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历史(上下)》(作者魏斐德)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历史著作,是美国史学大师魏斐德其毕生学术研究的结晶。他从世界史背景下切入中国历史,又将论述的笔触探入中国历史的枝节,从宏大到细微,奠定了这部重量级历史著作的叙述基调。他对中国与17世纪世界的危机、明清中国皇权的实质和治理模式,知识分子与公民社会,文人与忠君的立场,民国时期的战乱与上海的走私,以及民族与革命、中国的现代化等方面的论述,不仅涵盖了当今学术研究的诸多重大议题,而且其广阔的学术视野、深湛的治学功力与生动的历史叙述,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楷模与挑战。
上卷
序言
开篇
第一章 中国与世界
艾森斯塔特引言
S.N.Bsenstadt
1.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
2.中国与17世纪世界的危机
3.革命和世界主义
4.小议列文森的官僚体系一君主对立关系主题的发展
5.中国之鉴
第二章 明清时期
史景迁引言
J.Spence
6.明清过渡期——1644年的大顺政权
7.明清更替:17世纪的危机抑或轴心突破
8.17世纪的浪漫派、节义派与殉道派
9.自主的代价:知识分子与明清政治
10.中国明清朝代公共领域的界限
11.盛清:1683—1839
第三章 晚清与近代中国
曾小萍引言
M.Zelill
12.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
13.中华帝国晚期的地方治理之演进
14.清征服江南时期的地方观念和忠君思想——江阴悲剧
15.广东的秘密会社
下卷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上海
熊月之马军引言
16.抗战时期的政治恐怖主义
17.汉奸——战时上海的通敌与锄奸活动
18.战时上海的走私
19.美国警察顾问与中国国民党特工(1930--1937)
20.关于南京政府的修正观念——儒家法西斯主义
第五章 关于中国史学
周锡瑞引言
J.Esherick引声
21.反思清朝:西方关于帝国晚期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
22.关于中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23.跨国界的比较性研究
24.中国历史档案新近解密
25.关于中国档案和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第六章 国家与现代化
傅高义引言
E.Vogel
26.历史变化的模式:1839—1989年中国的国家与社会
27.朱瑞对澳门的占领与中国对近代早期帝国主义的回应
28.关于认同与国家形成的反思
29.中国的现代化
第七章 民族与革命
裴宜理引言
E.Perrv
30.清末与近代中国的市民社会
31.现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探寻
32.爱国者毛泽东
结篇讲述中国历史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