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最高战略,但在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消费内需的扩大必须有宽畅的国内和国外两类渠道对接的商品流通渠道体系做支撑。
王先庆等编著的《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主报告,由王先庆和武亮共同完成;第二部分是根据研讨会发言专家的演讲材料整理或改写而成的专题演讲报告;第三部分是由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工商管理学院、利丰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承担相关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此外,与研讨会相关的专家对话等材料作为附录附后。
前言 王先庆 林至颖/1
第一篇 主报告
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
——王先庆 武亮/3
第一章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4
第二章 中国内外贸管理体制的演变/13
第三章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第四章 内外贸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及市场运作机制/47
第五章 内外贸一体化的微观实现模式/56
第六章 内外贸一体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82
第二篇 专题报告
内外贸一体化背景下香港利丰集团开拓境内外业务的
全球战略——冯国经/95
“十二五”期间扩大内需与流通体系建设——吴国华/100
渠道变革与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的探索——戚真理/104
广州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相关举措和进展——赵小穗/109
利丰的内外贸渠道对接——张家敏/113
我国流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与问题——赵萍/117
入世十年中国零售品牌崛起及经营国际化探讨——柳思维/126
“十二五”中国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高铁生/133
抓改革抓主体构建商品流通竞争有序的长效机制——黄国雄/137
内外贸一体化的有益尝试
——建设广东商品国际采购中心——徐印州/140
大国赶超战略下的内外贸一体化问题探讨——马龙龙/147
流通体系与流通渠道掌控力问题探析——丁俊发/150
发展流通必须重新审视基础理论——刘观志/156
流通主导权与流通渠道建设——晏维龙/160
虚拟国际贸易中心的构想与实现路径研究——李骏阳/163
义乌小商品城推进内外贸渠道对接的实践与启示——吴波成/173
我看三大焦点问题
——入世十周年总结“放而有度管而不死”——洪涛/176
中间流通业的发展与现代分销批发商的培育——陈海权/182
当代中国城市商贸中心的建设、转型和发展——王强/186
扩大内需与提高消费品进口效率的几点思考——祝合良/192
世界零售大会对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及流通商贸业的启发——潘建国/194
第三篇 深度研究
利丰商业模式与全球渠道网络整合——林至颖/199
中国内外贸流通渠道对接中的十大重点问题——王先庆/228
城市流通竞争力:流通业腾飞的杠杆——梁焕磊/235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以促大流通发展——梁焕磊/239
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的几个问题——丁俊发/243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荀振英/256
以内外贸一体化为本位构建中国式跨国商贸集团的思考——林至颖/261
中国流通发展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对“十二五”
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创新的启示——林至颖/268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流通体系融合研究
——基于索罗模型的解释分析——王先庆 赵涛 李昆鹏/276
商品流通渠道的变迁和原因
——流通渠道与销售渠道的关系与比较——彭雷清 叶双/286
电子商务市场应用导向下的流通渠道重组与优化——王先庆游宇/299
工业化后期流通渠道堵塞的影响与治理方法——王先庆 曾郭铃/306
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渠道功能的变异——王先庆 戴诗华 曾美玲/315
基于流通渠道控制的城市商贸总部集聚问题
——彭雷清 卢战春 段伟为/326
电子商务引入背景下的流通渠道变革:形式与效应
——以服装市场为例——王先庆 蔡海珊 刘晓/338
流通业现代化特征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姚洪玲 段东霞/347
附录
“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主题对话
——如何适应扩大内需战略,加速内外贸渠道对接/355
会议致辞/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