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左手挺经右手冰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曾国藩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着谜一般的人生。他以一介儒生,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不容抹杀的一笔。他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

《清史稿·曾国藩传》上说:“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本书将曾国藩的两本奇书《挺经》和《冰鉴》合二为一,从独特的视角,走进曾国藩的心灵深处,既写他的文韬武略,也写他的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既写他的困厄,也写他的成功。曾国藩制胜的兵法、治军行政的方针,他独特的人生观、处世哲学,书中都有精彩的描述。

内容推荐

《挺经》

《挺经》是曾国藩修身处世、居官治平的最高法则,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和沟通与我们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既游刃从容,又不失真诚与仁爱;既立志于事业,又不失家庭的和谐?在《挺经》中,你能看到曾国藩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的勇毅与勤廉,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

《冰鉴》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

冰鉴,取其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冰鉴》从整体出发,就相论人,就神论人,从静态中把握人的本质,从动态中观察人的心理。讲究均衡与对称、相称与相合、中和与适度、和谐与协调、主次与取合等等,是我国古代专论文人的理论著述之一。

目录

序言

《挺经》目录:

 第一卷 内诚自养.慎独自生:“内圣"法

一、慎独为人德之方

二、曾国藩十二条慎独修身法

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第二卷 明理立德,自强不息:“砺志"法

一、确立远大的志向

二、读书要明道经世

 第三卷 崇俭鄙奢,以和为本:“家范”法

一、曾家的齐家之宝

二、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第四卷 不逞不妄.自修求强:“明强”法

一、从自修处求强

二、逞强斗胜注定会失败

 第五卷 浑厚包容,坚忍自重:“坚忍"法

一、曾国藩的坚忍之道

二、咬牙立志图自强

三、适应环境,学会忍耐

 第六卷 不卑不亢,刚柔互济:“刚柔”法

一、懦弱无刚则耻,太刚则折

二、争名逐利当谦让

三、趋事赴公当强矫

 第七卷 知人知事,人才为定:“英才”法

一、不拘一格,网罗人才

二、考察人才的能力

三、人才皆由磨炼而出

四、贤才当适于用

五、立人还须达人

 第八卷 淡泊利欲,勤求廉矩:“廉矩”法

一、俭以养廉

二、曾国藩的“三难”

 第九卷 虚怀若谷,恪尽职守:“勤敬”法

一、谦虚谨慎为人之道

二、天道酬勤

 第十卷 见机而行,因势利导:“诡道”法

一、定营规严军纪

二、厚饷以养兵

三、用兵坚持己见

 第十一卷 且挺且韧,久战之道:“久战”法

一、用兵应当稳慎

二、稳中求变

 第十二卷 廪实为要,勤俭为本:“廪实”法

一、诚、信、争、和

二、李鸿章的影响

 第十三卷 崇法护法,礼义并彰:“峻法”法

一、治乱世则需峻法

二、治军则要严

三、据情而变,宽严结合

 第十四卷 博采众长,自立自强:“外王”法

一、和战之争

二、天津教案

三、独立需自强

 第十五卷 守己无求,尽性知命:“忠疑”法

一、不做问心有愧的事

二、待人以“诚”字取胜

 第十六卷 精心敬慎,学以致用:“荷道”法

一、谨言慎行,立身之道

二、写奏议必须下工夫

 第十七卷 能屈能伸,寂静藏锋:“藏锋”法

一、为建军移师衡州

二、为筹饷舍名代奏

 第十八卷 势不同尽,否极泰来:“盈虚”法

一、求缺不求全

二、功成身退

《冰鉴》目录:

 第一章 以形观骨,以骨观德:神骨鉴

一、观神识人

二、由骨察相

 第二章 既识神骨,当辨刚柔:刚柔鉴

一、外刚柔

二、内刚柔

三、不同刚柔的四种人

四、十二种人的性格特点

 第三章 姿容相貌,尽观个性:容貌鉴

一、善观容貌,可得任大事之人

二、考察仪容识别人

三、观察面相识别人

四、脸型不同的人性格不同

 第四章 相人之要,情态为先:情态鉴

一、情态——神之外在表现

二、细微动作反映心理状态

三、观察人的恒态

四、观察人的时态

 第五章 早眉晚须,勿失于呆:须眉鉴

一、少年两道眉,临老一副须

二、察眉识人

三、瞬间读懂眉语

四、观人之胡须

 第六章 以音观识,以声观形:声音鉴

一、听其声,辨其人

二、通过声音来识人

三、听其音,识其人

 第七章 以气观志,以色观人:气色鉴

一、气与色

二、观色识人

三、面色识病象

四、人以气为主

五、观其气而识其心

六、人得“黄”色主贵

七、面色忌青、白二色

试读章节

二、曾国藩十二条慎独修身法

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慎独”这一理论是无人不知的,但只知道理论,不加实践,无补于实际。曾国藩的高明,不在于他创造了一套什么新说,而是对这一古老真理做了一辈子的实践,既使自己大受其益,又使家庭大受其益,更使社会大受其益。

关于慎独,曾国藩曾总结有十二条修身之法,分别是:

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九、日知其所亡:每日记下茶余偶谈一篇,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十、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不可一味耽搁,否则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习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皆作为功课看待,绝不留待次日。

十二、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在曾国藩率领部将攻破南京,灭太平天国之后。湘军高级将领三十余人曾集体“劝进”。曾国藩当时写下了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王闽运看到这副对联后感慨道:“涤丈襟怀,今日之前,我只知一半,今而后,乃全知。”并自书一联日:“花鸟总知春浩荡,江山为助意纵横”。他说:“吾不敢着墨文正联上,以重污文正。另书此,纪文正之大,且以志吾过。”王闺运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二十几岁开始研究经学,对《春秋公羊传》尤有深入研究,他通经在于致用,尤其是在于实现其所谓“帝王之学”,他为人慷概激昂,向以霸才自居。王阊运想用纵横之术来辅助识时务之人成帝王之业,他看中了曾国藩。

他在湘军成立之初,便对曾国藩说:“鹿死谁手,尚未可料,明公岂有意乎?”曾国藩未予理睬,后再人曾府,仍劝曾“彼可取而代之”。但曾国藩不为所动,以食指蘸杯茶汁,在茶几上写了个“妄”字。曾国藩之所以能远离痴心妄想,与他的慎独精神是分不开的。他严于律己,日日不忘反省,不该做的事情,他想都不会去想。曾国藩认为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就在于独处时小人妄念丛生,而君子则会更加谨慎。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若要慎独,其前提是心静。假如欲火炽然,心粗气浮,则慎独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如果能静下心来。就不会产生妄念,就会淡泊名利,把万事看开,就可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和改过。他在日记里写道:“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心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素有忿狠不顾习气,偏于刚恶,既而自究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务当力主求静,使神明如日之升……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矣!”“静”字功夫,是曾国藩从老师唐鉴、倭仁处学到的。唐鉴对曾国藩的一生行事、修身、做学问影响极大。曾国藩曾向唐鉴请教读书、修身的妙诀。唐鉴告诉他,读书应当以《朱子全集》为宗,修身的最好办法是记日记自我检讨,并且一定要实事求是。此后,曾国藩经常跟唐鉴一起研究学问,推究兴衰治乱,学习程朱理学。他还把自己的日记拿给唐鉴检查,找出检讨不深刻的地方,深挖病根。后在唐鉴的推荐下,曾国藩又拜访倭仁。倭仁是唐鉴的弟子,也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倭仁对于自省要求更加严格,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要记下自省。受倭仁的影响曾国藩在内省方面更严格要求自己了。

曾国藩每天坚持静坐半个时辰,战争越激烈的时候,他越注意静坐。通过静坐来省察自己的毛病,他一生坚持写日记,于日记中检点自己的一念之差、一事之失,毫不留情。

曾国藩不仅自己注重“慎独”,还提醒儿女们“慎独”是全面修身养性的必要条件。他在遗嘱的第一条就提到慎独:“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日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告诫儿女只有做到了慎独,才可以对鬼神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

……

P8-11

序言

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着谜一般的人生。他一介儒生,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不容抹杀的一笔。他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圣人,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毛泽东曾说,他一生中只佩服过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曾国藩。他在《致黎锦熙书》中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并称其为“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曾国藩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学习的楷模。而学习曾国藩,他的两本书是必须研读的,一是《挺经》,一是《冰鉴》。

《挺经》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人生经验和成功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修身处世、居官治平的最高法则。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当今社会,人际关系与我们的生活事业息息相关,《挺经》教会人们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既游刃从容,又不失真诚与仁爱;既立志于事业,又不失家庭的和谐。在《挺经》中,你能看到曾国藩身处顺境中的修养与知足,逆境中的坚挺与忍耐;做事的勇毅与做人的勤廉:决策时的虚心与明强。

《挺经》是曾国藩的“压案之作”。用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的话来说,《挺经》是曾国藩“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如果说《挺经》是曾国藩为人、为官的典范之作,那么《冰鉴》则是一部鉴人、识人之专著。

《冰鉴》一书集中国历代识人学之大成,是中国古代相术流派中“书房派”的代表作。冰鉴,取其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它和江湖上流传的相书不同之处就在于重神而兼形,特别强调人的精神和气质。据说曾国藩但凡用人,必要先看其相。《清史稿·曾国藩传》上说:“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冰鉴》一书对后世影响颇大,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常常观察其相貌颜色,以决定是否起用。蒋纬国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该书被指定为学生的重要参考书。《冰鉴》曾在大陆绝迹几十年,近年被整理出版,受到读者青睐。

《挺经》和《冰鉴》这两本书本身就是一块冰、一面镜子。世人对照其中论述,皆可清晰看到自身的影子,也即看到自己有哪些优点可以获致成功,有哪些缺点可以导致失败。总之,作用可以归结为两点: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近百年来,曾国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是一个谜,近年来已有很多学者的著述试图解开这个谜。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阐述曾国藩《挺经》和《冰鉴》的智慧人手,走进曾国藩的心灵深处,解剖和展示曾国藩的内心世界,系统地阐述曾国藩的思想智慧,展示他的人生谋略,以供读者学习和借鉴。

编者

2010年1月

后记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许多人用辛勤付出换来的成果。本书从策划开始,就受到各方人士的关照与帮助,在编写时更是得到了不少老师和作者的鼎力支持。特此向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

杜金霞、刘俊义、高涛、董芳、谢海峥、滕龙江、金源、马宏宇、于向勇、张宇浩、陈艳军、孙良珠、杨威、赵林、魏凤莲、孙豆豆、郭育彩、崔文英、于超英、胡燕、戚浩、沈海霞、许会玲、冯敏、谷伟伟、张晓萍、林天翔、刘坚、王海山、王豹、孙恩棣、杨运成、张文娟、肖冉、邓明、罗宇、刘振中、杨文忠、卢志丹、郭海平、胡建军、吴力强、续金健、马树全、张延伟、张廷职、张春蓉、孟凡祥、邹之蕴、范德胜、廖小微、于富荣、王秀清、李瀚洋、代学峰、房茂利、朱彤、王琳、刘惠芳、陈德中、曹晔晖、霍启军、郭晓雷、刘朝辉。

本书编写中借鉴和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和感悟。得益于前人的劳动成果,才使本书能够有如此之多的详实案例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以及资料的提供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另外,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译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译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恳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来电来函,以便支取我们为您留备的稿酬。

编者

2009.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