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俞平伯散文(陶然亭的雪名家散文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俞平伯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俞平伯是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中国白话诗创作的先驱者之一。浙江德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多年。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间》、《冬夜》,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其著作《红楼梦辨》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俞平伯散文》是“新红学派”创始人俞平伯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推荐

《俞平伯散文》是“新红学派”创始人俞平伯的散文精选集,《陶然亭的雪——俞平伯散文》是“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之一,是“新红学派”创始人俞平伯的散文精选集。俞平伯的散文是“美文”的典范,有进入中小学教材的篇目,他的散文有着学者和文人气息,喜用文言句式,用笔细腻、意境朦胧而灵动、闲适而伤感。

目录

岁月感怀

 我想

 春来

 眠月

 雪晚归船

 坚匏别墅的碧桃与枫叶

 出卖信纸

 梦游(附跋)

 梦记

 中年

 冬晚的别

 炉景

记游拾梦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陶然亭的雪

 甲子年游宁波日记

 湖楼小撷

 芝田留梦记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山阴五日记游

 秋荔亭记

 阳台山大觉寺

 夜游妙峰

 城站

 清河坊

 月下老人祠下

生活百味

 稚翠和她情人的故事

 进城

 人力车

 新年顽意

 打橘子

 略谈杭州北京的饮食

 对对子(《秋荔亭随笔》之八)

 花匠

 狗和褒章

 怕(并序)

 祭舅氏墓下文

 我生的那一年

 诤友

 忆振铎兄

 纪念何其芳先生

古今杂谈

 我的道德谈

 生活的疑问

 身后名

 贡献给今日的青年

 赋得早春(为清华年刊作)

 独语(十三则)

 读书的意义

 吃在这个年头

 无眠爱夜

 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

文艺春秋

 伟大的诗人——屈原

 “五四”忆往

 记与佩弦最后之唱和诗

 旧时月色

 索隐与自传说闲评

 红楼释名

 《草儿》序

 《冬夜》自序

 以《漫画》初刊与子恺书

 《燕知草》自序

 谈谈古为今用

 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

试读章节

无奈昔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也,颇有点儿sentimental①。伤春叹夏当时几乎当作家常便饭般咬嚼。不怕“寒尘”,试从头讲起。

爱月眠迟是老牌的雅人高致。眠月呢,以名色看总不失为雅事,而事实上也有未必然的。在此先就最通行的说,即明张岱所谓“杭州人避月如仇”;也是我所说的,“到月光遍浸长廊,我们在床上了;到月光斜切纸窗,我们早睡着了。”再素朴点,月亮起来,纳头困倒;到月亮下去,骨碌碌爬起身来。凡这般眠月的人是有福的,他们永远不用安眠药水的。我有时也这么睡,实在其味无穷,明言不得(读者们切不可从字夹缝里看文章,致陷于不素朴之咎)。你们想,这真俗得多么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岂不很好。管它月儿是圆的是缺的,管它有没有蟾蜍和玉兔,有没有娇滴滴梅兰芳式的娥嫦呢。听说有一回庭中望月,有一老妈诧异着,“今儿晚上,月亮怎么啦!”(怎字重读)懂得看看这并不曾怎么的月亮就算得雅人吗?不将为老妈子所笑乎!

湖楼几个月的闲居,真真是闲居而已,绝非有意于混充隐逸。惟湖山的姝丽朝夕招邀,使我们有时颠倒得不能自休。其时新得一友日白采,既未谋面,亦不知其家世,只从他时时邮寄来的凄丽的诗句中,发见他的性情和神态。

老桂两株高与水泥栏杆齐。凭栏可近察湖的银容,远挹山的黛色。楼南向微西,不遮月色,故其升沉了无翳碍。有时被轻云护着,廊上浅映出乳白的晕华;有时碧天无际,则遍浸着冰莹的清光。我们卧室在楼廊内,短梦初歇,每从窗棂间窥见月色的多少,便起来看看,萧萧的夜风打着惺忪的脸,感到轻微的瑟缩。静夜与明湖悄然并卧于圆月下,我们亦无语倦而倚着,终久支不住饧软的眼,撇了它们重寻好梦去。

其时当十三年夏,七月二十四日采君信来附有诗词,而《渔歌子》尤绝胜,并有小语云:“足下与阿环亦有此趣事否?”所谓“爱月近来心却懒,中宵起坐又思眠”,我们俩每吟讽低徊不能自已。采君真真是个南国“佳人”!今则故人黄土矣!而我们的前尘前梦亦正在北地的风沙中飘荡着沉埋着。

江南苦夏,湖上尤甚。浅浅的湖水久曝烈日下,不异一锅温汤。白天热固无对,而日落之后湖水放散其潜热,夹着凉风而摇曳,我们脸上便有乍寒乍热的异感。如此直至于子夜,凉风始多,然而东方快发白了,有酷暴的日头等着来哩。

杭州山中原不少清凉的境界,若说严格的西湖,避暑云何哉,适得其反。且不论湖也罢,山也罢,最惹厌而挥之不去的便是蚊子。好天良夜,明月清风,其病蚊也尤甚。我在以下说另一种的眠月,听来怪甜蜜,钩人好梦似的。却不要真去做梦,当心蚊子!(我知道采君也有同感的,从他的来信看出来。)

月影渐近虚廊,夜静而热终不减,着枕汗便奔涌,觉得夜热殆甚于昼,我们睡在月亮底下去,我们浸在月亮中间去。然而还是困不着,非有什么“不雅之闲”也,(用台湾的典故,见《语丝》一四八)尤非怕杀风景也,乃真睡不着耳。我们的小朋友们也要玩月哩。榻下明晃晃烧着巨如儿指的蚊香,而他们的兴味依然健朗,我们其奈之何!正惟其如此,方得暂时分享西子湖的一杯羹和那不用一钱买的明月清风。

碧天银月亘古如斯。陶潜、李白所曾见,想起来未必和咱们的很不同,未来的陶潜、李白们如有所见,也未必会是红玛瑙的玉皇御脸,泥金的兔儿爷面孔罢。可见“月亮怎么啦”实具颠扑不破的胜义,岂得以老妈子之言而薄之哉!

就这一端论,千万年之久,千万人之众,其同也如此其甚。再看那一端,却千变万化,永远说不清楚。非但今天的月和昨天的月,此刹那和彼刹那的月,我所见,你所见,他所见的月……迥不相同已也;即以我一人所见的月论,亦缘心象境界的细微差别而变,站着看和坐着看,坐着看和躺着看,躺着清切地看和朦胧地看,朦胧中想看和不想看的看……皆不同,皆迥然不同。且决非故意弄笔头。名理上的推论,趣味上的体会,尽可取来互证。这些差别,于日常生活间诚然微细到难于注意,然名理和趣味假使成立,它们的一只脚必站在这渺若毫芒,分析无尽的差别相上,则断断无疑。

我还是说说自己所感吧。大凡美景良辰与赏心乐事的交并(玩月便是一例),粗粗分别不外两层:起初陌生,陌生则惊喜颠倒;继而熟脱,熟脱则从容自然。不跑野马,在月言月。譬如城市的人久住鸽子笼的房屋,一旦忽置身旷野或萧闲的庭院中,乍见到眼生辉的一泓满月。其时我们替他想一想,吟之哦之,咏之玩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都算不得过火的胡闹。他的心境内外迥别,蓦地相逢,俨如拘挛之书生与媚荡的名姝接手,心为境撼,失其平衡,遂没落于颠倒失据,惝倪无措的状态中。《洛神赋》上说:“予情悦其淑美兮,心震荡而不怡。”夫怡者悦也,上日悦,下日不怡,故曹子建毕竟还是曹子建。

名姝也罢,美景也罢,若朝昏厮守着,作何意态呢!这是难于解答的,似应有一种极平淡,极自然的境界。尽许有人说这是热情的衰落,退潮的状态,说亦言之成理,我不想去驳它。若以我的意想和感觉,惟平淡自然才有真切的体玩,自信也确非杜撰。不跑野马,在月言月。身处月下,身眠月下,一身之外以及一身,悉为月华所笼络包举,虽皎洁而不睹皎洁,虽光辉而无有光辉。不必我特意赏玩它,而我的眼里梦里醉时醒时,似它无所不在。我的全身心既浸没着在,故即使闭着眼或者酣睡着,而月的光气实渗过,几乎洞彻我意识的表里。它时时和我交融,它处处和我同在,这境界若用哲学上的语调说,是心境的冥合,或日俱化。——说到此,我不禁想起陶潜的诗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何谓忘言的真意,原是闷葫芦。无论是什么,总比我信口开河强得多,古今人之不相及如此。  “玩月便玩月,睡便睡。玩月而思睡必不见月,睡而思玩月必睡不着。”这多干脆。像我这么一忽儿起来看月,一忽儿又睡了,或者竞在月下似睡非睡的躺着,这都是傻子酸丁的行径。可惜采君于来京的途中客死于吴淞江上,我还和谁讲去!

 我今日虽勉强追记出这段生涯,他已不及见了。他呢,却还留给我们零残的佳句,每当低吟默玩时,疑故人未远,尚客天涯,使我们不至感全寂的寥廓,使我们以肮脏的心枯干的境,得重看昔年自己的影子,几乎不自信的影子。我,我们不能不致甚深的哀思和感谢。

虽明明是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但我终于把它寄出去了!这虽明明是一封无法投递的信。P9-11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文字不重视细致的素描,喜欢“夹叙夹议”的抒写感触,很像旧日笔记的风格。文言文的词藻很多,因为他要那点涩味,絮絮道来,有的是知识分子的洒脱与趣味。

——王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