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对元和体的涵义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元和体界定为元和时期所有带有新变色彩的诗歌创作,主要以怪奇和平易两种特征为主。”将元和时段界定为从贞元十四年到长庆四年。这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概念,就具体研究的操作层面而言,也较为合理。
整个研究分为三大部分,以元和诗坛的外部关系论、本体风格论、后世影响论三端作为论文的主干,再向纵深开掘。
序
绪论
上编 影响元和诗歌的因素
第一章 元和诗溯源
第一节 盛唐诗人的影响
第二节 大历诗人的影响
第三节 唐代以前诗人的影响
第二章 外服儒风而内宗梵行——元和诗人与佛教
第一节 去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刘禹锡与佛教
第二节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柳宗元与佛教
第三节 佛本夷狄之人——韩愈与佛教
第四节 前生应是一诗僧——白居易与佛教
第五节 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贾岛与佛教
第六节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元和诗人佞佛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古文运动与元和诗坛
第一节 古文运动与新乐府的主张与创作的呼应
第二节 韩孟诗派的奇险与古文创作尚奇的一致性
第三节 柳宗元诗文风格骚怨清雅的一致性
第四节 元白的古文创作与其诗风平易的一致性
第四章 唐传奇与元和叙事诗
第一节 元和诗人与传奇作者的关系
第二节 诗与传奇的相互配合·
第三节 叙事诗与传奇的共同特点
第四节 诗与传奇的相互影响
第五节 叙事文学繁荣的原因
中编 元和诗歌风格分析
第五章 怪奇:韩孟诗派自觉的追求
第一节 孟郊的硬语盘空——寒奇
第二节 韩愈的万怪惶惑——雄奇
第三节 李贺的百家锦衲——瑰奇
第四节 贾岛的瘦硬苦吟——清奇
第六章 平易:元白诗派干预生活的需要
第一节 张籍、王建的平易雅正
第二节 自居易的平易通俗
第三节 元稹的平易绮艳
第四节 韩孟与元白两大诗派之共同点
第七章 刘柳诗——别调中的趋同
第一节 柳宗元诗歌的新变
第二节 刘禹锡诗歌中的新变
下编 元和诗歌的影响
第八章 元和诗歌对晚唐五代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贾岛对晚唐五代诗人的影响
第二节 张籍诗歌对晚唐五代诗人的影响
第九章 元和诗歌对宋代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白居易对宋代诗人的影响
第二节 贾岛、姚合对宋代诗人的影响
第三节 韩愈对宋代诗人的影响
第十章 元和诗歌对金元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李贺对金代诗人的影响
第二节 李贺对元代诗人的影响
第十一章 元和诗歌对明清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竟陵派与贾、姚
第二节 “梅村体”与“长庆体”
第三节 性灵派与元、白
附录一 元和诗人有关佛教作品统计
附录二 王建《宫词》论析
附录三 从张为《诗人主客图》看元和诗分派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