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来奉茶》由程然所著,作为一本写茶的书,贵在对茶的感知颇为独到新颖,别有一番见地。令不懂茶的人初识茶之习性。令爱茶
之人欢喜茶之外的天意。茶,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却能折射人生百态。每一泡茶的滋味,也因着环境、氛围、气候、同饮者的不同,让
人生发出不同的感怀。茶本身、茶与人、茶与禅,亦有着很多因缘故事,或感伤哀婉,或动人心魄,或铭心刻骨,或温暖如斯,不仅值得细细品
味,更能让人涤尽尘劳,是非放下,安然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心一意来奉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程然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心一意来奉茶》由程然所著,作为一本写茶的书,贵在对茶的感知颇为独到新颖,别有一番见地。令不懂茶的人初识茶之习性。令爱茶 之人欢喜茶之外的天意。茶,只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却能折射人生百态。每一泡茶的滋味,也因着环境、氛围、气候、同饮者的不同,让 人生发出不同的感怀。茶本身、茶与人、茶与禅,亦有着很多因缘故事,或感伤哀婉,或动人心魄,或铭心刻骨,或温暖如斯,不仅值得细细品 味,更能让人涤尽尘劳,是非放下,安然面对生活中的诸多烦恼。 内容推荐 《一心一意来奉茶》由程然所著,是一本文笔优美、意韵绵长的当代散文集。《一心一意来奉茶》以茶为载体,以茶作为依托,来写对茶的喜爱,对茶人的描摹,对茶禅的体会,由实至虚,数十篇短文汇成了一条长河。三个专辑分别展现了:一茶有一机缘,造化下茶境幽深美妙;一茶品一人世界,彰显个人生命的悲欢离合;到第三步,则品茶谈修心,杯水中见了禅境。 目录 再版序言 1 自序 4 第一辑 白泥赤印走风尘 001 马连道与龙井山 002 太阳和冰泡出的茶 007 兰花观音 014 人闲桂花落 018 白泥赤印走风尘 020 什刹海的下午茶 024 “鲁智深”端上来金莲花 028 冷眼坐茶社 035 一心一意来奉茶 040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043 蒙顶山上的甘露 055 事关普洱 061 功夫泡与大碗茶 066 解毒的茶和断肠的草 071 第二辑 一个人的思念 077 父亲的茶 078 信阳的茶与事 091 生死场里开石花 097 喀什噶尔的红茶 105 一个人的思念 113 沉茶的疼痛 119 蜂蜜柚子茶 123 迟到的玉蝴蝶 127 薰衣草的祝祷 138 版纳·茶山·慈母心 142 第三辑 琴瑟琵琶,妙指而发 151 兰贵人和竹叶青 152 小满来把盏 158 行至水穷处 163 公道杯,平人心 170 送你三杯小苦丁 176 温润泡物语 185 邀月光入茶 192 吃茶,珍重,歇 197 万籁俱寂,茶声鼎沸 204 新茗似冰心 210 琴瑟琵琶,妙指而发 216 沉默喝茶 223 黄叶村问茶 230 老和尚的茶与禅 238 庖丁的茶经 246 后记 255 试读章节 朋友是茶农的熟客,他让妇人捧出最好的龙井茶叶,泡了三杯,有清明前采摘的,也有明后茶。那茶叶都是放在布袋里,外面用石灰掩住,据说这样保存,茶味才不会流失。三杯茶细细品来,都好。以我的粗浅舌根来评,分不出什么好坏,唯有明前的,更显芬芳些。再喝一道,更加地不能分辨。见我在那个杯子前愣怔,种茶的妇人忐忑问我:好勿拉?半晌我才感慨道:原来龙井的味道并不似炒面啊!大家都笑。 在都市里的茶城,或者百货商店里的茶铺,茶昧经颠簸,经转手,经物价哄抬,已然失去了山中清香。我在龙井山,亲手从茶农的布袋里购得了味醇、价廉的好茶,心中满溢着欢喜。我恭恭敬敬地索要了茶农的地址,准备以后直接从他们手里邮购。妇人自豪地说,每年邮购的人都很多呢。她把缝了一半的那个包裹给我看,是寄往内蒙古的。妇人对我说,这包裹是给一位早年在江南定居的老将军寄的,已经寄了十几年了。老人年迈时落叶归根,可回到家乡后却又难忘江南茶香,于是年年都要茶农寄去龙井,以慰相思。 嗯。是了。茶味含着天地精华,这一方水土都被那叶片包容吸附。若要寻回曾经的风景故旧,茶,是最好的引子…… 而于我,从茶城到茶山,寻访开始变得深入。马连道甚好,因为我曾遭遇平实自在的茶心;龙井山,也甚好,因为我看到了憨厚爽朗的农妇,她们捧出的是最原汁原味、不经辗转的茶香。 P7 序言 喝茶进入第十二个年头,忽一日,我放下了茶。 老友问我,何时茶聚?我说,碰头可以,不过现阶段不喝茶了。她还以为我有什么新动向,我言之,看看习惯了的爱好,能不能舍。 《一心一意来奉茶》是2006年写的书,积攒的,也是学习喝茶六年来的经验。所思所想,都有着那个时期的烙印。 反过头来看,其间有初识茶事的欣喜,有得遇知音的珍惜,有借茶写人的感喟,也有以茶做镜的禅思。茶于我,是晚逢的知己,是可以静心、冥想、感怀和思考的借力。 一盏茶里看大千。 这十二年里,我由懵懂喝茶,到寻访茶山;由复活的叶片,到如临亲切的山水;由乱花渐迷游人眼的无法抉择,到慢慢了解自己的心仪之茶?似乎又得到许多启发。那些心得,我也一一记下,收录在另一本习茶随笔《空山煮茶记》中。 我躬耕其间,也忘返其间。 茶给予了我太多。 我也越来越像一个茶癖。一天之中,若有闲,竟也要喝上三四道茶。 这让我略微有些不安。 知幻即离。佛经上这么提醒着我。 茶是舟楫,并非彼岸。我能放下对舟楫的迷恋,重新审视彼岸么? 我想做一做这样的尝试。 爱茶的人戒茶,有所执的事情搁下来,要挑战的,是依赖,是对标月指①的摒弃。这里面,要厘清的,不是说茶有什么问题,而是要时刻清明自己的心,勿有偏执。 也还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看人铺展茶席,一杯杯鲜亮醇厚的茶汤斟满,心中赞赏,却不为所动。 不敢说自己收放自如,但起码看自己的第三只眼睛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为此,我感到一点点安慰。 茶,喝的是心猿意马的收敛,喝的是端肃恭敬,喝的是通透明澈,如果能无茶而茶,一杯白水,也喝出了茶意,那是高境。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而《一心一意来奉茶》,是阶段,是爬坡路上的记录。愿它陪伴正在行进的人们,解乏解渴解烦忧! 2012年3月16日 后记 喝茶仿佛人登山。 最初看到令人欣喜的风光,也许我们会大呼小叫,会以为已经领略了这山水的美。而后,峰回路转,山穷水尽,才知道刚才所见只是这途中的美。这途中不仅有美,更有险。有时候这险,甚至会盖过了初始的美,以致让人动摇:我不是在登山么?为什么迟迟不能上到巅峰?为什么要在穷恶路上徘徊不定?是路走错了,还是不该登山? 喝茶也是这样。 从第一次遭遇的惊艳,到自己品味时的摸索、怀疑甚至退转罢饮,都是正常的。有时候是方法不对,有时候是自己的准备还不充足,遇到好茶还不能欣赏。渐入佳境,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总的走向,我们都是向善,向着好的在进发。但这个过程里,仍然会有停顿,会有茫然,甚至是掉转车头往回跑。那么,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不强求一步登天、一口吃个胖子,有耐心、有信心,泡茶的方法和喝茶的大道,一定是可以慢慢掌握的。这让我翻回头来再品禅宗的那句话——“理应顿悟,事应渐修”,突然又有了更为切实的体会。知道只是第一步啊,还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做,去体验,去改正。 泥沙俱下,而销金矿。在学习的路上,我们永远是孩子,唯有耐心,唯有信心,唯有实事求是,才是对付漫天风雪的最好本钱。 《奉茶》从出版至今已过去了六年,这一次新版,是在旧版于图书市场全部售罄,读者朋友一再来信询问下重新修订的。与第一版不同的是,这次选用了图文相映的呈现方式,无论是在排版设计方面,还是在图片选用上,几位一直以来合作的同仁都倾尽心力,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他们的劳动和付出:《莲花次第开放》的编辑沐融融与我再度携手,全程跟进,她的慧眼、敬业和艺术感觉成为《奉茶》新版的把关基石;古涧文化的设计总监许烈以及他的团队为本书的整体风格谋篇布局,灵动、清新,不拘一格的排版令人眼前一亮;宋丽琴编辑自《迦陵频伽》一书的合作后,这也是二度相携,伴随着她孕育新生命的过程,在她顺利迎来自己孩子的那一刻,《奉茶》新版也即将面世。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一份心水之作,愿她如春茶般甘甜清冽,如清风般舒爽扑面,在人们劳顿的时分,提供一个休憩身体、回望内心的可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