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官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渠川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官痛》描写了清朝末期的社会动荡。作者渠川在宏大的历史场景中安排了细致入微的日常生活,并塑造了生动复杂的人物群像,思考了关于生存与救亡的主题,以及何为官,官应该有的操守与气节这些问题。

《官痛》的整个故事正好嵌入中国近现代二百年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关键时段,便显得极为典型、复杂、深刻、惨烈,中国从1840年开始的社会转型不只是古代到近代的转型,从大尺度上说,是农牧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的转型、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型、地域性传统文化向全球性现代文化的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化的转型、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转型、身份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这些转型的“多层嵌套”集中反映在小说所描写的1900年前后中国上层官场的复杂斗争中。

《官痛》以作者祖父辈的经历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思想开放、性格优柔寡断的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内阁中书沮乃翘,同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翁同龢、李鸿章、徐开麟及众多满汉大员在甲午、戊戌到庚子年间所有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中的深入参与和观察思考。

内容推荐

《官痛》由渠川编著。

《官痛》内容简介:

光绪年间,大票号商沮源潢不许他儿子做官,儿子沮乃阻在中进士后真做了官。但做官不久即踫上了中日甲午战争,接着又引发了变法维新运动,后来又出现了义和团运动,沮乃翘都亲身经历,并目睹了这些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失败,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内心十分痛苦。特别是他的老师、同事和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被赶、被杀,更让他心里悲痛。但他仍追着皇上逃出京城.又随着皇上回到京城,脑子里还想着如何命名中国“国富民强”变法成功。

试读章节

每当沮乃翘从内阁那个后门出来,就有一种在做梦的感觉。他怎么到这里来了?这儿不是皇上家的宫里吗?眼前就是文华殿,皇上常在这里约见外国使臣,他们有时也到那里去站班。左边是协和门,右边是东华门,协和门里就是“天子的正衙”太和殿了。他们中进士以后,就是在那里“传胪”的。到现在他耳朵边似乎还响着那胪唱官用满语喊的话:

“尼雅枯鲁!”

“亨其那!”

“伊哩!”

他们就跪下磕头,站起来,又跪下,不知磕了多少。他那时精神不好,没像中“解元”时高兴——考的不好,在胪唱中听不见自己的名字。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都唱出来了,状元就走出去,到御道左边跪下;榜眼也出来,在御道右边、状元的身后跪下。探花又出来,在御道左边、状元身后又跪下。再没人出来了,他们都站着,听胪唱官唱着:“第二甲某某某等赐进士及第,第三甲某某某等赐同进士出身!”——他们就在那“等”里——给山西人丢脸了!一省的“解元”,在京殿试,只考了第五十七名,列在“三甲”,得了个“同进士出身”!他看着黄伞引着状元、榜眼、探花出去,到天安门外簪花饮酒,骑马“游街”去了。二三甲的进士们就像没人要的孩子,从太和门两边的昭德门贞度门出去,虽然也有饮宴,但在鸿胪寺里,与状元、榜眼、探花的风光差远了。中了进士,就实现了他自小的梦想,但始终觉得还有很多遗憾,甚至有了打败仗的感觉——一省的解元,中不了状元、榜眼、探花,连二甲的“进士及第”都没进去,成了三甲的“同进士出身”,不太难看了?……

这也决定了他点不上“翰林”了,又增加他不少遗憾。这比没考上状元、榜眼、探花还让他遗憾。他的字不好——外爷说的对——字不好就点不上翰林。这使他在“授职”时,只能在内阁做“中书”。据说这个职位比知县好点,但不如主事,至少“俸米”比主事少三石五斗多吧……

是只有遗憾,没一点高兴的事吗?——也不是。有件事让他们高兴得不得了,那就是会试总裁是皇上的师傅翁同觫,这把他们高兴坏了!翁老师是状元,又是同治光绪两位皇上的老师,他们和皇上师出同门,不是很荣耀吗?副主考又是山西在京最大的官——工部尚书祁世长,这又把他们乐坏了。有两位老师照应他们——可惜祁尚书不久就去世了,只有靠翁老师了。还有件事让他们高兴,那就是“内阁中书”上朝不用走天安门,而和王爷大臣们一起进东华门,这是他们又一个荣耀!内阁中书还可以挂朝珠,跟翰林一样。本来五品以上才能挂,可是中书七品就可以挂。走在街上,人还以为他们是翰林呢!还有一点让人高兴,就是内阁跟翰林院一样,不称堂属,而称“前辈”“后辈”,这是很“雅”的。总之,在内阁就好像“半个翰林”……

在内阁还可以听到很多新闻。各省和六部的题本到内阁,先到“汉票签房”,就由他们这些“中书”代皇上写批语。刚中进士,就代皇上写批语,不是很神气吗?但他们批的不算数,只是个“草签”,还要由“侍读”改成“真签”交给大学士,再翻成满语,然后送乾清宫“内奏事处”,才能“恭呈御览”。他们怕写得不好,就向“侍读”王鹏运请教。王鹏运是广西举人,看了他们一眼,就大大咧咧地说:

“没什么,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罢了。有几句口诀,你们背一下……”

“口诀?……”

“我给你们背背,你们听着……”他抬起头,看着棚顶背起来:

依样葫芦画不难,

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

要把葫芦仔细看。

画葫芦?他们很奇怪……

“四大本呢。”王鹏运说,又扭过身子,指着大柜说:“都在那里,去看吧!”

乡试的座师徐开麟也在内阁,这对他又是一个幸运。到北京以后,就听说他很红,不在翰林院入值,而在上书房做“师傅”。虽不是皇上的老师,却是“溥”字辈年纪最长的两个皇孙——溥伦、溥侗的老师,不含糊。他官运很好,从山西回来已升了几级。在内阁做“内阁学士”,就是要升“侍郎”或外放“巡抚”了,这是铁规矩。自己的老师都那么红,他很庆幸,对自己将来肯定有好处,会照应自己的。徐开麟也说:“内阁中书虽然职位不高,但可练习政体,做到‘博古通今’。你要像揣摩‘闱墨’那样,揣摩这四大本书,很快就可以驾轻就熟……”

他用心揣摩,其实不过是“知道了”、“该部知道”、“依议”等等。有长一点的,要根据题本拟一个有自己看法的草签,就难一点,要靠历练。京官每隔三年有一次“京察”,就是考核每个官的“政才守年”,“政”就是看你勤不勤。不勤怎么能升官?所以他每天早早就人值,“夜值”也带着行李到内阁去睡。既然走上这条路,就要循资按格、按部就班地干下去……

当他们为太后六十万寿忙的时候,不想中国和日本在朝鲜打起来了。李鸿章一再延误,接二连三打败仗,把皇上气坏了:刚刚“亲政”就打败仗,不是把他的台都坍了?他还想买船买炮再打。有天翁老师把他找去,问他票号能不能借朝廷一笔银子?库里没有了。他正想为国出力,马上找“昌晋源”、“万川通”、“纯益公”还有“大德亨”、“大德同”的掌柜子们,和他们商量行不行?掌柜子们都愿帮助朝廷,每家票号都拿出五万银子给朝廷,凑一百万两交给户部。翁老师高兴坏了,票号这么慷慨,真是“急公好义”!又给沮乃翘加了一级。这一百万两没扭转战局,仗还是越打越坏,日本兵从两面打进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太后万寿正过得热闹,日本兵占了大连,还说要打到京城。太后皇上坐不住了,要逃跑,不知到哪儿去?他估计是热河。但不是——是山西!他吓一跳,山西他不愿去,他说过,永不回去的!现在皇上要去,怎么办?太后后来下了谕旨,由李鸿章到日本讲和,这才没去,算是“躲过一劫”。谁想李鸿章把辽东半岛和台湾都割给了日本,又赔日本二万万两白银,他们都哭了,协办大学士李鸿藻还中了风,不能上朝了;张之洞更是打电报给朝廷要杀李鸿章。京城一片混乱,不知怎么好了……

这时,广东举人康有为跟各省在京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要求变法。他希望皇上接受康有为的建议,使中国强起来。他也常去南海馆找康有为,听他谈变法,他从没听过这些见解,也没见过康有为这样的人,既充满爱国激情,又有很多新的知识,从没听过。他跟康有为一起奔走,也跟康有为一起呼号。康有为办报,他就捐银子;康有为立“强学会”,他也跟着他穷忙。盼皇上有一天能召见他,亲自听听他的意见……

但大学士徐桐参了康有为,他跑到南京找张之洞去了。那令人激动、又让人难忘的日子过去了,京城再没人呼号,也没人上折子,一切归于平静。从表面看,像忘了那段日子,其实经过那场辩论,没人能忘记康有为。每当他从内阁出来,就想起大家在协和门外争论的情景,中国何时能强起来,还是大家最想的事……

正当他冥想着,有人在他背后打一下说:“走吧,散了!”

他回头看,是满票签房的中书恩桂。恩桂拉他的手向东华门走。

“到我家玩玩去?”

“那么爱玩?”沮乃翘说。

“不玩干什么?一天到晚你干什么?……”

“我事很多,不像你……”他觉得旗人爱玩。

“说什么,走吧!……”他拉沮乃翘向前走。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