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民生的主题,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心理是健康的重要维度,心理健康是人们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维护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更是应对社会需求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以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和人格完善为己任,完善的人格是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获得持久幸福体验的心理资本,是学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孙爱芹主编的《心理健康与职业成长》正是顺应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及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卫生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在总结提炼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
《心理健康与职业成长》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精神,搭建基本的内容单元(章)。根据历年心理普查反映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集中领域确立具体内容(节)。例如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困扰,将“宿舍人际关系”作为专门一节纳入第六章中;依据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座谈会等得到的最现实有效的信息,确定各章节内容的权重,如针对高职生普遍存在的人生目标茫然、职业方向不明确,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目标随波逐流等人生动力系统弱化问题,加大第十一章的内容权重,以便帮助高职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方向。另外,针对高职生心理较为活跃等情况,将相关内容渗透到各章中。
孙爱芹主编的《心理健康与职业成长》共分十一章。每一章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行动导向教学特色、“问题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的学材特色,既能满足教师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