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
分类
作者 唐燕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来说,在这个全球城市竞争的特殊时代,大都市地区治理都是涉及学术研究、规划修辞和政治野心的复杂课题。它的复杂性导致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大量误解。因此,跨越国界和不同的规划文化,比较不同国家的区域治理问题并非易事。这个过程需要对很多研究维度加以正确的理解,它将折射出不同地方在文脉、特殊的区域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管理以及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唐燕博士探索德国空间规划和大都市地区治理经验的努力,也就是这本《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呈现的种种内容,对于如何从中国视角来理解德国空间规划和区域治理的作用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目录

序:德国大都市地区治理

1 大都市地区:区域治理与区域协作概述

 1.1 大都市地区在全球的崛起

 1.2 什么是大都市地区

 1.3 界定区域治理与区域协作

 1.4 三种经典区域治理理论

1.4.1 传统区域主义

1.4.2 公共选择学派

1.4.3 新区域主义

 1.5 区域治理与区域协作的主体:利益相关者

 1.6 大都市地区区域治理与协作的国际实践

 1.7 结论

2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与大都市地区发展

 2.1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

 2.2 国家层面的德国大都市地区规划构想

 2.3 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多中心特征

 2.4 德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模式比较

 2.5 结论及案例选择

3 斯图加特地区:区域联盟与区域议会

 3.1 定义斯图加特地区

 3.2 斯图加特地区的空间规划体系

 3.3 斯图加特地区的区域联盟和区域议会

3.3.1 治理体制改革催生的区域联盟和区域议会

3.3.2 区域联盟的合作机制与网络化治理体系

3.3.3 区域联盟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3.3.4 区域规划与未来发展

 3.4 区域治理改革的进一步探索

 3.5 结论

4 汉诺威区域:区域协作的水平结构

 4.1 定义汉诺威区域

 4.2 汉诺威区域的空间规划体系

 4.3 区域联盟的组建与演进

 4.4 区域联盟的机构设置与运作机制

4.4.1 区域治理体制的改革

4.4.2 区域联盟的机构设置和区域规划开展

4.4.3 区域联盟的运作机制:从“垂直”走向“水平”

4.4.4 区域挑战与未来发展

 4.5 “城市网络”对区域协作的影响

 4.6 结论

5 柏林-勃兰登堡地区:跨州联合区域规划机构

 5.1 定义柏林-勃兰登堡地区

 5.2 “巨人国”的幻灭与跨州联合区域规划机构的成立

 5.3 柏林-勃兰登堡地区的空间规划体系

 5.4 跨州治理与协作:柏林-勃兰登堡联合区域规划部

5.4.1 联合区域规划部的机构设置及协调机制

5.4.2 联合区域规划部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分析

5.4.3 联合区域规划部的变革需求

5.4.4 联合区域规划部面临的挑战

 5.5 非正式的区域合作模式

 5.6 结论

6 莱茵鲁尔地区:多元复合的多中心区域治理

 6.1 定义莱茵鲁尔地区

 6.2 莱茵鲁尔地区的空间规划体系

 6.3 层次丰富的多中心区域治理

6.3.1 城市地区层面的治理活动:“分裂”还是“整合”?

6.3.2 次区域层面的跨境合作:从正式联盟到非正式区域组织

6.3.3 城市层面的地方间合作:以问题为导向

 6.4 其他特殊类型的区域治理模式

6.4.1 私人机构推动区域治理的先驱性尝试

6.4.2 特殊项目运作对区域治理的影响

 6.5 结论

7 德国区域治理与区域协作的经验借鉴

 7.1 德国经验对我国大都市地区的借鉴意义

 7.2 国家层面的经验借鉴

7.2.1 国家对大都市地区发展的整体引导

7.2.2 发挥多中心都市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势

7.2.3 建立高度链接的交通和通信网络

7.2.4 强化大都市地区与周边地域的联系

7.2.5 架构大都市地区发展的多重目标体系

 7.3 城市地区层面的经验借鉴

7.3.1 组建正式的区域联盟或区域规划机构

7.3.2 强化非正式区域治理途径

7.3.3 建构多角色参与的社会合作网络

7.3.4 通过特殊项目运作带动区域协作

7.3.5 完善市场机制导向下的多中心治理

 7.4 结论

8 我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以京津冀为例

 8.1 大都市地区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

 8.2 区域治理与区域协作的问题与挑战

 8.3 从京津冀看我国大都市地区的区域治理与协作

8.3.1 京津冀地区的多中心结构

8.3.2 城市间的竞争关系与合作意向

8.3.3 行政区划调整导向下的局部区域整合

8.3.4 区域对话与区域协作的新趋势

8.3.5 京津冀地区区域合作的未来展望

 8.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