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教学岗位奋斗了30年的心理学家,饱含对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热情与理想,“为了让阳光照到个人灵魂中浮现出来的尊严”,写下了这些文字。这其中有作者对生活的回味,有对苦难的追悼,对故友的思念,对阅读的感悟,对时弊的针砭,对休闲的品尝,对内心挣扎的平抚,对作者心灵深处那几个人影的爱怜,还有对儿童、对教育情不自禁的关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王振宇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在教学岗位奋斗了30年的心理学家,饱含对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热情与理想,“为了让阳光照到个人灵魂中浮现出来的尊严”,写下了这些文字。这其中有作者对生活的回味,有对苦难的追悼,对故友的思念,对阅读的感悟,对时弊的针砭,对休闲的品尝,对内心挣扎的平抚,对作者心灵深处那几个人影的爱怜,还有对儿童、对教育情不自禁的关爱。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从一名儿童心理学教授的角度,对我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社会行为,记录自己的感想与感慨。这其中有作者对生活的回味,有对苦难的追悼,对故友的思念,对阅读的感悟,对时弊的针砭,对休闲的品尝,对内心挣扎的平抚…… 目录 1.一个称作“教师”的职业/1 2.且拾起一池落花/4 3.品新茶/6 4.情疏迹远只留香/8 5.对岸就是祖国/10 6.心存信仰/12 7.从喝面条谈起/14 8.重游南靖土楼/16 9.Eng1ish/19 10.隔江犹唱后庭花/21 11.令人抓狂的小猫/23 12.灶王爷的尴尬/25 13.诗中的象和意——读《冬天里的花》有感/27 14.反调碰碰胡/29 15.感恩生活/30 16.以劳动欢度劳动节/32 17.退休是一种资源/34 18.让我们多笑笑吧/35 19.摄影就是讲故事/37 20.想看看你10岁时的模样吗?/40 21.不知写什么/41 22.煎饼/44 23.“一张煎饼”多少钱/46 24.景好身闲真是乐/48 25.你也在这里吗/50 26.愁人兮奈何/52 27.同忧乐,共生死——七夕寄怀/53 28.心里共婵娟/55 29.人生就是不停地选择/57 30.都市品味/59 31.熟女“三不”/61 32.关键在于心理要独立/63 33.“看不懂”与“看透了”/65 34.心理的解放/67 35.路数与辫子/69 36.大自然的本意/71 37.精神贵在人格自由/74 38.自题小诗/76 39,独在故乡为异客/77 40.上错床了吗/78 41.朝云芳龄几何/80 42.《西游记》与精神分析学说/82 43.圆有涯而球无限/85 44.水仙是春节的花/88 45.又是矿难!/90 46.载歌载舞看杀人/92 47.传统与现代/94 48.那些个花花草草/96 49.闲书闲话/98 50.有书大富贵,无病小神仙/100 51.状态依赖与瘾/102 52.足疾/105 53.反刍童年/109 54.Xiwang和Lixiang/110 55.幸福在哪里/113 56.客人怎么没带礼物来/115 57.云,是心的镜子/117 58.月亮是大众情人/120 59.自我在哪里/122 60.这是水泥厂,你信吗/123 61.绚丽的记忆/125 62.我与华东师大/127 63.优雅的天性,伟大的灵魂/130 64.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同窗情——地久天又长/132 65.我们班的博客——“老教四”/134 66.熏提“轮值博主”的倡议/136 67.同构与同步/138 68.新生报到的那天/141 69.美丽的哈瓦那/143 70.幺妹种菜/145 71.遍插茱萸少一人/147 72.手足情/149 73.向年轻的朋友们学习/151 74.月度明星/153 75.万红丛中一点绿/155 76.冬至阳气起/158 77.陪妈妈登泰山/163 78.难报三春晖/167 79.点亮心灯的人/170 80.标杆/173 81.反思是成熟的催化剂/176 82.我的一枚六面印章/179 83.当了一回模特儿/182 84.潜意识里的痛/184 85.独苗对孤蝉/186 86.蚕豆/188 87.天下谁人不识君/190 88.桂影自清癯/193 89.孤独的行者/195 90.枯荣依偎着太阳/197 91.年味与年感/199 92.学制应该动动手术/202 93.“蒙学”的意义/204 94.经济发达与精神发达/206 95.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什么?/208 96.龙袍才是国服/213 97.与会杂感/215 98.立此存照/219 99.给编写组同仁的信/222 100.书要有书魂/225 101.天堂的回音/230 102.别哭,孩子!/232 103.汶川百日祭/233 104.心理救援的层与段/234 105.一个必须站着看的舞蹈/236 106.庄严的花苞/237 107.体恤弱小/239 108.心疾需心疗/241 109.儿童救援,刻不容缓/243 110.别小看顽童/245 111.早期教育不能在迷信状态下进行/248 112.“当初”怎么啦/253 113.起跑线上无输赢/255 114.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健全的性格结构/257 115.别让你的孩子伤在“起跑线”上/261 116.早期教育的关键是教育家长/264 117.成年人与孩子一道成长/268 118.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273 试读章节 1.一个称作“教师”的职业 自196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毕业至今,我已当了整整40年的教师了。这40年中,我教过初中生、高中生、大学本专科生,当过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应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邀请,我还为中等师范学校主编过《心理学教程》。这本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套中师心理学教材被定为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自出版以来印数过4百万,为小学师资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作了一点贡献。1994年以来,我又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幼儿教师的职前职后的培养工作。因此,我可以自豪地说,我这40年的教师生涯,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的各级教师都有职业上的紧密联系。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很容易被曾宏燕的《红钢笔》(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1月版)所震撼。人们习惯于把教师这个职业比作“红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学生。而曾宏燕却把教师比作红钢笔。也许,红蜡烛比喻的是教师的一种精神,而红钢笔点明的是教师的作用吧。如果儿童真的如同洛克设想的那样是一块白板的话,那么,红钢笔划在上面的印记是最醒目,最深刻,最难忘的。可不是吗,但凡上过学的人,谁不记得老师手中红笔的分量!那轻扬的红勾,如同微笑的嘴角;那凝重的红叉,又如同倒挂的双眉,直撩得学生七上八下。红钢笔成了教师的象征。 我想,红钢笔不仅是教师学识和权威的象征,更是教师人格的象征。尽管这本书里写真的事实大部分使人心情沉重,但有一位丁老师却振聋发聩,光彩照人(见该书第114—115页)。身为乙班班主任的丁老师,听说甲班班主任要一位经常腹痛的女生去医院作妇科检查,而且此举已经得到学生处和校长的同意,丁老师挺身而出,“多管闲事”,力排众议,终于阻止了荒唐,保护了学生的隐私,更保护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这里,丁老师对学生的爱心,转化成了奉公守法、见义勇为和大义凛然。尽管那位女学生事后并不知道丁老师的所作所为,但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称职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良知。这位丁老师才是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的老师!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各自的角度去寻思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什么。我从《红钢笔》这本书里得到的感悟是,教育的公正、教师的良知、学生的权利,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三根底线。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在这三根底线构成的三维空间里进行的。教育的公正,从大处着眼,涉及到教育的性质和体制、教育资源的分配、学校的布局、教育政策的倾向、教育经费的流向和使用等。,从小处着眼,则关乎教师是否尊重每一个学生;是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帮助;是否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教师的良知不仅指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指对学生的了解,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每一个职业行为后果的了解。学生的权利,是我们讲得最少的一维。学生除了有受教育的权利、学习的权利、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游戏和娱乐的权利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人格不受侵犯和侮辱的权利、选择教育活动和参与讨论的权利呢?我想,作为普通教师的工作职责,很难在宏观的体制上产生多大的效应,但一个教师的所有职业行为,都离不开这三个维度。教师职业的效能,取决于这个三维空间的最大值。可以说,一个教师只要在这个三维里说话办事,就不会离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教师才能至少使自己的教育言行不有违儿童的发展和为学生提供有建设性的指导。《红钢笔》里叙述的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每每都是脱落了这三根底线。 教师节前夕,我在百度卜检索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看到连篇累牍的帖子。其巾,有对教师职业的讴歌,有对选择这个职业的自豪,也有不少青年教师对择业的迷茫、沮丧和后悔。的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教师,尤其是中小幼学校的教师面临着大量的烦恼:社会地位低,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少,职称晋升慢,非教育因素的干扰太多。单纯从谋生的角度看教师,确实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我们知道,教师的职业不仅是谋生之道,更是“谋道”之道。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一种生活方式。温家宝总理在教师节前夕与师范生的谈话中指出:“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因此,教师的职业非同一般。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热情,鼓舞生活的勇气,塑造和谐的人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工作的职业性与精神性是分不开的。在每天的职业活动中,教师的言行具有双重价值,一是表现他自身的为人,二是对学生的示范。偏废任何一方或将它们对立起来,都有背于教师职业的规范和教育的本意。可见,要当一名称职的教师,是不容易的。《红钢笔》的作者在书中“希望我们的教师都能好好地审视自己的内心,以职业的操守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当是肺腑之言!当然,乐道并不一定要安贫,随着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办学条件和教师收入肯定会不断改善的。今年教师节刚过,国家就宣布对中小学教师加薪10%,不是明证吗! 记得刚上初中的一天.我与同桌学友金金龙谈到了理想。我告诉他,我将来想当医生,而金龙告诉我他想当老师。金龙是我中学时代最好的朋友之一,命运给我们俩开了个玩笑。长大后,我当上了教师,而金龙成了一名医生。当了40年的教师以后,我深切的感到,教师这个职业真好! 2007年9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