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健康原来如此简单--防控冠心病追寻长寿缘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作者 熊文工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黄帝内经》为指引,从熟视无睹处入手,语言干练,文笔清新,信息量大,立论有据,观点中肯,切合现实以养生促健康之风潮。以开门见山,认面识相、刨根探底、明理近道、研究印证、佐证旁引分卷集章,结全成书。

内容推荐

借道冠心病探索健康长寿之路,从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出发积极进取、趋利避害、合理膳食、动静适度,早醒悟、早知晓、早看重,早早踏上轻松自在、快活愉悦的长寿之路,享受充实又美满的人生。

目录

一、开门见山 枝枯叶黄正眼看

 1.重视冠心病、避免可延续的生命突然终结

 2.冠心病的易发人群

 3.冠状动脉的改变早于被发现或被感觉

 4.冠心病的前瞻性预测

 5.最容易引发冠心病危症的因素

 6.这套管道畅通就好

 7.带病延年真实可期

 8.冠心病人的胆怯与恐惧感

 9.面对冠心病,中西医学理论直接碰撞

 10.冠心病人能适应的范围较窄,需要更细心的呵护

 11.冠心病人生活指南

二、认面识相 艳阳高照天澄蓝

 1.健康:正常状态下是无感觉、无异样

 2.健康与亚健康

 3.步人老年

 4.时问长寿与健康长寿

 5.零平衡,需要细心体察和智慧的启迪

 6.关于饮食的学问

 7.越接近自然越自然,越接近正常越正常

 8.《黄帝内经》养身保健学说新解

三、刨根探底 密林深处有人家

 1.遗传固然重要,后天具备更显著的能动作用

 2.冠心病的年轻化倾向提示生活方式与内容肯定出了问题

 3.量变是不知不觉,质变是在劫难逃

 4.饮食的利弊得失与趋利避害

 5.鲜、陈、变脸,从不知不觉到骤然发现

 6.腌卤、油烫、烧烤及其他

 7.气裹食

 8.餐桌宜忌

 9.拉不出还是没得拉

 10.情绪与心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1.变偶然为经常的代价

 12.强弱互换,模样大变

 13.不是不知道,而是办不到

 14.提醒与警示机制

 15.睡不好直接影响健康

 16.第一时间,第一印象

 17.冠心病人应知的细节与观点

四、明理近道 海底振荡韵律声

 1.从初始到结束,对比产生信心

 2.意志力推动人生

 3.辩论赛的启示

 4.摆平

 5.睡眠——健康的保护神

 6.餐饮的类别与作用

 7.一日三餐贵在合理安排

 8.该吃多少

 9.少吃的启示

 10.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1.既理性又兼顾感受与习惯

 12.尊重传统的饮食观,保持主辅分明的配餐原则

 13.能天然时不人为,通风透气求自然

 14.保暖不怕规矩变

 15.冠心病人与运动

 16.活动的强度、时间与减肥减重

 17.用进废退,一个有限范围内不衰的道理

 18.洗浴与饮水

 19.双刃剑

 20.满招损,谦受益

 21.不碰不惹不激化与早重视并积极治疗

 22.从自然到自然,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兽都有

 23.从新鲜到厌倦,与冠心病人直接相关的认识理念

五、研究印证 风和日丽不贪闲

 1.中医学与冠心病

 2.冠心病的中医定位

 3.冠心病的主症辨析

 4.冠心病人的危重症状与脉象

 5.痰湿中阻,郁伏体内不可小视

 6.冠心病的病变部位、性质、施治指导思想

 7.辨证施治,于人于病两不误

 8.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不仅仅是活血化瘀

 9.冠心病人慎用人参黄芪类药

 10.粗疏与细腻

 11.搭桥安支架后还是要防再堵塞

 12.冠心病的优选给药方法

 13.吃药吃到几成好

 14.冠心病的主治方药

 15.能直接影响冠心病疗效的药物举例

 16.冠心病临床效方集锦

 17.本书作者治疗冠心病医案心得选

 18.诊脉精要

六、佐证旁引 集株聚树自成林

 1.《黄帝内经》论心痛胸痹选段及分析

 2.著名老中医与冠心病相关医论医案点评

1)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岳美中研究冠心病的部分论述

2)中医研究院著名老中医蒲辅周涉及冠心病医案7例

3)北京著名老中医施今墨治类似冠心病症状医案4例

4)上海著名老中医张耀卿治疗冠状动脉及相关病医案1例

5)上海著名老中医陈道隆治疗冠心病医案3例

6)上海中医学院张伯臾教授治疗冠心病论点及医案2例

7)上海中医学院黄文东教授治疗冠心病医案1例

8)中医研究院薛伯寿教授治疗心绞痛发作医案1例

暂时的逗号(代结束语)

试读章节

一、开门见山枝枯叶黄正眼看

冠心病是什么?怎么样?危险吗?

关注重视积极主动,深化认识心中有谱,趋利避害不厌其烦,进退出入恰当合理,向往健康大目标,走好宽敞人生路。

1.重视冠心病、避免可延续的生命突然终结

冠心病是西医诊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通常根据以心绞痛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与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相结合作出诊断。中医没有冠心病病名,但历来重视与冠心病相关的临床症候群。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冠心病相对的确定性,广泛的发病人群,以及其较长的治疗过程,便于发挥中医以整体平衡促稳定的长处,有利于医患之间的理解沟通配合,当时的中医学者就已经把冠心病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认识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辨证施治了。从理论上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饮食偏油腻,懒于动弹的现代人由盛而衰过程中身体的一种近乎必然的演变方式;从趋势上讲,它的发生、发展一往直前而不可逆;从关注的角度而言,是出现了明显的心绞痛症状并通过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才会引起重视,实施较长时间的持续治疗;针对具体的演变而言,只要求生的愿望强烈,积极配合医治,不心虚不胆怯保持自如的规律生活、出现阶段性的恢复、不危及生命完全能办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是否引发心脏病变,达到临床诊断的冠心病标准则因人而异,没有检出冠心病并不能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中医重倾向、重趋势、重辨证施治不墨守成规,积极参考西医诊断预测远期演变,四诊合参对症治疗能争取令人欣慰的疗效。

人类针对冠心病所进行的一切努力,旨在积极预防并放慢冠心病发展演变的速度,减缓其不适感受的发生频率,减轻病人感觉上的痛苦,心灵中的恐惧,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避免由此导致可延续的生命突然终结。而在预防为主,提前介入,提高疗效方面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亟待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冠心病的易发人群

冠心病易发于中老年人群,40岁以后是高发期,年事越高发作的可能性越大,青少年时期即已埋下伏笔。青少年时期身材倾向肥胖,明显超重;随年龄增长多采取静态生活方式以坐为主,好睡懒觉,疏远运动,很少参加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烟瘾大,过量饮酒,好食肥甘厚味滋糯及含糖饮料;压抑、沉闷、内向、缺乏对话交流;坐车多步行少,家务劳动少,动手动指的机会少,头脑与指端互动少,远离精工细活,懒散消极好依赖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超重,丰肥富态,腰粗腹满,头面颈项胸背部皮下脂肪堆积,上重下轻或沉重不轻松,下肢偏细或肥软,行动迟缓,懒于动弹;嗜烟好酒,喜吃荤腥油腻甘甜滋糯;压力大、焦虑多,心理负担过重,持续郁闷忧虑,急躁易怒;孤僻内敛、揣测防范、疏于交往、回避沟通、宣泄几乎无渠道或有途径不通畅,困兽犹斗式的心态或长期耿耿于怀,负面情绪叠加,压抑无从化解;长期伏案前倾,久坐好躺多卧,瞌睡多;摄人远大于消耗排泄,舌上苔腻、偏厚、紧贴舌体难撼动;起居动静劳逸比例失调无规律,易于发生冠心病。

肥胖超重,紧张高压,应酬多,工作忙,担子重,喜食肥甘,烟酒过度,辗转于餐厅、茶房、酒吧、麻将桌、电脑前的中青年属于潜在的易发人群。现代医学诊断的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黏度偏高、血糖偏高、动脉血管硬化者属易发人群。

3.冠状动脉的改变早于被发现或被感觉

过去流行搭桥,现在是搭桥或安支架,都是保持冠状动脉通过能力的直接手段,也是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的王牌,具有相对应的严格指标。对病人而言,冠脉严重不通畅可搭桥,70%~80%的堵塞程度可安支架,太轻太早不宜。由此反推,冠状动脉堵塞低于70%基本上不对生命构成威胁。未被检出但早已进入病变过程的人正常生存又无突出的临床表现,这使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不现实,带来的最不利影响就是临近或刚出现冠心病症状的男男女女普遍不相信冠心病的广泛性和必然性,也不相信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堵塞早于临床表现已经在很多人身上发生了。

4.冠心病的前瞻性预测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们生存质量的疾病之一,如果不发生意外,出现重症表现能及时救治,并不是极易危及生存、短期内结束生命的疾病,即使反复出现心绞痛也能反复缓解继续存活。只要高度重视、细心对待、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及时处理危急症状(心绞痛),不出现骤然间急暴失控的情况,不勉强自己承受力所不及的承重和付出,不出现情绪过于激动,反应过分迅猛,勃然大怒,拍桌子打巴掌,不过分的想不开自找气怄,不巧逢与清一色、杠上花、海底和类似的惊喜来得太突然,让生命继续完全办得到。

战略上保持信心充满希望,战术上高度重视绝不疏忽。保持信心就是坚信冠心病可调可控,主动预防积极治疗就能正常生存并期待长寿;所谓高度重视就是一定要把它看作是一件稍有懈怠就至关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要因为曾经出现过的发作都能缓过来就不当一回事。细心呵护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间段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应急药品不离身;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立即舌下含化或服用;不惹,不刺激,不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措施对着干。不发生骤然急暴刚烈的举动,如激动过头、欣喜若狂、顽固坚持、拼命反驳、突然想起、惊呼呐喊、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忽然启动、慌张匆忙、急追猛赶、勃然大怒,忘形失态不能自持;不好胜逞强、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如肩扛手提、体力不支强行继续,走不动了坚持走完最后一小段,上楼喘息心跳加速腿软足酸硬撑最后几层;不嗜烟酗酒;不偏嗜饮食,不以肉当餐肥甘厚味为主;不放敞享用煎炸、香脆、麻辣、甜点、滋糯、水果;不进食太冷太硬之物,已经很饱了舍不得放弃硬要塞下最后一两口;不过分伤感悲恐,不过度自我抑制……始终保持健康、愉悦、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则带病延年真实可行。

P1-3

序言

认、知、明、研是常规认识人和事物逐步深入的“四程序”。研究中分辨一般与特殊,明白后更清楚现象本质,知晓进退出入分清来龙去脉,认识纯朴本真自然不会混乱迷糊,指东说西。

借道冠心病探索健康长寿之路,颇有心得:客观认识自然演变、环境污染、垃圾食品、心理重压、恶劣习惯……承认不利因素,发现可乘之机,从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出发积极进取,趋利避害,迎接挑战,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健康长寿之梦极有可能成为现实。故笔者不畏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不揣冒昧,斗胆著述,以开门见山,认面识相、刨根探底、明理近道、研究印证、佐证旁引分卷集章,结全成书。

奋笔疾书初始之心并非示众,仅为应对身边周围频繁往复问询无止,躲闪诲人不倦劳苦口舌伤津费神,避免惶恐之际急时语拙,言辞疏漏顺口偏轨误导听客辜负信任。若能按需成文呈送,于人于己当然更好。读者竞相阅读引玉之砖,受益得利伸张发扬理所当然。

学友赵文放眼浏览初稿,看好以《黄帝内经》为指引,从熟视无睹处入手,语言干练,文笔清新,信息量大,立论有据,观点中肯,切合现实以养生促健康之风潮,苦心相劝极力推荐,方引出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接触,沟通切合,听取意见,接受指正,不断修改,历经两年精炼求醇,以期能迎合众心所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3:25:52