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费传古功成归紫府 过天龙伏兵战汜水
话说盘踞在成都的田令孜,密谋害死了谏官孟昭图。此事传开,引起成都军民的公愤,成都百姓为之罢市。嗣可经西川节度使陈敬碹率领两班衙役,步人街坊,向父老们打躬作揖,多方编造解说,成都百姓方才复市。
田令孜恐怕西川军以此为借口作乱,就隔三岔五地邀请行在的土军都头、客军都头饮酒共话,以示优宠。所谓“土”者,是西川节度府管辖的本地川军;所谓“客”者,就是随驾入川的赴难将士。
中唐时的惯例,把一军的主将呼为都头。所谓“都”者,总也,无所不统之意。及至晚唐,“都头”二字身价大跌。军中的任何一部之首,也叫作都头;更为可笑者,一名小排头,只管五十个兵,也被呼为都头!世上的称呼一乱,便知世风日下了。
在此之前,因是蜀地富饶,西川节度府的川军资钱赏赉丰厚。及僖宗皇帝失国入川,三川的税赋大权都被田令孜夺走。田令孜怕来成都赴难的客军涣散,对客军天天赏钱,几无虚日。如此一来,本地蜀兵大有怨言,蜀军的将军、都头各怀怨愤。
后来,田令孜拨出金银,叫人寻来工匠,安置下炉火,命银匠造下一批金杯、银杯,预备当作赏军之宝。
咦!那金杯银盏,真是好物件!你看它:
黄澄澄全是金,明晃晃净是银。圆溜溜闪赤光,亮堂堂照见人。稳重重高
四指,气派派径二寸。杯是玉皇宴仙长,盏见王母饮观音。仙家当作稀奇物,
人间胜过珠宝珍。
及孟昭图被害,成都罢市,军民百姓无不痛骂田令孜。Fl-'t孜见自己名声扫地,恐怕激成兵变,就在成都的闻香楼宴请土、客军的都头饮酒,以结其欢。众位将军、都头听说田军容请客,谁敢不来?诸将联袂来到闻香楼。看时,那宴席,摆得果然整齐。只见那:
红漆盘檀木盘来往不停,朱红椅琉璃盅雕花造型。四青碟时鲜果衬摆四
面,八银盘冰糖瓣色香味重。八大碗蒸出了水陆鲜活,八大海焖摆上山珍鹿
茸。小托盘红艳艳龙虾成对,大托盘明晃晃绿鳖龟龙。清蒸鸡盘卧在花瓷金
海,清蒸鱼遨游在糖醋下层。烤的是嫩羔羊焦烂清脆,烹的是虎豹脊嫩香晶
莹。真个是:龙脑熊掌样样奇,猩唇凤爪酥带红。 田军容先用金杯行酒。诸将凡猜枚赢酒者,就把金杯赐下,作为赏物。
轮到西川节度府的都指挥使郭琪受赏时,郭琪虽赢酒而不要金杯。田军容不解,因问郭琪:“今有所赐,君何以不受?说个道理来。”郭琪拱手回道:“某为都头,常思报国,月有俸禄,奉养家口有余,岂敢贪得无厌?军容使大人若是怜念将士苦困,把我西川军与宿卫将士一视同仁,郭琪感恩不浅!今宿卫将士无日不赏、无日不宴,而我西川的将士,每隔双月还不见俸银。军容使大人如此行恩,叫我西川的土军如何养家,如何糊口?岂是圣天子顾念将士之意?”诸将听了,都为郭琪捏一把汗。
田令孜听了郭琪说话,半天不语。过了半晌,他起身入内,持一把银壶出来,到宴前看着郭琪问道:“郭都头从军至今,都有什么功劳?”郭琪听见田令孜发问,慨然说道:“某生长山东,自幼从军,虽不才,却知道报国。征戍边鄙之日,四十二战;与党项一十八战;后又出征青海湾,与契丹大战十二、小战四十六。后又征伐吐谷浑,俺肋断三根、肠流满地。虽然重伤如此,某以线缝腹,挺刀复战。要是算起来,郭某前后从军出征,战功不下一百多次,才做了这西川的都指挥使。至如今,落得金疮满身!我有一支歌,叫作《哭断肠》,请军容使大人细听:
少年贫雇,投身军路。为平山河烽烟怒,踏白骨,披霜雾。枪林箭雨功绩
树,雪山荒漠尝遍了苦。阵前拼得肠出肚,百千的功劳谁比著?如今却问旧时
务,悲惨!痛处!敢问田军容:你有何功德,却高居在这观军容使的高位上?”
众将闻言,又吃一惊。田令孜闻言,心中怒极。然而,他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喜怒不露于形色。只见他笑呵呵地手执银壶,斟一瓷杯酒,递给郭都头,说道:“都头劳苦,血战不易!明天,老夫当面奏官家,为都头加官晋爵!请都头满饮此杯!”
郭琪明知那是毒酒,欲待拒饮,四下看去,只见军容府的刀手林立虎视,要是不饮,恐难走脱。他心里略一盘算,双手接过毒酒,把心一狠,仰头一饮而尽,朝田令孜拱手一礼,大踏步出了闻香楼。他急忙催马到家,顺手杀一婢女,吮血解毒,吐出的黑墨一般的毒汁足有三碗!他又叫妻子用盐水给自己灌口,直到半夜,方才解了毒气。
郭琪怒气填胸,恨道:“要是不杀田令孜,难消我恨!”遂嘱其妻:“你赶紧引着孩子逃生去吧!我要跟田令孜拼了!”他的妻子死活不叫他出门。他用力推开妻子,提刀上马,奔军营而去。
郭琪来到西川的兵营里。西川的将士都知道了闻香楼请客的事,大家纷纷问道:“都头,你是怎样活过来的?”“都头,起兵吧!”“都头,要不杀田令孜,难消此恨!”
郭琪怀着一腔怨恨,心里正躁。听了将士的言语,他忍不住大吼道:“反了吧!反了吧!众家将士,快收拾弓箭,各带刀枪,直攻内城军容府!拿住田令孜,将儿千刀万剐,点他天灯,方泄咱西川健儿之恨!”
西川的将士提起田令孜,无不切齿。此时听了郭琪的怒吼,他们呼啦一声,随着郭琪反出兵营。将士们各持刀枪涌向大街,有的抢,有的偷,有的牵,有的吼;有的驮美人,有的收金银。然而,大部都跟着郭琪呐喊着,来攻军容府所在的瓮城。
田令孜闻变,立命关闭了瓮城城门,又令护驾的将士和随驾的官员通通上城拒敌,又命人知会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赶快引兵击贼!”陈敬碹得知胞兄有难,急要去校场点兵,忽地一想:“兵营和校场,净是西川之兵,怕靠不住!”他想到这里,只引了自己衙前的五百护军,令衙前的护军将军安金山统带,急慌忙来到瓮城,搭救田令孜。
郭琪听说陈节度使引兵杀来,急叫张都头分兵拒敌。他令张都头引兵攻打瓮城,自己引兵来战陈敬瑄。
谁知,田令孜老奸,确有妙计。他见郭琪引兵东去,就对守城的官员和将士们说道:“贼为利来,真正来寻仇的寥寥无几。你们快把昨天进贡的纲赋打开,把银锭子掷下城去。贼得了银钱,必走无疑!”瓮城上护驾的将士依了田令孜的言语,把装银锭的箱子抬上城来,把木箱打开。大家以银锭作刀兵,把一块一块的银锭往城下掷去。
张都头见城上掷下明晃晃的东西,仔细看去,竟是一锭锭白花花的银子!正在攻城的西川乱军,见城上掷下一锭又一锭的白银,果然收了弓箭,大家发一声喊:“皇上赐钱了!”各自跑来争拾银锭。说来也怪,那瓮城上的银锭,越掷越远离城门。乱军们拾了银锭,竞不来攻城,揣了白银就走。
眼看着攻城的乱军没几人了,张都头喝止不住溃军,只得长叹一声,说道:“郭都头,不是我张某昧心不战,实在是军无战心!我张某无可奈何了!’’说罢,拨转马头,拍马闯出了成都,竟投黔中蛮洞去了。真个是:
冤仇不曾报,空惹一身臊。 回说郭琪引兵来战陈敬碹。陈节度使见郭琪引兵杀来,就传令安金山:“只弯弓,不交战!”只令将士张弓搭箭射住阵脚,却是持满不发。他对安金山说道:“乱贼攻城,胜,则城上放火;不胜,必然退兵,断断不会持久。”因此,陈敬碹只是拖住郭琪,并不拼杀。
郭都头正在纳闷,猛听身后炮声响起。回头看时,瓮城上的官军杀出来了。他们人人大呼:“别叫走了乱军!”“有人捉得郭琪的,加官三级!”
……
P1617-1619
第一卷 焦土风云
第一回 唐宣宗托孤成虚话 王宗实拥兵立郓王
第二回 追根溯源细表郓王 无所事事迷恋佛教
第三回 便于记年漫说朱温 回溯沙陀略表克用
第四回 唐懿宗失政乱天下 南蛮王建国割唐图
第五回 出交趾庞勋反唐 围都梁王师败绩
第六回 战徐州沙陀耀勇 靖烟尘赤心受封
第七回 费传古曹州授徒 黄巨天长安赶考
第八回 虎牢关黄巢结新朋 文殊寺仙芝救病难
第九回 尚君长东海赏美景 王仙芝孔庙哭伤情
第十回 黄邺倾箧细说盐道 巨川弄鬼喜闹金兰
第十一回 尚进德寻友初试棍 李国昌设计归代北
第十二回 秀才贩私小试手 财运来时月当头
第十三回 铁耙女窗下听姻缘 尚全德手勤种相思
第十四回 杨婆子听房讹婚书 王仙芝做媒缔佳姻
第十五回 黄宗义蒙冤薨怀恨 曹师雄莽撞说骗局
第十六回 吊丧浪人呼揭竿 朝岱学生拜师颜
第十七回 王仙芝头遭贩江南 尚进德籴米屯长垣
第十八回 二尚河边显身手 王黄岸上会英雄
第十九回 好汉锄贪小试刀 壮士落难遇故交
第二十回 杨景彪落难抗官府 毕师铎穷途收饥民
第二十一回 长安城昏君逐群老 富春江罗隐宴故人
第二十二回 指春江黄巢发誓愿 战沭河归霸逞勇武
第二十三回 张归霸乔戏曹大头 黄巨天应运豹头山
第二十四回 受缉捕家亡人散 救父难袭破鄄城
第二十五回 论名号长垣举义旗 同响应百姓奋聚兵
第二十六回 传檄书都统斥朝廷 遭人祸黄家险灭门
第二十七回 卢约错上光杆轿 黄巢哭下豹头山
第二十八回 黄河会盟赠宝马 赃官落网来朱温
第二十九回 嗣帝位僖宗宠田宦 收彭赞义军破濮州
第三十回 论贼情招讨发铁骑 布迷阵尚让借水攻
第二卷 义旗英雄
第三十一回 王仙芝兵败黄石岭 尚巧云单刀敌千军
第三十二回 王仙芝号啕哭爱将 尚进德举兵旌清廉
第三十三回 童少贞误入虎口 沈道人巧说姻缘
第三十四回 翰林县令双嫁女 大将军师同拜堂
第三十五回 粉娘筹策谋略远 歪将乱用腥泥兵
第三十六回 朱温偷营开手笑 黄巢击破三镇惊
第三十七回 黄巢大战天平军 薛崇死守郓州城
第三十八回 关东饥民战沙场 山后子弟出太行
第三十九回 薛使相宝赏守城将 陈监军葬送生力军
第四十回 莎草坪薛崇中利箭 郓州城黄巢收巨宝
第四十一回 黄巨天大义拒美女 二上将隔日收十县
第四十二回 两路义军打宋州 一个和尚取军城
第四十三回 毕师铎阵前肃军法 韦振西赤臂战汝州
第四十四回 蔡温玉伏兵斩上将 李重霸回马擒王镣
第四十五回 葛从周攻掠汉水地 王仙芝萌生归唐心
第四十六回 王宰相碰头为弟弟 黄大将飞拳殴哥哥
第四十七回 王仙芝大战江陵府 尚义军兵入嵖岈山
第四十八回 嵖岈山美女相女婿 杨复光出京莅总监
第四十九回 都军师礼拜武侯祠 杨复光风雪卧龙岗
第五十回 嵖岈山锣鼓闹新春 唐州府群雄论前程
第五十一回 尚让佩服过天龙 赵璋不如楚彦威
第五十二回 黄巢春朝红花岭 王铎大会节度使
第五十三回 杨监帅勇闯义军营 楚彦威索要四镇节
第五十四回 杨复光情感尚义 尚君长不贪美色
第五十五回 大将军慷慨拒宝 副军师求官进京
第五十六回 商洛谷宋威劫路 长安城大星归天
第五十七回 杨复光缝脰泪新朋 都军师祭灵哭皇天
第五十八回 曾招讨乘夜困义军 王补天趁月突重围
第五十九回 义军上将战死松岭 官家都使乱箭穿身
第六十回 王仙芝梅州归恨天 宋节度鹿邑瞅便宜
第三卷 红粉硝烟
第六十一回 张归厚乱箭射宋威 毕师铎叛变归淮南
第六十二回 嵖岈山义军推新王 舒州城乔伟渡长江
第六十三回 战江岸张璘中计 救皖南监帅进兵
第六十四回 残唐二帅战江南 南昌义军救池州
第六十五回 李重霸忆主讥黄巢 宋招讨断粮败尚让
第六十六回 冲天军梦想打金陵 曹师雄聘贤听淫声
第六十七回 盖天王大战潘家岭 马三花技惊冲天军
第六十八回 尚让浙东收盖洪 义军开山袭福建
第六十九回 许建刘孬逗鹌鹑 崔璆杨能定浙东
第七十回 李克用劫杀防御使 都招讨战死洪水谷
第七十一回 李克让受诛香积寺 白玉兰情迷观音庵
第七十二回 河东军大闹晋阳城 老李琢挂帅代北行
第七十三回 李克用败走药儿岭 老元帅笑施连环计
第七十四回 奏凯歌李琢布皇恩 贿鞑靼克用居窟悦
第七十五回 夺岭南孟楷出海丰 战广州官军袭连营
第七十六回 皇家将保身献岭南 冲天王广州申大义
第七十七回 严操守李迢拒改节 论开国群雄谋广州
第七十八回 米日休被谮赶出京 甄俏红畅情青纱帐
第七十九回 天下百姓追尚义 日休千里归黄王
第八十回 论年号米公破谶语 开军府尚让帅平唐
第八十一回 败太湖王晖寻尚义 入潭州俏红赚表兄
第八十二回 冲天大军出广州 淮南刺客追尚让
第八十三回 尚让李系血战潭州 云莺云燕偷情遗羞
第八十四回 湘水吞灭荆襄行营 旱路斩尽潭州雄兵
第八十五回 刘汉宏焚毁江陵府 冲天王进兵牛渚山
第四卷 冲天开国
第八十六回 葛从周恶战采石坡 过天龙苦挡淮南兵
第八十七回 官军偷袭卧虎岭 常宏血战蚰蜒坡
第八十八回 徐国公奋威救常宏 李将军争粮陷重围
第八十九回 两路诸侯援淮军 一国老幼齐上阵
第九十回 窦固瑒厉鼓催命计 徐唐莒苦守万仞岗
第九十一回 窦固瑒美妾赏功首 平唐军东下服高骈
第九十二回 冲天人挖堑困五虎 方上将怒马斩张璘
第九十三回 苏上将殉国坦就义 高都统觍颜臣冲天
第九十四回 率土王巡狩江南路 小荆山血战三镇兵
第九十五回 杨损断臂酬唐主 诸侯江北困黄王
第九十六回 费传古怒发斩上将 冲天王罪己谢国人
第九十七回 方特讹诈曹师雄 孟楷遭际癫和尚
第九十八回 孟绝海勇擒董昌 钱婆留跪降金陵
第九十九回 率土王一怒杀李迢 二上将提兵围天长
第一百回 冲天王传诏伐无道 招讨使尽忠死溵水
第一百零一回 冲天王东都观市景 印禅师灵宝成真佛
第一百零二回 军民联手打破潼关 毒酒一杯恩赐宰相
第一百零三回 弃群臣僖宗哭巡狩 徼恩爱贵妃得新宠
第一百零四回 长安城黄巢开国 大齐帝大封功臣
第一百零五回 逃陈仓僖宗哭梁州 走安康县令救君臣
第一百零六回 监军募兵五部落 唐廷赦免二沙陀
第一百零七回 刘琼琳库悦训克用 梅大酋裸女宴贵宾
第一百零八回 陈景思乔借鞑靼兵 盖尚章遭际李克用
第一百零九回 盖尚章智激沙陀将 曹美人悲歌劝君行
第一百一十回 王晖义烈死凤翔 诸侯无耻洗长安
第一百一十一回 重荣遁逃直方尽忠 仁绍凌迟太后隐名
第五卷 金统落晖
第一百一十二回 费传古功成归紫府 过天龙伏兵战汜水
第一百一十三回 过天龙中箭降龙岭 东海王魂安豹头山
第一百一十四回 许刘归山朱温叛齐 复光说辞沙陀南征
第一百一十五回 李克用大战良田坡 齐二将轻弃华州城
第一百一十六回 大齐朝败退出京城 陈景思提兵战长安
第一百一十七回 守长安齐兵血战 夺京城诸侯抢宫
第一百一十八回 节度使争先夺国宝 番汉兵举火焚长安
第一百一十九回 沙陀盗宝气死唐帅 宦女逃难先哭后笑
第一百二十回 齐帝拒纳忠良计 孟楷勇擒秦宗权
第一百二十一回 孟楷战死王铎灭门 孽子行凶奸淫父妾
第一百二十二回 虎将叛齐郡王西征 以血换粮贵妃东走
第一百二十三回 黄存误殇唐莒分道 小贼下毒副帅暴薨
第一百二十四回 攻打行宫齐军内讧 负气大将兵入舟山
第一百二十五回 宗奭叛国景彪辅政 大收义儿觊觎中原
第一百二十六回 诸侯用计袭破溵州 西华大败再攻太康
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唐诸侯苦战太康 齐朝武臣退隐太行
第一百二十八回 齐帝北伐遭遇洪水 克用贪财丧师鄢陵
第一百二十九回 李君庆移花接木 史建颖偷梁换柱
第一百三十回 攻汴梁连折擎天柱 王满渡湮吞尚义兵
第一百三十一回 童少贞捧土祭夫 东郡王汴水成神
第一百三十二回 冤句祭祖皇后崩逝 谏削帝号大将蒙冤
第一百三十三回 大齐朝将相殉冲天 兖州西双龙逞英雄
第一百三十四回 懦尚让出家修道 倔卢约扬帆入海
第一百三十五回 虎狼谷血漫冲天 齐皇帝泰山皈禅
第一百三十六回 大齐国殇飞鸟各投林 平均落幕冲天黯收场
自序
《冲天英雄传》,又名《仙巢传》《金统纪》《平唐歌》《奇女仙巢梦》。自二〇〇〇年九月构思酝酿,二〇〇二年三月动笔,至二〇〇五年春,前四十回成。其间痰压火碰,遂累一病,卧床不起。迁延病榻,将一年又三个月。直至二〇〇六年夏末,方才提笔再续前编。
心入说部,不知冬夏,几忘昼夜。恍惚之间,删削补漏,凡三草,终毕书稿。及寻看日历,已是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深夜矣。
唐末之局,藩镇割据,宦官柄政,朝臣朋党,州县酷敛,耕织荒废,庶人破产。诚所谓:
天塌地陷暴风突,海啸山霾大地哭。
三界生灵浸水火,九州百姓愁栗粟。
荒年偏遇秦皇敛,暴月又值殷纣戍。
半死豪杰哭带啸,行亡壮士揭竿出。
四害横行,天下鼎沸,百姓怨声载道,九州民不聊生。于是,豪杰振臂、壮士揭竿,兵车南北驰骋,烽烟东西蔓延;补天尚义、平均冲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农民革命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刘粉娘、尚巧云、杨巧梅、甄俏红等巾帼,亦奔走呼号,各竭智勇,死心向平均、塌地信尚义;虽逞姿而炫色,终如心以流芳。至如白玉兰、云莺、云燕,虽滥淫作无耻,底悲欢以丑合。
如王仙芝、黄巢、尚君长、尚让等人,尽属引牛耕夫、不第秀才,抱文武而不售,怀才学而向隅;遂入商贩,终成盐枭,日赚三升,夜赢五斗;聚船舶以抗风,结壮士而成团;糊口之手,渐触国宪,破产之后,遂以成军。
更有费传古、毕师铎、过天龙等辈,或悲唐日将落,或怒州县迫害,或为生计日艰,遂挺身以抗官,更抛锄以向义。
再有朱全忠、李克用、张全义数辈,先为忠臣义士,转脸叛将走狗!借唐旗以招摇,逞心术而瓜分,为后世所不齿。
尚让、杨景彪、张乔、杨复光、陈景思、郑畋数辈,虽有圣贤之名,终乏圣贤之才。其耿耿忠心,欲复本朝,再领华夏。只因焦土残世、人心思乱,视残唐为臭袜,看黄齐作虎狼;人不戴李,民不拥黄。于是连新带旧,统统为历史洪流一荡而灭,遂使残唐、黄齐一去而永不复返。
然而,人物虽去,事迹尚存。其间,或百姓揾泪,或壮士呜咽,或巾帼振刀,或丽质殉义;或昏君庸主,或忠臣良将,或跋扈武臣,或奸阉恶宦,多为历史烟尘所埋没,又为诸大家所不传。虽有罗贯中之《残唐五代史演义》,因是开山艰难、见名畏义,望金统事而止步,三言两语、情节离奇、荒唐不经,翻过黄齐一代而直入后粱。再有蔡东藩先生的《唐史演义》,在论及农民革命战争之时,言简意赅、篇幅短小,偏重古史今译,未能客观全面反映农民革命战争与农民政权的全貌。蔡先生在史话书中,只用寥寥数语,便将一代大齐王朝一挥而过。嗣后,现代各家的大笔们,多有涉笔于此者。然而,不是空中楼阁,便是仙侠情怪,少有能够形象地描绘出晚唐农民革命战争的真实画卷的。有鉴于此,笔家自不量力,欲复历史旧貌,再扬前烈罡风。每日公事之余,膙手捉笔,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得二百万言、一百三十六回,终卒其编。
一读此书,令人欢欣,令人捧腹,转又令人伤心,令人仰天大哭。然而书中的人与事、物与情,略有与今人今事相同者,纯属后世巧合,望读者勿作牵强联想,先以奉告。
再读此书,令人拍案,令人发指,令人悲泣号啕,令人惋惜不已。然而书中的言语与诗词歌赋,有失平仄工整者,望读者与看官斧正,幸勿哂笑。
三读是书,令人猛醒,令人回味无穷,令人大彻大悟——足慰著书人以史为鉴的苦心了。
拙作面世,如一片绿叶,点缀文苑;如一朵山花,立于说部之林。愿她陶冶情操,愿她启迪智慧,愿她普及广藏。
作“天”、“补”、“平”、“均”诗各一首,以为书前之序。诗云:
天崩地裂又如何?天道怨声血泪多。
天将干戚长空舞,天来铁马遍地戈。
天雷吓跑失德主,天火焚焦腐败窝。
天下苍生千百姓,天穹岂灶一家锅?
补天浴日大德风,补月浣辰化圣功。
补喜烝民国本健,补平大地自然兴。
补擦百姓伤心泪,补暖苍生笑皱翁。
补正版图归盛世,补圆四海汉家钟。
平地雷声催骤雨,平川暴动展旌旗。
平均大旆红光照,平等将军苦战激。
平野烽烟鸦骨乱,平民怒吼鷃啄墟。
平残百姓悲歌壮,平扫皇朝贵贱一。
均得日月等光辉,均有山川共笑炊。
均享人权万万喜,均分土地千千归。
均忙五谷牛羊胖,均汗三秋米粟堆。
均库刀弓皎皎瑞,均平天下巍巍碑。
新郑李耀华
序于郑郊哭唐庵
李耀华的《冲天英雄传(共5册)》结构宏大,通过描写黄巢起义波澜壮阔的全过程,全面展现了晚唐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风貌,表现了封建王朝盛极而衰的必然命运和古代农民起义的失败根由。行文风格继承了明清古典小说传统而多所创新,故事进程疏密有致,语言能庄能谐,人物性格鲜明,分析针针见血。在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绍继弘扬,尤其是可读性、思想性等方面,创造了新的高度和标杆。
中国历代专制集权王朝为什么都逃不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苛政贪冒之下,必有英雄拔剑而起,黄巢率百万之众,风卷天下,破长安,建大齐,“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实现了农民起义军的最高梦想。而倏忽四年,就不得不退出京城,终至风流云散,又是为什么?,请读李耀华的《冲天英雄传(共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