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及附篇。上篇经络腧穴是针灸临床的基础:概述了经络腧穴的重要意义和十四经脉及其腧穴的基本内容,阐述了经络平衡与失衡及其调治规律;奇经八脉的理论渊源及其临床应用;阐述了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并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论述了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规律性;中篇辨证论治立法处方与临床应用:阐述了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施治的基本内容与临床应用;创建了针灸立法处方,进而使针灸立法处方系统化、规范化;列举了抗炎抗感染的治验病例及处方;阐述了“七方”、“十剂”在针灸临床上的治验病例和实践经验;下篇针灸作用机理与临床治疗:叙述了刺法灸法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针刺镇痛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针刺得气使气至病所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创制并出版了《针刺透刺术治疗疑难杂症录像电视片》向世界发行,进行传播和交流;列举了内科疾病治验病证29种,医案医话45则;外科疾病治验病证24种,医案医话36则;妇科疾病治验病证14种,医案医话20则;儿科疾病治验病证11种,医案医话17则;五官疾病治验病证13种,医案医话18则;急救病证6种,医案医话14则。共计治验疾病97种,医案医话150则。
上篇 经络腧穴是针灸临床的基础
第一章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节 经络腧穴的意义
第二节 十二经脉和腧穴
第二章 经络的平衡状态失衡征象及调治规律
第一节 经络的平衡状态
第二节 经络的失衡征象
第三节 经络的调治规律
一、经络诊断,辨证归经
二、经穴治疗,循经取穴
第三章 奇经八脉的理论源流基本内容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理论源流
第二节 基本内容
一、督脉
二、任脉
三、冲脉
四、带脉
五、阴维脉
六、阳维脉
七、阴跻脉
八、阳跻脉
第三节 临床应用
一、常用配穴方法
二、常见病治疗
第四章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理论渊源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理论渊源
一、根结
二、标本
三、气街
四、四海
第二节 临床应用
一、手足三阳经与头街配穴法
二、手三阴经与胸街配穴法
三、足三阴经与腹街配穴法
四、起止穴对应配穴法
五、原募定对应配穴法
六、合募穴对应配穴法
七、郄会穴对应配穴法
八、三部对应配穴法
九、原合与俞募配穴法
十、本输与四海、气街对应配穴法
第五章 试论“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规律性
第一节 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普遍性
第二节 十四经腧穴主治疾病的特殊性
第三节 腧穴部位与主治范围的普遍性
第四节 腧穴部位与主治范围的特殊性
……
中篇 辨证论治立法处方与临床应用
第一章 脏腑经络八纲辨证施治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二章 针灸立法处方五十法的基本内容及其治验病例与体会
第三章 抗炎抗感染的针灸处方简介
第四章 “七方”、“十剂”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下篇 针灸作用机理与临床治疗
第一章 刺灸疗法是针灸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 针刺镇痛作用机理及其临床应用简介
第三章 考古观今论“得气”的意义与临床实践体会
第四章 创制出版《针刺透刺术治疗疑难杂症录像电视片》
第五章 临床治验医案医话选萃
第六章 灸疗的作用机理与防病保健
第七章 针灸处方取穴备考
附篇 痔漏证治集成
第一章 痔漏的病名病因及病机
第二章 痔、漏的症状及分期
第三章 痔漏的诊断与鉴别
第四章 痔漏的治疗
第五章 痔漏的治法辑萃
第六章 肛裂脱肛与肛门癌
第七章 对痔漏的预防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