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开国将帅们生活中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何念选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何念选所著《开国将帅们生活中的故事》讲述了开国将帅们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勤勉好学、婚恋亲情、爱兵爱民、清正廉洁、关心教育下一代,以及他们的业余爱好、生活情趣的小故事,他们正确对待生老病死等方面的真实感人事迹,故事生动,可读性强,小故事见大情操,对青少年极具教育意义。涉及包括将帅的意志品质的故事、将帅的婚恋与亲情的故事、将帅勤勉好学的故事、将帅爱兵的故事、将帅爱民的故事、将帅与军衔职务的故事、将帅关心下一代的故事、将帅生活趣事、将帅的业余生活的故事、将帅生命最后时刻的故事。许多故事生动感人鲜为人知。

内容推荐

何念选所著《开国将帅们生活中的故事》由众多小故事组成,涉及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等数十位开国将帅在生活中的事迹。全书共十章,每一章都有各自的侧重点:或着重描写将帅们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或闲谈将帅们的生活琐事,平易近人:或介绍将帅之间、将帅与战士之间的深情厚谊,感人肺腑;或愤慨将帅们蒙冤受屈时的悲凉与不屈,催人泪下,义愤填膺……作者以朴实的文笔、通俗的话语、真挚的感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可敬可爱的将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将帅们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坚韧不拔的品格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目录

第一章 意志品质

 彭德怀撕掉自己的画像

 彭德怀的一条短裤

 陈毅幽默地说:“我要钻到桌子底下去了……”

 徐海东负重伤仍指挥战斗

 陈赓坚持不锯腿

 肖劲光说:“请你们再来‘抢救’我一次吧!”

 张云逸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王平不离马鞍星夜飞奔跑死马

 王宏坤第四次负伤锉骨取弹

 王新亭在党的“八大”主动让贤

 韦国清的吃苦精神感动教官

 韦国清不准亲属搞特殊

 邓华受错案株连被调离军队仍忘我工作

 叶飞化装成新娘逃出险境

 甘泗淇对自己俭朴对人慷慨

 朱良才在激烈的战斗中毫无惧色

 刘亚楼憎恨背后捣鬼的人

 刘亚楼收到稿酬后

 刘亚楼当场对送礼者进行严厉批评

 刘亚楼对待升官与换车

 刘亚楼欢迎别人对他的文章提意见讨厌吹捧

 许世友避难大别山100天

 李达想做的事决心做到

 李达在住房问题上对家人的要求

 李达常为人承担责任

 李达以刘伯承的告诫自律

 李达访苏时150卢布是怎么花的

 李涛为捐作战飞机节衣缩食

 李天佑英勇无畏第二次负伤

 李聚奎孤身乞行回到党的怀抱

 杨成武和家人经过几许磨难贡献多

 肖华流着泪创作《长征组歌》

 宋任穷在战斗被打散后

 宋任穷当“咬牙干部”的头

 宋时轮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宋时轮对待批斗过他的人

 宋时轮对自己对家人要求严

 张宗逊在老鸦山战斗中第二次负伤

 张爱萍终于又站起来走路了

 张爱萍出狱后并日而食的快乐生活

 陈再道率部走出号称死神统治的草地

 陈再道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

 陈锡联率部战胜困难两次过草地

 周士第指挥作战三天三夜累得吐血

 周纯全处处做表率

 赵尔陆从不占公家的便宜

 赵尔陆和他的搪瓷碗与大饭勺

 贺炳炎忍剧痛锯掉右臂

 郭天民装愚鲁逃出监狱

 郭天民被敌子弹从左胸打进后

 阎红彦主动为自己的冲动失言认错

 阎红彦在危难时刻

 彭绍辉被截去左臂后

 孙毅正确地对待四条腿和两条腿

 杨秀山担心眼睛被打瞎影响打仗

 余秋里吊着一只断臂煎熬192个日夜

 陈先瑞负伤后宁愿被枪毙也不愿留下

 韩伟沿门托钵找部队

 杨卓与三颗手榴弹的故事

 陈其通从九死一生中走过来

 郭林祥在草地靠一块小牛皮保住性命

 彭清云长征中几次幸免于难

 傅传作被子弹打进腹部

 熊晃决心生做红军的人死做红军的鬼

第二章 婚恋亲情

 朱德婚姻中的不幸和幸运

 彭德怀晚年因政治原因婚姻遭遇不幸

 刘伯承、汪荣华一见钟情宜室宜家

 贺龙的几次婚姻中只有薛明是属于他的

 贺龙为周士第做大媒

 陈毅三次恩深义重的婚恋

 罗荣桓、林月琴婚姻中的插曲

 徐向前、黄杰婚礼别致谊切苔岑

 聂荣臻和张瑞华的忠贞爱情

 徐海东、周东屏夫妻加战友恩爱焉深

 林彪的特殊性格决定他的特殊婚恋

 陈赓的前妻和后妻都很优秀

 罗瑞卿、郝治平夫妻“公不离婆”

 王树声、杨炬仓促而有意义的婚礼

 许光达、邹靖华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淳朴爱情

 王平与范景新“闪电式”结婚也幸福

 王震和王季青战火中的浪漫爱情

 甘泗淇在特殊经历下的婚姻

 许世友美好地开始遗憾地结束第二次婚姻

 许世友第三次婚姻一见钟情终生相爱

 李达的择偶标准

 李志民、刘平夫妻难忘中秋月圆

 杨勇与林彬终身相亲相爱

 杨成武和赵志珍忠贞不渝的爱情

 肖华说:“妻子明明是我爱上的!”

 张爱萍为年轻科技人员的爱情“搭桥”

 张纬眼中的彭绍辉

 王宗槐与范景明见证了延安新婚的贺礼

 孙毅与田秀涓刚柔相济的爱情故事

 莫文骅与杨枫以书为媒喜结良缘白头偕老

 顿星云婚恋中的动人插曲

 傅连唪、陈真仁同心城里结良缘

 张广才、林江世上最简单的婚礼

 洪水和他的中国妻子与越南妻子

第三章 勤勉好学

 朱德一一活到老学到老

 贺龙一一学习比吃饭还重要

 陈毅一一苦学精神震惊敌人

 徐海东一一摘掉“半个中国人”的帽子

 乌兰夫一一刻苦学习俄语

 邓华一一深夜忙抄兵书

 李聚奎一一利用战斗间隙学文化

 肖华一一渊博知识源于勤奋

 甘泗淇一一坚持业余时间学习和写作

 刘亚楼一一丰富的知识是处处留心不耻下问得来的

 陈奇涵一一用自己的学习成果激励下属学习

 钟期光一一重视院校文化学习

 阎红彦一一主张在实践中学习

 傅钟一一深知“学然后知不足”

第四章 对待军衔职务

 罗荣桓推辞元帅衔

 徐立清主动让衔

 徐海东请求授低衔

 李逸民大度不争衔

 彭德怀建议压低侄子的军衔

 贺龙说服副官戴低衔

 许光达对被评为大将于心不安

 李达不让儿女们显耀自己的军衔

 李聚奎1958年被补授上将军衔

 罗荣桓一再被降职不怕挫折

 徐海东两次要求任副职

 李达能上能下忠心耿耿

 陈再道能上能下无私无畏

第五章 相互关爱与友情

 彭德怀组织人抬着周恩来过草地

 彭德怀问陈赓:“这鸡难道也是鱼做的?”

 贺龙给董其武讲游击战

 陈毅说李达是个抱着电话机睡觉的人

 徐向前救了陈锡联一命

 徐海东用残疾抚恤金请人开洋荤

 王平想妙招护送周恩来过河

 王平将烈士一一安放在地上

 王建安和汪烈山互送牛肉的故事

 王新亭热情地招待邓小平

 韦国清坚持搞“五湖四海”

 韦国清与郁钧剑的故事

 朱良才待人情同手足

 刘震在危急中掩护徐海东突围

 刘震为吴焕先的牺牲而悲愤

 刘亚楼在莫斯科悼念战友

 刘亚楼关心王海的身体

 刘亚楼精心设计为飞行员当“红娘”

 刘亚楼对秘书关爱有加

 刘亚楼和几斤猪肉的故事

 刘亚楼给大家当“向导”游西湖

 刘亚楼对演员要求严格

 李达救了刘伯承一命

 邓华对战友的真诚情意

 李涛痛批更改战士的历史材料的行为

 李涛解决“三子”问题促进了干部团结

 李涛为小文和小夏当“红娘”

 李涛不仅关心干部的业务而且关心大家的生活

 李天佑受伤得到邓小平的关怀

 李志民的青稞饼和獾子肉

 李克农给毛泽东、周恩来送猪蹄

 李克农提出用美军战俘换回在美的进步青年

 宋任穷组织抢救刘志坚

 宋时轮的真诚感动了陶勇

 宋时轮劝张爱萍“出山”

 宋时轮发现要“偷”他罐头的纸条后

 宋时轮幽默中的关爱

 张宗逊为毛泽东受排挤鸣不平

 张宗逊负责特殊连队采用特殊措施过雪山

 张宗逊和战士相互感动

 张爱萍收到张茜亲手为他制作的手杖

 陈再道与钟汉华患难与共

 陈锡联与王近山“取长补短”

 周纯膦与营长汪冯志生死之约

 钟期光别致的政治思想工作

 钟期光指示刀下留人

 钟期光想方设法救病人

 钟期光的关怀让蒋新生永世难忘

 阎红彦与赵健民的友情

 傅钟在“文革”中保护肖华

 韩先楚悲悼吴焕先

 旷伏兆想在雪山上“坐下”算了时

 吴先恩难忘党岭山上生死情

 钟赤兵失掉一只腿后毛泽东说为他立牌

 傅连唪行军掉进深河后

 白崇友等不忍心坐担架

 李贞与伤病员在行军中

 李治为病重的周恩来进行准确诊断

 李治抢救贺子珍

 萧思明和杨得志靠面袋里挤出的二两面度夜

 谢良听参谋长李屏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谈身世

 颜文斌靠战友的一碗清水面救了命

第六章 爱干爱兵爱民

 朱德三次过草地爱兵如爱子

 陈赓、宋任穷以为郭林祥带领的战士都“光荣”了

 罗荣桓在“特殊待遇”面前

 罗瑞卿关心警卫员胜过关心自己

 王新亭看到战士中暑后

 甘泗淇给曾长久指出犯错误的危害性

 甘泗淇关心部队的物质精神生活

 甘泗淇不执行上级的逮捕令

 李达喜欢和干部、战士一起看电影

 李达将打骂士兵视为犯法

 李涛把干部当成宝贵财富

 杨得志要萧思明“记住昨晚牺牲的同志”

 宋任穷难忘草地官兵情

 张宗逊在特殊连队照顾一群特殊的人

 陈再道关心失去父母的余希先

 陈再道解决高原修路战士的洗澡难题

 钟期光痛心人才的损失

 钟期光使用干部一视同仁

 郭天民被人称为“郭铁匠”只是戏言

 阎红彦带兵爱兵的原则

 阎红彦为战士的御寒棉衣想尽招数

 金立金将每个战士当作一份宝贵的力量

 陈正湘难忘强渡大渡河的勇士

 萧文玖被快要断气的老周推开

 钟明彪看到传令兵死在大树下

 彭德怀和一块门板的故事

 贺龙巧赔蒸钵

 贺龙为老板送“银水”

 陈毅悄声问记者:“你脑子开窍了没有?”

 王新亭关心严重受灾的太岳人民

 甘泗淇要求找不到主人也要付钱

 陈再道领着下级给老百姓道歉

 陈再道为解决贫困户的生活提建议

 陈再道与老大娘拉家常了解农民生活

 陈再道渴望了解农村实情

 陈再道在青岛啤酒厂亲切看望工人

 陈奇涵处处为民着想

 陈锡联对太行人民的深情

 周士第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

 阎红彦重视做少数民族上层的工作

 陈正湘难忘通过的彝族区

 王耀南见战士的衣裤被扒光也不开枪

第七章 关心教育后代

 彭德怀要求将侄儿拟评的军衔降一级

 刘伯承夫妇对子女言传身教

 刘伯承、李达关心孩子学习的拳拳之心

 贺龙检查孩子们身上有没有虱子

 陈毅写诗教子一一“祖国如有难,汝应做先锋”

 黄克诚教子有方

 肖劲光没有找回在异国的女儿

 甘泗淇、李贞关心教育革命后代的故事

 甘泗淇不准侄儿侄女搞特殊

 刘亚楼兑现对女儿许下的诺言

 许世友将6个儿女编为“童子军”

 李达对子女“切盼奋勉各自强”

 李涛送儿子到农场当农工

 李涛重视用先烈的事迹教育后代

 李涛关心下一代发挥特长

 李涛夫妇为刘伯坚抚养后代

 陈奇涵教子有方

 赵尔陆严格要求宝贝女儿的生活

 赵尔陆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钟期光对遗孤的关爱

 钟期光不准儿女搞特权

 钟期光重视挽救一时误入歧途的青年

 阎红彦与儿子见面谈当棉袍

 孙毅与孤儿

 孙毅81岁参加少年夏令营

 韩东山对子女管教十分严厉

第八章 业余爱好

 朱德的业余生活

 彭德怀在战争环境下的业余生活

 叶剑英以钓鱼调节劳逸

 粟裕将小乐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王新亭的业余爱好

 许世友离休后的生活

 李达赋闲闲不住

 陈奇涵最爱养兰花

 陈锡联的兴趣与爱好

第九章 生活趣事

 彭德怀下棋与照相

 彭德怀巧解窘境

 刘伯承用“母鸡带小鸡”的故事教育大家

 贺龙用火烧脚伤

 贺龙蓄胡子的故事

 陈毅幽默地说:“我已经住上了洋(羊)房!”

 陈毅以风趣话为战士驱寒

 陈毅幽默地说用竹竿捅下了敌机一

 陈毅接受赠给他的佛像时赋予积极含义

 徐海东以少将军衔吓退敌宪兵

 徐海东的“首长”与“学生”身份

 陈赓为彭德怀择偶

 陈赓赤脚赴宴满座皆惊敬而待之

 陈赓的一次玩笑使王新兰永世难忘

 谭政在长征中留下的特殊纪念物

 肖劲光在雪山上组织大家吃“冰淇淋”

 罗瑞卿明明向人要粮偏说借

 罗瑞卿没有用上为他准备的棺材

 王平两次改名的趣闻

 王平不认识洋饼干和洋罐头

 刘震在战斗中受伤得了个“歪嘴子”的绰号

 刘亚楼一眼看出大家哄然而笑的原因

 刘亚楼在盖叫天坟前细解说

 刘亚楼在操场作报告突然下起了雨

 许世友下连当兵玩“绝活”

 许世友洗脸不忘练功

 许世友能编写出犀利的顺口溜

 李达在“隔离审查”时自编健身操

 “武李达”与“文李达”的友谊

 李达请客吃“沁州黄”的寓意

 李克农教斯诺如何称呼小孩

 宋任穷以耍蛇作掩护通过敌控区

 陈再道等在赛马中发生的趣事

 陈再道吸烟与戒烟

 洪学智等发现“死”了的人又活了

 贺炳炎给李达取外号叫“李菩萨”

 阎红彦跟人争吵后的趣事

 阎红彦外号多

 董其武听不懂蒋介石说的话不满何应钦做的事

 王宗槐与范景明婚后一次周末团聚遇到的尴尬

 孙毅蓄着胡须毛远新误认为他是蒋介石

 陈正湘和战士们将没有消化的青稞用水洗了再吃

 莫文骅与杨枫夫妇趣事三则

 晏福生生前被开过两次追悼会

 梁兴初变号易服成功

 梁兴初与骑兵侦察连

 梁兴初为毛泽东找精神食粮

 彭林、郭鹏靠半张旧报纸找到贺龙

 马泽迎未婚当父背着婴儿长征

 叶楚屏闹出了将痰盂当菜盆的笑话

 李中权长征中与母亲三次不期而遇

 洪水的中文名字取自“洪水猛兽”中的“洪水”

 裴周玉和“神兵”与“神兵”兄弟

 戴润生在哈达铺吃撑了

第十章 生命的最后时刻

 朱德临终前仍关心国家经济建设

 彭德怀生命的最后呐喊

 贺龙带着满腔委屈和愤懑离开人世

 陈毅临终前留下要战胜敌人的遗言

 罗荣桓留给妻子儿女的遗教

 徐向前郑重地交待三条遗嘱

 聂荣臻生命的最后一天

 叶剑英以乐观态度和顽强意志对待疾病

 粟裕临终前向夫人交待“两不一希望”

 徐海东病危时想见毛主席

 黄克诚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

 陈赓溘逝前的征兆

 谭政遭长期关押信仰不变

 肖劲光留给子女的遗教

 张云逸与战友难分难舍

 罗瑞卿在德国突然去世

 王树声弥留之际说为党做的工作很不够

 王震遗嘱:遇不治之病勿予抢救

 王建安倡导丧事新办

 王新亭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抓紧学习

 邓华生命的最后呼唤

 甘泗淇逝世在工作岗位上

 刘亚楼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空军建设

 许世友特殊经历的特殊葬礼

 苏振华鞠躬尽瘁英魂与大海作伴

 李志民走完生命的最后途程

 李聚奎晚年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杨勇对亲人的遗嘱

 肖华逝世前一天

 宋时轮倡导简化丧事、移风易俗

 陈伯钧呕心沥血献终生

 赵尔陆在办公室停止了呼吸

 钟期光生命的最后两天

 贺炳炎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生活上仍精打细算

 傅秋涛逝世前更加争分夺秒地工作

 彭绍辉生命的最后四十八小时

 甘渭汉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为人民做事

 旷伏兆、刘秉彦生死约

 周希汉赤裸裸地来,急匆匆地走

 傅连障的求救信

 傅连唪的遗愿

 刘毓标生命的最后嘱咐

试读章节

李天佑英勇无畏第二次负伤

1930年初,李天佑伤愈回到特务连,原连长调任营长,他升任连长。

3月,由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率领红七军第一、二纵队3000多人,前往敌人统治薄弱的黔桂边区开展军事活动。

李天佑带领特务连随军主力行动,负责军首长和军指挥机关的安全警卫工作。

一路进军中,部队斗志旺盛、士气高昂,连克河池、怀远、思恩等城镇,于4月下旬抵达贵州榕县附近,准备攻下榕县城。因为这里是军阀王家烈的后方基地,城内有许多军用物资,这是红军非常需要的。

部队隐蔽地进入榕江城边,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由北向南流的河流,县城位于河的西岸,只见城门关闭,用大青石砌成的高城墙,已坍塌的几处口子,重新用沙包堵严了。县城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由于部队抵达城下后被敌人发现,攻城提前于当日上午10时左右发起;一阵枪炮声混杂着喊杀声,部队发起一阵阵冲击……

久攻不下,大家非常着急。

李天佑从指挥部得知,守城敌军有两个团的兵力,凭借城周围坚固的工事进行顽抗,致使红军攻了6个小时仍未攻克。

李天佑带领的特务连指战员,怕久攻不下,一旦敌人的援军赶到,军首长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因此纷纷要求参加突击队,决心打开一个缺口,攻下县城。

这时,是撤出?还是继续攻?在军部领导中意见不一致。主张撤的和主张攻的,各都说了一大堆理由。总指挥李明瑞听了大家的发言,又考虑了片刻,然后沉着坚定地说:“守敌虽然粮弹充足,但他们惊恐不安,正在固守待援。敌主力远在湘黔前线,难以及时赶到。我攻城器材虽然不足,但士气高昂,只要选准突破点,组织指挥好,可以攻下来。”李总指挥继续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仔细观察过,城东北面是开阔地带,不宜把主攻放在那里;西南有河流环抱,我们不能背水作战;只有南面是丘陵地,对我有利。我们只要用少量兵力在东北门先进行佯攻,吸引敌兵力,而主力趁黄昏在南面发起重点进攻,定能攻破县城!”

听了李总指挥的意见,大家的认识统一了,并将兵力部署作了调整:一纵队紧急准备攻城器材,担任从南面主攻;二纵队调北门佯攻。

李天佑率特务连随军部到南面丘陵地,做攻城准备。

黄昏时,连续向敌防守的城墙发射3发炮弹,这是攻城的信号。

一纵队官兵所有火力向城头扫射,并迅速跃出掩体,带着云梯、竹竿等奔向城墙。

敌人似乎早有准备,子弹像暴雨般地扫射,形成一道火力墙,抵挡住了一纵队的进攻。

李总指挥一看,火了:“特务连,跟我来!”

李天佑见首长要亲自上,急了:“三排长,看住首长。突击队,跟我上!”

“刷刷,刷!”只见由12名身强体壮的精明战士组成的突击队己站成了一排,他们带着竹梯和竹钉,等待着出征的命令。原来,这是李天佑事先考虑到特务连可能要担任特殊任务,挑选出这12名战士悄悄准备着,现在真用上了。他非常高兴,立即向李明瑞报告:“总指挥,下命令,让我们上!”

李明瑞很熟悉李天佑,相信他能完成任务,便下令说:“李天佑,你带突击队上,一定要突入城内!等你们胜利的消息!”

李天佑带领突击队,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奋勇地冲过了敌人的火力网,抵达城脚下,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关键是看登墙了,成败在此一举。

李天佑选择有缺口的城墙架好了梯子,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快速上爬,奋力往上爬!李总指挥命令部队加强了火力掩护。敌人发现红军登城后,命令城墙上的敌军掷手榴弹,可是大部分手榴弹落在墙根才爆炸,并没有多少杀伤力。

李天佑边爬边鼓励战士们奋力跟上。

当前面几名战士刚抓住墙垛时,遭到敌哨兵的反击,有的被击中掉了下来;有的被敌人用枪托砸破头。掩护部队集中火力扫射墙头。城墙上子弹呼啸,弹丸乱蹦,尘土飞扬。这里成了敌我火力交织的重点区。李天佑和两名战士,一手抓住钉在墙缝中的竹钉,一手向墙顶上扔手榴弹,趁手榴弹爆炸后的瞬间,跃上了墙顶,一阵扫射,控制了城墙的缺口处。

李明瑞看到李天佑带领突击队跃上了墙头,兴奋得叫出了声:“小连长,好样的!”说完,他命令部队冲击。

洪亮的号声、激烈的枪声、强大的人流,涌向城墙缺口,势不可当!

李天佑正指挥突击队员,要他们消灭敌火力点,突然遭敌一阵机枪子弹的扫射。他觉得大腿麻木,不听使唤,裤子湿淋淋的,一看鲜血直流。他知道负伤了,想走却走不动,便就地趴在城垛间,隐蔽在敌人的尸体后,两眼注意敌情,嘴不停地高喊,指挥自己的突击队员战斗。他发现,不知从哪里钻出敌人一挺机枪,刚好在离他不远的城墙下面。敌人正要架起机枪射击,李天佑一连甩出两枚手榴弹,正好在两名敌机枪手中炸开,炸死了敌机枪手,炸哑了机枪。

P29-P3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