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人的智源全书(超值金版)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卢志丹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人的智源全书》,对《周易》、《论语》、《老子》、《金刚经》、《孙子兵法》、《韩非子》、《史记》、《三国演义》、《曾国藩家书》、《毛泽东选集》这十部智慧元典。既有从成书年代背景、到作者生平思想,从主要内容结构、到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及海外流播的全景式的俯瞰,更有对其智慧精髓的纵深挖掘和横向归纳;既有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篇的智品和智语的赏析,又有对历史上和现实中智者运用其中的智慧创造奇迹的精彩回放。在本书的引导下,你将对每一部智典有一个三维的透视和立体的掌握。

一口气读完这本《中国人的智源全书》,穿越五千年风雨沧桑的大智慧的洪流将汹涌而来,尽蚋胸中,你将跻身于中国式智者的行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的智慧一定会如喷泉般喷涌而出,无穷无竭。这日夜喷涌而出的智慧之流,一定会汇聚成托裁你的成功大船驶向光明美好未来的智慧之海!

内容推荐

《周易》:中国人智慧的总源头;《论语》:儒家智慧的总枢纽;《老子》:道家智慧的总根源;《金刚经》:佛家的“第一般若”;《孙子兵法》:兵家智慧的“圣典”;《韩非子》:法家智慧的总代表;《史记》:秦汉前三千年智慧的大汇总;“三国演义》:古代民间智慧的漫长结晶;《曾国藩家书》:中国近代智慧的高峰;《毛泽东选集》:中华五千年智慧的集大成。

这十部智典,涵盖经、史、子、集,横穿儒、释、道、兵、法,纵贯古、近、现,出入文、史、哲,是囊插无余的中华智慧的总纲,是当之无愧中国人的智源。

不读这十部智典,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更不能成为有智慧的中国人!

如果说,这十部经典蕴藏着中华智慧之海的源头,那么,这本《中国人的智源全书》是引领你找到总源头的罗盘。手持这个罗盘,你就会少走弯路,快速地领略大中华智慧源头云谲波诡的万千气象!

目录

《周易》——中国人智慧的总源头

 甲 智典概貌

书名探微

内容结构

作者简介

历代传承

海外流播

术语浅析

 乙 智慧精华

变动不居,生生不息

保合太和,和谐相生

天人合德,法天立道

时位德应,知命尽性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革故鼎新,顺天应人

恶盈好谦,谦卑礼敬

居安思危,恐惧修身

 丙 智者妙用

诸葛亮:由易图推衍出八阵图

刘勰:以“易心”雕“文心“

李淳风、袁天罡:大易演出《推背图》

张介宾:“医易同原”

莱布尼茨:在伏羲六十四卦的启发下发明“二进制”

 丁 智语集萃

《论语》——儒家智慧的总枢纽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孔子其人

内容结构

历代推祟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仁者爱人,为仁由己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为政以德,子帅以正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善与人交,益者三友

富以其道,见利思义

丙 智者妙用

董仲舒:《天人三策》中十六次引用《论语》

曾国藩:以“仁”“礼”治湘军

 丁 智语集萃

《老子》——道家智慧的总根源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老子其人

内容结构

后世影响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柔弱胜刚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治大邦,若烹小鲜

以奇用兵,战胜以丧礼处之

 丙 智者妙用

战国范蠡:功成身退,乘舟入五湖

汉初曹参: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丁 智语集萃

《金刚经》——佛家的“第一般若”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作者简介

内容结构

历代推崇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能断金刚破“二障”

二道五菩提

般若妙慧在日常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说法者,无法可说

无所住行于布施

 丙 智者妙用

禅宗六祖惠能:听闻《金刚经》,言下大悟

武则天:妙笔写就《开经偈》和《云何梵》

 丁 智语集萃

《孙子兵法》——家智慧的“圣典”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孙子其人

内容结构

历代推崇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修道而保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不战而屈人之兵

致人而不致于人

以正合,以奇胜

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

令人以文,齐之以武

 丙 智者妙用

李牧:“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毛泽东:“求之于势”,创造战场

邓小平:“伐谋”、“伐交”、“伐兵”三结合

江南春:避实击虚,以碫投卵

哈伦·厄尔曼:“震慑与畏惧”与孙子的“必以全争于天下”

 丁 智语集萃

《韩非子》——法家智慧的总代表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韩非其人

内容结构

后世影响

 乙 智慧精华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法、术、势,缺一不可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缘道理以从事

因参验而审言辞

 丙 智者妙用

秦始皇:韩非思想的全面贯彻者

曹操: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明太祖朱元璋:取法韩非,重典治国

 丁 智语集萃

《史记》——秦汉前三千年智慧的大汇总’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作者简介

内容结构

历代推崇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忍辱奋争,死得其所

勇于革新,敢于革命

逆取顺守,文武并用

举贤授能,事业必兴

用兵之道,谋略为本

富无经业,必以奇胜

 丙 智者妙用

梁启超:以《史记》为例教作文之法

毛泽东:引《史记》典故激励下属

 丁 智语集萃

《三国演义》——古代民间智慧的漫长结晶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作者简介

内容结构

后世影响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围魏救赵

隔岸观火

卑而骄之

假痴不癫

连环计

反间计

空城计

丙 智者妙用

清太宗皇太极:借鉴《三国演义》创大业

毛泽东:“要研究故事里的辩证法”

 丁、智语集萃

《曾国藩家书》——中国近代智慧的高峰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作者简介

内容结构

后世影响

 乙 智慧精华

明强为本,刚介自立

勤学精进,治学有法

顺应自然,养生有法

丙 智者妙用

梁启超:“偶读《曾文正公家书》,猛然自省”

 丁 智语集萃

《毛泽东选集卜中华五千年智慧的集大成

 甲 智典概貌

成书背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国内影响

海外流播

 乙 智慧精华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统筹全局,抓住中心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丙 智者妙用

任正非:学毛选,办华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谈:我读毛泽东著作

“北大醉侠”孔庆东:《毛选》的人格魅力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崇拜毛泽东,熟读《毛选》

新加坡名医杨新发:善用《毛选》治疗心理疾病

 丁 智语集萃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局委员,并兼任中央组织部长和中央局秘书,参加中共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加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曾在国民党一大和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5年10月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2月创办《政治周报》任总编辑。1925年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同年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作了较深刻的论述。

1926年11月,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1927年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策略。同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著名沦断,并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会师后。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和前委书记。同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此前后,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思想,开创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30年,毛泽东任红一军团政委和前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和总前委书记。同年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与朱德等指挥中央红军取得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胜利。1931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席。1933年1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1月再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随同中央红军进行长征。

1935年1月,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与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和红军中的统治。遵义会议后,率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国民党政府军的围追堵截和张困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到达陕北。同年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路线和政策。

1936年12月,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并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1937年先后发表《实践论》、《矛盾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抗日战争爆发后,领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先后写了《论持久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制定了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1942年发动和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1943年3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后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政治局主席。

1945年,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周恩来等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夏,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后,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亲自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农村转向城市。后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任务和方针。同年9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全国政协主席。

建国后,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完成土地改革和其它民主改革任务,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主持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我国第一部礼会主义宪法。1954年在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6年作《论十人关系》的报告。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同年夏发动反右派斗争。1958年轻率发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的批判,并在党内开展“反右倾”斗争。1963年发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发动了达lO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1974年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

毛泽东博大精深、超绝古今中外的大智慧,被命名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部盛行一种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阐述厂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关于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了建党和建军的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原则,并同各种教条主义者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P337-338

序言

老子说:上善若水。

孔子说:智者乐水。

佛祖说:智慧如海。

万水归流,千江汇聚,方成大海之大。然而,再深广辽阔无穷无尽的智慧大海。也有它的源头。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源之水。

如果探寻到智慧的源头,我们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水。就会成为智慧如海的智者。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智慧传统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是璨若展星的智者们纵横挥斥的历史。

中华民族智慧之海的源头在哪里?中国人的智源在哪里?

有道是:书籍是智慧的载体,人们自然会深入到传世的典籍中去寻找智慧之源。

然而,上下五千年,传世典籍何其多也!其种类之繁多,篇帧之宏富,用汗牛充栋为喻,是远远不够的。显然,一个无论多么勤奋的人,终其一生,是无法遣览祖先留传下来的数以千万册的煌煌巨典的。

正如江海必有其源头一样,群籍之中必有其核心。找到了这个核心,我们就抓住了中华大智慧的总纲;抓住了这个总纲,我们就扭控住了中华大智慧的源头。

从三皇五帝迄至于今,中华数千万册典籍的核心和总纲在何处?中国人的智慧发源于哪些经典之中?

这是自有书籍以来,无数智者都在孜孜探求的千古命题。

孔夫子曾“韦编三绝”地反复阅读并向他的弟子们极力推荐过《周易》。唐太宗时的宰相虞世南更是断言: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汉武帝时的大学者董仲舒、大宋名相赵普、北宋理学家程颐、南宋哲学家朱熹。曾向读者特别是天下士子推荐过《论语》,认为该经典乃“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唐明皇李隆基、明太祖朱元璋都亲笔御注,并向普天下臣民推荐过《老子》,认为该经典“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

禅宗六祖惠能、一代女皇武则天、明成祖朱棣向世人广泛宣传过《金刚经》,认为该经典“百千万劫难遭遇”,“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

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向人们大力推荐过《孙子兵法》,认为“孙武所著深矣”。“朕观兵书,无出孙武”。

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明太祖朱元璋等雄才大略的帝王,无一不把《韩非子》作为案头秘笈。千古一帝秦始皇读了韩非的文章后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日本学者蒲阪圆认为:“诸予中。唯韩非书最切世用。”

宋代史学家郑樵、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都赞誉并向人们推荐过《史记》,认为“六经之后,惟有此作”,该经典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清太宗皇太极、开国领袖毛泽东,均一生酷爱、并多次将《三国演义》指定为下属们的必读书。

伟人毛泽东年轻时“独服曾文正”,近代思想巨擘粱启超先生、在近现代史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蒋介石和蔡锷等,都认为《曾国藩家书》“不可不一日而三复之”。

孔子、董仲舒、惠能、王阳明、朱熹、梁启超等,这些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天空上曾经绽放过绚丽光芒的先哲圣贤们,以他们的俊才和慧目,推荐给世人的典籍。怎能不是中华文化的根源!

秦始皇赢政、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明皇李隆基、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太宗皇太极、人民领袖毛泽东等,这些在中国历史大舞台上曾经叱咤风云的巨夫伟人们,以他们的明断和巨眼,青睐并推荐给人们的典册,怎能不是中华智慧的源头呢!

中国人的智源到底在哪里?

中国人的智源就深深地蕴藏在《周易》、《论语》、《老子》、《金刚经》、《孙子兵法》、《韩非子》、《史记》、《三国演义》、《曾国藩家书》《毛泽东选集》这十部大中华经典之中!

这十部智典,《周易》是中国上古智慧的漫长结晶,是中华智慧的总源头;《论语》是儒家智慧的总枢纽;《老子》是道家智慧的总根源;《金刚经》是佛家的“第一般若”;《孙子兵法》是兵家智慧的“圣典”;《韩非子》是法家智慧的总代表;《史记》是秦汉以前三千年的历史经验和智慧的大汇总;《三国演义》集中透射了中国古代民间智慧撼人魅力:《曾国藩家书》则上追先秦儒学、下接宋明理学,又融汇了道家、兵家、法家智慧的精华,因此是中国近代智慧的高峰。

这十部智典,涵盖经、史、子、集,横穿儒、释、道、兵、法,纵贯古、近、现,出入文、史、哲,是囊括无余的中华智慧的总纲,是当之无愧中国人的智源!

这十部智典,源远而流长,无所而不入,小到修身、治学、齐家、经营。大到用兵、理政、御才、治天下,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下自平民百姓,中到士子商贾,上至帝王将相,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智慧启迪和深远影响。

这十部智典,立体地塑造了中国式智慧的宏伟架构。可以断言,没有这十部智典,中国人就不能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能成其为中华民族!

当今时代,是一个智赢天下的时代。有智者兴,无智者亡;多智者成,少智者败。只有智慧之水,才能哺育成功之大树;只有智慧之海,才能托起成功之航船。

作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不必“读书破万卷”,但不可不读传世的智慧经典:不必读遍所有传世经典,但不可不读这十部中华民族的智慧元典;不必对这十部智典做寻章摘句的老学究式的死抠硬解,但不可不读这本《中国人的智源全书》。

《中国人的智源全书》,对《周易》、《论语》、《老子》、《金刚经》、《孙子兵法》、《韩非子》、《史记》、《三国演义》、《曾国藩家书》、《毛泽东选集》这十部智慧元典。既有从成书年代背景、到作者生平思想,从主要内容结构、到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及海外流播的全景式的俯瞰,更有对其智慧精髓的纵深挖掘和横向归纳;既有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篇的智品和智语的赏析,又有对历史上和现实中智者运用其中的智慧创造奇迹的精彩回放。在本书的引导下,你将对每一部智典有一个三维的透视和立体的掌握。

如果说。这十部经典是中华智慧的总纲,那么,本书是引导你快速抓住总纲的指针。抓住这个总纲,你就能驾一而驭万,收到事半而功倍之奇效。

如果说,这十部经典蕴藏着中华智慧之海的源头,那么,本书是引领你找到总源头的罗盘。手持这个罗盘,你就会少走弯路,快速地领略大中华智慧源头云谲波诡的万千气象!

一口气读完这本《中国人的智源全书》,穿越五千年风雨沧桑的大智慧的洪流将汹涌而来,尽蚋胸中,你将跻身于中国式智者的行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的智慧一定会如喷泉般喷涌而出,无穷无竭。这日夜喷涌而出的智慧之流,一定会汇聚成托裁你的成功大船驶向光明美好未来的智慧之海!  作者谨识

2010.7.1

后记

今天,与人们尽情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沉溺网络、各种游戏、影视剧、甚至灯红酒绿,相对应的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全民阅读率在逐年持续下降!

我们素有文明古国之称,传世经典极其宏富,但在今日,一年不能读完一本书的大有人在。物欲的横流不能给予人真正的幸福和愉悦,只能诱使人的欲壑难填和精神的极度空虚;快捷的现代传播手段不能促使人的悟性开发和智慧增益,只能使人的耳目更其淆乱,内心更其迷茫,智慧更其苍白!

拯救现代文明过度泛滥所导致的浮躁与迷茫的最佳途径就是重读经典,回归经典,回到我们祖先的精神家园中去寻找宁静和愉悦,回到先贤圣哲的谆谆教诲中去挖掘智慧之源。

但是,提倡重读经典,并不是毫无拣择,什么都读,全盘复古。《老子》中说,“少则得,多则惑”。在阅读求智上,少而精,精而专,就能有所得;如果贪多贪大贪全,涉猎过广,茫无重点,只能因精疲力竭,内心迷乱困惑,而一无所得。这正是本书在传世的万千典籍中沙里淘金般地漉取十部经典中的经典,进行多维透视和立体解析的根本原因。

常常看到现当代一些学者,给读者推荐所谓的“国学必读书”,一纸荐书单动辄罗列几十部甚至上百部典籍!如此之多,恐怕一个专业研究者穷年竟月也不能卒读,更遑论一名工作生活繁忙的普通读者了。这似乎是不足取的。

中华智慧总源头的《周易》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是“既济”卦和“未济”卦。“既济”在先,而以“未济”压轴。这样安排是大有深意的。

“既济”者,即大事既济,圆满结束;“未济”者,即未完成,未结束。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如此,济而未济,终而复始。

就以这本书来讲,笔者行笔到此,即将“大功告成”,但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则刚刚开始。这是“济而未济”,终而复始。

以你阅读这本书来说,一字一句地讲到了这里,对作为中国人智源的十部经典已经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式智慧的精华也有了系统的把握,似乎是“大功告成”、“既济”了。但事实上还“未济”,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端,因为放下这部书之后,有两桩事需要立即去做:

其一,找来这十部智典的全文,从头到尾,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反复揣摩,下一番苦功夫,“一日而三复之”;

其二,活学活用,将中国式智慧切实地运用于自己的人生实际中,运用于学习、修身、齐家、交游、从政、经营、管理、创业、竞争等人生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让从这十部智典中汨汨流出的智慧之水,日夜滋润泽溉漫长的人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得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正是本书所列举的诸位先贤圣哲及他们的著述所流布的“德泽”,才使得中华民族有了今日伟大复兴的光辉!他们的智慧之光芒,一定会照耀每一个中国人,像“青青园中葵”那样成长,成功,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朋友!让我们以“寸草报三春”般的感恩之心。感恩先贤。圣哲们,感恩《周易》的作者伏羲、周文王和整理者孔子,感恩《论语》中的孔子及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感恩《老子》的撰写者老聃李耳,感恩《金刚经》中的释迦牟尼佛、须菩提尊者及译者鸠摩罗什法师,感恩《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感恩《韩非子》的作者韩非,感恩《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感恩《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感恩《曾国藩家书》的撰写者曾国藩,感恩《毛泽东选集》的撰写者毛泽东主席,正是他们的智慧探险和不辞疲倦地撰述,才得以汇聚成使万世受益无穷的智慧源泉,使得我们今日有机会畅饮智慧之水。

“吃水难忘挖井人”,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绝不能忘记这些先贤圣哲们!

借此机会,我个人还要以“寸草报三春”般的感恩之心,感谢从事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工作的赵涛先生,正是他的鼎力支持和指导,才使得我有机会深入传世经典,在中华民族的智慧大海中尽情地徜徉和探索,因此也才有了这部拙著的问世。

同时,我还要感谢许多研究传世经典和中华智慧史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见“参考书目”)给予我写作这部书以多方面的启迪和帮助。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本书中的不足与纰漏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朋友和专家学者斧正。我渴望与您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我的邮箱是zhidanl@163.com,期待着您的来信!让我们一同深入到中华民族智慧源泉的最深处去探寻无穷无尽的智慧宝藏吧!

卢志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8: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