过高等教育的普通青年,的确很难在当下的都市过上有尊严的正常生活。我也并不是因为自己孩子小,就对现实一无所知。事实上自从孩子上学以来,我已经陆续把南京小学、中学的教育现状打听了个遍,总算弄清楚为什么学区房的房价总是一路攀升?为什么大家削尖了脑袋要上南外?为什么小升初就近入学却并不能让孩子们减压?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要上课外补习班?为什么奥语奥数班让家长们欲罢不能……没什么好说的,一句话:疯了!

对于教育的控诉,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我的想法是,与其指责制度不好、环境恶劣,不如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有失责之处?无论如何,父母要有主心骨。面对老师的要求、社会的压力,我们没必要轻易妥协和盲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心里应该大概有数,如果这个孩子乐感平平,我们为什么非得让他学钢琴?如果这个孩子生性好动,我们为什么非得逼他学围棋?如果这个孩子表达欠佳,我们为什么非得幻想他成为脱口秀主持人呢?下决心接受一个平庸的孩子,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但现实就是这样,现实注定我们大部分孩子不可能是领袖、不可能是精英,却仍然可能相当健康、相当善良、相当可爱——拥有这样的孩子,难道父母就不幸福吗?

想必很多母亲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让我们再生,孩子教我们成长。我是31岁那年生下女儿的,并因此一下子脱胎换骨,从总也长不大的女孩突然间成熟为母亲。2006年,在女儿一岁半时,我为她写下了第一本书《单身母亲手记》。后来随着女儿的成长,我越发强烈地意识到哺育、观察和思考一个生命意味深长,为女儿写作可能会成为我将来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孩子即将上寄宿学校时,考虑到与她情感交流的需要,我准备每周给她写一封信,并希望这些信能够像《傅雷家书》一样具有普遍意义。没想到机缘巧合,这个写作得以纳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知性妈妈”丛书系列,让我的梦想如此速度地得以实现。南京师范大学是我的母校,这样的合作让我感到温暖而愉快,对此我深表感谢。

我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她目前还没成为分数的奴隶。尽管她对上学这事儿始终在嘀咕不休,但她带回来的分数总体还不算差。我不敢保证她将来仍然不受分数左右,但我的确打算郑重其事地表个决心:我这个当妈的,可坚决不能拿成绩压迫孩子,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能就是不能!

但愿我能恪守自己的诺言,但愿孩子既玩得开心又学得开心,但愿《耳边风》能给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带来裨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