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血染基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程纪实系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王志强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不眠之夜策动“口袋”计划,坦克围歼引发边境血战。竭力突围成为全民大行动,歼灭古德里安失败,苏军泪别基辅。战争史上最大规模围歼战胜利得不偿失?鏖兵克里米亚,斯大林密电:战至最后一人。高加索会战风云突变,德军暗行“鼠曲草”之计!李斯特前线被撤,苏军大反击一战定乾坤!

正面300余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苏联领土上,爆发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围歼战,这场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

内容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德国做为战争发起者,闪击波兰,占领挪威,横扫荷兰、比利时、法国,进逼英国,袭击大西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进犯苏联,意欲称,霸欧洲。意大利法国斯头子墨索里尼更是将点火引向非洲,与德国组成“非洲军团”,出兵北非、地中海,以实现其新罗马帝国之梦。在亚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备受战争蹂躏。

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量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目录

第一章 边境血战

 1.大地在脚下颤动

 2.第二个不眠之夜

 3.坦克部队的激烈交锋

 4.处境进一步恶化

第二章 基辅突围

 1.竭力避免合围

 2.与城市共存亡

 3.切断后撤的通道

 4.方面军泪别基辅

 5.配合莫斯科反攻

第三章 鏖兵克里米亚

 1.进军克里米亚

 2.坚不可摧的要塞

 3.刻赤的激烈交锋

 4.战至最后一人

第四章 大战高加索

 1.目光瞄准高加索

 2.“鼠曲草”计划

 3.大战北高加索

 4.激战高加索山主脉

第五章 收复失地

 1.撤换李斯特

 2.苏德战场的转折

 3.高加索大反击

 4.把德军赶出去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边境血战

1.大地在脚下颤动

1941年初,苏联基辅特别军区收到了大量情报:德军正在边境修建野战机场,铺设铁路,并将大量土路修至边界线。4月,德军向边境地区大规模调兵,大小演习轮番上阵,且向边境地区的调兵一天比一天频繁。

据反映,在被占领的波兰领土上,德国政府把所有边境地区的居民都赶走了。德军向波兰人发出警告:如有军事行动,居民不准晾慌,否则就地枪决。

德军在被占领的波兰境内实行戒严,并把所有医疗机构改建为野战医院,配备了大量医务人员。

每天有200列左右军列开往与乌克兰接壤的边境地区,军列上满载士兵和军用物资。所有铁路负责人都换成了德国官员,所有开往边境的军列都有警卫队护送。

在各边境地区,德国开始将边防军换为野战军。在佩列梅什利和拉德姆诺以西地区的边境一带,集结了大量车辆,德军侦察机日益频繁地出现在苏联领空。

基辅这边不断传来新的消息:德军已经开始拆除设置在边界线的障碍物,正在储存炮弹和航空炸弹,而且是直接堆放在地上,并不打算长期保存。一切情报表明,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

此时,苏军仍驻扎在远离边界的常驻地点,从那里进驻沿边界线修筑的防御阵地,至少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这一年,基辅特别军区刚开始组建,未完成组建的部队有8个机械化军、5个摩托化反坦克炮兵旅和大量炮兵部队,还有几个步兵师也没有组建完毕。

1941年5月,基辅特别军区尚缺3万多名军官和技术人员,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各军校5月份毕业的学员们身上。但刚毕业的学员们是在德军入侵前几天才服役的,他们根本不熟悉部队的情况。

苏军军械部门不能满足过于庞大的军队对技术兵器的需要,尤其是新式坦克、飞机和火炮装备,比如“米格”、“雅克”和“伊尔”型飞机,先进的T-34等坦克,以及其他各种武器。

在基辅军区所属部队中,机械化第4、第8军的装备最精良。从1941年初起,该军区获得的大量T-34等坦克都优先装备给了这两个机械化军。即使如此,这两个机械化军仍然缺乏包括坦克在内的卡车、火炮等其他技术装备。这两个机械化军所属部队装备的新式坦克,只达到了规定数量的50%。

由于组建时间较短,装甲部队的训练程度和各兵种的战斗协同均未达到规定水平。

机械化第15军组建较晚,德军入侵前该军的装备比前两个机械化军差得多。军中装备最好的是坦克第10师,拥有T-34等坦克近百辆。坦克第37师拥有32辆新式中型坦克和1辆新型坦克。其余都是装备落后的T-26等坦克。

大部分坦克驾驶员正在学习驾驶技术。机械化第15军摩托化第212师更是名不副实,该师不仅没有供部队乘坐的卡车,而且缺乏运送重武器、弹药和燃油的卡车。该师炮兵的牵引工具只能牵引一个营的火炮,并缺乏后勤保障能力。比如,该军的某炮兵团只有5辆拖拉机,仅能牵引一个连的火炮,大量火炮靠马牵引,机动能力很低。该军的摩托车团装备更差,而且其军官只补充到30%,大部分士兵是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

其他的机械化军组建更晚,战斗力更低,所使用的坦克都很落后,其中大部分是教练坦克。那些坦克已经停止生产,几乎没有零备件来源,一旦损坏就等于报废。在T-34等坦克装备部队以前,这些部队只能如此。  缺乏运输工具是苏联各军区所有地面部队的弱点。汽车和拖拉机只装备了规定数量的25%-30%。就连各军区边境附近的那些师也缺乏装备。在苏军的大多数机械化军中,所谓的摩托化部队,只能靠双脚走路。大部分师和军的炮兵均缺乏牵引车辆,靠牲畜牵引。

1941年6月,基辅特别军区防守的边界线长940公里,该军区直辖第1空降军、第9机械化军、第19机械化军,还有4个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15军、第27军、第22机械化军、第2和第9筑垒地域)、第6集团军(第6军、第37军、第4机械化军、第5骑兵军、第4和第6筑垒地域、第4防空师)、第26集团军(第8军、第8机械化军、第8筑垒地域)、第12集团军(第13军、第17军、第16机械化军以及第10、11、12筑垒地域,第11防空旅)。

基辅特别军区司令为基尔波诺斯,政委为雷科夫,参谋长为普尔卡耶夫中将。

基辅特别军区所属第5、第6、第26、第12集团军,依次从北至南驻防,部署在普里皮亚季沼泽地至苏罗边界北缘一带。

第5集团军由波塔波夫少将率领,政委是尼基舍夫,参谋长是皮萨列夫斯基。39岁的波塔波夫在基辅特别军区各集团军司令员中最年轻,也被认为最有能力。

波塔波夫是斯摩棱希纳人,1920年参加苏军,当过排长、骑兵连长,在各种训练班学习过,曾毕业于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由于他掌握了大量的军事理论知识,提升得较快。1940年,波塔波夫升任新组建的机械化第4军军长,后来升任第5集团军司令。

第6集团军司令是穆济琴科中将,政委是波波夫,参谋长是伊万诺夫。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